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g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视,且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高职院校与一般的大学教学重点及学生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异,其更加注重实用性,且需要使得学生能够迅速适应社会的对于人才的需求。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有了一定的变化,需要人才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各类课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简单分析了高职院校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包括丰富的实践活动、注重知识拓展、设计性实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等,为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措施  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98-01
  前言
  从各项知识之间的联系上讲,物理学是许多学科的基础学科,各种类型的基本理论或者新型技术都是由物理学的知识理论发展出来的,或者与物理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物理学本身也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及人文底蕴。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程度不断提升,对于自然界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其也是物理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各项发明创造的基础,从而达到推动生产力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目标。现代高职院校的教学中,物理学属于极为重要的主干课程,物理课程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物理知识及使用的技术,还能够有效的建立起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迅速的适应社会,成为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
  1.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物理知识十分丰富,类型较为繁杂,包括牛顿经典力学知识、电磁学知识、热力学知识、相对论等。各类理论知识的性质不同,理解难度及方式均有较大的差异。在进行物理教学时需要先全面分析教学内容,紧紧抓住教学的主题,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或者灵活选择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优化教学效果,如在进行基本理论或者概念的教学时,教学方式一般是选择直线型的方式,如在讲解惯性的概念时,可以直接说明其基本定义,即物体抵抗其运动状态被改变的性质。在进行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主导课堂,如讲解机械运动时,则可以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的机械运动例子,并阐述自身感受到的相对运动。教学方式的变化,可以让学生从不用的角度认识物理知识,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全面[1]。
  2.丰富的实践活动
  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许多理论的来源均是以实践或者实验为基础的。因此老师可以利用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各项实践活动为动手活动及各项制作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学生在该过程中不仅能够有效的培养起实践性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将物理知识带到实践中,理解更加透彻,使得理论回归实践,对于实践也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效率,互相促进,双向提高。最后讲解其实质上时利用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学生看到的其实是一般真实一般虚幻的影像,在学生吹气时,老师是用看不见的另外一只手将帽子取下来的。不仅能学到知识,还可以进行模仿,在课外时间进行魔术表演等[2]。
  3.注重知识拓展
  创新思维的培养,一般是根据现有的知识进行各个范围的延伸,且逐渐将其转化成为一种能力,因此在进行物理教学时需要注意拓展知识点,逐步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在教学时需要注意知识点的范围及深度的扩展,使之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掌握其概念及特点,在该条件下在进行发散思维,提升其创新能力。另外在拓展知识时也需要进入主题,不能脱离物理课程的内容,老师在备课时可以准备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资料或者趣味故事等,如在讲解杠杆原理的过程中,可以加入阿基米德的名言及小故事,使学生了解到简单原理背后深沉的文化内涵及丰富的人文知识,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杠杆原理理解的更加透彻,印象深刻,也能够激发其对于物理课程的兴趣,提升学习热情[3]。
  4.设计性实验
  实验课是物理课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在进行实验课的程序一般是老师先讲解知识点的概念再进行实验,验证概念或者定律,该方式是先给出结果,对于实验的热情也会下降,需要优化实验教学的方法,更加重视学生对于实验的设计能力,使之能够主动融入实验,或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老师讲解的知识点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实践完成,探索实验的结果,老师最后进行考核、点评,如在讲解与非门的知识点时,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验设计,利用与非门控制灯泡的开关,或者利用与非门进行与门、或门、或非门的组合,深入研究其中的逻辑联系及区别,使之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其中的深意。
  5.联系生活实际
  物理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许多知识都是源于生活。我国现代的教育理念也较为重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各种知识,学以致用是十分贴切的教育理论。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讲解定律、原理等基础知识时,多将知识引向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想象,包括光学知识中光的折射,可以列举美丽的彩虹,讲解线路知识时,可以列举家庭常见的楼梯或者走廊的电灯,通常是在进口处有一个开关,尽头也有一个开关,两个开关控制一个电灯,其即为与非门最为普通的体现。学生也可以自行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结合知识点,解释该类现象形成的原因等,提高学生的知识深度,逐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4]。
  6.总结
  物理学是许多学科的基础,各种理论与技术均是以物理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达到现代各个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在进行物理学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将该能力转化为学生的习惯或者综合实力,使之具有更好的竞争实力。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高职院校的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集中方法,在实践的教学活动中,还需要老师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学生整体接受能力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出适用于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使之能够在将来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君.高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3(12):161.
  [2]张书杰.物理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0(14):41-42.
  [3]李从瑞.简论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66):151.
  [4]方渝黔.高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4):180.
其他文献
【摘要】如今教育已经步入信息化,但是教学改革并未加快,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于追求统一和标准。若学生遇到问题,第一反映往往是翻书找答案,而不是先自己思考,如果自己的想法与“标准答案”矛盾时,很容易放弃自己的观点。因此,如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课题。  【
初中教育由过去择优录取变为面对全部小学毕业生,学生素质差异大,学习成绩差异也大。如何使群体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获得素质上的全面提高,是每位物理教师需要探讨,解决的课题。  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①改进教学方法,实行引导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智力能力,情感等个性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逐渐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
[摘要]新课教学理念 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合作与探究,合理实施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新教学理念 生物教学 多元化评价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启动,生物课程标准的出台,对生物课程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形成了新的教学理念,这给教师
[摘要]每个学生都会做错题,一旦做错之后若不及时分析总结,很多宝贵的经验都会失去,甚至今后还会犯下同样的错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本文将介绍对于错误的界定与分析。  [关键词]数学 解题错误 认识  一、对待解题错误的态度  基于上述原因,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能力,让学生在领略探索、调试解题过程的同时得到正确的结果。因此,对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错误,作为
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物理教师的重视,它已成为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如何上好实验课,让实验教学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及良好的效果,使学生通过其实验教学,既加深、巩固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开拓思维提高动手及创新能力,并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此,首先要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针对问题所在,采取相应的措施,从小的细节及日常行为着手,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提高学
期刊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二的难点最多,初三的考点最多。相对而言,初一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较简单。很多同学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初二,遇到困难(如学科的增加、难度的加深)后,随之凸现出来。这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初一数学的基础性重视不够。在此,笔者先列举一下在初一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①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②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
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即质疑是思维的導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例如,在教学“合并同类项”一节时,教师在复习单项式以及多项式的项后,指出下列每个多项式的项,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