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在同一要求下的多次写作与批改
例如一次考试的作文要求是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六百字左右的作文。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要么叙事冗长、面面俱到;要么过于简洁,点到即止;要么思路混乱、顺序颠倒。一些同学所选的事例当然也体现了感动,比如生病了,妈妈怎么送我去医院,老师带病坚持上课,一个外表时髦却能让座给老人的年轻人,同学借给我一块橡皮等等让我很感动,都是一些现象性的东西,总感觉情浮于外不能发乎其中。针对以上问题,我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强调叙事作文的典型结构,“事”与“理”并存,“理”从“事”来,忌“事”与“理”分开。课文《背影》就是其中典范,事中蕴情,情由事生,毫无呻吟。基于此,我把学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整的基本结构,第二部分学生是有基本结构和基本叙事。对第一部分学生我要求再重写一次;对第二部分学生则以自愿为原则,可以重写也可以不写。第一部分学生重写以后,多数有了鲜明结构;于是我又让叙事不够具体生动的学生再写一次。如果两次都不理想的少数学生,我再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直至写到满意为止。
二、在不同要求下进行分层训练
这里所说的“不同要求”,是指对于同一文体提出不同的训练点,这是使学生写作水平快速提高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记叙文,可把“如何选取典型材料和如何围绕主题进行叙事”作为学生考试命题重点。第一次评改后,可把“结尾中如何自然点题”作为写作训练点。有不少学生的记叙文,虽然到最后会写几句议论性的话,但往往不是对所叙之事的自然深化与升华,而是生硬地贴上一个标签。第二次评改后,还可以把“叙事过程中如何自然点题”作为训练点。比如有这样一次考场作文题《把花种在心里》,第一次评改主要侧重学生对 “花” 的比喻义理解,以及如何写出“种”花过程,如何围绕“花”和“种”叙事。第一次评改后,我则选了另一个训练点——即结尾处点明文章写的是什么“花”,为何能珍藏于心中。第二次批改后,我还再选择了一个作文训练点——叙事过程中适当而又自然地点破“花”和“种在心里”,让人“看”到“花”,让学生进行第三次写作。像这样的训练次数完全可以视具体情况和训练点而定。
三、在不同文体下进行写作训练
一是对学生统一提出明确的文体要求。如半命题作文“他是一个 的人”,第一次训练记叙性写人,第二次文学性写人,第三次评议性写人。如果有困难,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回忆我的母亲》《孔乙己》等课文作范文进行指导。不过此类训练还应注意第一次评讲和第二次写作指导有机结合,以及第二次评讲和第三次写作指导有机结合。
另一种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文体。还是以“他是一个 的人”为例,第一次可以文体不限,每人自由选择文体写作,然后根据学生选择的情况点评;第二次仍以此题写作,要求不能再写前一次已写过的文体;第三次文体也不能与前两次重复。因为是同一题目,所以学生对文体特征的认识会更加深刻,而三次作文训练在内容上也是一种互补,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也会不断深入。
四、在不同角度与选材下多次写作
在一次语文测试中,我曾要求学生以“取暖”为题写一篇作文。大多数同学写的作文出现了与中考选材相一致的情况,真情实感类的作文多了起来。当然,这一类真情看上去大同小异,缺少个性和深度思考。如叙述一件或几件事情来体现父母、亲人对自己在情感上带来的温暖;汶川地震或雪灾的一些感人事迹带来的温暖等等。评讲时我特别提出了“取”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非被动的接受,提醒同学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第二次作文便有人写自己如何主动去帮助别人,温暖来自于自己的独特发现等内容,感受显然要比第一次要深刻;第二次评讲我结合学生习作,提出了“虚”“实”相生的作文理念,除了可以写人与人相处时的温暖,还可写与书相伴时的那缕馨香,与自然独处时的那份宁静所带来的温暖。
责任编辑 邱丽
例如一次考试的作文要求是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六百字左右的作文。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要么叙事冗长、面面俱到;要么过于简洁,点到即止;要么思路混乱、顺序颠倒。一些同学所选的事例当然也体现了感动,比如生病了,妈妈怎么送我去医院,老师带病坚持上课,一个外表时髦却能让座给老人的年轻人,同学借给我一块橡皮等等让我很感动,都是一些现象性的东西,总感觉情浮于外不能发乎其中。针对以上问题,我对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强调叙事作文的典型结构,“事”与“理”并存,“理”从“事”来,忌“事”与“理”分开。课文《背影》就是其中典范,事中蕴情,情由事生,毫无呻吟。基于此,我把学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整的基本结构,第二部分学生是有基本结构和基本叙事。对第一部分学生我要求再重写一次;对第二部分学生则以自愿为原则,可以重写也可以不写。第一部分学生重写以后,多数有了鲜明结构;于是我又让叙事不够具体生动的学生再写一次。如果两次都不理想的少数学生,我再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直至写到满意为止。
二、在不同要求下进行分层训练
这里所说的“不同要求”,是指对于同一文体提出不同的训练点,这是使学生写作水平快速提高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记叙文,可把“如何选取典型材料和如何围绕主题进行叙事”作为学生考试命题重点。第一次评改后,可把“结尾中如何自然点题”作为写作训练点。有不少学生的记叙文,虽然到最后会写几句议论性的话,但往往不是对所叙之事的自然深化与升华,而是生硬地贴上一个标签。第二次评改后,还可以把“叙事过程中如何自然点题”作为训练点。比如有这样一次考场作文题《把花种在心里》,第一次评改主要侧重学生对 “花” 的比喻义理解,以及如何写出“种”花过程,如何围绕“花”和“种”叙事。第一次评改后,我则选了另一个训练点——即结尾处点明文章写的是什么“花”,为何能珍藏于心中。第二次批改后,我还再选择了一个作文训练点——叙事过程中适当而又自然地点破“花”和“种在心里”,让人“看”到“花”,让学生进行第三次写作。像这样的训练次数完全可以视具体情况和训练点而定。
三、在不同文体下进行写作训练
一是对学生统一提出明确的文体要求。如半命题作文“他是一个 的人”,第一次训练记叙性写人,第二次文学性写人,第三次评议性写人。如果有困难,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回忆我的母亲》《孔乙己》等课文作范文进行指导。不过此类训练还应注意第一次评讲和第二次写作指导有机结合,以及第二次评讲和第三次写作指导有机结合。
另一种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文体。还是以“他是一个 的人”为例,第一次可以文体不限,每人自由选择文体写作,然后根据学生选择的情况点评;第二次仍以此题写作,要求不能再写前一次已写过的文体;第三次文体也不能与前两次重复。因为是同一题目,所以学生对文体特征的认识会更加深刻,而三次作文训练在内容上也是一种互补,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也会不断深入。
四、在不同角度与选材下多次写作
在一次语文测试中,我曾要求学生以“取暖”为题写一篇作文。大多数同学写的作文出现了与中考选材相一致的情况,真情实感类的作文多了起来。当然,这一类真情看上去大同小异,缺少个性和深度思考。如叙述一件或几件事情来体现父母、亲人对自己在情感上带来的温暖;汶川地震或雪灾的一些感人事迹带来的温暖等等。评讲时我特别提出了“取”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非被动的接受,提醒同学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第二次作文便有人写自己如何主动去帮助别人,温暖来自于自己的独特发现等内容,感受显然要比第一次要深刻;第二次评讲我结合学生习作,提出了“虚”“实”相生的作文理念,除了可以写人与人相处时的温暖,还可写与书相伴时的那缕馨香,与自然独处时的那份宁静所带来的温暖。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