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数学资优生就是在数学学习方面有一些天赋且比较突出的学生。在众多的小学生中,不可否认确实存在这样的一些学生:他们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敏捷、理解力和专注力强,其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新力等都比大部分学生稍好。国内外研究表明,创新性思维训练出的创造力是一项优秀的潜在特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及时发现数学资优生(以下简称资优生)的存在、如何引导资优生的和谐成长,如何萌发和培养资优生的初步创新意识等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结合自己申报的市特约教研员课题《在数学活动中初步遴选和引导数学资优生的实践研究》,与大家分享自己研究实践中的几个案例。
一、注意让资优生在常态课堂上有所作为
在常态课堂上通常可以看到,一些资优生往往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分子”,他们要么经常“抢了老师的话语专利”,要么又在“老师绝望时用回答救老师一命”,所以科任老师对他们又恨又爱。其实利用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优势和急于表现的心理期望,教师可以让他们在常态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所作为。
1. 利用资优生的提问启发他人思考
课堂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利,也包括学生提出问题。很多时候学生自己提出好的问题往往更接近学生群体,帮助启迪学生智慧,拓展学生思维。此时资优生提出的深层次或独具特色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其他学生的主动思考,以达到激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要求学生先画出三角形,再用量角器测量,最后算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学生观察发现大家的计算结果居然不同(测量有误差),虽然大多在180度左右,但没法说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一定是180度,教师虽解释了是因为测量误差导致结果不一致,但部分学生一下子还是难以接受这个原因。因为怎么会有那么多人都测量不准呢?此时,教室里一般会出现暂时的冷场。资优生经过思考提出问题:有没有办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正好是180度呢?基于这个问题,引发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教师顺势组织小组讨论并进行尝试。在这里资优生的提问是在老师“绝望”时用回答“救了老师一命”,使课堂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同时这样的提问又及时引领了学生群体的思考方向。
2. 让资优生的思维丰富他人思路
在常态数学课堂中肯定有那么一些时机,资优生为表现自己,他们有时会在课堂上提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有时会在作业本上列出对同一问题的多种解法。这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千万不能因为赶进度而打断他们的发言,或因为增加了作业批改量而打击他们的兴趣,而是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他们发言或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用他们对问题的不同思考路径来内化和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丰富和扩展其他学生的视野。资优生独特的创新思维除了在课堂上给人耳目一新的享受,还经常出现在他们的作业中,教师提供作业展示平台,不但可在作业整洁、格式规范、思维特色上给其他学生一个正向的示范、模仿的标准,利于他人有样学样地轻松学习。而且可让资优生的不同思维补充拓展课堂内容,丰富中等或中上层面学生的解题思路。
3. 让资优生的热情帮助他人进步
资优生经常性地在课堂上“抢”老师的话语专利,教师“恼”其打断节奏。或在课堂上抢后进生的点名回答,教师“恼”其张扬表现。但如果巧妙利用他们的这种学习热情,又何尝不是一种点睛之笔的课堂生成。前不久听了一位贵州来校跟岗老师的数学课例《认识百分数》,教师先在课前播放了一段视频,从图像和歌声中介绍了自己的故乡,有机地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接着出示一段文字信息介绍了故乡的地貌特征,然后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原意是想等学生说出整数、小数信息后,由自己来说出“百分数”信息好导出课题。哪知在学生们分别答出了包含的整数、小数信息后,心直口快的资优生不等教师按计划地提问:数据还包含了什么数学信息?就脱口说出了还有百分数的信息,硬生生地“抢”走了老师的话语权,使得教师出现了一阵小慌张:怎么不按我的套路出牌!在这种情况下,有准备的老师如接着资优生的话题:真历害!你是怎么知道这类数是百分数的?学生汇报获得知识的方法后,教师再次评价,并顺势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全面地认识百分数。回头想想这是多么好的课堂生成资源呀!
对于资优生的热情,我们还可巧妙构建优生帮扶机制,用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和优势来帮助其他学困生,丰富学困生的学习资源,辅导学困生。如开展“大哥哥大姐姐”计划,确定帮扶对象和辅导内容(专题式)后,高年级的数学学习资优生先与老师商定辅导方式(重在思维点拨),每周固定时间给低年级的数学学困生辅导,这样的活动通过平等的方式辅导影响他人思维,是一种高效的补差方式,后进生在进步的同时,资优生何尝不是也在另外层面良性地成长。
二、善于促资优生在个性平台上追求提升
1. 给予特别辅导
有一句歌词写得好: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实践证明,教师在时间上、学习内容上、学习方法点拨上给予资优生特别辅导是行之有效的。如:与资优生及家长商量制定每周学习计划,要求他们的学校作业尽量在校完成;教师提供素材,要求資优生开展小组学习,明确学习内容,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建议家长配合督促资优生每周进行不同层次、不同专题的专项学习(教师提供专项讲议);课余组织资优生进行专门评价测试,检测学习效果;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点拨,方便他们及时调整改进……学习内容上可安排必做练习和专项辅导。也可给这些“特别”的学生推荐阅读练习书目并定期检查测试他们的学习情况。
2. 鼓励展示作品
资优生除了在常态课堂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别表现之外,在课余,他们时不时地会有一些令人惊奇的作品呈现。所以,鼓励他们展示作品是我们一定要重视的一项工作。如:鼓励他们积极写稿投稿、鼓励他们参与作品展示或比赛等。在学校的“××思考区”展示其解题的思维过程、在兴趣小组展示其创新制作。这样多途径地出口展示他们的作品,可让他们分享快乐,体验成功。例如,鼓励数学学习资优生把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同于他人的解题思路、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等记录下,送《现代中小学生报》或《学习方法报》等报刊投稿;在班或学校开数学学习资优生的个人作品(含作业、文章或制作等)展。
3. 指导参加比赛
对于资优生来说,指导他们参加一些正式而有影响力的数学比赛是培养其初步创新意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参赛过程中,可激发资优生的自信,使他们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让他们在比赛中积累经验,提高自我认识,不断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重视因材施教、关注个性差异、改进优异学生的培养方式”。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提出,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正视学生中资优生的客观存在,尊重、认可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主体选择,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发挥他们的优秀示范作用,是所有教师都必须面对的现实。
一、注意让资优生在常态课堂上有所作为
在常态课堂上通常可以看到,一些资优生往往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分子”,他们要么经常“抢了老师的话语专利”,要么又在“老师绝望时用回答救老师一命”,所以科任老师对他们又恨又爱。其实利用他们在数学学习上的优势和急于表现的心理期望,教师可以让他们在常态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所作为。
1. 利用资优生的提问启发他人思考
课堂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利,也包括学生提出问题。很多时候学生自己提出好的问题往往更接近学生群体,帮助启迪学生智慧,拓展学生思维。此时资优生提出的深层次或独具特色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其他学生的主动思考,以达到激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要求学生先画出三角形,再用量角器测量,最后算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学生观察发现大家的计算结果居然不同(测量有误差),虽然大多在180度左右,但没法说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一定是180度,教师虽解释了是因为测量误差导致结果不一致,但部分学生一下子还是难以接受这个原因。因为怎么会有那么多人都测量不准呢?此时,教室里一般会出现暂时的冷场。资优生经过思考提出问题:有没有办法证明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正好是180度呢?基于这个问题,引发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教师顺势组织小组讨论并进行尝试。在这里资优生的提问是在老师“绝望”时用回答“救了老师一命”,使课堂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同时这样的提问又及时引领了学生群体的思考方向。
2. 让资优生的思维丰富他人思路
在常态数学课堂中肯定有那么一些时机,资优生为表现自己,他们有时会在课堂上提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有时会在作业本上列出对同一问题的多种解法。这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千万不能因为赶进度而打断他们的发言,或因为增加了作业批改量而打击他们的兴趣,而是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他们发言或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用他们对问题的不同思考路径来内化和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丰富和扩展其他学生的视野。资优生独特的创新思维除了在课堂上给人耳目一新的享受,还经常出现在他们的作业中,教师提供作业展示平台,不但可在作业整洁、格式规范、思维特色上给其他学生一个正向的示范、模仿的标准,利于他人有样学样地轻松学习。而且可让资优生的不同思维补充拓展课堂内容,丰富中等或中上层面学生的解题思路。
3. 让资优生的热情帮助他人进步
资优生经常性地在课堂上“抢”老师的话语专利,教师“恼”其打断节奏。或在课堂上抢后进生的点名回答,教师“恼”其张扬表现。但如果巧妙利用他们的这种学习热情,又何尝不是一种点睛之笔的课堂生成。前不久听了一位贵州来校跟岗老师的数学课例《认识百分数》,教师先在课前播放了一段视频,从图像和歌声中介绍了自己的故乡,有机地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接着出示一段文字信息介绍了故乡的地貌特征,然后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原意是想等学生说出整数、小数信息后,由自己来说出“百分数”信息好导出课题。哪知在学生们分别答出了包含的整数、小数信息后,心直口快的资优生不等教师按计划地提问:数据还包含了什么数学信息?就脱口说出了还有百分数的信息,硬生生地“抢”走了老师的话语权,使得教师出现了一阵小慌张:怎么不按我的套路出牌!在这种情况下,有准备的老师如接着资优生的话题:真历害!你是怎么知道这类数是百分数的?学生汇报获得知识的方法后,教师再次评价,并顺势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全面地认识百分数。回头想想这是多么好的课堂生成资源呀!
对于资优生的热情,我们还可巧妙构建优生帮扶机制,用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和优势来帮助其他学困生,丰富学困生的学习资源,辅导学困生。如开展“大哥哥大姐姐”计划,确定帮扶对象和辅导内容(专题式)后,高年级的数学学习资优生先与老师商定辅导方式(重在思维点拨),每周固定时间给低年级的数学学困生辅导,这样的活动通过平等的方式辅导影响他人思维,是一种高效的补差方式,后进生在进步的同时,资优生何尝不是也在另外层面良性地成长。
二、善于促资优生在个性平台上追求提升
1. 给予特别辅导
有一句歌词写得好: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实践证明,教师在时间上、学习内容上、学习方法点拨上给予资优生特别辅导是行之有效的。如:与资优生及家长商量制定每周学习计划,要求他们的学校作业尽量在校完成;教师提供素材,要求資优生开展小组学习,明确学习内容,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建议家长配合督促资优生每周进行不同层次、不同专题的专项学习(教师提供专项讲议);课余组织资优生进行专门评价测试,检测学习效果;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点拨,方便他们及时调整改进……学习内容上可安排必做练习和专项辅导。也可给这些“特别”的学生推荐阅读练习书目并定期检查测试他们的学习情况。
2. 鼓励展示作品
资优生除了在常态课堂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别表现之外,在课余,他们时不时地会有一些令人惊奇的作品呈现。所以,鼓励他们展示作品是我们一定要重视的一项工作。如:鼓励他们积极写稿投稿、鼓励他们参与作品展示或比赛等。在学校的“××思考区”展示其解题的思维过程、在兴趣小组展示其创新制作。这样多途径地出口展示他们的作品,可让他们分享快乐,体验成功。例如,鼓励数学学习资优生把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同于他人的解题思路、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等记录下,送《现代中小学生报》或《学习方法报》等报刊投稿;在班或学校开数学学习资优生的个人作品(含作业、文章或制作等)展。
3. 指导参加比赛
对于资优生来说,指导他们参加一些正式而有影响力的数学比赛是培养其初步创新意识的一种重要途径。参赛过程中,可激发资优生的自信,使他们保持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让他们在比赛中积累经验,提高自我认识,不断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重视因材施教、关注个性差异、改进优异学生的培养方式”。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提出,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正视学生中资优生的客观存在,尊重、认可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主体选择,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发挥他们的优秀示范作用,是所有教师都必须面对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