懦弱?反叛?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觉新、觉慧是《家》中备受争议的两个人物,前者多因懦弱而遭诟病,后者常因反叛精神而被褒奖,但在本人看来,觉新并非单纯的懦弱,而觉慧也绝非彻底的反叛。
  关键词:觉新 觉慧 懦弱 反叛
  《家》是巴金反映、反抗封建家庭制度对人们(尤其是对青年)的残害的著作。其中塑造了多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威严迂腐的高老太爷,唯唯诺诺的觉新,激进冲撞的觉慧,温柔善良的梅、琴、瑞钰和鸣凤。依大多数人的看法,这些人物中对比最鲜明的要数觉新和觉慧。觉新总是那么懦弱,而觉慧总是那么有反叛精神,然而再次拜读完《家》,我认为,似乎没那么绝对,没那么简单。
  觉新是高家的长孙,父亲去世后,他便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这时他才发现一个绅士家庭的另一个面目——“在和平的、爱的表面下,他看见了仇恨和斗争,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们攻击的目标”。然而此时,他仍未忘记自己是一个青年,他仍可以愤怒、奋斗,而且这是正当的、必须的。可是奋斗的结果只能给他招来更多的敌人和更多的烦恼。直到他的奋斗毫无结果,而且他也疲倦了,于是他选择了妥协——“他极力避免跟她们冲突,他在可能的范围内极力敷衍她们,他对她们非常恭敬,他陪她们打牌,他替她们买东西……”也许有人认为觉新此时仍不该放弃,否则就是懦弱。那么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觉新一直与家人抗争,他自己腹背受敌不说,他的妻该如何?他的幼子该如何?他的弟弟妹妹又该如何?在那样的年代里,低劣的报复手法暂且不说,就是闲言碎语也能将人淹死。父亲临死前把一家人的安危交到他手上,他怎么忍心用一家人的性命、幸福作赌注,去和只手遮天的封建家庭制度斗狠?于是,他将自己的理想、幸福束之高阁,他放弃了化学,和自己不认识的女子结婚,全心全意地牺牲自己,维持高公馆平静的生活。依我看,这不能叫懦弱,而是被残忍的封建家庭制度打磨出的悲凉。
  觉新就这样一忍再忍,直到高老太爷去世并原谅觉民因抗婚而离家出走后才出现转机。觉新自己当然清楚这意味着封建家庭最顶端的建筑已经倒塌,新力量获得了初步胜利,这时,如果他下次进行反抗,那么一定会有胜算的把握。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反而牺牲了自己的瑞钰,这,却是为何?在我看来,这绝不再是懦弱那么浅的东西,而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哀痛。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高氏兄弟的交谈。觉民在信中道:“帮助我罢,看在父亲底面上,为了你做哥哥底情分。帮助我罢,即使不为着我,你也应该为着她,为她底幸福着想,你也该给她帮忙。至少想着她底幸福,你也该感动罢。一个梅表姐已经够使人心酸了,希望你不要再制造出第二个梅表姐来。”觉慧更是不客气地大骂觉新为“懦夫”。两兄弟都不谅解大哥的处境,都不为大哥的幸福着想,都不敢直接向家中长辈寻求帮助,都只会让一个伤心的人更伤心,这都在觉新心中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口。想到自己当初以牺牲自我为代价拼命保护的兄弟不但不谅解自己的处境,反而指责他懦弱,觉新难免心如死灰,索性破罐破摔,任人宰割。我想此刻,与其指责觉新的不作为,不如倾听他心底的哭诉。
  再说觉慧,他是有一定的反叛精神的,然而也包含着五四時期青年的一些共同特点:幼稚、自私、莽撞。觉慧在自由恋爱的影响下,爱上了丫鬟鸣凤,若他们能打破门第观念,共同逃离高公馆,也不失为一段佳话。可惜的是,刚烈的鸣凤誓死不嫁他人,可恨的是,觉慧不是十分渴求鸣凤生还,在鸣凤出嫁前的最后一个夜晚,在知道鸣凤为何深夜造访后,他明白鸣凤可能会放弃自己的生命,然而在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情况下,他就放弃了寻找,而且还以“有进步思想的年轻人的献身热忱和小资产阶级的自尊心”来安慰自己放弃那个少女的行为。在自己的爱情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他一边训斥大哥懦弱,不敢争取自己的幸福,一边明里帮大哥送信,暗里却想看他如何收场,甚至还企图取代二哥,跟琴长相厮守,这能算是一个有进步思想、敢于反抗封建制度的有志青年吗?在发生战争的时期,为什么是他“懦弱”的大哥让全家去花园躲避,准备自我牺牲而不是他?当他决定要离家出走时,为何还要逼迫大哥给予他经济的保障?是怀疑自己的反叛能力,还是无法彻底拔除自己体内的劣根?可见这反抗并不彻底,他所谓“反抗”的外表下,包裹的不过是幼稚、自私、莽撞。
  然而我们也不该过分谴责觉慧,毕竟他最终走出了高公馆,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但愿他能在外面世界的洗炼中真正成为一名有为青年,像巴金先生特意为觉慧出走安排的那激荡的绿水一样——一刻不停地永远向前流去。
  参考文献:
  [1]巴金.家[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5.
  [2]陈丹晨.巴金全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杨舒婷,女,山东大学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花家舍作为“江南三部曲”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反复出现于三部作品之中。按时间顺序,作者借花家舍的变迁向我们展示了“乌托邦”的构建至幻灭。由此,我们看到的是格非对乌托邦悲剧的反思。  关键词:“江南三部曲” 花家舍 乌托邦 悲剧反思  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2011年,格非终于完成了他的长篇巨制——“江南三部曲”的创作。花家舍作为连接三部作品的重要节点,其作用不容忽视。它从乌托邦的试验田到最后沦
期刊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因形体与汉字的“金”字相似而得名,它有太多的未解之谜,吸引着科学家不断深入探索。我市著名作家格致的散文集恰巧命名为《金字塔》,这座以散文为载体、用汉字垒积而成的文学金字塔,自有其特殊的寓意,更有着丰富的内涵,以富有磁力的语言、挥洒自如的风格,叙述平凡岁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视角独特,魅力神奇,吸引我们细细品味和解读。  格致是一位满族女作家,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于吉林市,做过
期刊
摘要:巴蜀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用动漫诠释非遗文化方面,四川已取得可喜成绩,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动漫川剧、动漫故事片、漫画(说唱漫画、配诗漫画)。此外还有融合动漫、川剧、古诗词曲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  关键词: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 动漫 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当代社会缺失的文化特征与精神内涵,对它们加以保护传承,能促进社会和谐和人们价值观念的
期刊
摘要:学界小说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文学界,相对来说是一种新兴的小说文类。而2005年出版的一部《学院大厦——学界小说及其不满》则是较为全面地观摩了从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出现的大批学院小说。作者肖瓦尔特以独特的眼光,以10年为一个阶段,勾勒出一幅幅“学界风俗画”,具体阐释了自己对于学界小说这一独特文体的看法。  关键词:学界小说 肖瓦尔特 知识分子  肖瓦尔特以其“自恋的愉悦”,全景式地展
期刊
南水北调  家园沉入水底  为了生存  移民远走他乡  河畔的山  荒芜而凄凉  这时 他走来  为着思乡  他将荒山变成了花的海洋  妖娆非凡的花  招来了无数的蝴蝶  一簇又一簇  傲霜怒放的花  吸引了众多的游人  一群又一群  蝶在舞 舞得动人  人在游 游得尽兴  近前的河中 鱼在嬉戏  渔船在浮动  鹭鸶蜷缩在篷顶  渔翁垂钓于船中  碧波的远处 青山巍峨  楼房林立  我在浮动的船上
期刊
摘要:本文以新现实主义理论为基础,首先从这两部作品中青少年成长主题入手,采用平行研究方法,分析两部小说中两个主人公在成长方面的不同及其原因。然而,两部成长小说在青少年成长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而这些相似之处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新世纪少数族裔成长小说中青少年成长的一些特点:第一,少数族裔身份诉求;第二,黑人青少年成长也是新世纪少数族裔成长小说一个重要的特征或元素;第三,通过事实与虚构的紧密结合。  
期刊
虽然单位离家走路要30分钟,坐公交只有10分钟,但我还是喜欢步行。因为这段30分钟的路程让我真实地感觉到:世界是清旷的,是真真正正属于我的。我可以想自己的心事,每天看不一样的天空。但做得最多的,还是“把玩”路边的花草,路过花草的故事,走过那些旧事,回忆美好的过往。  红玫瑰,在我心底绽放多年。人们赋予它爱情的涵义,但在我心里,它带着强大的治愈力和安慰。5岁那年,摔倒在地上的我因手腕被碎碗片划开,被
期刊
摘要:我们之所以能够听得懂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是因为我们对作曲家所处的历史背景或经历有相应的了解,并且在欣赏过程中把音响效果与音乐文化联系起来,派生出一个想象的空间即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所以,想要听得懂音乐就必须要将“听”与“想”达到有机的结合。  关键词:聆听 思考 柴可夫斯基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音乐,是用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它不同于文字表达得直接、露骨,
期刊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种文化赋予的精神世界是无穷的,这也是为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代代相传,薪火不断。我们在探究这样的原因时,从性别角度入手,以苏绣为例,探究男女在传承作用上的相同和不同,寻求传承文化的路上的积极意义,补充不足。  关键词:苏绣 性别 传承  中华文明传承的过程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社会凭借着它优胜劣汰的社会法则,为我们规避掉许多的糟粕,而现在留下的、还
期刊
摘要:文章以现今江西当代美术创作活动存在的问题,现有人们对传统美术创作错误的、片面的认识以及江西当代美术创作活动形式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美术作品的创作活动逻辑没有创新意识及文化底蕴,美术家的社会身份与创作活动的关系等问题和现状为切入点,论证了由江西省文化厅同意成立的非营利性的、民主的、科学的、面向大众的社会群众团体——江西写生学会,在团结与组织江西省各高校美术教育工作者、社会美术爱好者、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