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模型是通过实体结构、实物模型来描述生物学概念或过程,它表达了特征,是建立在分析现象与机理认识基础上的模型。物理模型辅助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类物理模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例分析。
◆关键词:主动学习;物理模型;模型建构
现在的教改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让学生从单纯的学习书本知识转移到学会做人、做事、生活和生存中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实现学生向“思考型”、“研究型”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呢?我想教师在研究本校学情的基础上,精心的设计教学过程,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和媒介,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多注意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很重要。在现今科技发展越来越快,多媒体教学已经深入了生物课堂,很多老师也爱用视频、图片等来直观展示,效果也很好,对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很有好处。但看到不等于摸到,如果能摸到,甚至亲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思考、要研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会大大有益。因此加强物理模型建构,我认为对现今的生物教学很重要。
那么什么是物理模型呢?它是通过实体结构、简单的实物模型来描述生物学概念或过程,它可以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是建立在分析现象与机理认识基础上的模型。物理模型直观、形象,在教学中应用很多。如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肾单位结构模型、肺泡结构模型、小肠结构模型等。
建构物理模型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创造性思维。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和构造力都可以得到提高,这些在传统模式下学生很难得到锻炼。物理模型很多,主要包括:实物模型、模拟模型、图画三大类。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列举出一些实例来说明。
(1)实物模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例如:在学习《生物体的器官、系统》这一节课时,教师先复习动物组织的分类和实例,讲解器官前,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进行鸡翅的观察和解剖,在了解鸡翅从外到内的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组织在鸡翅中的分布及鸡翅的功能,建立起器官的概念。这样先简单复习旧知,安排学生动手解剖,观察思考,生成问题,回归课本,这样设计教学环节,促使学生探究学习,学生不但兴趣浓厚,在探究中,不知不觉既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在学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时,教师可以展示多肉的扦插,讲解扦插的原理、分类(叶插、茎插和根插)及所需要的材料。通过实物模型的展示,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接受了知识,并且知道了生物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模拟模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例如,在学习《性状遗传有一定规律性》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蓝色卡纸片、无色透明塑料片来制作显隐性基因,并以此来说明性状遗传的规律这一抽象概念的模型。制作过程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蓝色卡纸片代表显性基因A,无色透明塑料片代表隐性基因a。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出现的,所以会有三种基因型,两张蓝色卡纸片叠加AA,把无色透明塑料片放在蓝色卡纸片上叠加代表Aa,两张无色塑料片叠加代表aa;从三种叠加方式,可以很直观的看到颜色,前两种叠加都只看到蓝色,说明显性基因掩盖了隐性基因的作用,它们都表现为显性性状,最后一种叠加,看到无色,表现为隐性性状。第二步,在一张白纸上,画大圈代表细胞核,圈中画出成对的长条形代表细胞核中的成对染色体,将纸片和塑料片粘在长条形上的相同位置,代表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第三步,在每个大圈下,画出两个小圈,代表形成了配子。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离,上面的基因也随之分离。所以每个小圈中只有一条长条形(上面或蓝色卡纸片或无色透明塑料片)。第四步,不同的配子完成受精作用,细胞核会融合,基因发生随机结合,这样形成的后代可能有哪些组合,可以在小圈下继续画出。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学生直观感受并理解了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体细胞细胞核中存在染色体,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也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配子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成对的基因也随之分开。形成子代时,不同的配子相互随机结合,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
(3)图画模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图画模型主要指的是一些结构模型图,在教材中呈现的很多,大部分结构模型图也是考试的重点,图画模型能帮助学生认知一些看不到的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结构模型图,结合课本文字,一一识别结构,划出各结构的功能。教师可以将模型图分解讲解,指导学生不看书,一步步绘制出模型图,边标结构名称边说功能。通过图画模型的观察、分解和再画,让学生图文结合,使图画模型的记忆更牢固更持久,学习效率提高。
物理模型的建模教学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一些教学设施比较落后的农村校来说,自制模型辅助教学,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大大提升学习效果。当然我们提倡建模教学,也并不是說每节课都需要建模,哪些课堂需要,哪些课堂不需要,哪些知识点需要哪种的模型,哪些模型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一起制作,这些都需要教师经历长期摸索和实践,才能找到合适的材料和方法,不断地在教学中积累经验,完善,创新。
参考文献
[1]林铭霞.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模型建构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263-264.
[2]裴景娜.初中生物几种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08,24(6):19-19.
[3]吕国庆.物理模型的建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5,2:62-62.
◆关键词:主动学习;物理模型;模型建构
现在的教改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让学生从单纯的学习书本知识转移到学会做人、做事、生活和生存中去,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实现学生向“思考型”、“研究型”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呢?我想教师在研究本校学情的基础上,精心的设计教学过程,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和媒介,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多注意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很重要。在现今科技发展越来越快,多媒体教学已经深入了生物课堂,很多老师也爱用视频、图片等来直观展示,效果也很好,对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很有好处。但看到不等于摸到,如果能摸到,甚至亲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思考、要研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会大大有益。因此加强物理模型建构,我认为对现今的生物教学很重要。
那么什么是物理模型呢?它是通过实体结构、简单的实物模型来描述生物学概念或过程,它可以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是建立在分析现象与机理认识基础上的模型。物理模型直观、形象,在教学中应用很多。如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肾单位结构模型、肺泡结构模型、小肠结构模型等。
建构物理模型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创造性思维。在这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和构造力都可以得到提高,这些在传统模式下学生很难得到锻炼。物理模型很多,主要包括:实物模型、模拟模型、图画三大类。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列举出一些实例来说明。
(1)实物模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例如:在学习《生物体的器官、系统》这一节课时,教师先复习动物组织的分类和实例,讲解器官前,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进行鸡翅的观察和解剖,在了解鸡翅从外到内的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组织在鸡翅中的分布及鸡翅的功能,建立起器官的概念。这样先简单复习旧知,安排学生动手解剖,观察思考,生成问题,回归课本,这样设计教学环节,促使学生探究学习,学生不但兴趣浓厚,在探究中,不知不觉既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在学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时,教师可以展示多肉的扦插,讲解扦插的原理、分类(叶插、茎插和根插)及所需要的材料。通过实物模型的展示,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接受了知识,并且知道了生物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模拟模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例如,在学习《性状遗传有一定规律性》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蓝色卡纸片、无色透明塑料片来制作显隐性基因,并以此来说明性状遗传的规律这一抽象概念的模型。制作过程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蓝色卡纸片代表显性基因A,无色透明塑料片代表隐性基因a。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出现的,所以会有三种基因型,两张蓝色卡纸片叠加AA,把无色透明塑料片放在蓝色卡纸片上叠加代表Aa,两张无色塑料片叠加代表aa;从三种叠加方式,可以很直观的看到颜色,前两种叠加都只看到蓝色,说明显性基因掩盖了隐性基因的作用,它们都表现为显性性状,最后一种叠加,看到无色,表现为隐性性状。第二步,在一张白纸上,画大圈代表细胞核,圈中画出成对的长条形代表细胞核中的成对染色体,将纸片和塑料片粘在长条形上的相同位置,代表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第三步,在每个大圈下,画出两个小圈,代表形成了配子。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离,上面的基因也随之分离。所以每个小圈中只有一条长条形(上面或蓝色卡纸片或无色透明塑料片)。第四步,不同的配子完成受精作用,细胞核会融合,基因发生随机结合,这样形成的后代可能有哪些组合,可以在小圈下继续画出。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学生直观感受并理解了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体细胞细胞核中存在染色体,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也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配子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成对的基因也随之分开。形成子代时,不同的配子相互随机结合,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
(3)图画模型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图画模型主要指的是一些结构模型图,在教材中呈现的很多,大部分结构模型图也是考试的重点,图画模型能帮助学生认知一些看不到的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结构模型图,结合课本文字,一一识别结构,划出各结构的功能。教师可以将模型图分解讲解,指导学生不看书,一步步绘制出模型图,边标结构名称边说功能。通过图画模型的观察、分解和再画,让学生图文结合,使图画模型的记忆更牢固更持久,学习效率提高。
物理模型的建模教学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一些教学设施比较落后的农村校来说,自制模型辅助教学,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大大提升学习效果。当然我们提倡建模教学,也并不是說每节课都需要建模,哪些课堂需要,哪些课堂不需要,哪些知识点需要哪种的模型,哪些模型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一起制作,这些都需要教师经历长期摸索和实践,才能找到合适的材料和方法,不断地在教学中积累经验,完善,创新。
参考文献
[1]林铭霞.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模型建构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263-264.
[2]裴景娜.初中生物几种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学,2008,24(6):19-19.
[3]吕国庆.物理模型的建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5,2: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