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些不变的东西
江 南
关键词:美好
年少时的回忆,永远是最甜美、最快乐的。
《中学生天地》曾经把封面位置留给一个个中学生。非常幸运,杂志选择了我作为1988年9月号的封面人物。从小学到中学,写写小诗、散文,发表过不少习作,获得一些诗歌奖,出版了几本诗集。当时很多人称我为“小诗人”(虽然后来自己常觉得惭愧),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特色和特长,让《中学生天地》选择了我。
清楚地记得,杂志的摄影记者带着全套器材到我家,一起商量选择了好几种场景,最终,我家大花瓶里装饰味十足的一蓬芦苇成为信手拈来的灵感,完成的照片以一块墨绿色的绵绸作为背景,我身着黄衣,拿着一支芦苇轻轻吹去。现在想起来,记忆连色彩都还那么鲜亮和生动。
直到最近,还有初识的朋友恍然大悟似地问我,《中学生天地》杂志是不是登过你的照片和介绍?怪不得看着似曾相识。不由感叹,十几年前的一本杂志,还有人那么好记性地记在心里。这件小事也说明,《中学生天地》影响力有多大、影响面有多广,以至于很多当年的中学生至今念念不忘。
偶然拿到几册最新的《中学生天地》,感觉就像是和久违的老朋友再次相遇,时隔多年,彼此的样貌都有不小的变化,大家的经历都划过一道长长的轨迹。可还是有一些不变的东西,一直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江南现在人民日报社工作,任人民日报驻浙江记者。
从读者到作者
杨 丽
好像是春天的一个晚上,爸爸突然郑重其事地跟我说:“明天中午放学后到爸爸单位里来一下,郁中奇叔叔要给你拍两张照片。”郁叔叔是爸爸的同事,他给我拍照片干啥呢?我不明白。
第二天,到了爸爸办公室,办公桌上放着我喜爱看的报刊,最上面居然是一本最新的《中学生天地》,我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郁叔叔却偏偏不让我安安耽耽地看,一会儿指挥爸爸调整光线,一会儿摆布我变换姿势。“唉,拍张照还这么麻烦。”我心里暗暗嘀咕。爸爸却什么也没说。
两三个月后的一天,我们班负责分发《中学生天地》的小熊几乎是一路冲锋蹦进教室的:“快看快看!这期的封面人物是谁?”天!一个扎马尾辫、穿粉红外套、笑微微的小姑娘,不是我是谁?翻到本期的最后一页,还有这样一段关于封面照片的说明文字:“杨丽,浙江平湖中学初二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至今已在全国30多种报刊上发表散文、童话、寓言、日记、小说等100余篇。曾多次在《文汇报》、《中国少年报》等的征文比赛中获奖……1987年,杨丽被推选为嘉兴市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这一天算不算得是个纪念日?老师赞赏的表情、同窗羡慕的眼神、外公外婆阿姨的自豪统统可以忽略不计……重要的是我内心的感受--我成了同龄人心目中的“明星”。还有没有一种方法,比这种形式更能激发一个孩子的自豪感和向上的信心?
后来,我上了大学,读了新闻专业,成了一名真正的文字工作者,和《中学生天地》的联系也一直没有停止过。记得“非典”那会儿,杭州建兰中学学生的亲属被感染了,学校因此停课,编辑请我帮助采访那些非常时期的学生,我二话没说就去了,为一本曾给我鼓励的杂志写稿是我心里乐意做的事呵。
杨丽现为《钱江晚报》都市新闻部副主任。
怀念那个夏天
潘中南
那年暑假,《中学生天地》发来邀请函,让我去参加夏令营,这可把我高兴坏了。
好不容易盼来了在杭州相聚的一天。印象较深的是和当时杭州队的4位营员的友谊:孙海仑,因长得像英国前首相梅杰,大家便叫他梅杰;卢啸,一个白净斯文的小伙子;吴浙俊,肤色较黑,忠厚老实;朱向磊,调皮可爱的小胖子。我们几个比较说得来,总是在一块儿行动,自称“五大金刚”。
当时,我的带队老师告诉我,可能由于我的年龄在营员中算比较大的,准备让我当营长,手持大旗开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又让长兴来的同学当了,心中不免有点小小的遗憾。但这并不妨碍我成为一名活跃分子。我在海军舰队里表演的“霹雳舞”和“伶牙俐齿”的演讲,都给老师营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同行的还有诗人汪国真,电视节目主持人费敏,戴眼镜的程华编辑,爽朗的摄影师郑波,有点像非洲人的阿福老师,默默地照顾我们生活起居的卢老师、贾老师,还有“阿培”竟是一位女老师。不知这些老师现在还在不在编辑部工作?
我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营服、营帽,参加那次夏令营成了我少年时期的重大事件之一。
潘中南现在已经是一位颇有资历的DJ工作者,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他仍记得那个夕阳西下的美丽黄昏:小小少年们与诗人汪国真一起,坐在海边的礁石上,吟诗唱歌,笑靥如花。那单纯的快乐一直是他心中最动人的旋律。
大赛,缘自美好信念
刘激扬
关键词:梦想
梦想让年少时光变得绚烂多彩,一个少年藏在《中学生天地》里的梦想又会是什么呢?
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我读到了一本名为《中学生天地》的杂志,她清新隽永的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由浙江籍大科学家严济慈所题的刊名,让年少懵懂如我者,大有追随前辈,同辉乡梓之志。
于是,我开始阅读每一期杂志,惊奇地发现,这本刊物回答了各种各样的与我们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并把我们的视野从所在的学校和城市扩大到无数的同龄人中间--由此我知道了浙东各地学生的聪颖好学,了解了浙南山区学生的坚忍不拔,还有严济慈先生母校的“霉干菜博士”精神、路甬祥先生念念不忘的浙大求实校风……《中学生天地》既像一位师长般答疑释惑,又如好友般关怀入微。我记得一个细节,每年七八月份她都要出合刊,以便返家的学子们在暑期伊始就得到两个月的阅读内容。有一年夏天,我所在的学校还迎来了《中学生天地》夏令营的同学们。他们中很多人来自我从未去过的地方,我们结成了朋友,相互间交流的见闻成为整个夏天回味不已的内容。
中学毕业以后,我离开家乡上大学,其后作为一名记者到过国内不少地方,再后来去国外求学,回国后加入了跨国公司的管理团队,并开始经营一家有名的文学网站--榕树下。在这种种的生活变化中,我开始理解并信守这样一个生活准则:始终要对所接触的人和事物怀有温情,用开放的心态面对一切,不管那和我们固有的观念有多么的不同。这也就是榕树下网站和《中学生天地》两年前决定举办全国中学生网络征文大赛的初衷--我们希望为所有的中学生创造一个畅所欲言、各逞才思的平台,在那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充分表达自我的权利,更有容纳和理解他人的义务,从而在智慧和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最明亮的火花。我理解,这应该就是《中学生天地》20年来的办刊精神,也是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文化精神,更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新时代的精神。
我家猫猫喜爱的杂志
徐晖
刘激扬
贝塔斯曼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首席代表、榕树下网络公司总经理。
那个时候,我们家的那只猫儿最爱干的事情,就是躲在沙发后面偷听我念《中学生天地》里的文章。
那会儿,我刚上初中。有一天,老师把一本《中学生天地》发到了我手上。我眼睛一亮,嗬,这名字就挺让人自豪--中学生的天地!“给我了?”我兴奋地问老师。“是啊,你是中学生了!”我挠挠头坐下来,心却像一只快乐的鸟儿要歌唱着飞起来了,脑子里就想着:“我是中学生,我是中学生。”放学的路上碰到昨天还在一起弹玻璃球的小学生,我居然莫名其妙地“高傲”起来:“哼哼,我是中学生了,我看的都是中学生才看的杂志,我不能和你们这些小鬼们玩了。”回到家,我顾不得做功课,窜上沙发,翻开杂志就放开喉咙大声地念开了。刚刚被我吓跑了的那只猫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地躲在沙发后面,在那儿安静地听我念文章了--以后每次我拿起《中学生天地》念的时候,它都会在那儿。
转眼已经过了12年了,那只猫儿早送人了,估计它都已经做了猫爸爸猫爷爷猫太爷爷了,我依然每天和《中学生天地》打着交道。(哦,不是因为我太笨念了12年的初中,而是,12年后的我已经成为这本杂志的编辑了,不信你看看目录页--编辑的名单上有我呢!)
我现在编稿子的时候偶尔会想起那只猫猫,仿佛它就在我的沙发后面。心中也时常诧异,居然有一天我会成为这本曾经被我和我的猫猫喜爱的杂志的编辑,也许这就是一种缘分。
徐晖《中学生天地》杂志编辑
少年心愿
何亦星
我上初中时,学校给我们订了课外读物《中学生天地》杂志,我们常在学校树阴下细心翻阅她,如今我的书柜里还整齐地码着一大叠《中学生天地》,从1991年到1994年,一期都没少。
好像也就是每月10多号吧,我们就会拿到当月的杂志,偶然有些时候杂志来迟了,我们还会去学校财务室发教材的老师那里看看她到了没有,那种期待就像思念人一样。当然期待的日子里我们还会把上期的杂志拿来翻一遍,直到新杂志到来。当然新杂志一般都会在下午的课外活动时发,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不至于在上课时思想“开小差”。杂志也就几十页,但养分却是充足的。平日里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会想各种办法让我们的写作文、写日记,每每这种作业的指导老师就是《中学生天地》。布置完作文题目后,大家的一个统一动作就是翻阅《中学生天地》,看看里面有没有范文可以“参考”,现在想想真是好幼稚。我也就是在那时爱上写作的,我也会和很多同龄孩子一样写些稿子寄给《中学生天地》,可常常石沉大海,伤心是经常的事。
如今我已经从事专业策划宣传工作了,经常与媒体合作搞一些活动,也常想着和《中学生天地》这一在学生中影响力蛮大的杂志合作。我知道这是因为我对《中学生天地》有一种深厚的感情。2004年7月,我终于实现了这个心愿,与《中学生天地》合作举办了中学生水上夏令营,近百名《中学生天地》的读者来到了美丽的千岛湖,而我,也成了这个快乐大家庭中的一员。
何亦星 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风景旅游管理局策划部主任。
何亦星:读中学时我常常会写一些幼稚的文字,投寄给心目中很遥远的《中学生天地》编辑部,那种模糊的期待和隐隐的伤心,成了记忆中少年心绪的独特背景。
我要和她一起去北京看奥运
honpont
在初二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从老师那里接过了1997年《中学生天地》7、8月的合刊,当我看到封面的那个女生时,不知为什么我就被吸引住了,当时我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念头:我一定要找到她。
毕竟当时我年纪还小,没胆子直接打电话给编辑部找那个女生,我就想:等我考上大学的那个暑假再打吧。
初三在忙碌中度过,高中三年也很快就过去了。时间的流逝没有磨灭我对远方那个我还不知道、不了解的她的思念和向往,反而把那灿烂的笑容更加深刻地印在了心里,我真的很渴望见到她。
2002年高考结束后,我一边在家里等成绩,一边忐忑不安地给编辑部打了电话,我说明了用意。接电话的编辑告诉我说,那照片是长沙的一个摄影师拍的,并劝我说,不应该去打扰那个女孩子。
现在,我在河北华北电力大学读法律,我还是非常想认识那个女孩子,并且给自己定下目标,那就是:在2008年前一定要找到那个封面上的女孩,和她一起去北京看奥运会。
感觉像从前
张苏敏
读中学时通过《fans有约》栏目编辑认识了《中学生天地》。印象中由于刚开始还是手写稿,编辑总是一次一次往我们学校跑。后来用E-mail了,见面的机会也就少了。在记忆中觉得这位编辑很特别,究竟特别在哪里我也说不上来。就像“中天”一样,一本极其大众化的中学生刊物,捧在手中却有着一种异样的情绪。大概是自己参与了,经历了,有着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就觉得她不一般了吧。
在我的记忆中,最有成就感的是做“陶艺”这个选题。当时我是杭州高级中学校刊的主编,所以总能找到文笔和思路都很出色的同学。这是第一期我自己主持的栏目,完整地经历了从确定主题、组织稿子到编辑稿子的全过程。编辑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和鼓励,同时又给了我一些思路,让我不会觉得手足无措。
稿子比我想象中完成得要快,很喜悦地发给了编辑,她说可读性很强。我品尝着我的同学在“中天”上看到自己的文章与拿到稿费时的那种开心,却已经不再在意自己编的栏目究竟会得到怎样的评价了,自己尽力了,就没有遗憾了。
现在我已经读大二了。前几天我在寝室的地板上拼拼图,1000块的。在我拼好的那一瞬间,忽然有种感动,控制不住泪水。第二天,上网碰到那位编辑,条件反射似的,我向她提出了做拼图这个话题的建议。于是又开始了组稿工作,感觉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扎下文化的根
(加拿大)吴一舟
关键词:关 注
因为关注孩子,许多中学生的家长也关注着这本小小的杂志。
说到文化的根,这似乎是一个有点不着边际的话题。然而,定居海外的华人几乎无一例外地会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对于已经成人的出国定居者本人而言,留住文化的根并没有什么问题,出国只会让他更清楚地认识祖国的文化。困扰他们的是他们的孩子。孩子们有的很小就跟随父母出了国,就像一株刚刚发芽的小苗,他们生长在哪里,就可以把根扎在哪里。然而,他们的父母在欣喜于他们扎根新土壤的同时,并不愿意他们忘了自己的血脉里流的是炎黄子孙的血。于是,他们会想方设法把自己文化的根嫁接给孩子们。
于是,他们会逼着孩子与他们说国语,会高薪请人教孩子学中文,甚至会利用暑假把孩子送回国参加补习班。其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孩子们或者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或者干脆给你来个无声抗议,你对他说国语,他拿洋文回答你,把你气得七窍生烟。
事实上,我也碰到了相似的问题,当我把正在读中学的儿子吴爽带到国外的时候,一方面为他很快适应了当地环境,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而欣慰,另一方面,又在为他可能会忘却不该忘却的中国文化之根而担忧。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明白了不该割裂语言文字与文化内涵的道理。因为文化是鲜活生动的,只有让孩子接触鲜活生动的祖国文化,才可能吸引他,才可能让他留恋方块字,喜欢说国语,也才可能让他长久地珍爱中华文化。
一个偶然的机会,儿子读到了《中学生天地》,他被杂志中的时代气息和与他最贴近的生活内容所打动,所吸引,这不就是最鲜活生动的文化吗?于是,我不但鼓励他多读《中学生天地》这样的杂志,还鼓励他向杂志投稿。感谢《中学生天地》发表了他的文章,这大大促进了他对中文的热爱和写作水平的提高,现在,儿子不但经常为《中学生天地》撰稿,也给当地的中文报纸写稿。
他变得更喜欢中文,更热衷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更热爱自己的祖国。儿子已经真正接活了中华文化之根。我不再有困扰。
一定让儿子也读读这本杂志
朱晓东
10年前,我在满洲里做边境贸易。那里离俄罗斯边境只有9公里。极北,是苦寒之地。生活非常无聊,根本读不到什么书。唯一的乐趣是给我的朋友孙昌建写信,一封又一封,文字成了我最好的慰藉。来满洲里之时,随身带着曹聚仁的《国学十二讲》。那段时间,天天做读书笔记,买了好几本练习本,写啊记啊的,打发时光。可是有一天这本书我也读烂了,我写信给孙昌建让他无论怎么样也给我邮寄点书刊过来。孙老师自然是极好的人,可是他也懒得花钱买书,顺手把别人送他的一些杂志给我寄了过来。
刚拿到邮包时欣喜若狂,打开一看居然是些大众杂志,还有一本中学生杂志!你当我弱智啊?!可实在太无聊了,只好将就着,拣起来看那本叫《中学生天地》的杂志。
没想到,这本杂志真的好看啊--我至今都记得其中一篇文章,叫《最大的数》。从古代人的数字概念说起,譬如印度人可以数到10,再大的数字,他们没有准确表达的词汇了;然后埃及人怎么怎么,希腊人又怎么怎么,然后讲到现代科学家又怎么接近这个最大的数,有很多好玩的故事。总之,把一个很枯燥的概念说得深入浅出,有趣又不低俗。当时喜欢得不得了,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还拿了剪刀剪下那篇文章贴在自己的日记里头,当成了宝贝。
和一本中学生杂志有缘,很多人是因为在中学时代读过这本杂志,或因她而开蒙,或因她而解惑,总之是被她感动过了。在我的中学时代,这本杂志还未诞生。倒在而立之年,一个已不记得“中学生”是什么滋味的年纪,我在祖国边远一隅看到了她,并且被她打动了。看“中天”的时空可能不同,感动却是共通的。
一眨眼,我的儿子也就要成为中学生了,趁着他青春叛逆期还未到来的时候,我一定要把“中天”介绍给他,让他也来读读这本好杂志。
朱晓东 《都市快报》记者
记忆会长大
莫小米
因为《中学生天地》上那个“妈妈写给女儿”的专栏,我一时几乎成了众多中学女生的共同的妈妈。
女儿读初中的时候,我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学生天地》的作者。
编辑给了我和另一位有儿子的男作者各一个专栏,我的是--《妈妈对女儿说》,他的当然就是《爸爸对儿子说》了。
这样我们几乎一时成了所有男孩子女孩子的爸爸妈妈,不过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当时只觉得经营这个专栏比较轻松,不用刻意不用冥思苦想。因为生活恰是在那时向我提出了如此这般的要求--十三四岁的女儿开始了青春期的困惑,与此携手而来的是我作为母亲的困惑。我在调整,她也在调整。她在长大,我也在长大。我对她说,其实也是在对自己说。
每期一说,都说了些什么,现在我已不能确切地回忆起来,总之在《妈妈对女儿说》专栏中,我竭力扮演的是一个亲切的、明智的、能沟通的并且能自省的好母亲角色。
女儿的中学时代就在《妈妈对女儿说》专栏里倏然过去,《妈妈对女儿说》专栏也随着女儿的长大而结束。
后来我应邀到一些高校的文学社去作讲座或交流。令我惊讶的是,大学生们是如此熟悉我的女儿,原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看《中学生天地》长大的。我没想到那个专栏竟然如此深刻地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尤其是女孩子,她们一直在心里将自己虚拟为我的女儿,而将我虚拟为她们的妈妈,她们对我是如此的信任和坦率,在某种意义上也许超过了对亲妈妈。这才知晓,写给孩子看的东西,只要你曾倾注了心血倾注了爱,就非常有可能深深植入他们的记忆。
而孩子的记忆,是会长大的。
莫小米 《杭州日报》高级编辑
不尽的缘分
王晓秋
女儿已经长大成人,陪伴女儿一起走过的日子,一直是妈妈心中最明亮的记忆。
《中学生天地》和我们母女很有缘分。
女儿海虹读中学时,遇上了“成长的烦恼”。上课写小说,喜欢做自己的事,有的功课期末挂了红灯。我们提醒、劝告、训斥,收效甚微,她依然我行我素。我们之间关系疏远了,时有争执,那个小学时可爱听话的小女儿变了。
那时《中学生天地》杂志编辑部就设在我上班的教委大院里,一次在办公室不经意地翻了这本杂志,里面有一个栏目《去问阿培》让我眼睛一亮,我读后带回家给女儿看。我们都被阿培吸引了。阿培回答中学生的来信,态度是那样亲切、平等,善解人意。此后我学着以阿培那样的态度和孩子交流,像阿培那样来思考问题,理解孩子。女儿呢,也按阿培的建议来理解妈妈。
后来女儿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她和《中学生天地》的缘分却绵绵不绝。
2001年,《中学生天地》的主编得知海虹喜欢写科幻,就鼓励她为中学生创作。海虹把创作的卡通漫画《追日》的脚本整理润色,交由《中学生天地》分5期连载。受到中学生的欢迎。2004年10月,《追日》荣获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002年秋,“火星叔叔”美国国家宇航局科学家兰蒂斯博士在中国科技馆为首都听众作“火星与太空探索”科普报告会,海虹担任报告会的翻译。看到许多中学生对报告会的内容很着迷,她特地为《中学生天地》采写了专访《火星探索:现在与未来》,受到了中学生读者的欢迎。
现在,她正在为和当年的她一样喜欢这本杂志的少年读者们翻译一些有趣的魔幻故事。
生日快乐!
川上袜子From日本
关键词:祝福》和我们母女很有貮 狓KC
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但袜子和“中天”,还是有不得不言说的祝福……
一本杂志走过20年,不知带给多少人开心和思索,记录过多少少年的心路历程呢。
在过去一年,川上袜子和《中学生天地》主要联系是封面制作。每月,主编都会把这期的主打选题mail给袜子,作为封面插图的题材。由此我看到编辑们是如何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贴近读者。
虽然袜子很忙,但是为《中学生天地》制作封面,却是袜子很乐意做的一件事,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一是和大家一样,袜子也很喜欢这本小小的杂志。我最初认识它是在它5岁左右的时候,那时就有一群很棒的编辑在做这本杂志,我知道他们是用“心”在做的……直到今天还是这样。
二是袜子觉得做学生杂志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影响一代人的心灵。呵呵,希望《中学生天地》保持她的人文气质,引导人的心灵走向更美好,成为更多人的好朋友。
祝福《中学生天地》这棵美丽的树越长越茁壮,祝福读者们在成长的路上一路走好!
江 南
关键词:美好
年少时的回忆,永远是最甜美、最快乐的。
《中学生天地》曾经把封面位置留给一个个中学生。非常幸运,杂志选择了我作为1988年9月号的封面人物。从小学到中学,写写小诗、散文,发表过不少习作,获得一些诗歌奖,出版了几本诗集。当时很多人称我为“小诗人”(虽然后来自己常觉得惭愧),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特色和特长,让《中学生天地》选择了我。
清楚地记得,杂志的摄影记者带着全套器材到我家,一起商量选择了好几种场景,最终,我家大花瓶里装饰味十足的一蓬芦苇成为信手拈来的灵感,完成的照片以一块墨绿色的绵绸作为背景,我身着黄衣,拿着一支芦苇轻轻吹去。现在想起来,记忆连色彩都还那么鲜亮和生动。
直到最近,还有初识的朋友恍然大悟似地问我,《中学生天地》杂志是不是登过你的照片和介绍?怪不得看着似曾相识。不由感叹,十几年前的一本杂志,还有人那么好记性地记在心里。这件小事也说明,《中学生天地》影响力有多大、影响面有多广,以至于很多当年的中学生至今念念不忘。
偶然拿到几册最新的《中学生天地》,感觉就像是和久违的老朋友再次相遇,时隔多年,彼此的样貌都有不小的变化,大家的经历都划过一道长长的轨迹。可还是有一些不变的东西,一直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江南现在人民日报社工作,任人民日报驻浙江记者。
从读者到作者
杨 丽
好像是春天的一个晚上,爸爸突然郑重其事地跟我说:“明天中午放学后到爸爸单位里来一下,郁中奇叔叔要给你拍两张照片。”郁叔叔是爸爸的同事,他给我拍照片干啥呢?我不明白。
第二天,到了爸爸办公室,办公桌上放着我喜爱看的报刊,最上面居然是一本最新的《中学生天地》,我就津津有味地看起来。郁叔叔却偏偏不让我安安耽耽地看,一会儿指挥爸爸调整光线,一会儿摆布我变换姿势。“唉,拍张照还这么麻烦。”我心里暗暗嘀咕。爸爸却什么也没说。
两三个月后的一天,我们班负责分发《中学生天地》的小熊几乎是一路冲锋蹦进教室的:“快看快看!这期的封面人物是谁?”天!一个扎马尾辫、穿粉红外套、笑微微的小姑娘,不是我是谁?翻到本期的最后一页,还有这样一段关于封面照片的说明文字:“杨丽,浙江平湖中学初二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至今已在全国30多种报刊上发表散文、童话、寓言、日记、小说等100余篇。曾多次在《文汇报》、《中国少年报》等的征文比赛中获奖……1987年,杨丽被推选为嘉兴市十大新闻人物之一。”
这一天算不算得是个纪念日?老师赞赏的表情、同窗羡慕的眼神、外公外婆阿姨的自豪统统可以忽略不计……重要的是我内心的感受--我成了同龄人心目中的“明星”。还有没有一种方法,比这种形式更能激发一个孩子的自豪感和向上的信心?
后来,我上了大学,读了新闻专业,成了一名真正的文字工作者,和《中学生天地》的联系也一直没有停止过。记得“非典”那会儿,杭州建兰中学学生的亲属被感染了,学校因此停课,编辑请我帮助采访那些非常时期的学生,我二话没说就去了,为一本曾给我鼓励的杂志写稿是我心里乐意做的事呵。
杨丽现为《钱江晚报》都市新闻部副主任。
怀念那个夏天
潘中南
那年暑假,《中学生天地》发来邀请函,让我去参加夏令营,这可把我高兴坏了。
好不容易盼来了在杭州相聚的一天。印象较深的是和当时杭州队的4位营员的友谊:孙海仑,因长得像英国前首相梅杰,大家便叫他梅杰;卢啸,一个白净斯文的小伙子;吴浙俊,肤色较黑,忠厚老实;朱向磊,调皮可爱的小胖子。我们几个比较说得来,总是在一块儿行动,自称“五大金刚”。
当时,我的带队老师告诉我,可能由于我的年龄在营员中算比较大的,准备让我当营长,手持大旗开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又让长兴来的同学当了,心中不免有点小小的遗憾。但这并不妨碍我成为一名活跃分子。我在海军舰队里表演的“霹雳舞”和“伶牙俐齿”的演讲,都给老师营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同行的还有诗人汪国真,电视节目主持人费敏,戴眼镜的程华编辑,爽朗的摄影师郑波,有点像非洲人的阿福老师,默默地照顾我们生活起居的卢老师、贾老师,还有“阿培”竟是一位女老师。不知这些老师现在还在不在编辑部工作?
我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营服、营帽,参加那次夏令营成了我少年时期的重大事件之一。
潘中南现在已经是一位颇有资历的DJ工作者,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他仍记得那个夕阳西下的美丽黄昏:小小少年们与诗人汪国真一起,坐在海边的礁石上,吟诗唱歌,笑靥如花。那单纯的快乐一直是他心中最动人的旋律。
大赛,缘自美好信念
刘激扬
关键词:梦想
梦想让年少时光变得绚烂多彩,一个少年藏在《中学生天地》里的梦想又会是什么呢?
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我读到了一本名为《中学生天地》的杂志,她清新隽永的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由浙江籍大科学家严济慈所题的刊名,让年少懵懂如我者,大有追随前辈,同辉乡梓之志。
于是,我开始阅读每一期杂志,惊奇地发现,这本刊物回答了各种各样的与我们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并把我们的视野从所在的学校和城市扩大到无数的同龄人中间--由此我知道了浙东各地学生的聪颖好学,了解了浙南山区学生的坚忍不拔,还有严济慈先生母校的“霉干菜博士”精神、路甬祥先生念念不忘的浙大求实校风……《中学生天地》既像一位师长般答疑释惑,又如好友般关怀入微。我记得一个细节,每年七八月份她都要出合刊,以便返家的学子们在暑期伊始就得到两个月的阅读内容。有一年夏天,我所在的学校还迎来了《中学生天地》夏令营的同学们。他们中很多人来自我从未去过的地方,我们结成了朋友,相互间交流的见闻成为整个夏天回味不已的内容。
中学毕业以后,我离开家乡上大学,其后作为一名记者到过国内不少地方,再后来去国外求学,回国后加入了跨国公司的管理团队,并开始经营一家有名的文学网站--榕树下。在这种种的生活变化中,我开始理解并信守这样一个生活准则:始终要对所接触的人和事物怀有温情,用开放的心态面对一切,不管那和我们固有的观念有多么的不同。这也就是榕树下网站和《中学生天地》两年前决定举办全国中学生网络征文大赛的初衷--我们希望为所有的中学生创造一个畅所欲言、各逞才思的平台,在那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有充分表达自我的权利,更有容纳和理解他人的义务,从而在智慧和思想的碰撞中产生最明亮的火花。我理解,这应该就是《中学生天地》20年来的办刊精神,也是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文化精神,更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新时代的精神。
我家猫猫喜爱的杂志
徐晖
刘激扬
贝塔斯曼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首席代表、榕树下网络公司总经理。
那个时候,我们家的那只猫儿最爱干的事情,就是躲在沙发后面偷听我念《中学生天地》里的文章。
那会儿,我刚上初中。有一天,老师把一本《中学生天地》发到了我手上。我眼睛一亮,嗬,这名字就挺让人自豪--中学生的天地!“给我了?”我兴奋地问老师。“是啊,你是中学生了!”我挠挠头坐下来,心却像一只快乐的鸟儿要歌唱着飞起来了,脑子里就想着:“我是中学生,我是中学生。”放学的路上碰到昨天还在一起弹玻璃球的小学生,我居然莫名其妙地“高傲”起来:“哼哼,我是中学生了,我看的都是中学生才看的杂志,我不能和你们这些小鬼们玩了。”回到家,我顾不得做功课,窜上沙发,翻开杂志就放开喉咙大声地念开了。刚刚被我吓跑了的那只猫儿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地躲在沙发后面,在那儿安静地听我念文章了--以后每次我拿起《中学生天地》念的时候,它都会在那儿。
转眼已经过了12年了,那只猫儿早送人了,估计它都已经做了猫爸爸猫爷爷猫太爷爷了,我依然每天和《中学生天地》打着交道。(哦,不是因为我太笨念了12年的初中,而是,12年后的我已经成为这本杂志的编辑了,不信你看看目录页--编辑的名单上有我呢!)
我现在编稿子的时候偶尔会想起那只猫猫,仿佛它就在我的沙发后面。心中也时常诧异,居然有一天我会成为这本曾经被我和我的猫猫喜爱的杂志的编辑,也许这就是一种缘分。
徐晖《中学生天地》杂志编辑
少年心愿
何亦星
我上初中时,学校给我们订了课外读物《中学生天地》杂志,我们常在学校树阴下细心翻阅她,如今我的书柜里还整齐地码着一大叠《中学生天地》,从1991年到1994年,一期都没少。
好像也就是每月10多号吧,我们就会拿到当月的杂志,偶然有些时候杂志来迟了,我们还会去学校财务室发教材的老师那里看看她到了没有,那种期待就像思念人一样。当然期待的日子里我们还会把上期的杂志拿来翻一遍,直到新杂志到来。当然新杂志一般都会在下午的课外活动时发,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不至于在上课时思想“开小差”。杂志也就几十页,但养分却是充足的。平日里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会想各种办法让我们的写作文、写日记,每每这种作业的指导老师就是《中学生天地》。布置完作文题目后,大家的一个统一动作就是翻阅《中学生天地》,看看里面有没有范文可以“参考”,现在想想真是好幼稚。我也就是在那时爱上写作的,我也会和很多同龄孩子一样写些稿子寄给《中学生天地》,可常常石沉大海,伤心是经常的事。
如今我已经从事专业策划宣传工作了,经常与媒体合作搞一些活动,也常想着和《中学生天地》这一在学生中影响力蛮大的杂志合作。我知道这是因为我对《中学生天地》有一种深厚的感情。2004年7月,我终于实现了这个心愿,与《中学生天地》合作举办了中学生水上夏令营,近百名《中学生天地》的读者来到了美丽的千岛湖,而我,也成了这个快乐大家庭中的一员。
何亦星 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风景旅游管理局策划部主任。
何亦星:读中学时我常常会写一些幼稚的文字,投寄给心目中很遥远的《中学生天地》编辑部,那种模糊的期待和隐隐的伤心,成了记忆中少年心绪的独特背景。
我要和她一起去北京看奥运
honpont
在初二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从老师那里接过了1997年《中学生天地》7、8月的合刊,当我看到封面的那个女生时,不知为什么我就被吸引住了,当时我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念头:我一定要找到她。
毕竟当时我年纪还小,没胆子直接打电话给编辑部找那个女生,我就想:等我考上大学的那个暑假再打吧。
初三在忙碌中度过,高中三年也很快就过去了。时间的流逝没有磨灭我对远方那个我还不知道、不了解的她的思念和向往,反而把那灿烂的笑容更加深刻地印在了心里,我真的很渴望见到她。
2002年高考结束后,我一边在家里等成绩,一边忐忑不安地给编辑部打了电话,我说明了用意。接电话的编辑告诉我说,那照片是长沙的一个摄影师拍的,并劝我说,不应该去打扰那个女孩子。
现在,我在河北华北电力大学读法律,我还是非常想认识那个女孩子,并且给自己定下目标,那就是:在2008年前一定要找到那个封面上的女孩,和她一起去北京看奥运会。
感觉像从前
张苏敏
读中学时通过《fans有约》栏目编辑认识了《中学生天地》。印象中由于刚开始还是手写稿,编辑总是一次一次往我们学校跑。后来用E-mail了,见面的机会也就少了。在记忆中觉得这位编辑很特别,究竟特别在哪里我也说不上来。就像“中天”一样,一本极其大众化的中学生刊物,捧在手中却有着一种异样的情绪。大概是自己参与了,经历了,有着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就觉得她不一般了吧。
在我的记忆中,最有成就感的是做“陶艺”这个选题。当时我是杭州高级中学校刊的主编,所以总能找到文笔和思路都很出色的同学。这是第一期我自己主持的栏目,完整地经历了从确定主题、组织稿子到编辑稿子的全过程。编辑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和鼓励,同时又给了我一些思路,让我不会觉得手足无措。
稿子比我想象中完成得要快,很喜悦地发给了编辑,她说可读性很强。我品尝着我的同学在“中天”上看到自己的文章与拿到稿费时的那种开心,却已经不再在意自己编的栏目究竟会得到怎样的评价了,自己尽力了,就没有遗憾了。
现在我已经读大二了。前几天我在寝室的地板上拼拼图,1000块的。在我拼好的那一瞬间,忽然有种感动,控制不住泪水。第二天,上网碰到那位编辑,条件反射似的,我向她提出了做拼图这个话题的建议。于是又开始了组稿工作,感觉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扎下文化的根
(加拿大)吴一舟
关键词:关 注
因为关注孩子,许多中学生的家长也关注着这本小小的杂志。
说到文化的根,这似乎是一个有点不着边际的话题。然而,定居海外的华人几乎无一例外地会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对于已经成人的出国定居者本人而言,留住文化的根并没有什么问题,出国只会让他更清楚地认识祖国的文化。困扰他们的是他们的孩子。孩子们有的很小就跟随父母出了国,就像一株刚刚发芽的小苗,他们生长在哪里,就可以把根扎在哪里。然而,他们的父母在欣喜于他们扎根新土壤的同时,并不愿意他们忘了自己的血脉里流的是炎黄子孙的血。于是,他们会想方设法把自己文化的根嫁接给孩子们。
于是,他们会逼着孩子与他们说国语,会高薪请人教孩子学中文,甚至会利用暑假把孩子送回国参加补习班。其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孩子们或者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或者干脆给你来个无声抗议,你对他说国语,他拿洋文回答你,把你气得七窍生烟。
事实上,我也碰到了相似的问题,当我把正在读中学的儿子吴爽带到国外的时候,一方面为他很快适应了当地环境,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而欣慰,另一方面,又在为他可能会忘却不该忘却的中国文化之根而担忧。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明白了不该割裂语言文字与文化内涵的道理。因为文化是鲜活生动的,只有让孩子接触鲜活生动的祖国文化,才可能吸引他,才可能让他留恋方块字,喜欢说国语,也才可能让他长久地珍爱中华文化。
一个偶然的机会,儿子读到了《中学生天地》,他被杂志中的时代气息和与他最贴近的生活内容所打动,所吸引,这不就是最鲜活生动的文化吗?于是,我不但鼓励他多读《中学生天地》这样的杂志,还鼓励他向杂志投稿。感谢《中学生天地》发表了他的文章,这大大促进了他对中文的热爱和写作水平的提高,现在,儿子不但经常为《中学生天地》撰稿,也给当地的中文报纸写稿。
他变得更喜欢中文,更热衷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更热爱自己的祖国。儿子已经真正接活了中华文化之根。我不再有困扰。
一定让儿子也读读这本杂志
朱晓东
10年前,我在满洲里做边境贸易。那里离俄罗斯边境只有9公里。极北,是苦寒之地。生活非常无聊,根本读不到什么书。唯一的乐趣是给我的朋友孙昌建写信,一封又一封,文字成了我最好的慰藉。来满洲里之时,随身带着曹聚仁的《国学十二讲》。那段时间,天天做读书笔记,买了好几本练习本,写啊记啊的,打发时光。可是有一天这本书我也读烂了,我写信给孙昌建让他无论怎么样也给我邮寄点书刊过来。孙老师自然是极好的人,可是他也懒得花钱买书,顺手把别人送他的一些杂志给我寄了过来。
刚拿到邮包时欣喜若狂,打开一看居然是些大众杂志,还有一本中学生杂志!你当我弱智啊?!可实在太无聊了,只好将就着,拣起来看那本叫《中学生天地》的杂志。
没想到,这本杂志真的好看啊--我至今都记得其中一篇文章,叫《最大的数》。从古代人的数字概念说起,譬如印度人可以数到10,再大的数字,他们没有准确表达的词汇了;然后埃及人怎么怎么,希腊人又怎么怎么,然后讲到现代科学家又怎么接近这个最大的数,有很多好玩的故事。总之,把一个很枯燥的概念说得深入浅出,有趣又不低俗。当时喜欢得不得了,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还拿了剪刀剪下那篇文章贴在自己的日记里头,当成了宝贝。
和一本中学生杂志有缘,很多人是因为在中学时代读过这本杂志,或因她而开蒙,或因她而解惑,总之是被她感动过了。在我的中学时代,这本杂志还未诞生。倒在而立之年,一个已不记得“中学生”是什么滋味的年纪,我在祖国边远一隅看到了她,并且被她打动了。看“中天”的时空可能不同,感动却是共通的。
一眨眼,我的儿子也就要成为中学生了,趁着他青春叛逆期还未到来的时候,我一定要把“中天”介绍给他,让他也来读读这本好杂志。
朱晓东 《都市快报》记者
记忆会长大
莫小米
因为《中学生天地》上那个“妈妈写给女儿”的专栏,我一时几乎成了众多中学女生的共同的妈妈。
女儿读初中的时候,我顺理成章地成了《中学生天地》的作者。
编辑给了我和另一位有儿子的男作者各一个专栏,我的是--《妈妈对女儿说》,他的当然就是《爸爸对儿子说》了。
这样我们几乎一时成了所有男孩子女孩子的爸爸妈妈,不过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当时只觉得经营这个专栏比较轻松,不用刻意不用冥思苦想。因为生活恰是在那时向我提出了如此这般的要求--十三四岁的女儿开始了青春期的困惑,与此携手而来的是我作为母亲的困惑。我在调整,她也在调整。她在长大,我也在长大。我对她说,其实也是在对自己说。
每期一说,都说了些什么,现在我已不能确切地回忆起来,总之在《妈妈对女儿说》专栏中,我竭力扮演的是一个亲切的、明智的、能沟通的并且能自省的好母亲角色。
女儿的中学时代就在《妈妈对女儿说》专栏里倏然过去,《妈妈对女儿说》专栏也随着女儿的长大而结束。
后来我应邀到一些高校的文学社去作讲座或交流。令我惊讶的是,大学生们是如此熟悉我的女儿,原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是看《中学生天地》长大的。我没想到那个专栏竟然如此深刻地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尤其是女孩子,她们一直在心里将自己虚拟为我的女儿,而将我虚拟为她们的妈妈,她们对我是如此的信任和坦率,在某种意义上也许超过了对亲妈妈。这才知晓,写给孩子看的东西,只要你曾倾注了心血倾注了爱,就非常有可能深深植入他们的记忆。
而孩子的记忆,是会长大的。
莫小米 《杭州日报》高级编辑
不尽的缘分
王晓秋
女儿已经长大成人,陪伴女儿一起走过的日子,一直是妈妈心中最明亮的记忆。
《中学生天地》和我们母女很有缘分。
女儿海虹读中学时,遇上了“成长的烦恼”。上课写小说,喜欢做自己的事,有的功课期末挂了红灯。我们提醒、劝告、训斥,收效甚微,她依然我行我素。我们之间关系疏远了,时有争执,那个小学时可爱听话的小女儿变了。
那时《中学生天地》杂志编辑部就设在我上班的教委大院里,一次在办公室不经意地翻了这本杂志,里面有一个栏目《去问阿培》让我眼睛一亮,我读后带回家给女儿看。我们都被阿培吸引了。阿培回答中学生的来信,态度是那样亲切、平等,善解人意。此后我学着以阿培那样的态度和孩子交流,像阿培那样来思考问题,理解孩子。女儿呢,也按阿培的建议来理解妈妈。
后来女儿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她和《中学生天地》的缘分却绵绵不绝。
2001年,《中学生天地》的主编得知海虹喜欢写科幻,就鼓励她为中学生创作。海虹把创作的卡通漫画《追日》的脚本整理润色,交由《中学生天地》分5期连载。受到中学生的欢迎。2004年10月,《追日》荣获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002年秋,“火星叔叔”美国国家宇航局科学家兰蒂斯博士在中国科技馆为首都听众作“火星与太空探索”科普报告会,海虹担任报告会的翻译。看到许多中学生对报告会的内容很着迷,她特地为《中学生天地》采写了专访《火星探索:现在与未来》,受到了中学生读者的欢迎。
现在,她正在为和当年的她一样喜欢这本杂志的少年读者们翻译一些有趣的魔幻故事。
生日快乐!
川上袜子From日本
关键词:祝福》和我们母女很有貮 狓KC
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但袜子和“中天”,还是有不得不言说的祝福……
一本杂志走过20年,不知带给多少人开心和思索,记录过多少少年的心路历程呢。
在过去一年,川上袜子和《中学生天地》主要联系是封面制作。每月,主编都会把这期的主打选题mail给袜子,作为封面插图的题材。由此我看到编辑们是如何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贴近读者。
虽然袜子很忙,但是为《中学生天地》制作封面,却是袜子很乐意做的一件事,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一是和大家一样,袜子也很喜欢这本小小的杂志。我最初认识它是在它5岁左右的时候,那时就有一群很棒的编辑在做这本杂志,我知道他们是用“心”在做的……直到今天还是这样。
二是袜子觉得做学生杂志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影响一代人的心灵。呵呵,希望《中学生天地》保持她的人文气质,引导人的心灵走向更美好,成为更多人的好朋友。
祝福《中学生天地》这棵美丽的树越长越茁壮,祝福读者们在成长的路上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