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小小演说家》节目的成功在于注重策划、严格把关、选取充满正能量的话题。当然,节目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需要做到进一步旗帜鲜明地杜绝低俗化、理直气壮地反对过度娱乐化、大力推动创新创优。
【关键词】教育电视;正能量;青少年成长
中国教育电视台《小小演说家》节目,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优良家风家训,对学生群体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如果要归类的话,笔者认为可以归为文化类节目。这个节目契合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简单地说就是六个字:公益、文化、原创。播出机构或者社会公司制作这几类节目,行业政策是支持并且鼓励的。
《小小演说家》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得到了观众的积极回应,特别是一些学生家长,对这个节目反映也比较好。大家都知道,现在家长对孩子看电视大多持否定的态度。家长总是担心看电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降低孩子的视力,甚至认为有的节目内容不适合儿童观看,因为有些畫面有暴力倾向。比如网上说,《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红太狼总是拿平底锅打人。有网友统计,在《喜羊羊与灰太狼》全剧中,灰太狼被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抓过1380次,被电过1755次。喜羊羊被煮过839次。①还有的家长认为个别节目不注重对未成年人保护,有侵犯儿童合法权益的嫌疑,如果这些节目让孩子看了,不仅无益,可能还会有害。但是,《小小演说家》2017年第一季节目,社会评价积极,网民反映良好,获得了良好的口碑。笔者认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就应该立足教育做好学校的文章,发掘学生的才能,增长学生的知识,一切为了培养学生服务。
《小小演说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在于这个节目注重策划,严格把关,选取了一些充满正能量的选题,所以既有意思又有教育意义。比如一个北京的小学生,他演说的题目是“人生”。按照常理来说,一个十岁的孩子要讲清楚内涵丰富的人生话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十岁的孩子,他的人生之路还没有开始,在演说家的舞台上怎么可能讲好这个严肃话题呢。但是,笔者听了这个孩子的演讲,被他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打动了。这个小学生说,有一天他去买早餐,在他买了红豆糕之后,见到一位很老的老人支着一个摊在路边卖鞋垫。小学生看到这个情景后,想帮助一下老爷爷,于是买了一双鞋垫。当得知老人已经100岁了,孩子主动走上前去与老爷爷拥抱、合影。对此,节目嘉宾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现在有的年轻人自己不工作,靠父母生活,吃喝玩乐,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老人支摊卖鞋垫,就是在告诉人们,活着就要追求生命的价值。在节目现场,这个小学生还十分动情地说,中华民族有很多优良传统,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继承。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一起加油努力吧!这个故事出自一个十岁的小学生之口,声情并茂,娓娓道来,打动了现场许多观众,包括台上的嘉宾。这个十岁孩子讲的故事,不仅吸引人,而且感动人,更加教育人,让许多成年人难以置信,体现了节目深刻的教育意义。
正如《小小演说家》的栏目告白所言,在如今真人秀节目广为流行的新综艺时代,观众对于综藝节目不再只是追求感官上的娱乐,更多的是需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得到满足与提升。一档好的少儿电视节目不能只是单纯地看重收视率,更不能为了追求收视率而忽略对观众精神价值取向的引领。《小小演说家》节目为孩子们搭建自我表达的舞台,希望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关注孩子教育成长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正确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小小演说家》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加强选题把关,尽可能避免出现成人化倾向
从2017年播出的节目来看,《小小演说家》的选题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选题涉及不正当的家庭教育,在节目中涉及找对象、恋爱、二孩等方面的话题。有的嘉宾对演讲内容缺乏引导,借题发挥,片面考虑节目现场的录制效果,追求少数人的眼球效应,节目中出现了少儿不宜的问题。如,个别嘉宾当着孩子的面说,潘安的婚姻生活不太幸福,杨贵妃的婚姻生活也不幸福等等。笔者认为,这些话题和评论不应该出现在少儿演说节目里面,对少儿教育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因此,在下一季《小小演说家》节目策划中,要注意避免出现成人话题,避免小孩子讲大人话。要多选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主旋律、充满正能量的选题。要在校园里大力传播尊师重教、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向善向上的主流精神。
随着电视节目的多样化,电视节目类型日益多元。特别是电视真人秀节目越来越热,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类型。可以说,大多数电视真人秀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但也有少数节目既不攀登正能量的高峰,也不触碰负能量的底线,“有意思”没意义。收视率虽高但缺少价值引领,有的甚至传播错误价值观或流于低俗。对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大政策调控力度,及时出台《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对真人秀节目加强引导和调控,推动广播电视朝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建议《小小演说家》节目组加强学习,注重研究,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用行业管理政策规范节目创作生产。
二、注重正面引导,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
《小小演说家》里面有不少好节目,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比如,一个十岁女孩演讲了《我的家风》。在演讲台上,她细数了从太爷爷那一辈起留下的家规家训:早上不能睡懒觉,到了六点就得起床,说话要讲文明、有礼貌。“人懒地长草”是每个家庭成员都铭记于心的家训。到了孩子父母这一辈,妈妈又对家风进行了补充,强调孩子要做到温暖、自爱、自强。这些家风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指路牌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先后印发《广电总局关于上星频道开办道德建设栏目的通知》等文件,鼓励广播电视制作机构策划制作道德类节目,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每个上星综合频道至少要开办一个道德建设类节目。这些节目播出后,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弘扬,对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的引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些道德建设类节目播出以来,在社会上形成了强有力的品牌效应。这些节目包括,山东卫视的《天下父母》、湖南卫视的《平民英雄》、吉林卫视的《身边发现》、东方卫视的《大爱东方》等,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了发动广播电台积极投身主题主线宣传,发挥广播快捷便利的传播优势,2014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还专门召开经验交流会,要求广播节目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努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狠下功夫,黑龙江、北京、上海、河北、辽宁等地的交通广播频率,介绍了如何运用交通广播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做法与经验。 要做到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这就要求电视舆论宣传不落俗套,不落窠臼,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引人入胜的教育效果。《小小演说家》作为一档校园节目,同时也是一档文化节目,我认为应该进一步向好的节目取经,取长补短,自我完善。今年上半年,文化类节目出现了许多好的样态,比如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安徽卫视《耳畔中国》、黑龙江卫视《见字如面》、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上海东方卫视《诗书中华》等,这些节目播出后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带动了新一轮文化節目热,形成了看文化节目、爱文化节目、议文化节目的生动局面,推动文化节目成为一种社会话题。
三、做好环节把控,严防低俗化和过度娱乐化
当前,有些广播电视节目存在正能量不足、价值观不正、审美情趣不高等问题,有的宣扬一夜成名、炫富享乐,有的炒作个人隐私、情感纠纷、家庭矛盾,有的追捧明星、大款、网络红人,产生了负面社会效果,引起人民群众的批评。2016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广播电视不得追捧明星、大款、网络红人,坚决防止炒作个人隐私、情感纠纷、家庭矛盾,坚决防止宣扬一夜成名、炫富享乐、自私自利、勾心斗角等不良社会现象。②
《小小演说家》节目从总体上看,积极健康,正面向上,寓教于乐,对少年儿童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节目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还要进一步旗帜鲜明地杜绝低俗化,理直气壮地反对过度娱乐化。
主持人和嘉賓是节目的关键人物,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一定要对环节进行有效把控,当节目现场出现了不当言论,应该及时引导,或者立即纠偏。面对某期节目出场的小学生的一头人工烫染的卷发,应当适度引导,不应反而称孩子的头发特别帅,因为这样有可能会出现引导上的错误。要养成正确的榜样意识,要引导孩子崇尚科学,勤学习、苦钻研,成功不能走捷径,不要追求一夜成名。
四、提高议题设置能力,有效疏导社会心态
教育电视节目要注重议题设置能力建设,深刻把握时度效要求,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在策划和制作节目之前,要深入研究分析社会和教育领域的舆情动态,提高议题设置的准确性、主动性,把握时机,精准介入。任何节目都要掌握好舆论引导的密度和尺度,防止为取悦受众而“失向”,因盲目介入而“失准”,或者为吸引眼球而“失真”,为过分渲染而“失范”,为刻意迎合而“失态”。比如,说到孩子追星、崇拜偶像,节目主持人和嘉宾应该引导孩子学习新时代的英雄楷模,学习最美孝心少年,学习身边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节目主持人和嘉宾,一定要增强议题设置能力,加强对节目环节的把握,节目中一旦出现不当言论或紧急状况,一定要及时纠正或者打断,进行正确的议题引导,作为面向校园面向学生的节目,更要坚持健康格调品位,要积极传播真善美,要充分运用教育电视手段,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注释:
①刘玮、吴立湘:《〈喜羊羊〉被批暴力:“灰太狼被平底锅砸过9544次”》,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3-10/14/c_125528405.htm,2013年10月14日。
②参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的通知》。
(作者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监管一处处长)
【关键词】教育电视;正能量;青少年成长
中国教育电视台《小小演说家》节目,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优良家风家训,对学生群体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如果要归类的话,笔者认为可以归为文化类节目。这个节目契合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简单地说就是六个字:公益、文化、原创。播出机构或者社会公司制作这几类节目,行业政策是支持并且鼓励的。
《小小演说家》节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得到了观众的积极回应,特别是一些学生家长,对这个节目反映也比较好。大家都知道,现在家长对孩子看电视大多持否定的态度。家长总是担心看电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降低孩子的视力,甚至认为有的节目内容不适合儿童观看,因为有些畫面有暴力倾向。比如网上说,《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红太狼总是拿平底锅打人。有网友统计,在《喜羊羊与灰太狼》全剧中,灰太狼被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抓过1380次,被电过1755次。喜羊羊被煮过839次。①还有的家长认为个别节目不注重对未成年人保护,有侵犯儿童合法权益的嫌疑,如果这些节目让孩子看了,不仅无益,可能还会有害。但是,《小小演说家》2017年第一季节目,社会评价积极,网民反映良好,获得了良好的口碑。笔者认为,中国教育电视台就应该立足教育做好学校的文章,发掘学生的才能,增长学生的知识,一切为了培养学生服务。
《小小演说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在于这个节目注重策划,严格把关,选取了一些充满正能量的选题,所以既有意思又有教育意义。比如一个北京的小学生,他演说的题目是“人生”。按照常理来说,一个十岁的孩子要讲清楚内涵丰富的人生话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十岁的孩子,他的人生之路还没有开始,在演说家的舞台上怎么可能讲好这个严肃话题呢。但是,笔者听了这个孩子的演讲,被他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打动了。这个小学生说,有一天他去买早餐,在他买了红豆糕之后,见到一位很老的老人支着一个摊在路边卖鞋垫。小学生看到这个情景后,想帮助一下老爷爷,于是买了一双鞋垫。当得知老人已经100岁了,孩子主动走上前去与老爷爷拥抱、合影。对此,节目嘉宾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现在有的年轻人自己不工作,靠父母生活,吃喝玩乐,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老人支摊卖鞋垫,就是在告诉人们,活着就要追求生命的价值。在节目现场,这个小学生还十分动情地说,中华民族有很多优良传统,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继承。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一起加油努力吧!这个故事出自一个十岁的小学生之口,声情并茂,娓娓道来,打动了现场许多观众,包括台上的嘉宾。这个十岁孩子讲的故事,不仅吸引人,而且感动人,更加教育人,让许多成年人难以置信,体现了节目深刻的教育意义。
正如《小小演说家》的栏目告白所言,在如今真人秀节目广为流行的新综艺时代,观众对于综藝节目不再只是追求感官上的娱乐,更多的是需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得到满足与提升。一档好的少儿电视节目不能只是单纯地看重收视率,更不能为了追求收视率而忽略对观众精神价值取向的引领。《小小演说家》节目为孩子们搭建自我表达的舞台,希望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关注孩子教育成长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正确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小小演说家》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加强选题把关,尽可能避免出现成人化倾向
从2017年播出的节目来看,《小小演说家》的选题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选题涉及不正当的家庭教育,在节目中涉及找对象、恋爱、二孩等方面的话题。有的嘉宾对演讲内容缺乏引导,借题发挥,片面考虑节目现场的录制效果,追求少数人的眼球效应,节目中出现了少儿不宜的问题。如,个别嘉宾当着孩子的面说,潘安的婚姻生活不太幸福,杨贵妃的婚姻生活也不幸福等等。笔者认为,这些话题和评论不应该出现在少儿演说节目里面,对少儿教育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因此,在下一季《小小演说家》节目策划中,要注意避免出现成人话题,避免小孩子讲大人话。要多选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主旋律、充满正能量的选题。要在校园里大力传播尊师重教、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向善向上的主流精神。
随着电视节目的多样化,电视节目类型日益多元。特别是电视真人秀节目越来越热,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类型。可以说,大多数电视真人秀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但也有少数节目既不攀登正能量的高峰,也不触碰负能量的底线,“有意思”没意义。收视率虽高但缺少价值引领,有的甚至传播错误价值观或流于低俗。对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大政策调控力度,及时出台《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对真人秀节目加强引导和调控,推动广播电视朝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建议《小小演说家》节目组加强学习,注重研究,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用行业管理政策规范节目创作生产。
二、注重正面引导,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
《小小演说家》里面有不少好节目,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比如,一个十岁女孩演讲了《我的家风》。在演讲台上,她细数了从太爷爷那一辈起留下的家规家训:早上不能睡懒觉,到了六点就得起床,说话要讲文明、有礼貌。“人懒地长草”是每个家庭成员都铭记于心的家训。到了孩子父母这一辈,妈妈又对家风进行了补充,强调孩子要做到温暖、自爱、自强。这些家风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指路牌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先后印发《广电总局关于上星频道开办道德建设栏目的通知》等文件,鼓励广播电视制作机构策划制作道德类节目,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每个上星综合频道至少要开办一个道德建设类节目。这些节目播出后,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弘扬,对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的引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些道德建设类节目播出以来,在社会上形成了强有力的品牌效应。这些节目包括,山东卫视的《天下父母》、湖南卫视的《平民英雄》、吉林卫视的《身边发现》、东方卫视的《大爱东方》等,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为了发动广播电台积极投身主题主线宣传,发挥广播快捷便利的传播优势,2014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还专门召开经验交流会,要求广播节目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努力在落细、落小、落实上狠下功夫,黑龙江、北京、上海、河北、辽宁等地的交通广播频率,介绍了如何运用交通广播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做法与经验。 要做到讲好故事,事半功倍,这就要求电视舆论宣传不落俗套,不落窠臼,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引人入胜的教育效果。《小小演说家》作为一档校园节目,同时也是一档文化节目,我认为应该进一步向好的节目取经,取长补短,自我完善。今年上半年,文化类节目出现了许多好的样态,比如说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安徽卫视《耳畔中国》、黑龙江卫视《见字如面》、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上海东方卫视《诗书中华》等,这些节目播出后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带动了新一轮文化節目热,形成了看文化节目、爱文化节目、议文化节目的生动局面,推动文化节目成为一种社会话题。
三、做好环节把控,严防低俗化和过度娱乐化
当前,有些广播电视节目存在正能量不足、价值观不正、审美情趣不高等问题,有的宣扬一夜成名、炫富享乐,有的炒作个人隐私、情感纠纷、家庭矛盾,有的追捧明星、大款、网络红人,产生了负面社会效果,引起人民群众的批评。2016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广播电视不得追捧明星、大款、网络红人,坚决防止炒作个人隐私、情感纠纷、家庭矛盾,坚决防止宣扬一夜成名、炫富享乐、自私自利、勾心斗角等不良社会现象。②
《小小演说家》节目从总体上看,积极健康,正面向上,寓教于乐,对少年儿童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节目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还要进一步旗帜鲜明地杜绝低俗化,理直气壮地反对过度娱乐化。
主持人和嘉賓是节目的关键人物,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一定要对环节进行有效把控,当节目现场出现了不当言论,应该及时引导,或者立即纠偏。面对某期节目出场的小学生的一头人工烫染的卷发,应当适度引导,不应反而称孩子的头发特别帅,因为这样有可能会出现引导上的错误。要养成正确的榜样意识,要引导孩子崇尚科学,勤学习、苦钻研,成功不能走捷径,不要追求一夜成名。
四、提高议题设置能力,有效疏导社会心态
教育电视节目要注重议题设置能力建设,深刻把握时度效要求,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在策划和制作节目之前,要深入研究分析社会和教育领域的舆情动态,提高议题设置的准确性、主动性,把握时机,精准介入。任何节目都要掌握好舆论引导的密度和尺度,防止为取悦受众而“失向”,因盲目介入而“失准”,或者为吸引眼球而“失真”,为过分渲染而“失范”,为刻意迎合而“失态”。比如,说到孩子追星、崇拜偶像,节目主持人和嘉宾应该引导孩子学习新时代的英雄楷模,学习最美孝心少年,学习身边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节目主持人和嘉宾,一定要增强议题设置能力,加强对节目环节的把握,节目中一旦出现不当言论或紧急状况,一定要及时纠正或者打断,进行正确的议题引导,作为面向校园面向学生的节目,更要坚持健康格调品位,要积极传播真善美,要充分运用教育电视手段,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注释:
①刘玮、吴立湘:《〈喜羊羊〉被批暴力:“灰太狼被平底锅砸过9544次”》,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3-10/14/c_125528405.htm,2013年10月14日。
②参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的通知》。
(作者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监管一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