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引领,静待自读花开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ib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自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文本的读者价值转化为教学价值,还要带领学生在自读中实现文本的教学价值。自读课的教学策略原则是让学生从“教读”迈向“自读”,并学以致用,学会阅读。教师要重视过程的指导,特别是要给学生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
  【关键词】阅读教学;自读;默读;批注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专项课题“初中语文本真教学的策略研究”(Z282015013);成都市科研课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成策略的实践研究”(2014GY39)
  【作者简介】刘勇,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首届中小学教学名师,成都市首届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成都市组织部首届十大优秀教育人才,成都市学科带头人。一、教学设想
  《动物笑谈》一文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康拉德·劳伦兹从一个动物学家的角度,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记述了观察动物和进行科学实验的全过程,写出了动物们的调皮与可爱,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和为科学献身的执着情怀。
  《動物笑谈》是一篇自读课文。首先,教师要明确这一篇自读课文在整本书、整个单元中的独特地位,以此精准定位,精确定教,精细定学,以促进学生自读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实。其次,要选取恰当的自读策略。前一课,教师应当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并在课堂进行适当训练;而在本课教学,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默读方法和批注方法,在课堂中做适当的强化、引导和提高。基于此,教师应当从“扶”到“放”,在课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读,让学生与文本、作者、同学、自己对话,教师则静待自读花开。
  二、学习目标
  ① 学生学会默读,通过抓中心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 通过批注关键语句,学生体味文章幽默风趣的语言。(学习重点)
  ③ 知人论世,学生感知作者专注忘我的科研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学习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诗意导入,感受人与动物的关系
  屏显(生读):
  从来没有哪个国王,
  能够像所罗门这样,
  他可以和蝴蝶说话,
  就像两人闲聊家常。
  ——[英]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
  师:这首诗讲述的是犹太民族著名的智慧之王所罗门王。相传,他得到一枚神奇的魔戒,拥有这枚指环就可以和所有动物对话。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神奇的文章——《动物笑谈》(板书:动物笑谈)。好一个“动物笑谈”,是谁在“笑”?这其中的“笑”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呢?我们来看看现实中大家“笑”谈动物的情景(屏显,如图1)。聪明的猴子被绑缚着跪地乞讨,强悍的公牛在人类利益的驱使下血腥争斗,高飞的鸟儿被关在笼中被迫与其他鸟儿打斗,就连雄壮的大象也被皮鞭驱赶着供人娱乐,围观的人们却看得津津有味,还一边喝彩,一边大笑。他们的“笑”和这篇文章中的“笑”意义相同吗?
  【设计意图】教师在教学中链接诗歌和传说,让学生有想读文章的愿望;联系生活和现实,让学生思考。自读课的导入,就是为了让学生乐意带着问题真正地自读起来。
  (二)默读课文,把握“笑”的内容
  ①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抓中心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 默读方法: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
  ③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中心句:“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点拨:中心句也解读了标题的含义,谈论在研究过程中作者与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逗笑的主角”——怪诞、发疯的行为,让人惊奇;“有趣的配角”——可爱的动物们让人忍俊不禁。笑自己,这是一种智慧,这叫自嘲;笑动物,这是一种心态,这叫忍俊不禁。)
  教师板书:笑、自己、动物。
  师:文章提到“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究竟发生了几件有趣的事情呢?
  (预设:第一,我学着当母水鸭,小鸭子依赖我的事;第二,我对前来寻找我的可可大声喊叫;第三,可可把父亲身上的衣服扣子全咬下来;第四,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
  ④ 自读方法之一:抓中心句,概括文章内容。
  【设计意图】以上设计不仅是基于“学习者中心”的考量,也是学情调查。默读全文抓关键词句,梳理情节品出故事情味,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自读课文的巧妙抓手。学习应当遵循“跳一跳摘到桃子”原理,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圈点批注,品读“笑”的表达
  1方法指导
  师:在这些笑谈的趣事中,你觉得“最逗笑”的是哪些细节?请找出相关的语句说明。
  (预设:批注法是最常用的一种自读方法,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点评《红楼梦》,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当属批注的典范。)
  (屏显)“这自然是一些外地来的观光客,他们大概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因为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这句话有三个妙点:一是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作者不顾自己的形象模仿母鸭爬行的姿态,让人忍俊不禁;二是周围人的惊奇反应,产生喜剧的效果;三是“一大把胡子”“大男人”的表述具有调侃的意味。
  2学生批注,互动交流
  (教师点拨后小结本文语言特点:语言诙谐,活泼有趣;细节传神,生动形象;修辞运用,风趣幽默。)
  【设计意图】做批注是很好的“自读”方式与策略。它不仅可以让学生静下来思考,并锤炼自己的语言,完善自己的表达,还可以让学生在“批注”中获得更多的“干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知人论世,挖掘“谈”的内涵   师:跳读课文,回品关键性语句。从这些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让人发笑的事情背后,你可以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学生批注,互动交流
  (预设:课文作者对水鸭的理解,有爱心,更有耐心。周围人的反应也从侧面烘托出作者研究时的专注和忘我的精神。课文作者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没有急躁与反感,付出体力与时间,挽回小水鸭的信任和喜欢。)
  2方法小结
  自读方法之二:抓关键语句,品读理解。
  3了解作者
  (预设:如何理解“怪诞”?——不顾自己的尊严,模仿动物的行为,与动物打成一片,对动物非常有爱心和耐心。)
  师:“疯子”其实不疯,它折射出作者研究的专注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恰恰是这种品质成就了他,后来,康拉德·劳伦兹成为著名的科普作家和动物行为学家。
  教师用PPT展示作者图片和主要成就。
  康拉德·劳伦兹,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奖。除了学术上的成就,康拉德·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
  师:他深深地沉浸在自然之中,他常常与动物们乐此不疲地玩乐。“我常常光着身子,跟它们疯在一块儿,我们一起在草堆里爬来爬去,或是在水里游泳戏水。”英国著名诗人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说过一句话,可以作为作者的研究注脚,请齐读(PPT出示)。
  共同患难方知相互同情。
  ——[英]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4了解作品
  (预设:作者将研究过程娓娓道来,普及科学知识,诙谐幽默地拉近与动物的距离,给人以亲切感。作者对研究的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表达出对动物的关爱与理解,以及对自然的亲近和尊敬。)
  教师PPT出示:
  我很少嘲笑动物,如果我嘲笑了动物,事后通常会发现,我嘲笑的其实是我自己,是人类,因为那是动物在多少有些无情地、讽刺地扮演我们。
  他们所嘲笑的,在我看来却是十分神圣的:生命起源之谜、创造与造物主之谜。变色龙、河豚或食蚁兽的怪异模样,在我心中引发的不是好笑,而是一种敬畏之情。
  ——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第五章“嘲笑动物”
  师:是啊,“笑谈”的背后,其实是尊重与敬畏,是痴心与爱心。
  教师PPT出示:
  诗人的情怀
  科学家的谨严
  孩子般的心肠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具备诗人的情怀和孩子般的心肠。我们的年纪如诗如画,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但我们还缺少科学家的谨严精神。希望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学习科学家严谨的品质时,不要丢失诗人的情怀和孩子般的心肠。否则,你只能成为一个冷冰冰的人。
  5方法小结
  自读方法之三:知人论世,反思自己。
  【设计意图】本环节,要力图避免人文教育的凌空蹈虚,追求语文教育中语文知识与人文教育的水乳交融。以知人论世为路径,可以避免讲授的空洞;以回归文本为抓手,可以在触摸语言中感受文章的温度与厚度。
  (五)拓展思考,推荐阅读
  师:不善于读书的人犹如在砌墙,读的书越多,砌的墙越高,最后把自己深深地囚禁在其中。而善于读书的人犹如在开窗,读的书越多,通向世界的窗口越多。這其中的区别是什么?这就是思考的力量。
  1教师PPT展示
  如果在六月一个美好的日子,你突然撞见如下情形,你会如何反应:一阵杂乱的嘎嘎声从高高的屋顶传来,一抬头,你看到一个长着犄角、尾巴和爪子的魔鬼,还吐着舌头散热,从一个烟囱爬到另一个烟囱边,周围有一大群黑鸟,那叫声简直要把你的耳膜刺穿。这让人惊慌的场景也许把你搞糊涂了。其实魔鬼正拿着钳子往小寒鸦的腿上套铝环,套好了之后,他又小心地把小鸟放到窝里。当我给所有小鸟都套过环后,低头一看,头一次发现村里的街上有这么多人。他们都在仰着头向上看,表情和花园栏杆旁的游客一样,脸上写满了惊恐。
  ——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第五章“嘲笑动物”
  2学生谈收获,教师推荐阅读《所罗门王的指环》
  【设计意图】教师继续为学生搭建从单篇到整本书阅读的桥梁,从《动物笑谈》到《所罗门王的指环》,首先让学生愿读、乐读,而非强迫式地阅读。从现场教学来看,效果很好,学生用抓住关键词句和批注的方法品出了节选故事之奇、语言之妙和情怀之美。学生纷纷表示,要看《所罗门王的指环》这本书,其迫不及待之势让人喜极。
  3教师PPT展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如图2)
  4教师总结
  师: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喜爱动物的口号上,而是要从心底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希望我们的笑容也不再是没心没肺地建立在动物的痛苦之上,而是发自内心的最真诚、最纯净的笑。这样的笑是尊重,是和谐,是人间的天籁之音。(板书:尊重、和谐)
  【设计意图】适当的拓展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利于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教读到自读,再到课外阅读,把课堂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四、教学反思
  (一)进行精准的文本解读,是自读课设计的基础
  阅读教学,要开发显性教材文本中的隐性教学价值。正如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所言,语文教材只是语文教学内容一种潜在的存在[1]。在自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文本的读者价值转化为教学价值,还要带领学生在自读中实现文本的教学价值。基于自读的课堂教学,文本解读是基础,教者文本解读之美,学生自读呈现之美,师生合作共生之美,可以形成和谐共振的课堂。否则,学生以消遣和娱乐的视角来进行自读,不管其读了多少书,都不能真正地实现自读的教学目的。
  《动物笑谈》初看搞笑:“我”学母水鸭好笑,对天空中飞翔的鹦鹉可可大声喊叫好笑,鹦鹉可可把父亲身上的衣服扣子全咬下来好笑,鹦鹉可可把母亲的毛线缠绕在树上也好笑。还有,“我”险些因此而被送进疯人院。这些都太搞笑了。但是,本文难道仅仅是好笑吗?敲开语言的外壳,进入文本的深处,需要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浅斟低唱。初读是可笑,再读是可爱,细读是可敬。其豁达洒脱的个性可爱,其探究真理而忘我献身的精神是可敬的。   因此,本课从“笑”的行为切入,显得新颖有趣;随着教学的渐次推进,学生通过细品文字、还原情境、知人论世、感悟精神进行对话和建构发现,爱与信任才能激发源自内心的“笑”。
  (二)选择合宜的教学策略,是自读课教学的关键
  教学策略具有指导性、灵活性、最优化等特征[2]。自读课选择教学策略的原则是要让学生从“教读”迈向“自读”,并学以致用,学会阅读。教师要重视过程的指导,特别是要给学生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魏书生认为,学生会读书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能由教师替他们形成,只能靠他们的实践[3]。
  1“三看”——自读的路径
  阅读教学不仅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如标题、语言、结构等,还可以灵活运用教材中的“助学系统”。在自读课教学中,学生可使用“三看”的方法,即看标题、看旁批、看阅读提示。语文教科书内部结构所隐含的知识和能力线索要借助范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导学系统组织起全部教学内容[4]。
  自读课的课文,如《动物笑谈》《走一步,再走一步》《再塑生命的人》等,标题就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用标题切入,让学生大胆猜读,然后再进行比照学习。自读课的“旁批”,更注重引导学生在自读中静下来思考,慢下来品悟,或智慧点拨,或精要引领,或问题促思。而文本后的“阅读提示”,大多紧扣文本特质和单元重点,特别是在语文元素上给予学生很好的自读提示,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不同的自读路径。
  2“三读”——自读的方法
  学生自读还需要搭建学习支架。自读显然不是简单粗暴地让学生自己去读。简而言之,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阅读才是真正的自读,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三读”。
  (1)“猜读”激其趣
  这里的“猜”指的是猜测和想象,指向“发散的课堂”。它可以让自读充满诱惑,让情节充满悬念,让教学充满张力。
  这个环节一般可以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开头进行,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根据已知的内容推测未知的内容。猜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可以提高学生自读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读思结合,还能比较对照,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水平。
  (2)“默讀”通其意
  这里的“默”指的是缄默和内化,指向“安静的课堂”。它可以保证自读的时间与空间,让课堂静下来,让学生读起来。
  此时的默读,既是一种整体感知,也是一种学情前测,让学生亲近语言,并能在默读后的展示中呈现出来,给教师的阅读点拨和后续推进搭建了真实的教学平台。如在本文的教学中,学生在默读后,能较为快捷和准确地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教师也可以迅速地帮助学生提炼关键词并发散思考的角度,保证了对文章内容的精准把握与全面解析,增强了学生自读过程中的生成性及实效性。
  (3)“批读”理其味
  这里的“批”指的是批注和批判,指向“思考的课堂”。它可以提高思维的深度,保证自读的厚度。
  做批注是自读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它讲求读、思、悟、评相结合,在课堂上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的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在自读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大力提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
  做批注时要注意四点:一是选点要少,可以选感悟最深或自己喜欢的地方,让学生乐于批注;二是角度要广,可以是内容、语言、情感、手法等方面,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三是过程要慢,在批注的时候要反复吟咏、咀嚼、玩味,才能动笔批注,让学生批注有深度;四是要求要简,语言简练,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让学生发言有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阎承利.课堂教学的策略、模式与艺术[J].教育研究,2001(4):4346.
  [3]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4]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性质是数学对象(包括定义、定理、公式等)所具有的特征。数学性质是数学深度思维的结果,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是培育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重要载体。然而,在数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中,有的教师对数学性质的教学不够重视。承接本专题的系列创课设计,研究者基于范希尔理论,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为例,尝试优化数学性质的创课设计。  【关键词】数学性质;创课;范希尔;优化  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定理等是数学
期刊
【摘 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下,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文言文篇目大量增加。基于文言文的课程目标和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的编写特点,文章以《司马光》教学为例,以诵读为主要教学方式,多方面渗透文言文语言特点,相机进行人文教育,促成学生的双向发展。  【关键词】统编教材;双线组元;文言文教学  【作者简介】杨峰权,高级教师,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语文统编教材的一大亮点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期刊
【摘 要】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某出版社编制的教科书关于“圆的切线判定定理”内容存在提供的知识量不足的问题。通过访谈12名初中数学教师和对两个班级的课堂教学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者发现部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不足,不做内容补充的教学活动效果不尽如人意。适当增加教科书与教师指导用书的数学知识量,将有助于一般的数学教师更好地使用教科书与教师指导用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教科书;教学指
期刊
【摘 要】语文教育的本质决定其必须承担起培养人的重任。小说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思索、对人性的展示、对生命意蕴的揭示。教材中的小说是感悟人生真谛的范本,小说阅读教学应充分发挥其人生教育功能。语文教师应从思想认识上修正学生阅读小说的目的和方法,摒弃陈旧的、浅层次的小说教学方法,以“审美人生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引进课本以外的大量的优秀小说,引导学生做感悟人生的有心人。教师应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以自己的人格
期刊
【摘 要】“延后评价”是指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后作业、课后练习、单元试卷等的批改,对学生达成相关教学目标进行反思评价。由于这些评价无法在课堂上及时进行,因此称之为“延后评价”。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概念不清晰、板块内容“三不符”、板块内容“两两不符”、支架设计不完善、教学目标多等问题,教师可采取讲清概念、完善支架、削减目标等对策予以有效解决。  【关键词】延后评价;阅读教学;对策  【作者简介】黄大权,
期刊
【摘 要】六十年的数学教学和教育研究生涯,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6年至1986年,是为数学教育研究打基础、扩视野、吸取正反面经验教训的阶段。这个阶段为数学研究的道路做铺垫。第二阶段,1986年至2001年,是学习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探索阶段。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后静心写作、力求发表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的阶段,一批著作陆续出版。展望未来,中国的数学教育一定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
期刊
【摘 要】批判性阅读是一种要求较高的阅读模式,需要一定的阅读量和专业的训练。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补充一定的知识资料,为学生提供释疑的工具;同时引导学生鉴赏想象,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批判性阅读的训练。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提供一定的“支架”,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的意识和习惯。  【关键词】批判性阅读;文本细读;咬文嚼字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语文‘细读法’理
期刊
【摘要】《草房子》是曹文轩小说中的重要作品之一,以苦难生活为底色,引导人以“善”和“美”作为突围困境的路径,表达出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是可列入“整本书阅读”的优秀文本。叙事是小说最本质的文体特征,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情节是叙事的线索,环境是叙事的背景。在为学生作阅读导读时,教师应当从文本的“小”处读起,读出情节、物件、环境等方面的细节,让学生爱上“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草房子》;整本书阅读;
期刊
【摘 要】教学与研究是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文章基于一位普通高中英语教师的成长经历,从信念、学习和写作三个方面,阐述了高中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促进专业发展的原因与方法。  【关键词】教学教研;教师发展;经验总结  【作者简介】杜锐,襄阳市第一中学英语教研组副组长。  每当看到《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杂志,我的内心充满感激,因为她是我教育生命中的一位贵人。因为她,我发表了6篇教学论文,其中有3篇被
期刊
【摘 要】有的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往往会下降,在科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不能发现科学学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杠杆的科学”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劣构问题情境,对驱动学生积极投入探究活动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一个具体、清晰、带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探究任务的完成,会让学生在物化的成果中真切体会科学探究的显性价值。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活动中,教师及时、适切的指导使学生更容易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