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少初中生在面对文言文时心存畏惧,或简单地定位文言文,削弱了文言经典的教学价值。本文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简要阐述文言经典教学的新价值,从而发挥文言经典的经典效应。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难点在于语言理解障碍。学生要体悟文言文精髓,必须要完成文言积淀任务。文言经典是文言文丛林中的翘楚,具有很强的“言”语积淀效应。教师要善于发挥文言经典的载体效应,借助文言经典使学生完成文言实词、虚词、语法与文言句式等积淀任务,丰富学生文言文“言”之积淀,让学生具备文言文自主建构的能力。
1.自主建构促能力。目前文言文积淀主要以教师单向输出为主,教师通篇串讲,缺乏学生的主动理解,忽视学生在文言经典“言”之积淀中的自主建构作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言”之教学范式,立足于学生自主建构,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书本注解等方式,自主理解本文的文言之意,并记录下学生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为课堂集中展示、质疑与释疑等进行有效的铺垫,以此促进学生文言字词句自主建构能力的发展。
2.总结归纳成体系。“文言文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具有自身独特的语言表达范式,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教《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本文的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通假等语言现象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不仅见“树木”,也能够借助文言经典见“森林”,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文言知识体系,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语言是文言文的载体,这就需要我们在引领学生把握文言大意的基础上进入文言经典本身,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体悟文言经典之“意”,从而受到思想情感等熏陶。
1.朗读打通“言”“意”通道。文言文的言和意是一体的,如何架构言和意之间的通道?朗读是有效的手段。《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范读、集体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获得个性化体验。通过范读,促进学生之间体验的碰撞,使学生的思想、体悟等进行广泛的交流;集体朗读,则使学生个性化体验与共性认识进行交融,从而获得直接体验,并促进学生朗读能力发展。
2.扮演直抵文本之意。在学生获得直观认识与体验的基础上,因循《记承天寺夜游》文本特点,我们可以安排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置换,让学生在月下漫步,会友,赏景,从而感受到作者赏月时的欣喜、漫步时的悠闲、贬谪中潜隐的悲凉,体会到诗人复杂的人生体验,体察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世界,进而对作者身处逆境却达观从容的心态有所触动,逐步领悟作者之意。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言经典的价值实现需要学生透过“言”之载体,沉浸文章,潜入文本营造的丰满而深远的意境,从而感受到文言經典的魅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习潜入文言经典之“境”,感受文章丰富的内涵。
1.以境点燃情感。由于文本是作者有感而发下的产物,这就需要我们打破狭隘的文言经典教学设计理念,注重扩展文言经典教学外延。《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我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作者生平资料,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将本文的解读置于作者遭受贬谪的大环境下。通过前置性探境,点燃学生阅读、沉浸的积极情感,唤醒学生阅读之趣。
2.沉浸文本之境。前置性探境为沉浸文本之境进行了有效的铺垫,课堂教学设计要善于因循文本、学情,运用多样化手法引导学生沉浸文本之境。《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意境之妙集中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全句没有一个“月”字,却处处透出月,营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为引导学生沉浸文本之境,我采用两种入境之法。(1)想象入境。学生通过发挥想象,进入该句营造的文本之境。(2)媒体现境。根据该句展现的内容,我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展示出该句展现的情境。学生通过两重入境,逐步体悟到“境由心生”的道理,也对作者光明磊落的胸怀有了深刻的体验,受到作者人格魅力的熏陶。
总之,文言经典的教学价值是多元的,教师要基于言意兼得的多元价值理念,引领学生从课程走向文本,进而走向文学,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创造更优秀的精神财富。
作者简介:江苏省高邮市临泽镇临泽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一、积淀:触摸文言经典之“言”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难点在于语言理解障碍。学生要体悟文言文精髓,必须要完成文言积淀任务。文言经典是文言文丛林中的翘楚,具有很强的“言”语积淀效应。教师要善于发挥文言经典的载体效应,借助文言经典使学生完成文言实词、虚词、语法与文言句式等积淀任务,丰富学生文言文“言”之积淀,让学生具备文言文自主建构的能力。
1.自主建构促能力。目前文言文积淀主要以教师单向输出为主,教师通篇串讲,缺乏学生的主动理解,忽视学生在文言经典“言”之积淀中的自主建构作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言”之教学范式,立足于学生自主建构,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书本注解等方式,自主理解本文的文言之意,并记录下学生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为课堂集中展示、质疑与释疑等进行有效的铺垫,以此促进学生文言字词句自主建构能力的发展。
2.总结归纳成体系。“文言文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具有自身独特的语言表达范式,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教《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本文的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通假等语言现象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不仅见“树木”,也能够借助文言经典见“森林”,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文言知识体系,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二、感悟:体悟文言经典之“意”
语言是文言文的载体,这就需要我们在引领学生把握文言大意的基础上进入文言经典本身,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体悟文言经典之“意”,从而受到思想情感等熏陶。
1.朗读打通“言”“意”通道。文言文的言和意是一体的,如何架构言和意之间的通道?朗读是有效的手段。《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范读、集体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获得个性化体验。通过范读,促进学生之间体验的碰撞,使学生的思想、体悟等进行广泛的交流;集体朗读,则使学生个性化体验与共性认识进行交融,从而获得直接体验,并促进学生朗读能力发展。
2.扮演直抵文本之意。在学生获得直观认识与体验的基础上,因循《记承天寺夜游》文本特点,我们可以安排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置换,让学生在月下漫步,会友,赏景,从而感受到作者赏月时的欣喜、漫步时的悠闲、贬谪中潜隐的悲凉,体会到诗人复杂的人生体验,体察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世界,进而对作者身处逆境却达观从容的心态有所触动,逐步领悟作者之意。
三、沉浸:潜入文言经典之“境”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言经典的价值实现需要学生透过“言”之载体,沉浸文章,潜入文本营造的丰满而深远的意境,从而感受到文言經典的魅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习潜入文言经典之“境”,感受文章丰富的内涵。
1.以境点燃情感。由于文本是作者有感而发下的产物,这就需要我们打破狭隘的文言经典教学设计理念,注重扩展文言经典教学外延。《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我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作者生平资料,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将本文的解读置于作者遭受贬谪的大环境下。通过前置性探境,点燃学生阅读、沉浸的积极情感,唤醒学生阅读之趣。
2.沉浸文本之境。前置性探境为沉浸文本之境进行了有效的铺垫,课堂教学设计要善于因循文本、学情,运用多样化手法引导学生沉浸文本之境。《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意境之妙集中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全句没有一个“月”字,却处处透出月,营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为引导学生沉浸文本之境,我采用两种入境之法。(1)想象入境。学生通过发挥想象,进入该句营造的文本之境。(2)媒体现境。根据该句展现的内容,我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展示出该句展现的情境。学生通过两重入境,逐步体悟到“境由心生”的道理,也对作者光明磊落的胸怀有了深刻的体验,受到作者人格魅力的熏陶。
总之,文言经典的教学价值是多元的,教师要基于言意兼得的多元价值理念,引领学生从课程走向文本,进而走向文学,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创造更优秀的精神财富。
作者简介:江苏省高邮市临泽镇临泽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