小雪有雪(外一首)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y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晨起,有细细的雪层层落下
  隔着一层玻璃,与我对视
  是从遥远的岁月而来么?
  是去往岁月的更深处么?
  是因为昨夜流了太多了泪么?
  都说雪有雪的来意
  小雪的雪,甚少留白
  小的稍纵即逝,留给我
  一片凉意,万千猜测
  小雪有雪,淡淡的一层
  很快就消融的薄雪
  周围还是熟悉的模样
  一层白,一丝寒
  可以无限延伸,可以用想象
  填补满目银装素裹
  雪的意境,丰盈而柔软
  晨起,有朵朵雪花纷纷落下
  涌入怀中,沁润了双眸

如果可以


  如果可以,就让一生短一点
  再短一点。比一天还要短
  晨起诵经书,日暮归于尘
  如果可以,请让我自主选择
  可以栖身之地。摒弃一切的
  贪嗔痴。不怀疑、不忐忑
  如果可以,就居于内心之中
  所作所为皆为本真
  笑因为喜,泪因为悲
  如果可以,在流浪之时可以选择
  我唯独带着眼睛和诗歌
  眼睛用來流浪,诗歌用来疗伤
  如果可以,我将去极寒之地
  冰封心灵,冰冻情感
  从此,五蕴皆空
其他文献
严重的时刻  [奥地利]里尔克  谁此刻在世界上某处哭。  无端端在世界上哭,  在哭着我。  谁此刻在世界上某处笑,  无端端在世界上笑,  在笑著我。  谁此刻在世界上某处走。  无端端在世界上走,  向我走来。  谁此刻在世界上某处死。  无端端在世界上死,  眼望着我。  (梁宗岱 译)  很多时候,我们说好诗没有统一标准,甚至诗本身亦无明确定义。但具体的诗歌文本能否被评判为好诗,却可以达
期刊
沙丘弄成波浪形状,是大漠对水的怀念  走过塔克拉玛干后,你理解了水  波纹,是水对鱼的怀念  静止了千年的树,身体里也有  惊涛骇浪般的怀念  皱纹也是一种涟漪  你最大的痛苦,恰恰来源于你最擅长的怀念  走过无人区后  你理解了人世  ——原载《诗刊》2020年第11期  推荐语  诗人敏感的神经窥测到人类情感中的“怀念”处,以客观事物极度的变形、夸张、对比去描摹人们主观世界里情感的复杂与张力,
期刊
从天空中垂直往下看  大雁塔,就是一个圆圆的点  把这个点,不断地用手往上拉  就成了一条线  垂直的线,看起来很美。其实  都活得很累  就像秦岭陡峭的岩壁上  一个采药人用一条长长的绳  把自己悬在半空  垂直的身体,远远望去  像一个秦岭的法器  朋友说一定要来看看大雁塔  我说,我眼里容不下倾斜  说这话时,我正从灯火通明的  大雁塔前经过  塔前,那个手执锡杖的和尚  他只管塔的出生  
期刊
寒夜的吹笛人入睡了  孩子的骨头仍在发出奇妙的声响  我怀疑每天都有失踪的人  梦游中摸准房门,借着微弱的星光  用残缺的手指写下别人的姓氏  就这么赤裸裸地站在风口  左脚印和右脚印却相隔几百米  这种时候,青春最容易陈旧  爱情在快速衰老,只有羞怯的花朵  在虚构了大雪后才会有初吻的心跳  季节本身都是有缺陷的,对于大寒  我们像一只狼必须练习掠夺  而整整齐齐的钉子已排满了路上  ──原载《
期刊
现代生态观认为,人和自然的一切构成了一个生命共同体,彼此是一种生物链或食物链关系,从根本上说,不存在谁高级谁低级,谁重要谁不重要,它们都是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而“生态诗歌”就是一种现代社会反映人和自然关系,追求二者和谐的诗歌。它作为一种诞生于现代社会,批判、反思工业文明积习的一种文化现象,与通常的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核心,以人的利益为唯一价值取向的诗歌有本质上的不同。它把人与自然放在统一的位置,从
期刊
如果把每首诗歌视为一个生命体,思想内涵便如带动其机体运转的心跳和脉搏。耿占春先生的诗歌在学者目光与诗人目光的相聚中获得生命,其学者目光为诗人目光注入理性,仿佛诗歌的机体中,“意外”地跳动着一种强有力的学者的脉搏,更为理智、稳健、深沉有力,以更宽广深厚的思想内涵,彰显并延展诗歌的生命力。  透过诗集《我发现自己竟这样脆弱》四个辑子中各具独特生命的诗歌,感受到耿占春身为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我
期刊
月光浸泡着我的村庄  我的村庄飘着奶香  池塘里生長的蛙鸣  唤不醒我村庄的春梦  月光凝固了我的村庄  我的村庄像水晶一样明亮  轻轻摇晃的树影  抚摸着我村庄的春梦
期刊
我还未到达目标  你已无力前行  就像爱我的父亲一样  是你背着我历经  前行路上的风雨  是你带着我走出老家门口  是你让我看到了明天  虽然你比不了摩托车的伟岸  但你没有他的狂躁  虽然你还是属于自行车  但你却比他要高大有力  你在路上用尽了最后的力量  悄然停止了步伐  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  但你却说等到了家  休息以后再背我  ——原载《苏南诗人》2020年第3期  推荐语  大多數人
期刊
张敏华的散文诗文本完美地体现了“小中见大”创作理念。他的创作主题繁多:人与社会的关联、隐喻性的现实批判、对话式的心灵剧场、生命精神之指向、大时间观、人文精神与价值观的认知、灵魂的审视与救赎等等。荒诞、魔幻、意识流、戏剧性片断、现代物活论等等,手法多种,思想立体。  张敏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许多上乘佳作。《感觉》只有59个字,短小有力:“火车驶入隧道,我走进梦想的场景。车窗外,许多岩石一样坚硬
期刊
一  生存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的个人命运、国家命运、民族命运,无不打上现实的烙印,任何文学体裁都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客观性。就诗歌而言,自我中心并非现代诗歌最终的表达途径,它只是现代诗歌写作中一种基本的形态。诗歌的现代性、社会性即现实性才是诗歌最根本的道路。考察新时期诗歌写作实践,从个体经验即个人自觉到诗歌群体创作意识的集中体现,笔者发现更多的诗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倾向或重视从现实性、边际性、介入性、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