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式学习便是这样一种学习认知的过程,它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问题为载体,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话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科学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操作、調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探究式; 引导; 创设情境; 要素 ;创造
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的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比课本上的实验难度更高、未知程度更深,更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但无论同学们探究到什么程度,得到什么结果,都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在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它更能充分展现出同学们各方面的智力特长,也便于多元评价的进行。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探究式学习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为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增添了新的内涵。
那么,怎样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形成物理观念,领悟科学物理研究方法呢?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成为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物理探究。
一、 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定位
知识是非常容易的,但对于学生,他们作为初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很容易被老师忽略。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很难产生同样的感受,这种师生之间不同的心态往往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探究式学习中,为了避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共同去探究新知识,为此,教师应与学生有同样的渴求知识的心理,和学生一起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指导学生去获取知识。
二、 教会学生物理探究要素
探究式教学就是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目的、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感悟到科学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为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思维打好基础。
具体在进行科学探究过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只有发现和提出问题,才会积极认真地思考,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境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一般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这些问题。
1、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科学可解释或未解决的谜团,只有勤于思考,认真观察的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充满的这种科学魅力。
2、从自然现象中提出问题。大自然充满了五彩缤纷的物理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学会从自然现象中提出问题,做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的有心人。
第二,要引导学生自己根据以前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原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第三,要指导学生通过自己去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或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并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或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处理。
第四,要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归纳,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解释和评估。
第五,要引导好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改进探究方案,总结出先前所提出的猜想或假设。
三、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科学物理探究
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一个适合探究的问题必须有一定难度,需要向学生解释并且能够为学生所理解的,同时这个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以语言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主要是教师以语言描述具体的事件或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些事实或问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
2.以实验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既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又是进行科学物理探究的重要途径,也是呈现问题情境的基本素材和方式。通过实验可以创设许多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3.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可以形象、直观地显示常规教育难以显示的教学情境。
4.利用其他教具,创设问题情境 。
四、营造探究式教学的条件,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究
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问题性、实践胜、参与性和开放性,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必须营造以下条件:
1.要有探究问题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学生在强烈的探究欲望之下会积极主动地去想,去做。
2.要有探究问题的空间 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广阔空间,把学生带入一个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使学生有一种投入心力去学习的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那么教师怎样设计具有探究空间的问题呢?
(1)在内容上,设计是最具探究价值的,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问题。
(2)在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和探究类问题。
把问题分为四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断。如“磁铁的温度升高时,磁性是不是增强呢?”。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如“水沸腾时温度会怎样变化?”。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如“为什么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呢?”。四是发散类或多元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例如:测电阻的实验中,可提出问题:〈1〉实验原理是什么?〈2〉选用什么器材?如何选择两表量程?〈3〉如何设计表格进行实验? 3.要有充分的自主的学习空间,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 4. 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 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又需要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 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完善升华。
五、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放开探究实验的思路,实现探究实验教学的多元化 实验研究的方式是多样的,由于学生的思想水平,思维方式是有差异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不应该也不可能要求不同学生完成同样过程任务。否则,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2.开放实验管理,把合作权利和方法交给学生 在实验教学中,随时提醒学生注意一些不利于合作的行为方式,随时指导合作活动,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充分调动学生间合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是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更好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在这种合作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可不能代替。
3. 将研究方法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和应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的优势,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维模式不断地向科学的思维模式发生顺应,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方法的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物理研究的方法有很多,运用最多的是以下几种:(1)控制变量法;(2)转换法;(3)类比法;(4)理想化法;(5)归纳法。
4.变演示为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往往越新奇的实验,学生越想亲自尝试,由于演示实验学生无法直接参与使实验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抓好演示实验的同时,应努力开拓实验教学的构想,探索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新路子。设计性实验选题时不要求突出实验内容的复杂性,题目只给出实验目的和要求,由学生根据目的要求去独立查阅资料,独立制定实验方案,在自己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分析、解決问题的设想,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去解决,最后写出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能力都能得到培养。
5. 增强实践性实验教学活动 实践活动课将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对实践活动的组织、指导和控制从动员、组织、指导、帮助、检查、总结这几个方面体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
参考文献:
[1]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远蓉 朱霞 邓磊.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初中物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八中学 730020)
关键词:探究式; 引导; 创设情境; 要素 ;创造
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的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比课本上的实验难度更高、未知程度更深,更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但无论同学们探究到什么程度,得到什么结果,都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在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它更能充分展现出同学们各方面的智力特长,也便于多元评价的进行。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探究式学习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为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增添了新的内涵。
那么,怎样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形成物理观念,领悟科学物理研究方法呢?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成为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物理探究。
一、 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定位
知识是非常容易的,但对于学生,他们作为初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很容易被老师忽略。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很难产生同样的感受,这种师生之间不同的心态往往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在探究式学习中,为了避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共同去探究新知识,为此,教师应与学生有同样的渴求知识的心理,和学生一起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指导学生去获取知识。
二、 教会学生物理探究要素
探究式教学就是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有目的、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感悟到科学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为培养创新精神、创造思维打好基础。
具体在进行科学探究过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只有发现和提出问题,才会积极认真地思考,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物理情境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所要探究的问题,一般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的观察中发现问题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这些问题。
1、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科学可解释或未解决的谜团,只有勤于思考,认真观察的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充满的这种科学魅力。
2、从自然现象中提出问题。大自然充满了五彩缤纷的物理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学会从自然现象中提出问题,做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的有心人。
第二,要引导学生自己根据以前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原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第三,要指导学生通过自己去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或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并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或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处理。
第四,要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归纳,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解释和评估。
第五,要引导好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改进探究方案,总结出先前所提出的猜想或假设。
三、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科学物理探究
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物理问题情境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一个适合探究的问题必须有一定难度,需要向学生解释并且能够为学生所理解的,同时这个问题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以语言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主要是教师以语言描述具体的事件或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些事实或问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
2.以实验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既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又是进行科学物理探究的重要途径,也是呈现问题情境的基本素材和方式。通过实验可以创设许多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3.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可以形象、直观地显示常规教育难以显示的教学情境。
4.利用其他教具,创设问题情境 。
四、营造探究式教学的条件,引导学生进行物理探究
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是问题性、实践胜、参与性和开放性,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必须营造以下条件:
1.要有探究问题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学生在强烈的探究欲望之下会积极主动地去想,去做。
2.要有探究问题的空间 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广阔空间,把学生带入一个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空间,使学生有一种投入心力去学习的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那么教师怎样设计具有探究空间的问题呢?
(1)在内容上,设计是最具探究价值的,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问题。
(2)在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和探究类问题。
把问题分为四类: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加以判断。如“磁铁的温度升高时,磁性是不是增强呢?”。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如“水沸腾时温度会怎样变化?”。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如“为什么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呢?”。四是发散类或多元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例如:测电阻的实验中,可提出问题:〈1〉实验原理是什么?〈2〉选用什么器材?如何选择两表量程?〈3〉如何设计表格进行实验? 3.要有充分的自主的学习空间,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 4. 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 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又需要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 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完善升华。
五、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放开探究实验的思路,实现探究实验教学的多元化 实验研究的方式是多样的,由于学生的思想水平,思维方式是有差异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不应该也不可能要求不同学生完成同样过程任务。否则,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2.开放实验管理,把合作权利和方法交给学生 在实验教学中,随时提醒学生注意一些不利于合作的行为方式,随时指导合作活动,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充分调动学生间合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是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更好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在这种合作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可不能代替。
3. 将研究方法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和应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的优势,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维模式不断地向科学的思维模式发生顺应,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方法的教育,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物理研究的方法有很多,运用最多的是以下几种:(1)控制变量法;(2)转换法;(3)类比法;(4)理想化法;(5)归纳法。
4.变演示为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往往越新奇的实验,学生越想亲自尝试,由于演示实验学生无法直接参与使实验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抓好演示实验的同时,应努力开拓实验教学的构想,探索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新路子。设计性实验选题时不要求突出实验内容的复杂性,题目只给出实验目的和要求,由学生根据目的要求去独立查阅资料,独立制定实验方案,在自己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分析、解決问题的设想,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去解决,最后写出实验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多种能力都能得到培养。
5. 增强实践性实验教学活动 实践活动课将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对实践活动的组织、指导和控制从动员、组织、指导、帮助、检查、总结这几个方面体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
参考文献:
[1]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远蓉 朱霞 邓磊.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初中物理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八中学 73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