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以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认识与活动方式的再现,使藏族舞蹈文化特色的展示與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虽然藏族乐舞文化中大多数内容是崇拜超自然的,在宗教中寻求永生与完美的传统观念,但由于当今中国藏族舞蹈已经进入新时代变化中以多视角的思维方式拓展探讨,准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根基。从舞蹈艺术的角度分析、研究“打阿嘎”原生态乐舞体语,以此丰富中国舞坛民族舞蹈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藏族传统劳动舞蹈“打阿嘎”作为民间艺术的特色,将更多的民族舞蹈艺术形式搬上舞台,使其很好地进行艺术传承,与时代精神接轨,积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丰富中国特色的舞蹈艺术产业。
关键词:藏族;打阿嘎;传统乐舞;文化自信
在百花齐放的中国各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中,人们不断地创造于创新。通过认识藏族传统舞蹈文化中“打阿嘎”优美的舞姿与动听的歌声,以整齐划一的舞步与动态抒发着人们的情怀,不由得赞叹其很强的社会功能与实用功能性。西藏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区,自然风光雄伟壮丽,有着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及乐舞文化。穿梭在西藏的大街小巷,随处散发着藏族宗教神秘色彩,行走在寺院,随处可感受到民族的善良与淳朴。在西藏居住的人们拥有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精神,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劳作中都以满满地自信将歌舞融入其中,使得民间文化多姿多彩。
一、西藏之行
藏族舞蹈的全部内容,是从最初的即兴表演到有了一定的宗教观念的词曲结合和今天所表象的动态神、形、韵、律的审美特征。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舞蹈的规律,对它进行认识。在藏族漫长的乐舞历史中已经有了深厚积淀的乐舞文化,尤其是舞蹈动态运用肢体语言,按照藏族人的审美观念抽象而又直观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藏族传统舞蹈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在上层领域时,人们就会以更高层次的理论去阐述与认识它。如:藏传佛教乐舞和藏传佛教寺院中的壁画艺术,明显的感觉到,舞姿动态的“韵”“形”“神”的特点,歌舞相融,激发人们和睦共处的凝聚力。
笔者于2016年7月赴西藏考察,途径大昭寺、布达拉宫、桑耶寺、吞米桑不扎(藏文字创始人)、贡嘎曲徳寺、昌珠寺、雍布拉康、萨迦寺、纳塘寺、夏鲁寺、白居寺、甘丹寺、红河谷景区、甘丹贡巴、桑阿寺等地。首先从拉萨出发赴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一路与雅鲁藏布江并列而行,这里江面平缓,弯弯曲曲,一个又一个的“S”形江面将朝圣者的信念引入天、地之间,随处可见怀揣民族信仰,手拿念珠双手五体投地诵经,祈福万物众生安康的虔诚的信徒们。在各寺院中都能够见到上百尊佛像中的所有讲经说法的动态。每一尊佛像从眼神到手的志向、神态没有一尊是相同的。活灵活现地体现了藏族信徒特有的审美追求。不同的形象动态与深奥的神韵,充分显示了藏族文化琳琅满目,各有千秋的文化底蕴。壁画中护法神等当地民众信仰的佛像中人物,引起百姓自发的献哈达,接受膜拜,敬献供品等。一路上我们看到“羌姆”表演,藏戏表演等,感受到“羌姆”中的舞姿和藏戏中表现出来的舞姿中,以更高的佛教哲学原理和舞姿修炼的神秘符号,使慢拍中起腿与落脚,膀臂的展开与收起,都以一种身体内在的韵律,身心并用,心与神内外统一的审美动态,好似将人们带出人类的世俗世界,进入天地和谐的永恒世界。在舞蹈时,舞者的头、手、眼、胯、步、骑等风采与韵律和气质展现舞姿的优美。通过舞蹈姿态反映出以它创造的独特的艺术形象,显示其特有的艺术力量和它的艺术存在价值与艺术内涵。沿途处处有新感受、新发现。当我们途径西藏“白居寺”时,正是当地百姓在维修寺院更让我感受到的是当地藏族人民劳动中“打阿嘎”? 时所带来的震撼。艺术是以生活为基础的,藏族舞蹈在生活中往往是载歌载舞,歌词内容不断变幻,而舞蹈动作基本是原动态周而复始地不断重复。体现了舞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同时又以艺术与宗教中修法、修炼的手段来反映佛教教义和作用于现实生活的。
作者在“白居寺”采风 1
二、“白居寺”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
据史料记载,佛塔传入藏地时间为藏王拉妥日年赞(公元255-375年)在位时第一次获得佛经和佛塔。无论时间如何推移,藏民族依然认为建筑各种塔实属积德、祈福、无上荣耀的举措。当地百姓或是僧侣都喜欢在能力范围之内建造不同大小、不同需求的佛塔。“白居寺”位于西藏日喀则的江孜宗境内,藏语称“白廓曲登”,意为“吉祥轮大乐寺”。由克珠格勒白桑和江灵敏度法王绕丹贡桑帕兴建于公元1418年。格鲁派、萨迦派、噶当派等教派共存于一寺,供奉释迦牟尼铜像,泥塑十六罗汉、坛城、壁画等。萨迦派归顺蒙古,萨迦五祖八思巴又成为元朝中央的高级官员,被封为"国师"、"帝师"、"大宝法王",萨迦派也由此成为元朝在西藏统治的代表。萨迦派的古老壁画是一个亮点,同时“羌姆”也是独具特色。表演时虎、豹、熊的出现和穿清朝服装表演的场面,令人联想其文化渊源。萨迦派一般多以颂扬地方著名活佛,宣扬因果循环报应,赞美本地寺院为主。歌舞成为沟通人们对佛与神感情的渠道之一,成为取悦佛法,与神灵的主要工具。格鲁派兴起于15世纪初。寺院中有宗教舞“羌姆”,很多寺院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都有各寺的僧人表演。其舞蹈的特点跳跃幅度大,有的以单腿跳跃,有的是双腿跳转立,前进或后退。旋转、跪跳转、跨腿跳转、原地快速旋转等,有一定的动作难度。它继承了藏族民间舞蹈的遗风与动律,如:圆、屈、颤、沉、刚、顺等动律都与民间舞接近。每当跳各种“乾姆”时,都要在乾宏,即寺院专业舞蹈法师指导下进行三个月的训练和排练。“噶当派”认为一切佛语都是指导信徒修行的诫命。十五世纪初,宗喀巴 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创立“格鲁派”(噶当新派),后来逐渐并入“格鲁派”。“白居寺”的“羌姆”中的舞蹈动态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产生的,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族、阶级、宗教的产生,最初的自由跳舞受其影响被综合、概括、提炼、升华成为各种风格的舞蹈。宗教“羌姆”中的舞姿则因其所归属的人群与自然,社会的固有与独有的关系(如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等)更多地保留下了古朴、沉稳、豪迈的风格。众所周知,宗教信仰在藏族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朝拜寺庙、敬供菩萨、听活佛的讲经说教,以及每年定期举行的隆重而场面盛大的寺院舞蹈“羌姆”,这些活动都对藏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宗教“卓”深沉、稳健的风格。“白居塔”建造奇特,全用木、石、土结构,塔高9层,塔内设大门12道,小门96道,共为108道,与佛教吉祥数108完全吻合。五层以下为四方八角形,六层往上呈圆形,顶层似圆锥体,塔上有四面八门,门上饰有大象、狮子、飞龙等浮雕,技法逼真、熟练,在本民族自身建筑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了尼泊尔、印度等建塔艺术。塔基以阶梯式依次向上垒筑,用红、白两色用来晕染塔身,顶层为铜。塔身为八角形、实木结构。塔内供奉大小佛像的殿堂为77间,大小佛像10万多尊,历来被誉为塔中有寺,还有绝大部分人称该塔为十万佛塔。白居塔不仅是藏族佛塔建筑中的杰作之一,还是藏族地区造塔技艺的一大珍品。 三、“打阿嘎”时的乐舞动态美
改革开放的政策已实施多年,在当今文化接轨与融合的大环境中,文化自信使本土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民族传统乐舞文化的研究与传播积淀深厚,历史悠久,在我国多元的乐舞文化背景下,青藏高原藏族传统乐舞为求世界乐舞艺术的丰富性而充满自信。人类在产生语言以前,是以动作来进行感情交流的,原始舞蹈是与狩猎、放牧等野外活动紧密相关的。因而,这种舞蹈只是由人体的自然摆动与发泄内心情感时即兴产生的动作组成。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神秘崇拜,这种最初的自由跳舞本身就带有浓烈的原始气息。所以,藏族人无论是庆祝丰收,欢度节日,还是劳动的场面,在他们跳起“打阿嘎”具有适合集体舞蹈的节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内在情感,带着这种内在的情绪跳舞自信满满,自然地会在顺、开、颤、撩、踏的动作中产生一种独特的韵味,从而形成独特稳健的特殊风格。在考察的过程中除了看到人们对宗教的尊重及虔诚之心之外,看到了藏族群众在进行寺院修复工作时进行的“打阿嘎”劳作与舞蹈,整体和谐一致、振奋人心。“打阿嘎”用于土夯劳作已有上千年历史,劳作时有男有女,以一颗轻松劳作的心态,千锤百炼的精神与民族文化自信,边劳动、边唱边舞,使得寺院屋顶面更为牢固。人们随着口中唱出的曲调,手脚并用的劳作工具整齐地敲打着地面,唱词的内容大致是与劳动和生活相关的内容,随着节奏与曲调的统一,动作也显得激动昂。劳作者们以一颗纯真、愉悦的心情进行劳动与歌舞。“打阿嘎”时人数一般在十人以上,主要按照当时所敲打的地面面积来安排所需人数,劳作时分为两组。队形为四方形或长方形,前后对齐,目的是更好的将每一平方面积进行均匀敲击。行进路线为直线,两组边唱边脚踏步的舞步交替进行,打头一组舞至终点转身反方向进行,转身与停顿都在同一节奏整齐划一,换做另一组打头进行同样的动作、曲调激昂,体态端正悠扬。动态步伐为左脚先行带动,左、右脚交替前进三步,接右、左脚先后扯步,依次进行。右手使用劳作用具,手腕松弛,重拍在下进行单次和连击形式交替的敲击。上身体态为中心略靠前,以左转或右转进行为数不多的简单变换,热情奔放,劳动场面与自然风光、特色建筑、乐舞动态不有自主地成为乐舞工作者的创作素材。从他们的动态与表情,歌声中都十分强烈地表现了西藏该地区固有的生活特点,以此来强化审美所需与创作源泉。他们在舞蹈时,步伐与手部敲击动作不变换,按照传统模式进行依次运动。整体劳作过程使人感觉“打阿嘎”是一种可以边舞边唱、积极向上的劳作舞蹈和内涵丰富的民间传统乐舞与宗教乐舞文化相结合的乐舞形式。文化自信的理念带动我国藏族舞蹈创作进入了一个更加繁荣发展的新阶段。人是有精神世界,有精神要求的。从人类最早简单的生产劳动到不断摆脱旧的生产工具,说明审美意识、审美活动、审美感官、审美能力在劳动生产中的逐步形成与发展。当今藏族舞蹈进入了新的时期,非物质文化中舞蹈艺术受到政府的重视。舞蹈家们开始重视深入生活,于民间艺人交朋友,拜老艺人为师,从民间挖掘整理舞蹈素材,编排出了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对各民族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文化和文化活动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对于个体或者族群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需要。因此文化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打阿嘎” 是西藏地区广泛开展的群众性劳动的歌舞,这种群众性歌舞在当地人们的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宗教活动、身体的锻炼等等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劳动舞蹈使舞者和观舞的群众提高乐舞欣赏和表演的能力与素质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自古,舞蹈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愉悦神灵和风调雨顺、治病去灾等等。现代世界,人们重视民族文化的发展,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推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过程中,诸多学者专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首先是传承人。“打阿嘎”劳动歌舞是藏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藏族舞蹈艺术的形成是一个连续演化的过程,舞蹈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连续变化,在一定的时空中表现舞蹈艺术。因此,当舞蹈艺术为了统一目的从单一的字、词、组合成句并形成段落,中心思想成为一种艺术表现浓缩到歌舞表演的时候,我们必然要对舞蹈的空间进行形式上的划分。然而,“打阿嘎”没有专门的舞蹈编导,全部是参与劳动的民众选用了最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态,将每一组舞蹈句形安排的恰到好处。每一组舞蹈句形都为其舞蹈段落和劳动的场面服务,每一舞蹈段落都为该项劳动的主题服务。通过优美而整齐的脚步舞蹈动态和响亮的歌声揭示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追求。人们运用其独特的手法在一定的劳动空间,将藏族独特的舞蹈和音乐极好地结合在一起,把主题表现的自然、深刻,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舞蹈以人体这一特殊物质材料,以动作组合作为传情达意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在劳动的场地,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时空,以人体形象为基础存在于时空中通过舞蹈语言在一定的时空内构成或变化不断的舞蹈形式。
当前文化自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的极端重要性。青藏高原藏族地域乐舞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在构成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内涵丰富、风格鲜明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一种展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艺术形式虽然是时代变化产物,但不可脱离原生态表现形式作为舞蹈艺术的本身。从艺术的角度分析、研究“打阿嘎”原生态乐舞体语,可以丰富中国舞坛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打阿嘎”作为民间艺术的特色,将更多的舞蹈民间艺术搬上舞台,使其很好的进行艺术传承,与时代精神接轨,丰富中国特色艺术产业。“打阿嘎”中的舞蹈特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它与生活美紧密相连,它的美那么多样化、丰富化和独特化,在劳动时比生活美更集中、充分、强烈、典型地反映劳动场面,用经过劳动实践的肢体边劳动,边歌舞,整齐划一的动态更能有力地影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打阿嘎”藏族舞蹈艺术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在藏族舞蹈中抒情性是其擅长的一个方面,尤其与诗、歌、舞相结合的抒情性是其特有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一般在藏戏与藏族舞剧中运用。但是“打阿嘎”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文化艺术,意识形态、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藏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因为它来自民间,人们在劳动的场合唱歌跳舞,整齐的舞步将劳动的成果再现,从曲调到歌词都与劳动的场面紧密相连。其动作的屈、伸、颤、拧、踏是区别于其它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藏族民間舞蹈也必然受到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和舞蹈动态的影响,并按照一定的格式、规则和价值观念来领悟人生,形成本族特有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情趣。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青南地区汉族、土族、撒拉族宗教乐舞研究”编号15CZJ023
注释:
①“阿嘎”是藏语的音译,其意思为“白色的物质”。
参考文献
[1]《西藏百科全书》[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2]李措毛 《藏族民间舞蹈教程》[M] 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3]阿绒甲措 嘎玛将村 主编《 藏族文化与康巴风情 》(民族出版社)2004年
[4](意大利)图齐著、耿昇 译,王尧 校《西藏宗教之旅》(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
[5]胡经之 《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
[6]布顿著.郭和卿译.《佛教史大宝藏论》.[M].民族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关键词:藏族;打阿嘎;传统乐舞;文化自信
在百花齐放的中国各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中,人们不断地创造于创新。通过认识藏族传统舞蹈文化中“打阿嘎”优美的舞姿与动听的歌声,以整齐划一的舞步与动态抒发着人们的情怀,不由得赞叹其很强的社会功能与实用功能性。西藏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区,自然风光雄伟壮丽,有着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及乐舞文化。穿梭在西藏的大街小巷,随处散发着藏族宗教神秘色彩,行走在寺院,随处可感受到民族的善良与淳朴。在西藏居住的人们拥有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精神,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劳作中都以满满地自信将歌舞融入其中,使得民间文化多姿多彩。
一、西藏之行
藏族舞蹈的全部内容,是从最初的即兴表演到有了一定的宗教观念的词曲结合和今天所表象的动态神、形、韵、律的审美特征。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舞蹈的规律,对它进行认识。在藏族漫长的乐舞历史中已经有了深厚积淀的乐舞文化,尤其是舞蹈动态运用肢体语言,按照藏族人的审美观念抽象而又直观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藏族传统舞蹈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在上层领域时,人们就会以更高层次的理论去阐述与认识它。如:藏传佛教乐舞和藏传佛教寺院中的壁画艺术,明显的感觉到,舞姿动态的“韵”“形”“神”的特点,歌舞相融,激发人们和睦共处的凝聚力。
笔者于2016年7月赴西藏考察,途径大昭寺、布达拉宫、桑耶寺、吞米桑不扎(藏文字创始人)、贡嘎曲徳寺、昌珠寺、雍布拉康、萨迦寺、纳塘寺、夏鲁寺、白居寺、甘丹寺、红河谷景区、甘丹贡巴、桑阿寺等地。首先从拉萨出发赴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一路与雅鲁藏布江并列而行,这里江面平缓,弯弯曲曲,一个又一个的“S”形江面将朝圣者的信念引入天、地之间,随处可见怀揣民族信仰,手拿念珠双手五体投地诵经,祈福万物众生安康的虔诚的信徒们。在各寺院中都能够见到上百尊佛像中的所有讲经说法的动态。每一尊佛像从眼神到手的志向、神态没有一尊是相同的。活灵活现地体现了藏族信徒特有的审美追求。不同的形象动态与深奥的神韵,充分显示了藏族文化琳琅满目,各有千秋的文化底蕴。壁画中护法神等当地民众信仰的佛像中人物,引起百姓自发的献哈达,接受膜拜,敬献供品等。一路上我们看到“羌姆”表演,藏戏表演等,感受到“羌姆”中的舞姿和藏戏中表现出来的舞姿中,以更高的佛教哲学原理和舞姿修炼的神秘符号,使慢拍中起腿与落脚,膀臂的展开与收起,都以一种身体内在的韵律,身心并用,心与神内外统一的审美动态,好似将人们带出人类的世俗世界,进入天地和谐的永恒世界。在舞蹈时,舞者的头、手、眼、胯、步、骑等风采与韵律和气质展现舞姿的优美。通过舞蹈姿态反映出以它创造的独特的艺术形象,显示其特有的艺术力量和它的艺术存在价值与艺术内涵。沿途处处有新感受、新发现。当我们途径西藏“白居寺”时,正是当地百姓在维修寺院更让我感受到的是当地藏族人民劳动中“打阿嘎”? 时所带来的震撼。艺术是以生活为基础的,藏族舞蹈在生活中往往是载歌载舞,歌词内容不断变幻,而舞蹈动作基本是原动态周而复始地不断重复。体现了舞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同时又以艺术与宗教中修法、修炼的手段来反映佛教教义和作用于现实生活的。
作者在“白居寺”采风 1
二、“白居寺”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
据史料记载,佛塔传入藏地时间为藏王拉妥日年赞(公元255-375年)在位时第一次获得佛经和佛塔。无论时间如何推移,藏民族依然认为建筑各种塔实属积德、祈福、无上荣耀的举措。当地百姓或是僧侣都喜欢在能力范围之内建造不同大小、不同需求的佛塔。“白居寺”位于西藏日喀则的江孜宗境内,藏语称“白廓曲登”,意为“吉祥轮大乐寺”。由克珠格勒白桑和江灵敏度法王绕丹贡桑帕兴建于公元1418年。格鲁派、萨迦派、噶当派等教派共存于一寺,供奉释迦牟尼铜像,泥塑十六罗汉、坛城、壁画等。萨迦派归顺蒙古,萨迦五祖八思巴又成为元朝中央的高级官员,被封为"国师"、"帝师"、"大宝法王",萨迦派也由此成为元朝在西藏统治的代表。萨迦派的古老壁画是一个亮点,同时“羌姆”也是独具特色。表演时虎、豹、熊的出现和穿清朝服装表演的场面,令人联想其文化渊源。萨迦派一般多以颂扬地方著名活佛,宣扬因果循环报应,赞美本地寺院为主。歌舞成为沟通人们对佛与神感情的渠道之一,成为取悦佛法,与神灵的主要工具。格鲁派兴起于15世纪初。寺院中有宗教舞“羌姆”,很多寺院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都有各寺的僧人表演。其舞蹈的特点跳跃幅度大,有的以单腿跳跃,有的是双腿跳转立,前进或后退。旋转、跪跳转、跨腿跳转、原地快速旋转等,有一定的动作难度。它继承了藏族民间舞蹈的遗风与动律,如:圆、屈、颤、沉、刚、顺等动律都与民间舞接近。每当跳各种“乾姆”时,都要在乾宏,即寺院专业舞蹈法师指导下进行三个月的训练和排练。“噶当派”认为一切佛语都是指导信徒修行的诫命。十五世纪初,宗喀巴 在“噶当派”教义的基础上创立“格鲁派”(噶当新派),后来逐渐并入“格鲁派”。“白居寺”的“羌姆”中的舞蹈动态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产生的,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族、阶级、宗教的产生,最初的自由跳舞受其影响被综合、概括、提炼、升华成为各种风格的舞蹈。宗教“羌姆”中的舞姿则因其所归属的人群与自然,社会的固有与独有的关系(如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等)更多地保留下了古朴、沉稳、豪迈的风格。众所周知,宗教信仰在藏族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朝拜寺庙、敬供菩萨、听活佛的讲经说教,以及每年定期举行的隆重而场面盛大的寺院舞蹈“羌姆”,这些活动都对藏族人民的精神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宗教“卓”深沉、稳健的风格。“白居塔”建造奇特,全用木、石、土结构,塔高9层,塔内设大门12道,小门96道,共为108道,与佛教吉祥数108完全吻合。五层以下为四方八角形,六层往上呈圆形,顶层似圆锥体,塔上有四面八门,门上饰有大象、狮子、飞龙等浮雕,技法逼真、熟练,在本民族自身建筑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了尼泊尔、印度等建塔艺术。塔基以阶梯式依次向上垒筑,用红、白两色用来晕染塔身,顶层为铜。塔身为八角形、实木结构。塔内供奉大小佛像的殿堂为77间,大小佛像10万多尊,历来被誉为塔中有寺,还有绝大部分人称该塔为十万佛塔。白居塔不仅是藏族佛塔建筑中的杰作之一,还是藏族地区造塔技艺的一大珍品。 三、“打阿嘎”时的乐舞动态美
改革开放的政策已实施多年,在当今文化接轨与融合的大环境中,文化自信使本土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民族传统乐舞文化的研究与传播积淀深厚,历史悠久,在我国多元的乐舞文化背景下,青藏高原藏族传统乐舞为求世界乐舞艺术的丰富性而充满自信。人类在产生语言以前,是以动作来进行感情交流的,原始舞蹈是与狩猎、放牧等野外活动紧密相关的。因而,这种舞蹈只是由人体的自然摆动与发泄内心情感时即兴产生的动作组成。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神秘崇拜,这种最初的自由跳舞本身就带有浓烈的原始气息。所以,藏族人无论是庆祝丰收,欢度节日,还是劳动的场面,在他们跳起“打阿嘎”具有适合集体舞蹈的节奏。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内在情感,带着这种内在的情绪跳舞自信满满,自然地会在顺、开、颤、撩、踏的动作中产生一种独特的韵味,从而形成独特稳健的特殊风格。在考察的过程中除了看到人们对宗教的尊重及虔诚之心之外,看到了藏族群众在进行寺院修复工作时进行的“打阿嘎”劳作与舞蹈,整体和谐一致、振奋人心。“打阿嘎”用于土夯劳作已有上千年历史,劳作时有男有女,以一颗轻松劳作的心态,千锤百炼的精神与民族文化自信,边劳动、边唱边舞,使得寺院屋顶面更为牢固。人们随着口中唱出的曲调,手脚并用的劳作工具整齐地敲打着地面,唱词的内容大致是与劳动和生活相关的内容,随着节奏与曲调的统一,动作也显得激动昂。劳作者们以一颗纯真、愉悦的心情进行劳动与歌舞。“打阿嘎”时人数一般在十人以上,主要按照当时所敲打的地面面积来安排所需人数,劳作时分为两组。队形为四方形或长方形,前后对齐,目的是更好的将每一平方面积进行均匀敲击。行进路线为直线,两组边唱边脚踏步的舞步交替进行,打头一组舞至终点转身反方向进行,转身与停顿都在同一节奏整齐划一,换做另一组打头进行同样的动作、曲调激昂,体态端正悠扬。动态步伐为左脚先行带动,左、右脚交替前进三步,接右、左脚先后扯步,依次进行。右手使用劳作用具,手腕松弛,重拍在下进行单次和连击形式交替的敲击。上身体态为中心略靠前,以左转或右转进行为数不多的简单变换,热情奔放,劳动场面与自然风光、特色建筑、乐舞动态不有自主地成为乐舞工作者的创作素材。从他们的动态与表情,歌声中都十分强烈地表现了西藏该地区固有的生活特点,以此来强化审美所需与创作源泉。他们在舞蹈时,步伐与手部敲击动作不变换,按照传统模式进行依次运动。整体劳作过程使人感觉“打阿嘎”是一种可以边舞边唱、积极向上的劳作舞蹈和内涵丰富的民间传统乐舞与宗教乐舞文化相结合的乐舞形式。文化自信的理念带动我国藏族舞蹈创作进入了一个更加繁荣发展的新阶段。人是有精神世界,有精神要求的。从人类最早简单的生产劳动到不断摆脱旧的生产工具,说明审美意识、审美活动、审美感官、审美能力在劳动生产中的逐步形成与发展。当今藏族舞蹈进入了新的时期,非物质文化中舞蹈艺术受到政府的重视。舞蹈家们开始重视深入生活,于民间艺人交朋友,拜老艺人为师,从民间挖掘整理舞蹈素材,编排出了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对各民族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文化和文化活动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对于个体或者族群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需要。因此文化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打阿嘎” 是西藏地区广泛开展的群众性劳动的歌舞,这种群众性歌舞在当地人们的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宗教活动、身体的锻炼等等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劳动舞蹈使舞者和观舞的群众提高乐舞欣赏和表演的能力与素质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自古,舞蹈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愉悦神灵和风调雨顺、治病去灾等等。现代世界,人们重视民族文化的发展,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推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过程中,诸多学者专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首先是传承人。“打阿嘎”劳动歌舞是藏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藏族舞蹈艺术的形成是一个连续演化的过程,舞蹈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并在一定的时间内连续变化,在一定的时空中表现舞蹈艺术。因此,当舞蹈艺术为了统一目的从单一的字、词、组合成句并形成段落,中心思想成为一种艺术表现浓缩到歌舞表演的时候,我们必然要对舞蹈的空间进行形式上的划分。然而,“打阿嘎”没有专门的舞蹈编导,全部是参与劳动的民众选用了最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态,将每一组舞蹈句形安排的恰到好处。每一组舞蹈句形都为其舞蹈段落和劳动的场面服务,每一舞蹈段落都为该项劳动的主题服务。通过优美而整齐的脚步舞蹈动态和响亮的歌声揭示人民群众对真、善、美的追求。人们运用其独特的手法在一定的劳动空间,将藏族独特的舞蹈和音乐极好地结合在一起,把主题表现的自然、深刻,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舞蹈以人体这一特殊物质材料,以动作组合作为传情达意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在劳动的场地,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时空,以人体形象为基础存在于时空中通过舞蹈语言在一定的时空内构成或变化不断的舞蹈形式。
当前文化自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的极端重要性。青藏高原藏族地域乐舞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在构成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内涵丰富、风格鲜明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一种展示。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艺术形式虽然是时代变化产物,但不可脱离原生态表现形式作为舞蹈艺术的本身。从艺术的角度分析、研究“打阿嘎”原生态乐舞体语,可以丰富中国舞坛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打阿嘎”作为民间艺术的特色,将更多的舞蹈民间艺术搬上舞台,使其很好的进行艺术传承,与时代精神接轨,丰富中国特色艺术产业。“打阿嘎”中的舞蹈特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它与生活美紧密相连,它的美那么多样化、丰富化和独特化,在劳动时比生活美更集中、充分、强烈、典型地反映劳动场面,用经过劳动实践的肢体边劳动,边歌舞,整齐划一的动态更能有力地影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打阿嘎”藏族舞蹈艺术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在藏族舞蹈中抒情性是其擅长的一个方面,尤其与诗、歌、舞相结合的抒情性是其特有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一般在藏戏与藏族舞剧中运用。但是“打阿嘎”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文化艺术,意识形态、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藏族人民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因为它来自民间,人们在劳动的场合唱歌跳舞,整齐的舞步将劳动的成果再现,从曲调到歌词都与劳动的场面紧密相连。其动作的屈、伸、颤、拧、踏是区别于其它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藏族民間舞蹈也必然受到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和舞蹈动态的影响,并按照一定的格式、规则和价值观念来领悟人生,形成本族特有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情趣。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青南地区汉族、土族、撒拉族宗教乐舞研究”编号15CZJ023
注释:
①“阿嘎”是藏语的音译,其意思为“白色的物质”。
参考文献
[1]《西藏百科全书》[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2]李措毛 《藏族民间舞蹈教程》[M] 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
[3]阿绒甲措 嘎玛将村 主编《 藏族文化与康巴风情 》(民族出版社)2004年
[4](意大利)图齐著、耿昇 译,王尧 校《西藏宗教之旅》(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
[5]胡经之 《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
[6]布顿著.郭和卿译.《佛教史大宝藏论》.[M].民族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