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ke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应获得的一项基本的语文素养。朗读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元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准确领会作者的意图是大有益处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如粜从学习朗读之初就拥有强烈的兴趣、掌握正确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我班学生朗读不正确、不流利、缺少感情等问题,我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巾,努力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想读、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有读的欲望和乐趣,这是激发学生朗读的动力。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日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学习的前提,一个人倘若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自然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朗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猴子种果树》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有一只小猴,他先后种了四种果树,有梨树、杏树、桃树和樱桃树,可是最后他一种粜子也没吃着,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的引言,引起了同学们的很大兴趣,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同学们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好处的。
  2.利用语文插图,激发朗读兴趣
  我允分利用义中包彩鲜艳、丽面形象逼真的插图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比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指导学生观察图丽:①学生自由观察插图。初看插图,学生可能只有一个整体印象,并不能清除准确地理解图意。②针对问题,仔细观察插图。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便可加深对图意的理解。看完了插图,学生肯定急着想知道课文的内容,这样学生就很乐意地朗读起来。
  二、教给学生朗读方法,打好朗读基础
  低年级学生初学朗读,正是打基础的阶段。学贵得法,方法正确,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大有益处。
  1.教师范读。儿童模仿能力非常强,低年级学生尤其喜欢模仿。鲜活、生动地直观示范会使学生产生“顿悟”和“灵感”。因此,教给学生朗读方法主要通过示范的方式进行。例如,范读长句子要突出自然停顿;句、段中要求掌握的生字、多音字、音近字等,范读时可以放慢速度、字字清晰,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记忆;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句子时,教师可以将自己对朗读材料的感悟融情于声,让学生从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范读中心有所触、情有所动、语有所悟。教师还可以从学生中物色优秀的范读者,学生朗读之后可做适当评价、简释、提示,引导学生揣摩“为什么这么读”,“还可以怎么读”,使学生朗读感悟力得到提高。
  2.以理解促进朗读。理解和朗读是语文学习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朗读做到有感情,就必须揣揣摩词句,领会意境,见景生情。首先要钻进文中进行分析,加深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读懂文中之理,感受文巾之情,而后读出文中之味,读出文中之趣。我认为在低年级,乃至整个小学阶段,不宜单纯教技巧,而应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去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悟出来的,则记得牢,久而久之,则自然形成内功。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指导方法。
  3.适当教给朗读技巧。理解是认识,朗读是技能。有些学生能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却不能恰如其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应该掌握一些朗读技巧。例如:停顿、轻重、语气等在朗读巾要随着表达的需要而变化,描写突然发生变化、着急、遇到危险情况的句子,常读得快些、急促些;表现高兴、兴奋、夸奖的句子,读时音调略高;表示悲痛、沮丧的语句可读得低沉些、缓慢些。这些朗读技巧是在理解正确的基础上运用的,重在恰当、适度,切忌缺乏感情、拿腔拿调。
  三、以评促读,读中体验乐趣
  1.运用激励语言,适时给予评价。成功的喜悦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应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扬,如:“你的声音真响亮”“从你的朗读中,我感觉到了美妙的情境”“你的声音真甜美”“你读得声情并茂,老师和同学都被你感动了”……在教师真诚的赞美中,学生一定会体会到绘声绘色的朗读所带来的成就感。有时,我还用肢体语言来给予评价:翘起大拇指、鼓鼓掌、发自内心的微笑、连连点头等等,都可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会树立信心,读的乐趣就会高。
  2.学生互评,以评促读。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创造,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圳练与指导,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这时我充分给学生自主权,激活参与,让学生互坪,教师点评,以此唤醒学生的灵感,体验朗读的乐趣。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课,当一名学生读完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她读课文时声音很大,也很流利,但没有感情”。这时我追问一句,“你能有感情的把这一段读给大家听吗?”这位同学欣然同意了,当她读完后请其他同学再点评,有位学生说“老师,她读这一段时,读得非常有感情,声音响亮,我觉得很好”。然后,我让其他同学模仿这位学生的语气读一读这段,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如果将评读训练到位,相信在读与点评中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朗读的技巧,以评促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也体验到了读书的乐趣。
  教学中,我有机会就换着法子引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的朗读提高有很大帮助,让他们都能在朗读中体验到朗读的乐趣,喜欢朗读,喜欢祖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如今,朗读作为阅读教学要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只有靠经常的反复训练,才能实现朗读为理解课文搭好桥;也唯有重视朗读,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传授正确的朗读方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作者单位:扬州市花园小学)
其他文献
教师对词语教学往往不够重视,理解时常以字典的解释为主,考试时让学生死记硬背词语意思。这样做学生不仅没有真正掌握词语的意思,而且在运用时常常词不达意,张冠李戴。那如何让词语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呢?  一、联系生活,丰富内涵  词语教学要摒弃纯粹依赖字典的做法,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抽象的词语转化为形象而内涵丰富的东西。《黄鹤楼送别》中有许多描写春景的四字词语:暮春三月、烟雾迷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互动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人教学过程,并在其中获得丰富而有质量的学习经验的教学交流活动。  目前部分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多,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少;师生之间表面性、浅层
期刊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教学中,怎样凸显概念本质、化解教学难点,使学生准确理解并掌握新知,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笔者认为,巧妙运用板书,是搞好数学概念教学的一项有效措施。  一、板书提供模式,凸显概念本质  凸显本质是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除了运用生动的语言、直观的教具和丰富的练习米突出概念本质外,通过简明扼要、生动直观的板书来体现教学重点也是重要方法之一。  如教学苏教版第五册“认识分数”。一般
期刊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探索的空间,保证探索的时间  一堂高效优质的课离不开仝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要努力为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创造条什,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时间与空间,做到学生自己能
期刊
孩子是富有灵魂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发展其身体、心智和灵性。教学要充分关爱孩子的生命活动,追求富于“灵动”的教学,实施“性由天成,促其发展”的教学策略。教学应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他们学习、实践的空间,让他们张扬个性,释放生命活力,真正走向学生内心,滋养学生心灵。课堂不应该给学生太多的枷锁,课堂应真正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蓝天,课堂异彩纷呈的同时孩子也必然灵性十足。  学生的灵性是与生俱米的,是需要发
期刊
正如劳动工具对工作效率的意义一样,教学手段对教学效率是极其重要的。有人说,教师只要一本书、两支粉笔就足以了。这只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条件下,维持低效课堂教学活动的起码要求。心理学研究表明,口头讲解及教师板书所能传递的教学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它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更大的局限性在于使“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局限在学生狭窄的视野和经验范围之内。于是“直观性教学原则”应运而生,让学生在课堂获得直
期刊
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捉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怀疑、闲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念,而这种心理义驱使他们积十62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英语课常巾,教师的有效提问是教师根据课常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常教学中创没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没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课常教学提问方式。  一、精心设计提问点  所谓课常教学提问点就是教师在课常教学时提出问题的切人点。在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安排了一些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这些具有生活味道的内容及一些生活问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这便是强化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的“链接与交互”。  我们先看二年级一节实践活动课的案例:1.创设情境:一个盒子,教师向盒子里放人1角和5角的硬币若干枚(足够多),然后从盒子里摸出
期刊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随着作文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多媒体辅助教育技术的日臻完善,作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利用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可以明显提高习作教学的效果。  一、激活情感,诱发学生写作热情  多媒体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在渲染气氛、创设环境、再现情景等方面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它的内容都源于学生们的亲身经历和平时的耳闻目睹,或展现优美的丽面,或展示感人的瞬间,或
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人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生命,要把课堂作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要让学生主动地发展,要关注学生潜能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有生命力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张扬,每个个性世界潜能得以挖掘呢?  一、激发情感  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发展。  1.运用情感魅力,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通常,心理情感因素障碍越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