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一步。好的情境,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身心愉悦,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情境,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愿学。
例如,在《网页制作—美化网页》这节课中,我展示黑白、彩色两张网页(如下图所示),并让学生观察“5·12”汶川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页面,要求学生谈谈观后感,以此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美化网页。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被激发,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教学,不能对每个学生千篇一律,用同一把尺子衡量。这需要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基础结合其特点,因人而异地开展教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例如,《视频素材的制作》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设计:要求优等生完成片头动画、视频、图片、旁白、背景音乐等素材的导入、组织合成、美化,设置视频、图片过渡效果,添加标题文字动画,生成新的视频作品;要求中等生完成各素材导入、组织合成,能设置简单的过渡效果,生成新的视频作品;要求暂差生只要完成各素材导入、组织合成,生成新的视频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帮助暂差生完成学习任务;中等生尽可能独立完成任务,有困难可以求助同学或教师;要求优等生独立完成作品,并能充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完成作品。这样,优等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平台,激发了更深层次的学习欲望,暂差生也能提高学习自信心。
● 教法灵活,不拘一格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到,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一样,教无定法。只要能提高教学效果,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都可尝试,且各种教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它的主要结构为“设计教学任务—向学生提出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评价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更注重过程经验的积累,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例如,在安排信息技术教程《视频素材的制作》这节课中,笔者将“视频素材的制作”这个大问题分解成以下几个小任务:①导入素材(片头、视频、图片、旁白、背景音乐等);②将素材拖入故事面板,组织素材,调整视频、图片、音乐等素材的播放时间及先后顺序;③设置视频、图片的过渡效果;④在“标题轨”中添加标题(优等生可以尝试“覆叠轨”的使用);⑤测试影片,创建视频文件。这样,笔者通过细化教学、分解小任务、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和任务,让学生通过努力不断取得成功,减少影响课堂教学的不良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学案导学法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3.案例教学法
信息技术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的环境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我使用凌波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进行广播教学,让学生看到了广播的实际操作过程,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知识。在上课前我利用软件的“发布文件”功能把教学素材发到学生机的指定路径下,上课过程中使用它的“屏幕广播”功能,实时传送教师或某个学生的电脑画面到某组或全体学生的电脑屏幕上;学生可使用它的“举手”功能提出问题,教师可利用“远程遥控”功能对学生进行单独的交互式辅导教学。
4.实践教学法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的讲课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主要讲学生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或难点,做到精讲多练。比如,《视频素材的制作》这节课中,教师在讲解素材导入及视频、图片过渡效果时,只需讲解一种素材的导入及过渡效果设置,其余知识让学生举一反三,动手实践,多讲不如多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知识,较适合于信息技术技能教学。
● 注重评价,巩固效果
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我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凌波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收取文件”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快速地将学生电脑中的作品上传到教师机中。教师在展示作品时,让学生参与作品评价,可以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及道德观;可以通过评价他人的作品,反思自己的作品,吸取他人的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提高。在点评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创意的作品,使全体学生在评价中有所收获,发掘学生的潜质和特长,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 兴趣小组,延伸课堂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操作练习。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组建兴趣小组是解决学时矛盾的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知识技能,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习兴趣,丰富课余生活,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 网络平台,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学科备课不但要求有“教案学案”,还要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并开发简单实用、有效高效的“学科教学平台”或“主题学习网站”,为优化学科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供有效途径。
教师可将每节课的活动任务、素材、样例、课件及拓展知识上传到教学平台上,组织学生按需下载、使用、学习。在原有的“模块化结构、课题化学习、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有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推进“课题化任务驱动、网络化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应着眼于对学生最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掌握和训练,尽可能让学生多接受信息技术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并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在实践与探索中,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能进行简单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和数据处理能力,在网上进行交流、检索、下载、应用信息和发布信息,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等。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一步。好的情境,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身心愉悦,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情境,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愿学。
例如,在《网页制作—美化网页》这节课中,我展示黑白、彩色两张网页(如下图所示),并让学生观察“5·12”汶川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页面,要求学生谈谈观后感,以此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美化网页。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被激发,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
●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教学,不能对每个学生千篇一律,用同一把尺子衡量。这需要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基础结合其特点,因人而异地开展教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例如,《视频素材的制作》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设计:要求优等生完成片头动画、视频、图片、旁白、背景音乐等素材的导入、组织合成、美化,设置视频、图片过渡效果,添加标题文字动画,生成新的视频作品;要求中等生完成各素材导入、组织合成,能设置简单的过渡效果,生成新的视频作品;要求暂差生只要完成各素材导入、组织合成,生成新的视频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帮助暂差生完成学习任务;中等生尽可能独立完成任务,有困难可以求助同学或教师;要求优等生独立完成作品,并能充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完成作品。这样,优等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平台,激发了更深层次的学习欲望,暂差生也能提高学习自信心。
● 教法灵活,不拘一格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到,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一样,教无定法。只要能提高教学效果,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都可尝试,且各种教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它的主要结构为“设计教学任务—向学生提出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评价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教学中更注重过程经验的积累,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例如,在安排信息技术教程《视频素材的制作》这节课中,笔者将“视频素材的制作”这个大问题分解成以下几个小任务:①导入素材(片头、视频、图片、旁白、背景音乐等);②将素材拖入故事面板,组织素材,调整视频、图片、音乐等素材的播放时间及先后顺序;③设置视频、图片的过渡效果;④在“标题轨”中添加标题(优等生可以尝试“覆叠轨”的使用);⑤测试影片,创建视频文件。这样,笔者通过细化教学、分解小任务、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和任务,让学生通过努力不断取得成功,减少影响课堂教学的不良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学案导学法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3.案例教学法
信息技术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的环境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我使用凌波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进行广播教学,让学生看到了广播的实际操作过程,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知识。在上课前我利用软件的“发布文件”功能把教学素材发到学生机的指定路径下,上课过程中使用它的“屏幕广播”功能,实时传送教师或某个学生的电脑画面到某组或全体学生的电脑屏幕上;学生可使用它的“举手”功能提出问题,教师可利用“远程遥控”功能对学生进行单独的交互式辅导教学。
4.实践教学法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的讲课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主要讲学生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或难点,做到精讲多练。比如,《视频素材的制作》这节课中,教师在讲解素材导入及视频、图片过渡效果时,只需讲解一种素材的导入及过渡效果设置,其余知识让学生举一反三,动手实践,多讲不如多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知识,较适合于信息技术技能教学。
● 注重评价,巩固效果
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我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凌波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收取文件”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快速地将学生电脑中的作品上传到教师机中。教师在展示作品时,让学生参与作品评价,可以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及道德观;可以通过评价他人的作品,反思自己的作品,吸取他人的经验;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促使他们不断学习、提高。在点评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创意的作品,使全体学生在评价中有所收获,发掘学生的潜质和特长,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 兴趣小组,延伸课堂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大量的操作练习。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组建兴趣小组是解决学时矛盾的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知识技能,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习兴趣,丰富课余生活,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 网络平台,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学科备课不但要求有“教案学案”,还要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并开发简单实用、有效高效的“学科教学平台”或“主题学习网站”,为优化学科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供有效途径。
教师可将每节课的活动任务、素材、样例、课件及拓展知识上传到教学平台上,组织学生按需下载、使用、学习。在原有的“模块化结构、课题化学习、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有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推进“课题化任务驱动、网络化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用。
信息技术课程应着眼于对学生最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掌握和训练,尽可能让学生多接受信息技术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并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在实践与探索中,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能进行简单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和数据处理能力,在网上进行交流、检索、下载、应用信息和发布信息,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