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生之初,原本不是读书的料,然而家人又怕我连写信、打算盘都不行,就让我在村学里读私塾。私塾里对学童体罚,是有传统依据的,所谓“上论、下论,头打生疼”,“上孟、下孟,头打窟洞”(村学里的《论语》与《孟子》读本,各分为上下两册,简称为《上论》《下论》,《上孟》《下孟》)。我竟然《上论》没念完,就经受不住考验,转而进了严禁体罚的新式学校。
以往上学叫:念书。我也跟同学一起,煞有介事地念书与考试,但心里却不以为然,觉得那不是读书,要说真正的读书,则始于初中的课外阅读,我曾经用一个暑假,把《史记》粗读了一遍。我的班主任洪老师,因此对我没有好感。因为对正课不上心,反而把大量精力投放在闲书上,整个学生时代,我与校方的关系,一直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我上大学那阵子,左的氛围颇浓,读课外书,若是专业思想不巩固,就得挨批判。班里20个人,一周一次生活会,我是遭遇敲打力度最狠次数最多的人。这在当时,美其名曰:帮助。
批判与敲打,非但没有让我改邪归正,反而让我产生逆反心理,我干脆把一切交给兴趣,任兴趣作主,遨游于书山学海。我在内心里对那些“帮助”我的人说:你“学而优则仕”你的,我“学而杂则乐”我的!我们井水不犯河水。按常规,读书之人,在功利与兴趣之间徘徊,是在劫难逃的吧,我却因祸得福,没费什么力气,就摆脱了功利的诱惑,很快就进入了“忘我”的读书境界。
在我年轻的年代,读书不能称之为“生活”,更不可张扬为“生命的一部分”,那时候,读书的事,多半是在偷偷摸摸中进行。书与人一样,逃脱不了被分为等级的命运,或者索性被判作红与黑。不过,松动还是有的,比如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在译者前言中,加一段凌厉的批判,然后提供某一级别以上的人“参考”,首长们“参考”完毕之后,只要是有心人,也能寻找到“参考”的机会。至于《金瓶梅》之类,诲淫诲盗,悉数转入地下,谁若敢于越雷池半步,那得掂量掂量你的胆识了。话又说回来,任何时代,总不会铁板一块,总有圆转的余地,不少人悔恨被时代耽搁了,这是不确切的,至少,我有400多部书,就是在那动荡的10年中获得并阅读的。记不清是哪位先哲,通过哪本书告诉我:生活虽然是件艰难的事,却也有许多快乐的事情,就植根在这艰难之中。现在回首往事,依然觉得快乐收益大于烦恼。得之不易的东西,自有得之不易的滋味,不像现在,一本书得来全不费工夫,个中滋味,先自失缺了一半。
毋庸置疑,读书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的事。世界上有许多事,或曰大,或曰小,只有读书是件可大可小的事。因为读书不仅影响与塑造个人,更能影响与塑造社会。比方我们现在,众口一词说教育是个大问题,教育问题几乎是当今国人的一个梦魇。遗憾的是,人们奢谈什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却忘记了读书本身。对有问题的教育,能起到补充与修正的,唯有读书。我们改变不了现行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端,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下一代,被塑造成为考试工具,长大了成为做官的工具,成为挣钱的工具,这当然是件无可奈何的事。但是,如果我们的社会,有良好的读书风气,我相信,书籍会对人身上的工具性,发挥矫正与改造的作用,从而让人成为人。唐代的韩愈说教师的责任就是传道、授业与解惑,这也可以扩而为教育的责任,可是,知识与智慧如果不转化为爱,则等于零。什么才能让人成为人呢?说白了,就是让人成为有爱心的人。爱,只有爱,才有资格成为教育的根基,读书的命脉。
以我的读书体会,真正的“读书”,并不是念书、背书与考书。我所说的读书,跟饮食男女一样,是一种需要,生命的需要,自然而然的需要,可以自由选择的需要。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做官,可以挣钱,就像恋爱,可以结婚,可以生孩子一樣,但做官、挣钱仅是结果,读书才是目的;同样,结婚、生孩子也只是结果,恋爱才是目的。目的是永恒的,目的高于结果,这是常识。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回归常识。生活中最根本最有用的知识,不是玄虚的理论,也不是大而无当的道理,而是常识。常识的遮蔽与匮乏,导致世界的混乱,导致对话的不可能。
有人说:历史从来就不是清清楚楚、澄明清澈的。窃以为,现实也是如此。历史与现实,有太多的模糊不清的“细节”,需要追究,有太多的似是而非的“定见”,可以质疑。读书的要义,全在于追究与质疑。历来有关读书的苦乐之争,几乎都是皮相之谈。当模糊不清的“细节”,变得清晰起来,当似是而非的“定见”,重现本真,苦与乐,谁还会在意。
我的人生,充满了坎坷与无奈,坦率地说,我跟成功不沾边,说我是个碌碌无为的人,更为切合实际。然而,我拥有丰富多彩的读书经历,若说它是财富,显得矫情,不过,如果我不曾读书,不曾孜孜不倦地读书,也许我只能在“怨天尤人”和“心灰意冷”之间蹉跎一生。从青青子衿,到老蚕作茧,我始终是个小书生,只要还有一本喜欢的书,捧在我的手里,整个世界就捧在我的手里。
(编辑 青木)
以往上学叫:念书。我也跟同学一起,煞有介事地念书与考试,但心里却不以为然,觉得那不是读书,要说真正的读书,则始于初中的课外阅读,我曾经用一个暑假,把《史记》粗读了一遍。我的班主任洪老师,因此对我没有好感。因为对正课不上心,反而把大量精力投放在闲书上,整个学生时代,我与校方的关系,一直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我上大学那阵子,左的氛围颇浓,读课外书,若是专业思想不巩固,就得挨批判。班里20个人,一周一次生活会,我是遭遇敲打力度最狠次数最多的人。这在当时,美其名曰:帮助。
批判与敲打,非但没有让我改邪归正,反而让我产生逆反心理,我干脆把一切交给兴趣,任兴趣作主,遨游于书山学海。我在内心里对那些“帮助”我的人说:你“学而优则仕”你的,我“学而杂则乐”我的!我们井水不犯河水。按常规,读书之人,在功利与兴趣之间徘徊,是在劫难逃的吧,我却因祸得福,没费什么力气,就摆脱了功利的诱惑,很快就进入了“忘我”的读书境界。
在我年轻的年代,读书不能称之为“生活”,更不可张扬为“生命的一部分”,那时候,读书的事,多半是在偷偷摸摸中进行。书与人一样,逃脱不了被分为等级的命运,或者索性被判作红与黑。不过,松动还是有的,比如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在译者前言中,加一段凌厉的批判,然后提供某一级别以上的人“参考”,首长们“参考”完毕之后,只要是有心人,也能寻找到“参考”的机会。至于《金瓶梅》之类,诲淫诲盗,悉数转入地下,谁若敢于越雷池半步,那得掂量掂量你的胆识了。话又说回来,任何时代,总不会铁板一块,总有圆转的余地,不少人悔恨被时代耽搁了,这是不确切的,至少,我有400多部书,就是在那动荡的10年中获得并阅读的。记不清是哪位先哲,通过哪本书告诉我:生活虽然是件艰难的事,却也有许多快乐的事情,就植根在这艰难之中。现在回首往事,依然觉得快乐收益大于烦恼。得之不易的东西,自有得之不易的滋味,不像现在,一本书得来全不费工夫,个中滋味,先自失缺了一半。
毋庸置疑,读书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的事。世界上有许多事,或曰大,或曰小,只有读书是件可大可小的事。因为读书不仅影响与塑造个人,更能影响与塑造社会。比方我们现在,众口一词说教育是个大问题,教育问题几乎是当今国人的一个梦魇。遗憾的是,人们奢谈什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却忘记了读书本身。对有问题的教育,能起到补充与修正的,唯有读书。我们改变不了现行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端,眼睁睁看着我们的下一代,被塑造成为考试工具,长大了成为做官的工具,成为挣钱的工具,这当然是件无可奈何的事。但是,如果我们的社会,有良好的读书风气,我相信,书籍会对人身上的工具性,发挥矫正与改造的作用,从而让人成为人。唐代的韩愈说教师的责任就是传道、授业与解惑,这也可以扩而为教育的责任,可是,知识与智慧如果不转化为爱,则等于零。什么才能让人成为人呢?说白了,就是让人成为有爱心的人。爱,只有爱,才有资格成为教育的根基,读书的命脉。
以我的读书体会,真正的“读书”,并不是念书、背书与考书。我所说的读书,跟饮食男女一样,是一种需要,生命的需要,自然而然的需要,可以自由选择的需要。一个人,通过读书,可以做官,可以挣钱,就像恋爱,可以结婚,可以生孩子一樣,但做官、挣钱仅是结果,读书才是目的;同样,结婚、生孩子也只是结果,恋爱才是目的。目的是永恒的,目的高于结果,这是常识。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回归常识。生活中最根本最有用的知识,不是玄虚的理论,也不是大而无当的道理,而是常识。常识的遮蔽与匮乏,导致世界的混乱,导致对话的不可能。
有人说:历史从来就不是清清楚楚、澄明清澈的。窃以为,现实也是如此。历史与现实,有太多的模糊不清的“细节”,需要追究,有太多的似是而非的“定见”,可以质疑。读书的要义,全在于追究与质疑。历来有关读书的苦乐之争,几乎都是皮相之谈。当模糊不清的“细节”,变得清晰起来,当似是而非的“定见”,重现本真,苦与乐,谁还会在意。
我的人生,充满了坎坷与无奈,坦率地说,我跟成功不沾边,说我是个碌碌无为的人,更为切合实际。然而,我拥有丰富多彩的读书经历,若说它是财富,显得矫情,不过,如果我不曾读书,不曾孜孜不倦地读书,也许我只能在“怨天尤人”和“心灰意冷”之间蹉跎一生。从青青子衿,到老蚕作茧,我始终是个小书生,只要还有一本喜欢的书,捧在我的手里,整个世界就捧在我的手里。
(编辑 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