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在迅猛发展,现代生活的内容与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且日趋丰富多彩。而语文教材内容的更新远远跟不上社会变化的步伐和节奏。在此情况下,一方面积极合理地利用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增强语文的知识性,提高语文的趣味性,夯实语文的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意识,培养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传播乡土文化,传承乡土文化,也是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语文教学必然的选择。
一、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是引导教师更新课堂教学观念的需要。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是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种积极而有益的尝试。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日渐冷淡,除了机械式应付考试之外,主动学习几乎无从谈起。而学生热衷于参与本地乡土文化活动的热情又让教师陷入了深刻的思考。乡土文化资源利用得好,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积极拓展语文教学内容的主动性,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探究乡土文化中学会研究,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学会创新,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的各种综合素质。
第二,是激发语文学科生命力的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乡土文化,把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变成语文学习的内容,既让他们感到新鲜,又让他们感到自豪。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乡土文化与自己的紧密联系,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容易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理解到家乡的乡土文化是祖国文化的一部分,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的同时,也把语文学科的生命力重新得以激发。
第三,是对现行教材内容补充的需要。国家明文规定了使用国家教材之外,还可以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及编写。教材多年不变,而社会在飞跃发展,及时地适当地把乡土文化资源编写为校本课程,作为语文教材的补充,也是合情合理的。
第四,是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的需要。乡土文化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内涵不断丰富。通过把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的渗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和传承乡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情感的需要。乡土文化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民间活动、民间节日、民俗风情的形成,都烙上了本土浓郁的独特的乡土特色。乡土文化的有效利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灵活地把乡土文化資源进行挖掘和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利用乡土文化丰富语文教学的可行性
首先,东涌镇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水乡文化资源。寄托着疍家人精神信仰和文化娱乐的主要方式是极具特色的咸水歌,水乡人独特的交通工具、居住环境、饮食文化、嫁娶民俗等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水乡独特的疍家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崛起,经过政府的挖掘整理,又让水乡文化大放异彩,通过各种各样精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学校是传播和传承文化的阵地,东涌镇如此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为语文教学提供并拓展了极其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为开展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东涌乡土文化,对学生进行乡情教育,乡土教育,乡愁教育,为乡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坚实的基础。
其次,有丰富的活动载体支撑。东涌镇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东渡村邀请顺德、南沙等地咸水歌手与本镇咸水歌手同台竞技;举办水乡婚礼活动,咸水歌现场助兴;大同村三队已经举办五届敬老活动,以咸水歌助兴;举办水乡风情文化节,咸水歌对唱表演;举办“咸水歌会”;进行“咸水歌进校园”活动;南沙区社区文化节之优秀民间文艺团体汇报演出之东涌咸水歌会;咸水歌参加广州市“让羊城更美丽”垃圾分类宣传表演;“发现精彩﹒秀美南沙”广州水乡文化节南沙咸水歌大赛暨珠江三角洲咸水歌会;东涌镇咸水歌受邀参加广府庙会民族文化巡游和表演;东涌咸水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龙舟竞渡;水乡婚礼等等,每年举办的数量之多特色之强的活动复活和发展了东涌独特的水乡文化,在新时代里各种丰富的活动载体中注入了新时代健康的与时俱进的元素,焕发出新的光芒,产生了独特而深远的韵味。
另外,丰富的乡土文化活动留下了大量的音像材料,图片材料,文字材料,再加上学校多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绝大部分的乡土文化活动留下的富贵视频影像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熟知的画面,美妙的歌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施的方法
1.确定乡土文化渗透的原则。因为乡土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所以要结合国家课程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乡土文化资源在进行选择时,其内容与情感及价值取向等都必须与国家的课程标准相一致,符合国家教材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
2.确定乡土文化渗透的相容性。即乡土文化与教材的相容性,语文教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插入渗透的乡土文化需与教材相容,一致,既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又能保证语文课程的整体性。精心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容的内容,篇幅和时间上精准把握,避免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或历史课的偏离。
3.确定渗透的内容。对乡土文化进行挖掘并进行完善的梳理,从中选择最能反映东涌乡土文化的内容。
(1)水乡文化节,主要包含:一是彩艇游;二是扒“发斗”;三是特色晚会;四是风情展馆,包括东涌炮楼展览馆,东涌农耕渔猎展览馆,吉祥围民俗风情展览馆,大稳村展览馆;五是疍家美食。
(2)东涌镇都市生态农业和旅游文化推广活动内容。
(3)东涌镇曲艺协会精湛的民间艺术。如龙舟说唱曲目《欢迎你到东涌来》、咸水歌《如诗如画新水乡》、粤剧对唱《水乡追梦人》。
(4)有关东涌发展的相关数据。
(5)搜集有关反映东涌文稿(如根据每年一次的东涌镇面向全国征稿的“东涌水乡散文诗大赛”获奖作品编辑印刷而成的《全国名镇 醉美水乡——东涌镇散文诗全国征文比赛优秀作品选》《南沙文学》)等等。
4.确定渗透的方式。结合教材的内容,可以采用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方式进行有机的渗透,渗透把握住适当的时机,或导入时渗透,或课中渗透,或课外探究:调查、参观、访问、观摩、表演等方式,或适可而止,或深入研究,或另辟时间专题讲座等等。可以单独渗透,可以互相交叉,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别,不同的对象,只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灵活运用,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得当,自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5.明确实施渗透的要求。采用稳步推进,阶段检查,及时总结的步骤,不急进,不冒进,以肯定鼓励为主,动员语文老师全员参与。
四、取得的成效
1.挖掘出比较完善的东涌乡土文化。通过对东涌乡土文化进行细致艰苦的挖掘和整理,确保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乡土文化渗透的内容保障,并于全镇推动以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尝试。
2.产生影响并得到传承。通过渗透的方式,东涌乡土文化在东涌镇的中小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并以活动的方式对渗透进行验收。如东涌中学的熊翠梅教师组织并落实的《关于东涌镇沙田咸水歌的调查研究——活动文案》的完美出台及具体的落实、万洲小学率先组建了全镇第一支校园咸水歌队、东涌第一小学开展咸水歌兴趣班,镇文体中心组织歌手进校园为学生授课,并举办咸水歌比赛等等,为传承和发扬东涌乡土文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3.及时总结调整。在实施一个阶段后,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机进行东涌乡土文化渗透的举措,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总结和调查,根据各校反馈的情况,对渗透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调整,进一步丰富了渗透的乡土文化内容。
实践证明,以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丰富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和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促进了语文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发展,补充的内容更能体现语文的现代生活气息,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使乡土文化及乡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得以有效的传承和发扬。
一、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是引导教师更新课堂教学观念的需要。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是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一种积极而有益的尝试。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日渐冷淡,除了机械式应付考试之外,主动学习几乎无从谈起。而学生热衷于参与本地乡土文化活动的热情又让教师陷入了深刻的思考。乡土文化资源利用得好,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积极拓展语文教学内容的主动性,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探究乡土文化中学会研究,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学会创新,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的各种综合素质。
第二,是激发语文学科生命力的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乡土文化,把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变成语文学习的内容,既让他们感到新鲜,又让他们感到自豪。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乡土文化与自己的紧密联系,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容易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理解到家乡的乡土文化是祖国文化的一部分,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的同时,也把语文学科的生命力重新得以激发。
第三,是对现行教材内容补充的需要。国家明文规定了使用国家教材之外,还可以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及编写。教材多年不变,而社会在飞跃发展,及时地适当地把乡土文化资源编写为校本课程,作为语文教材的补充,也是合情合理的。
第四,是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的需要。乡土文化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内涵不断丰富。通过把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的渗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和传承乡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情感的需要。乡土文化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民间活动、民间节日、民俗风情的形成,都烙上了本土浓郁的独特的乡土特色。乡土文化的有效利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灵活地把乡土文化資源进行挖掘和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利用乡土文化丰富语文教学的可行性
首先,东涌镇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水乡文化资源。寄托着疍家人精神信仰和文化娱乐的主要方式是极具特色的咸水歌,水乡人独特的交通工具、居住环境、饮食文化、嫁娶民俗等等,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水乡独特的疍家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崛起,经过政府的挖掘整理,又让水乡文化大放异彩,通过各种各样精彩的民间文化活动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学校是传播和传承文化的阵地,东涌镇如此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为语文教学提供并拓展了极其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为开展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东涌乡土文化,对学生进行乡情教育,乡土教育,乡愁教育,为乡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坚实的基础。
其次,有丰富的活动载体支撑。东涌镇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东渡村邀请顺德、南沙等地咸水歌手与本镇咸水歌手同台竞技;举办水乡婚礼活动,咸水歌现场助兴;大同村三队已经举办五届敬老活动,以咸水歌助兴;举办水乡风情文化节,咸水歌对唱表演;举办“咸水歌会”;进行“咸水歌进校园”活动;南沙区社区文化节之优秀民间文艺团体汇报演出之东涌咸水歌会;咸水歌参加广州市“让羊城更美丽”垃圾分类宣传表演;“发现精彩﹒秀美南沙”广州水乡文化节南沙咸水歌大赛暨珠江三角洲咸水歌会;东涌镇咸水歌受邀参加广府庙会民族文化巡游和表演;东涌咸水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龙舟竞渡;水乡婚礼等等,每年举办的数量之多特色之强的活动复活和发展了东涌独特的水乡文化,在新时代里各种丰富的活动载体中注入了新时代健康的与时俱进的元素,焕发出新的光芒,产生了独特而深远的韵味。
另外,丰富的乡土文化活动留下了大量的音像材料,图片材料,文字材料,再加上学校多媒体技术的广泛普及,绝大部分的乡土文化活动留下的富贵视频影像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熟知的画面,美妙的歌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施的方法
1.确定乡土文化渗透的原则。因为乡土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所以要结合国家课程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乡土文化资源在进行选择时,其内容与情感及价值取向等都必须与国家的课程标准相一致,符合国家教材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
2.确定乡土文化渗透的相容性。即乡土文化与教材的相容性,语文教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插入渗透的乡土文化需与教材相容,一致,既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又能保证语文课程的整体性。精心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容的内容,篇幅和时间上精准把握,避免把语文课上成了地理课或历史课的偏离。
3.确定渗透的内容。对乡土文化进行挖掘并进行完善的梳理,从中选择最能反映东涌乡土文化的内容。
(1)水乡文化节,主要包含:一是彩艇游;二是扒“发斗”;三是特色晚会;四是风情展馆,包括东涌炮楼展览馆,东涌农耕渔猎展览馆,吉祥围民俗风情展览馆,大稳村展览馆;五是疍家美食。
(2)东涌镇都市生态农业和旅游文化推广活动内容。
(3)东涌镇曲艺协会精湛的民间艺术。如龙舟说唱曲目《欢迎你到东涌来》、咸水歌《如诗如画新水乡》、粤剧对唱《水乡追梦人》。
(4)有关东涌发展的相关数据。
(5)搜集有关反映东涌文稿(如根据每年一次的东涌镇面向全国征稿的“东涌水乡散文诗大赛”获奖作品编辑印刷而成的《全国名镇 醉美水乡——东涌镇散文诗全国征文比赛优秀作品选》《南沙文学》)等等。
4.确定渗透的方式。结合教材的内容,可以采用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方式进行有机的渗透,渗透把握住适当的时机,或导入时渗透,或课中渗透,或课外探究:调查、参观、访问、观摩、表演等方式,或适可而止,或深入研究,或另辟时间专题讲座等等。可以单独渗透,可以互相交叉,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别,不同的对象,只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灵活运用,运用的方法和技巧得当,自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5.明确实施渗透的要求。采用稳步推进,阶段检查,及时总结的步骤,不急进,不冒进,以肯定鼓励为主,动员语文老师全员参与。
四、取得的成效
1.挖掘出比较完善的东涌乡土文化。通过对东涌乡土文化进行细致艰苦的挖掘和整理,确保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乡土文化渗透的内容保障,并于全镇推动以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尝试。
2.产生影响并得到传承。通过渗透的方式,东涌乡土文化在东涌镇的中小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并以活动的方式对渗透进行验收。如东涌中学的熊翠梅教师组织并落实的《关于东涌镇沙田咸水歌的调查研究——活动文案》的完美出台及具体的落实、万洲小学率先组建了全镇第一支校园咸水歌队、东涌第一小学开展咸水歌兴趣班,镇文体中心组织歌手进校园为学生授课,并举办咸水歌比赛等等,为传承和发扬东涌乡土文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3.及时总结调整。在实施一个阶段后,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机进行东涌乡土文化渗透的举措,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总结和调查,根据各校反馈的情况,对渗透的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调整,进一步丰富了渗透的乡土文化内容。
实践证明,以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丰富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和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促进了语文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发展,补充的内容更能体现语文的现代生活气息,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使乡土文化及乡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得以有效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