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与行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arrow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近年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下,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各阶段教师关注的重要問题之一。但核心素养培养和传统教学存在一定冲突,在各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力差异下,针对学生开展的核心素养培养效果也存在了较大不同。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开展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能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基础。那么如何做好核心素养培养教学,便成为更多数学教师的工作重点。以下提出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思考,并探究将核心素养培养落实进小学数学教学内的行动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16-00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6.045
   在核心素养的培养前提下,各个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差异,以及所用教学方法的不同,都是导致核心素养培养效果不同的直观因素。教师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引导者,个人的职业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为做好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各教师应积极探索及思考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教学中做好培养实践和改进,逐步让培养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贴合数学教育的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学习环境。
   一、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思考
   有学者认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中,涵盖了六项素养及两个层面。其中的六项素养涵盖推理、运算能力、抽象以及模型思想等等,两个层面分别是数学内容领域,还有数学思想方法[1]。小学数学的逻辑严密性十分明显,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充分发挥个人思维来进行数学推理、逻辑推理,感知数形的直观性和简洁性,理解到数学知识在生成环节中所表现出的数学特征及内涵。而对于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抽象特征而言,常用的情境创设便是为学生提供抽象能力培养环境的有效方式。在针对某一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问题的思考、探索,以及对数学模型的构建、观察,或者对解题思路的探究和修正,其中都蕴含了数学核心素养,也使得上述活动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式。而教师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最终又转化成为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动力和基础,为其后续的数学思考提供了充分条件。
   二、培养小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
   要做好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需要及时思考当下的教学问题,从教学问题中总结核心素养培养的现有问题,再根据问题设计对应性的培养方法。我在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后,发现许多教师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容易出现以下几点问题。
   (一)轻视学生能力培养
   在以往的数学教育中,解题是检验、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主要途径[2]。教师在以解题为主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教学与生活联系较低,教学方式过于模式化及单一的特征。学生在长期的解题训练中,最终的应试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但实践能力等方面仍旧较弱,无法利用数学知识点来解决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导致其核心素养偏低。这是轻视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现象,教师若无法改善该类教学状况,核心素养培养终将流于形式。
   (二)轻视学习过程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因教育环境的影响,往往会将让学生会做题、做对题定义为个人的教学目标。以该类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的教学活动自然无法承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数学能力的任务,反而重视于学生的学习结果[3]。以教学评价为例,传统考试中一般以学生的解题结果来判定其数学能力,教师在授课中也过于重视学生的问题解决速度及正确率。在上述教学环节中,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思考过于轻视,但体验及思考环节正是学生发挥综合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该类状况便易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未能得到充分培养。
   (三)轻视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个人情绪、专注力等方面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年龄特征因其偏弱的自控力而更为明显。核心素养的培养基础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未得到学生支持的课堂往往最终培养效果不佳,教学质量较低。但观察当下数学课堂可知,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时,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仍旧不够趣味性、直观性或自主性。趣味性不足的培养活动会削弱学生的活动兴趣;直观性较弱,未能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的教学问题或活动会拉高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其无法充分理解和思考;自主性不强的培养活动会导致学生参与度、积极性降低。种种因素都会导致最终的培养活动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培养效果。
   三、培养小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以有效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对数学能力偏弱的小学学生开展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引导是一类有效的培养方式,而教学问题一般结合情境创设、合作学习等活动。几类活动的互相结合,便能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核心素养发展环境。在问题设计上教师要保障问题的启发性,利用递进式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探究完成对个人推理、运算等能力的培养,进而达成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保障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在问题设计中应赋予问题一定的趣味性,以趣味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为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以思考探索鼓励学生追求真理
   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及探索是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过程。在有效问题的引导下,教师还要为学生的思考探索留出时间及空间,并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发散式、深入式的探索。在这个逐步的探索过程中,学生的空间观念、分析能力等方面都会得到培养,也能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结合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状况来看,教师可利用变式练习来为学生的探索和思考提供环境。变式练习考查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举一反三、深入理解,在对变式的思考分析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问题分析能力将会得到充分强化。例如,在混合运算教学中,教师可对现有题目进行加、减、乘、除混合式的调整和改变,或修改已知条件对题目进行逆向处理,让学生在各题型的探究思考中强化数学思维,培养其独立解题的能力。    (三)以实践运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數学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的最终目标之一都在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能独立面对生活及学习中的数学问题。结合传统教育中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的状况,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利用适宜合理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独立参与、合作实践中调动和发展个人的各项数学能力,最终实现应用能力的提高,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求教师结合数学教育目标、学生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实际生活,并保障实践活动的安全性。实践类活动的设计灵活性较高,例如在四边形面积、周长教学中,教师便可鼓励学生测量和计算生活中的四边形物体周长及面积。在这类实践活动中,教师可设计难度较低的个人实践活动,如测量课桌、书本周长。也可设计难度偏高的合作式实践活动,例如测量小花园周长,并计算花园边缘每隔1米种植一株植物,最多可种植多少株。教师可将四边形知识点和乘除法、方程等内容进行灵活结合,最终让学生在实践问题中培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综合性的数学问题强化个人的核心素养。此外,为保障学生得到进步,教师可为各学生、各组设计难度不同,符合其数学能力的实践活动,实现个性化的核心素养培养。
   (四)以信息化教学提供培养的环境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下,信息化和教育事业出现了灵活结合,为教师开拓了教学途径,也为学生提供了发展各项能力的适宜环境。信息化教学中倡导学习的自主性,主要由教师提供给学生有关课件,例如微课视频或PPT等等,再由学生结合课件和教材开展自主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并明确个人的学习问题。这一教学方式和以往的方法相比,强调了学生的思维运用和拓展,而在学生以课件理解数学理论、分析数学问题时,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也自然而然得到了培养。例如在混合运算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规律是重要的教学任务,但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不仅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不强,也易导致课堂有效性受到影响。因此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我在课前为学生提供了预习混合运算的微课课件,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中自主完成预习,并完成无括号时有加减乘除要先算哪些,14-12÷2、12×2-2等预习任务。在我为学生出示的预习课件中,以7×5-3、20-8÷2等算式为例,为学生讲解了混合运算的算法。而学生在理解案例后完成预习任务中的算式计算,便能实现各项能力的培养,最终提升核心素养。
   (五)以宏观教育理念开展数学教学
   为保障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教师需要及时改变个人以往的刻板教学理念,避免再将分数视作衡量学生水平及能力的唯一标准,这和核心素养培养下的数学教学背道而驰。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重视在人才的综合素质上,而综合素质不仅是对问题算式的计算能力、分析能力,重点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能力。为此,教师要构建大数学教学观,以学生为本位,对学生的主体性持尊重态度,并重视学生自主性的激发培养,利用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让学生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个人的核心素养。此外,为满足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教师应加强现有的课程资源挖掘,融合生活化、趣味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知数学枯燥抽象表象之后的另一面,感知数学的生活性和功能性。最后,在倡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环境下,合作学习是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教学法,利用组内成员的沟通和交流,学生不仅能培养独立思考的重要意识和习惯,亦能感知到合作和团队的力量,培养倾听他人想法的意识,逐步在成功及失败中进行经验总结,保障个人的全面发展。
   结合以上,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数学教师的一大教学任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学习及发展。思考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内涵及要求,并考虑在个人教学中应当如何应用培养策略,是当下更多数学教师要进行的工作。但无论是何种培养活动,教师都要遵循自主性、趣味性以及探究性等原则,使得培养活动满足学生需要,保障最终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甜.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教育(文摘版),2017(12):106.
  [2]刘柿彤.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与行[J].数学教学通讯,2019(22):75.
  [3]曹培英.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7(2):7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理念慢慢渗透到小学生素质及文化的方方面面,当下的小学教育对语文这一重要学科的授课理念有了更高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质量。鼓励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目前一些地方的合作学习模式存在着不够完善的现象,这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小学语文老师有必要对此进行正确引导。  关键词:语文阅读;小学教学;合作学
我们生活在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交通便捷,衣食无忧。但是未来——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引发了无数人的幻想。我心中的未来应该是这样的:交通工具是一台台
根本违约制度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公约》扮演极重要的角色,称之《公约》违约救济制度的基石。《公约》对根本违约的判断标准作了规定,对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基于创新思维的高中语文教学在实际语文教学中的占比较大,而部分高中生不是太能理解作者,或者他们自身的创新思维不够,从而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现对高中语文如何运用创新思维教学,创新高中语文综合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欣赏水平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思维;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
摘 要: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我们所要面对的是学生全体,但在中学英语的授课过程中,基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的不同,导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学困生是如今学校教育教学中无法躲避的问题现象,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所以,各学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使其通过有效的转化教育过程,成为合格的学生。  关键词:中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对于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而言,小学教学在深入改革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提高对学生各科成绩的重视和平衡之外,对学生思想道德层面的引导也十分重要,只有在小学阶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正确指引,才能使学生养成积极正面的道德品格,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在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阶段已经成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德育教学改革中起到了
摘 要:我国有着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延续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一关键的“纽带”。高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的学习更是重中之重,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被一些教师和学生所忽视,长此以往将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的开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然后阐述我国高中语文教学遭遇的瓶颈,最后探究传统文化渗透进高中语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为学生传输各种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体验,让其融入各个学习环节中,展现自身的价值
摘 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意识到信息化手段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由于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差,不能够保证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改善这一现状,语文教师要注重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并且将其与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整合,为小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本文主要对信息化手段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及教学问题进行阐述,重点对信息化手段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