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问是知识传授、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也是诱发学生思维的路标。许多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施这种手段,传道授业,解惑释疑;妙立这一路标,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智力,提高人才素质。但是,怎样才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呢?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抓求异点发问,训练学生思维的多重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由不同到同(或由同到不同)的。抓求异点发问学生,可以让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或理解,由对立转向统一。这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先行手段。例如在教《将相和》一文中的“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时,为了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就要抓住课文中的“蔺相如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这句话去设计问点问学生:“蔺相如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故意做样子吓唬秦王的?”如此一问,就会促使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议论,纷纷发表意见。有的学生认为蔺相如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因为如果不撞,秦王就会叫手下的人来抢,和氏璧就会落到秦王的手里;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蔺相如故意做样子来吓唬秦王的。蔺相如已经摸透了秦王爱璧的心理,可以用撞璧来要挟秦王以城换璧。当学生对这问题理解各异的时候,让他们据理力争,自省自悟,从而改变他们各自的思维方向,最终达到一致认识——蔺相如不一定是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但也不一定是做样子来吓唬秦王的,而是见机行事。如果秦王爱璧而妥协,他就不撞,倘若秦王一意孤行,硬要抢璧,他就连人带璧撞在柱子上。如此看来,这样发问,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品质,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多重性。
二、抓点破式发问,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点破式发问,可以让学生在篇幅长,内容复杂,矛盾交错,情节曲折的文章里,能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比如在教《将相和》一文时,要使学生迅速而准确地把住将相和的主要矛盾,必须在讲读课文开始之时就抓住廉颇说的话“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廉颇头上去了”去问学生:蔺相如是不是只靠一张嘴爬到廉颇头上去的?这样问,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二个故事。他们通过认真地阅读和讨论,最后认识到: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会上”,为了赵国的利益和赵王的尊严,机智勇敢、无所畏惧地跟秦王作坚决的斗争,为赵国立下大功。他做上卿是当之无愧的。这也是赵王赏识人才,重用人才的具体表现。同时也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将相不和的主要原因是廉颇闹个人地位而产生的。
三、抓延伸点发问,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有的文章,作者特意设置一个或几个延伸点给读者去想象,使之回味无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延伸点发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补叙故事情节的能力,甚至可以达到训练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例如《凡卡》一文的结尾,作者颇具匠心地描写凡卡甜蜜的梦。它含蓄地暗示人们:凡卡给爷爷的信,爷爷是不会收到的。他热切的希望只能在梦中实现。即使凡卡的信爷爷收到了,这又能怎么样呢?这是作者有意设置的延伸点。因此,在讲读这节课文时,就要抓住“假如爷爷收到凡卡的信,凡卡能不能逃脱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呢”这个延伸点发问学生,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叙爷爷收到或没有收到凡卡的信而发生的种种情况。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以把他们的创造思维活跃起来。
四、抓发散点发问,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一自然段里,有这样一句话:“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这句话给人思考的角度多,想象的成分大,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很好问点。因此,在讲读这节课文时,可以就这句话设计问点发问学生:小女孩的妈妈有鞋穿,她自己为什么没有?这样问,学生就积极去思考,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小女孩的妈妈本来也是没有鞋的,这双大拖鞋是小女孩的爸爸前些日子在街上捡回来的;有的说,小女孩的妈妈这双拖鞋是她出嫁时,娘家给买的;又有的学生说,小女孩原来也有一双鞋,但前些日子她穿着上街卖火柴时给几个小男孩抢走了;还有的学生说,小女孩的妈妈早就想给小女孩买一双鞋了,但一直都没有钱……从学生的回答看来,他们的思维确实被发散开了。虽然学生的说法不一,但都认识到:小女孩没有自己的鞋,是因为她家里太穷了。如此的发问,不但能让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还能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综上所述告诉我们,要训练学生的思维,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选那些蕴含思维价值和具有思维强度的问点去发问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抓求异点发问,训练学生思维的多重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由不同到同(或由同到不同)的。抓求异点发问学生,可以让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或理解,由对立转向统一。这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先行手段。例如在教《将相和》一文中的“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时,为了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就要抓住课文中的“蔺相如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这句话去设计问点问学生:“蔺相如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还是故意做样子吓唬秦王的?”如此一问,就会促使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议论,纷纷发表意见。有的学生认为蔺相如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因为如果不撞,秦王就会叫手下的人来抢,和氏璧就会落到秦王的手里;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蔺相如故意做样子来吓唬秦王的。蔺相如已经摸透了秦王爱璧的心理,可以用撞璧来要挟秦王以城换璧。当学生对这问题理解各异的时候,让他们据理力争,自省自悟,从而改变他们各自的思维方向,最终达到一致认识——蔺相如不一定是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但也不一定是做样子来吓唬秦王的,而是见机行事。如果秦王爱璧而妥协,他就不撞,倘若秦王一意孤行,硬要抢璧,他就连人带璧撞在柱子上。如此看来,这样发问,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品质,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多重性。
二、抓点破式发问,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点破式发问,可以让学生在篇幅长,内容复杂,矛盾交错,情节曲折的文章里,能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比如在教《将相和》一文时,要使学生迅速而准确地把住将相和的主要矛盾,必须在讲读课文开始之时就抓住廉颇说的话“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廉颇头上去了”去问学生:蔺相如是不是只靠一张嘴爬到廉颇头上去的?这样问,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二个故事。他们通过认真地阅读和讨论,最后认识到: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会上”,为了赵国的利益和赵王的尊严,机智勇敢、无所畏惧地跟秦王作坚决的斗争,为赵国立下大功。他做上卿是当之无愧的。这也是赵王赏识人才,重用人才的具体表现。同时也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将相不和的主要原因是廉颇闹个人地位而产生的。
三、抓延伸点发问,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有的文章,作者特意设置一个或几个延伸点给读者去想象,使之回味无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抓延伸点发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补叙故事情节的能力,甚至可以达到训练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例如《凡卡》一文的结尾,作者颇具匠心地描写凡卡甜蜜的梦。它含蓄地暗示人们:凡卡给爷爷的信,爷爷是不会收到的。他热切的希望只能在梦中实现。即使凡卡的信爷爷收到了,这又能怎么样呢?这是作者有意设置的延伸点。因此,在讲读这节课文时,就要抓住“假如爷爷收到凡卡的信,凡卡能不能逃脱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呢”这个延伸点发问学生,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叙爷爷收到或没有收到凡卡的信而发生的种种情况。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以把他们的创造思维活跃起来。
四、抓发散点发问,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一自然段里,有这样一句话:“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这句话给人思考的角度多,想象的成分大,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很好问点。因此,在讲读这节课文时,可以就这句话设计问点发问学生:小女孩的妈妈有鞋穿,她自己为什么没有?这样问,学生就积极去思考,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小女孩的妈妈本来也是没有鞋的,这双大拖鞋是小女孩的爸爸前些日子在街上捡回来的;有的说,小女孩的妈妈这双拖鞋是她出嫁时,娘家给买的;又有的学生说,小女孩原来也有一双鞋,但前些日子她穿着上街卖火柴时给几个小男孩抢走了;还有的学生说,小女孩的妈妈早就想给小女孩买一双鞋了,但一直都没有钱……从学生的回答看来,他们的思维确实被发散开了。虽然学生的说法不一,但都认识到:小女孩没有自己的鞋,是因为她家里太穷了。如此的发问,不但能让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还能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综上所述告诉我们,要训练学生的思维,必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选那些蕴含思维价值和具有思维强度的问点去发问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