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变革,当今外语教学必须坚持市场导向,也就是说,外语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发展,要从市场需求出发,把握时代脉搏,把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培养社会实需、实用的人才上,从而促进教育与时俱进。以市场导向、顺应大潮来发展教育,从而把教育潜力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教育发展。
关键词: 市场导向 外语人才素质 内涵体系
今天,随着“地球村”概念的出现,世界经济“全球化”,教育表现出“国际化”和文化发展的“世界化”。国外外语人才培养的经验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注意吸纳和遵循的“语言和内容相融合学习”原则,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的宽泛、实用和综合;人才发展的融合、交叉和复合。
单一的外语人才已经不适应市场要求,精通国际经济贸易、公司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就业市场上颇受青睐。相对于过去那种针对性不强、定位不够清晰的通用英语,企业更愿意招聘“双料”人才,即“外语 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语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改变了传统的衡量人才的标准。在新形势下,只拥有外语知识远远不够,还必须拥有相当宽广的知识面,只有具备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較强的管理交际能力和较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外语人才的需要。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彻底转变观念,下大力气改革传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外语教育中专业设置过窄、知识面不广、教学内容陈旧、专业知识单一及外语人才培养与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不相适应等一系列问题。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外语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尽快提高我国外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培养大批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外语人才。
一、顺应时代要求,为经济发展提供适销对路的外语人才
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需要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外语在外交、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大势所趋。
1.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
扎实的基础主要指的是外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与外语的实际应用技能,还要有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外国的语言、风俗、文化和某一专业的基本知识,包括:外贸、金融、历史、法律、科技等专业,并以外语从事某一专业工作。
2.较强的运用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较强的运用能力,主要是指实际应用外语知识,符合专业知识,重复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较高的素质,主要是指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等在内的全方位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关键,生理和心理素质是保障。
(1)思想道德素质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其素质的核心,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内容。外语人才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他们要有献身事业、报效祖国的准备,要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要具备优秀的人格、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诚信等高尚的精神境界。
(2)文化素质
一个人的文化素质是其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外语人才的文化素质不只是你所掌握的语言知识,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你的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通过你的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
(3)业务素质
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外语知识和较高水平的外语应用能力,还要掌握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力争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因为只懂外语不懂专业,是胜任不了的。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通,既要了解外事、外经、外贸、法律、金融、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又要熟悉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文化,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在知识倍增、信息高度发达、教育空前发展的今天,外语人才要想在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社会中求得发展,必须适应不同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不仅要运用所学知识了解所从事的事业,而且要具备获取新知识,从事新岗位的语言、知识及能力素质基础,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取足够多的新知识,以适应多变的工作环境,达到新的工作要求。
(4)生理和心理素质
包括人的动机、兴趣、信念、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正确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是人们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其中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思维。在观察、注意、想象、记忆的基础上,发挥思维的核心作用,能力因素主要是创造力,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创造能力的作用,体现一个人的健康心理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即指健康素质,包括信心、勇气和毅力,合格的外语人才应该适应各种社会环境,以全身心的热情投入自己所选择的事业中,以自信和勇气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有毅力、耐力、韧劲迎接面对自己漫长的成功之路,从而拥有美好的人生。
二、人才国际化,先要外语人才“国际化”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时代、智力与人才竞争时代,世界各国的国际分工和合作越来越密切。我们这样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应该掌握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以便向所有的民族学习他们的优秀文化和有用知识,和他们交朋友,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外语人才培养上,我们应当胸怀世界。人才培养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只教学几种通用的外语是不对的。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吃过亏。在较长时间内,我国外语人才培养只局限于少数语种。今天,我们不能因为政治、经济等其他原因而重蹈覆辙。 专业和外语都不能少,但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过去,我们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旨在为“没有专业”的英语专业提供更多的专业课程,使毕业生更好地为各行各业提供辅助服务。今天,随着跨国交流的增多,外語专业跨文化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要,不仅要精通政治、经济、社会体制,还要了解我国自己的历史、政治和经济体制,否则就无法代表我国进行国际对话与合作。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多方面的跨文化人才,复合型既包括跨文化,又包括跨学科。这个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涵盖面还要更大一些。
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优秀的外语人才,不论其知识结构是哪种类型的综合和复合,但归根结底他们是外语人才。因此,我们要着重培养外语人才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要从丰富本学科的内涵入手,增加本学科范围内的专业课程,增强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性。对此,许多有识之士指出,与其提出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不如下大力气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潜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高层次外语人才。
三、加强人才素质教育,当好地方政府的助手
河南建设文化大省,最根本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河南科技大学近年来把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外语专业,努力造就“一专”(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两会”(会英语、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四有”(有较宽知识面、有较强表达能力和工作能力、有国际视野、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通过多年的努力,河科大培养的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有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连续数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当好地方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为河南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玉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05).
[2]瞧秀梅.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3).
[3]陆忆松,邹为诚.教育叙事视角下的英语教师素质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3):68-75.
[4]史耕山,周燕.老一代优秀英语教师素质调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2):26-29.
[5]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
关键词: 市场导向 外语人才素质 内涵体系
今天,随着“地球村”概念的出现,世界经济“全球化”,教育表现出“国际化”和文化发展的“世界化”。国外外语人才培养的经验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我们要注意吸纳和遵循的“语言和内容相融合学习”原则,更加注重知识结构的宽泛、实用和综合;人才发展的融合、交叉和复合。
单一的外语人才已经不适应市场要求,精通国际经济贸易、公司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就业市场上颇受青睐。相对于过去那种针对性不强、定位不够清晰的通用英语,企业更愿意招聘“双料”人才,即“外语 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语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改变了传统的衡量人才的标准。在新形势下,只拥有外语知识远远不够,还必须拥有相当宽广的知识面,只有具备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較强的管理交际能力和较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外语人才的需要。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彻底转变观念,下大力气改革传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外语教育中专业设置过窄、知识面不广、教学内容陈旧、专业知识单一及外语人才培养与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不相适应等一系列问题。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外语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尽快提高我国外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培养大批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外语人才。
一、顺应时代要求,为经济发展提供适销对路的外语人才
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需要具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外语在外交、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这是时代的要求和大势所趋。
1.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
扎实的基础主要指的是外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与外语的实际应用技能,还要有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外国的语言、风俗、文化和某一专业的基本知识,包括:外贸、金融、历史、法律、科技等专业,并以外语从事某一专业工作。
2.较强的运用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较强的运用能力,主要是指实际应用外语知识,符合专业知识,重复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较高的素质,主要是指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等在内的全方位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关键,生理和心理素质是保障。
(1)思想道德素质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其素质的核心,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内容。外语人才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他们要有献身事业、报效祖国的准备,要积极思考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角色要具备优秀的人格、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诚信等高尚的精神境界。
(2)文化素质
一个人的文化素质是其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外语人才的文化素质不只是你所掌握的语言知识,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通过你的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通过你的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
(3)业务素质
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外语知识和较高水平的外语应用能力,还要掌握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力争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因为只懂外语不懂专业,是胜任不了的。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通,既要了解外事、外经、外贸、法律、金融、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又要熟悉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文化,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在知识倍增、信息高度发达、教育空前发展的今天,外语人才要想在日新月异变化发展的社会中求得发展,必须适应不同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不仅要运用所学知识了解所从事的事业,而且要具备获取新知识,从事新岗位的语言、知识及能力素质基础,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取足够多的新知识,以适应多变的工作环境,达到新的工作要求。
(4)生理和心理素质
包括人的动机、兴趣、信念、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正确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是人们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其中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思维。在观察、注意、想象、记忆的基础上,发挥思维的核心作用,能力因素主要是创造力,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创造能力的作用,体现一个人的健康心理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即指健康素质,包括信心、勇气和毅力,合格的外语人才应该适应各种社会环境,以全身心的热情投入自己所选择的事业中,以自信和勇气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有毅力、耐力、韧劲迎接面对自己漫长的成功之路,从而拥有美好的人生。
二、人才国际化,先要外语人才“国际化”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时代、智力与人才竞争时代,世界各国的国际分工和合作越来越密切。我们这样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应该掌握世界上所有的语言,以便向所有的民族学习他们的优秀文化和有用知识,和他们交朋友,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外语人才培养上,我们应当胸怀世界。人才培养要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只教学几种通用的外语是不对的。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吃过亏。在较长时间内,我国外语人才培养只局限于少数语种。今天,我们不能因为政治、经济等其他原因而重蹈覆辙。 专业和外语都不能少,但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过去,我们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旨在为“没有专业”的英语专业提供更多的专业课程,使毕业生更好地为各行各业提供辅助服务。今天,随着跨国交流的增多,外語专业跨文化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要,不仅要精通政治、经济、社会体制,还要了解我国自己的历史、政治和经济体制,否则就无法代表我国进行国际对话与合作。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多方面的跨文化人才,复合型既包括跨文化,又包括跨学科。这个意义上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涵盖面还要更大一些。
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优秀的外语人才,不论其知识结构是哪种类型的综合和复合,但归根结底他们是外语人才。因此,我们要着重培养外语人才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要从丰富本学科的内涵入手,增加本学科范围内的专业课程,增强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性。对此,许多有识之士指出,与其提出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不如下大力气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潜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高层次外语人才。
三、加强人才素质教育,当好地方政府的助手
河南建设文化大省,最根本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人才的素质。河南科技大学近年来把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外语专业,努力造就“一专”(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两会”(会英语、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四有”(有较宽知识面、有较强表达能力和工作能力、有国际视野、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通过多年的努力,河科大培养的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有实干精神和创新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连续数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名列全省高校前茅。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当好地方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为河南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玉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3(05).
[2]瞧秀梅.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3).
[3]陆忆松,邹为诚.教育叙事视角下的英语教师素质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3):68-75.
[4]史耕山,周燕.老一代优秀英语教师素质调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2):26-29.
[5]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