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村官”中途流失现象严重,主要是因中国传统文化“官本位”思想影响、人员选择不当、农村就业环境整体情况较差等八种因素造成。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选择恰当的人员,搭建有效创业平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全方面启动大学生新农村就业计划。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流失 原因 对策
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目前,此计划正在以“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形式在全国逐步推开。但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官”中途流失现象严重,有些省份流失率达70%以上。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关乎新农村建设大批骨干力量和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的大事,因此,研究影响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的因素及建立长效机制,对于落实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尤为重要。
大学生“村官”中途流失因素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官本位”思想导向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一个做“村官”的大学生,一般不甘于只做一村之官,而要做一镇之官、一县之官、一市之官,只要可能就会一直为之努力。因此,当“村官”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只是跳板与资本。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村官”的提拔,但是一心想当大官的“村官”,决不会在基层待得太久。“官本位”的导向作用是其不能扎根基层的根源。
初始阶段把关不严造成人员选择不准。初期阶段人员选择极为重要。在“村官”选拔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选择了满脑子做官思想的学生;二、选择了对农村毫无了解的学生;三、选择了专业相差甚远的学生;四、选择了缺乏务实精神的学生;五、选择了把农村当作暂时去处的学生;六、忽略了热爱农村工作的学生。人员就像火种,人员选择不准,中途流失是一定的。
因政府准备不足与重视不够造成信用问题。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在上世纪80、90年代,他们更注重现实、利益与自我实现。各级政府对其新农村就业的心理状态估计不足,对大学生“村官”成长关怀不足,导致部分“村官”流失。这决不是作好宣传就能解决的问题。比如保障体系不健全,大学生有后顾之忧、前期重视而后期对大学生“村官”培养关怀不够等等。各级部门的用心不足必将使大学生对政府的信用产生疑虑。在加之本身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清,中途流失在所难免。
大学生择业初始阶段岗位不稳定。当今时代,大学生择业呈现多元化特征,岗位流动性很强。北京市曾对96家用人单位做过调查,大学毕业生首次就业后3年内的跳槽率达到70%。因此,选择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岗位已成为一种正常现象。大学生“村官”中途流失的现象是由众多因素叠加而造成的,当今社会青年选择变动不居和“跳槽”风潮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能把大学生“村官”流失全部归因于体制、政策和农村环境艰苦。
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初始阶段就业前途忧虑。由于特殊的国情,我们不能直接照搬发达国家的农村发展模式,一切都需要在探索中发展,因此所引发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政策心存疑虑。调查显示,有23%的大学生对参加新农村建设感到前途渺茫,66%的大学生认为有无前途关键看国家政策,有的甚至顾虑会成为政策的牺牲品。有如此疑虑,造成其决心不足,尤其在遇到困难时,更容易造成大学生“村官”流失。
城市现代化对精英人才的吸引效应。人才流动有着自身的规律。在市场机制背景下,从乡村到城市是符合人才流动规律的,这就是城市现代化对精英人才的吸引效应。同时还伴随着一种心理效应,即为了标榜自己是精英而不甘扎根于乡土之中。大学生“村官”中途流失在某种意义上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较量,是一种对人才的争夺。很显然,在短时间内乡村不会取得优势。
工业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与新农村人才需求不符。高校人才培养的特征是适应大工业背景的。中国的城乡差距还很严重,因此,当一个为高新技术和大工业管理培养的大学生在面对比较落后、乡情复杂和问题棘手的农村基层时,一定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不足,导致部分大学生“村官”因不适应而中途流失。
农村环境整体情况较差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中国农村发展极不平衡,老、少、边、穷地区依然存在。与城市相比,农村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较差。此外,在农村就业还存在婚姻、住房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这让很多习惯了现代化城市生活的大学生无法适应,面对环境艰苦的农村工作环境难免出现流失现象。
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对策研究
选好大学生“村官”。要侧重选拔与农村工作相关的专业,如农业或其他专业的大学生,选拔熟悉“三农”或有农村生活体验的学生,避免其因不适应而无法胜任工作;必须选派立志服务农村的毕业生,坚决避免选入把“村官”作为跳板的学生;尝试选拔有农村体验的城市生源“村官”,因其没有“跳出农门”的期盼且对农村生活有新鲜感,从而有利于吸引其在农村选择创业。当然,对城市生源的“村官”要进行综合考察。另外,可尝试选拔异地生源与定向培养大学生“村官”。
政府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制定政策,针对不同特点的大学生“村官”制定不同的培养方针。行政型“村官”要给予有重点、有计划、全方位的培养;经济型“村官”要为他们搭建更多有效的创业平台;技术型“村官”要安排在能发挥技能的重要岗位。要把提高“村官”待遇作为一件大事,这不仅仅是为了给大学生“村官”改善生活条件,更是为使大学生能扎根农村,安心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搭建有效创业平台。大学生“村官”担当着“领路人”的角色,政府必须为他们搭建各种施展才华的创业平台。可以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搞好创业培训,相关部门要帮助其科学谋划、多方协调,可以帮助大学生设立创业基金并提供税费减免,降低审批门槛和提供项目论证与信息服务、帮助解决难题等综合扶持。搭建有效创业平台定会成为吸引大学生在新农村就业的重要渠道。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的大力宣传为大学生“村官”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使他们为成为新农村建设领路人而感到无比自豪;要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给予典型报道,尤其是要对其贡献和先进事迹给予积极鼓励;要在物质、精神、创业、前途等各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对他们初期的不适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对他们初期的成功给予充分的重视,但避免给其过多的压力。
完善管理体系。要完善“镇村共同负担”的保障体系,为大学生“村官”解决后顾之忧;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以严格制度促进稳定;要使大学生“村官”的优势与特长得到最大发挥,给他们安置最适合的岗位;要进行多领域锻炼与尝试,在三年合同期满后可以考虑延长合同,但要有相关优惠政策;要始终贯穿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政治教育,使其成为有坚定信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路人。
全面启动大学生新农村就业计划。逐步形成从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到大学生“村民计划”;从“一村一名大学生”发展到“一村多名大学生”;从政府主导模式发展到市场主导模式;从搭建就业平台发展到创业平台;从单一平台到“平台超市”等新的探索。当以大学生“村官”为核心的多种就业平台发挥作用时,大学生进入新农村就业的条件开始走向成熟。
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引发的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期性与艰巨性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特征是由中国农村的具体现状决定的:一、中国的农村最古老,其传统惯性作用是强大的;二、农村整体教育水平偏低;三、农村基础条件还比较差,还需要长足发展;四、农村的建设资金还不充足,还需要根本性的拓展;五、人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存在疑虑;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体制、模式还需要探索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完成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使命可能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
构建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的人才保障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对于大学生新农村就业的导向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依然不能全部解决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问题。从政府主导模式转变到“政府主导”加“市场主体”的综合模式才是大学生新农村就业的根本道路。政府可以制定多种政策,采取多种渠道使更多的大学生可以享受各种优惠待遇,如搭建“政策性就业平台”,探索各种形式的创业型就业、志愿者服务、联合共建及以优惠政策鼓励各种人才到农村落户等就业模式。
高等院校要大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人才。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很大的挑战。高等院校尤其是农业院校必须面对当今中国农村的现状,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与实践实习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农村的情况是复杂的,尤其在新农村建设初始阶段更是如此。高校必须研究如何专门为中国农村培养人才,这是对“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彻底挑战,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流失 原因 对策
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目前,此计划正在以“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形式在全国逐步推开。但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官”中途流失现象严重,有些省份流失率达70%以上。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关乎新农村建设大批骨干力量和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的大事,因此,研究影响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的因素及建立长效机制,对于落实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尤为重要。
大学生“村官”中途流失因素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官本位”思想导向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一个做“村官”的大学生,一般不甘于只做一村之官,而要做一镇之官、一县之官、一市之官,只要可能就会一直为之努力。因此,当“村官”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只是跳板与资本。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村官”的提拔,但是一心想当大官的“村官”,决不会在基层待得太久。“官本位”的导向作用是其不能扎根基层的根源。
初始阶段把关不严造成人员选择不准。初期阶段人员选择极为重要。在“村官”选拔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选择了满脑子做官思想的学生;二、选择了对农村毫无了解的学生;三、选择了专业相差甚远的学生;四、选择了缺乏务实精神的学生;五、选择了把农村当作暂时去处的学生;六、忽略了热爱农村工作的学生。人员就像火种,人员选择不准,中途流失是一定的。
因政府准备不足与重视不够造成信用问题。当代大学生大多出生在上世纪80、90年代,他们更注重现实、利益与自我实现。各级政府对其新农村就业的心理状态估计不足,对大学生“村官”成长关怀不足,导致部分“村官”流失。这决不是作好宣传就能解决的问题。比如保障体系不健全,大学生有后顾之忧、前期重视而后期对大学生“村官”培养关怀不够等等。各级部门的用心不足必将使大学生对政府的信用产生疑虑。在加之本身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清,中途流失在所难免。
大学生择业初始阶段岗位不稳定。当今时代,大学生择业呈现多元化特征,岗位流动性很强。北京市曾对96家用人单位做过调查,大学毕业生首次就业后3年内的跳槽率达到70%。因此,选择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岗位已成为一种正常现象。大学生“村官”中途流失的现象是由众多因素叠加而造成的,当今社会青年选择变动不居和“跳槽”风潮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不能把大学生“村官”流失全部归因于体制、政策和农村环境艰苦。
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初始阶段就业前途忧虑。由于特殊的国情,我们不能直接照搬发达国家的农村发展模式,一切都需要在探索中发展,因此所引发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政策心存疑虑。调查显示,有23%的大学生对参加新农村建设感到前途渺茫,66%的大学生认为有无前途关键看国家政策,有的甚至顾虑会成为政策的牺牲品。有如此疑虑,造成其决心不足,尤其在遇到困难时,更容易造成大学生“村官”流失。
城市现代化对精英人才的吸引效应。人才流动有着自身的规律。在市场机制背景下,从乡村到城市是符合人才流动规律的,这就是城市现代化对精英人才的吸引效应。同时还伴随着一种心理效应,即为了标榜自己是精英而不甘扎根于乡土之中。大学生“村官”中途流失在某种意义上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较量,是一种对人才的争夺。很显然,在短时间内乡村不会取得优势。
工业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与新农村人才需求不符。高校人才培养的特征是适应大工业背景的。中国的城乡差距还很严重,因此,当一个为高新技术和大工业管理培养的大学生在面对比较落后、乡情复杂和问题棘手的农村基层时,一定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不足,导致部分大学生“村官”因不适应而中途流失。
农村环境整体情况较差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中国农村发展极不平衡,老、少、边、穷地区依然存在。与城市相比,农村工资待遇低,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较差。此外,在农村就业还存在婚姻、住房等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这让很多习惯了现代化城市生活的大学生无法适应,面对环境艰苦的农村工作环境难免出现流失现象。
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对策研究
选好大学生“村官”。要侧重选拔与农村工作相关的专业,如农业或其他专业的大学生,选拔熟悉“三农”或有农村生活体验的学生,避免其因不适应而无法胜任工作;必须选派立志服务农村的毕业生,坚决避免选入把“村官”作为跳板的学生;尝试选拔有农村体验的城市生源“村官”,因其没有“跳出农门”的期盼且对农村生活有新鲜感,从而有利于吸引其在农村选择创业。当然,对城市生源的“村官”要进行综合考察。另外,可尝试选拔异地生源与定向培养大学生“村官”。
政府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制定政策,针对不同特点的大学生“村官”制定不同的培养方针。行政型“村官”要给予有重点、有计划、全方位的培养;经济型“村官”要为他们搭建更多有效的创业平台;技术型“村官”要安排在能发挥技能的重要岗位。要把提高“村官”待遇作为一件大事,这不仅仅是为了给大学生“村官”改善生活条件,更是为使大学生能扎根农村,安心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搭建有效创业平台。大学生“村官”担当着“领路人”的角色,政府必须为他们搭建各种施展才华的创业平台。可以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搞好创业培训,相关部门要帮助其科学谋划、多方协调,可以帮助大学生设立创业基金并提供税费减免,降低审批门槛和提供项目论证与信息服务、帮助解决难题等综合扶持。搭建有效创业平台定会成为吸引大学生在新农村就业的重要渠道。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的大力宣传为大学生“村官”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使他们为成为新农村建设领路人而感到无比自豪;要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给予典型报道,尤其是要对其贡献和先进事迹给予积极鼓励;要在物质、精神、创业、前途等各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对他们初期的不适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对他们初期的成功给予充分的重视,但避免给其过多的压力。
完善管理体系。要完善“镇村共同负担”的保障体系,为大学生“村官”解决后顾之忧;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以严格制度促进稳定;要使大学生“村官”的优势与特长得到最大发挥,给他们安置最适合的岗位;要进行多领域锻炼与尝试,在三年合同期满后可以考虑延长合同,但要有相关优惠政策;要始终贯穿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政治教育,使其成为有坚定信念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路人。
全面启动大学生新农村就业计划。逐步形成从大学生“村官”计划发展到大学生“村民计划”;从“一村一名大学生”发展到“一村多名大学生”;从政府主导模式发展到市场主导模式;从搭建就业平台发展到创业平台;从单一平台到“平台超市”等新的探索。当以大学生“村官”为核心的多种就业平台发挥作用时,大学生进入新农村就业的条件开始走向成熟。
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引发的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期性与艰巨性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特征是由中国农村的具体现状决定的:一、中国的农村最古老,其传统惯性作用是强大的;二、农村整体教育水平偏低;三、农村基础条件还比较差,还需要长足发展;四、农村的建设资金还不充足,还需要根本性的拓展;五、人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存在疑虑;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体制、模式还需要探索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完成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使命可能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
构建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的人才保障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对于大学生新农村就业的导向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依然不能全部解决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问题。从政府主导模式转变到“政府主导”加“市场主体”的综合模式才是大学生新农村就业的根本道路。政府可以制定多种政策,采取多种渠道使更多的大学生可以享受各种优惠待遇,如搭建“政策性就业平台”,探索各种形式的创业型就业、志愿者服务、联合共建及以优惠政策鼓励各种人才到农村落户等就业模式。
高等院校要大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人才。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很大的挑战。高等院校尤其是农业院校必须面对当今中国农村的现状,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与实践实习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农村的情况是复杂的,尤其在新农村建设初始阶段更是如此。高校必须研究如何专门为中国农村培养人才,这是对“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彻底挑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