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纵观统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课程中传统文化以及古诗词阅读的内容占比上升。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方面有些感悟,在下文中,从诗词主体、情感、主旨等单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实践感悟 策略
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国人愈发重视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新版语文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古诗词课程内容,为小學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重视古诗词教学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一、古诗词是一段故事,背景和画面是主体
古诗词教学不同于语文其他项目的教学,其不像写作教学要求学生观察生活,模仿名作;更不像识字教学,需要学生了解每一个笔画的勾勒痕迹。高度凝练的诗句,概括性极强,含蓄又朦胧的情感让人琢磨不透,往往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可以将风景如画的山水一笔勾勒出来。仔细分析数次品味,每一首诗词都讲述了一个段动人心弦的故事,或催人泪下,或让人感到绵绵无绝期的悔恨和懊恼。
读懂诗词背后的故事是理解诗词的基础,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赏析古诗词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理解作者想要通过诗词传递的情感。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情感的前提是读懂作者所讲述的故事,而诗词本身所处的年代背景,诗人的遭遇都是能够帮助学生读懂故事的线索。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诗词之前先让给学生介绍诗词的创作背景,讲述作者所处年代做过的大致事迹。学生对于诗词的故事感到迷惑不解,朦胧和神秘的气息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讲解诗词背景时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大脑思维也更为活跃一些。
在讲解诗词背景时,教师可以有目的性的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例如教学在讲解《浪淘沙》这首由唐朝诗词刘禹锡所作的诗时,不仅可以介绍我国唐朝时期的风土人情,还可以向学生灌输一些唐朝时期的礼仪文化等等。而《浪淘沙》这首诗以牛郎织女的深化传说故事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
二、古诗词代表着一份情感,需要学生用心去体验和感受
在文人墨客的眼里,一花,一草,一木皆有灵性。他们可以用任何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悲喜,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可以从“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体会到母亲对于孩子的关怀与不舍,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中感受到弹奏者高超的技艺以及悦耳动听的曲调,他们写景也好,状物也罢,无论经历,无论时间,在诗词的背后总能感受到一种情愫,悲伤和喜悦,忧愁与思念。字里行间流露着细腻的情感。
诗词鉴赏,最重要的欣赏感悟诗词所传递的情感,这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努力,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真切耐心体验感悟。在《浪淘沙》中,诗人刘禹锡尽管二度被贬,仕途失意后被启用后因为不畏权贵又再次被贬,其在“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句中仍然表达了自己渴望田园生活的浪漫憧憬,教师在讲解该诗句时,不仅要向学生介绍作者的仕途经历,更要将其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淘金生涯(追求富贵)的厌恶。小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尚未成熟,可能对诗句中的某些关键词汇不太敏感,教师要加以适当的引导,例如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随机抽取学生代替教师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学生的课堂的主体,教师在确保课堂整体节奏和方向没问题的同时应该把展示自己的机会留给学生,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和感悟诗人表达的情感,更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意象是古诗词的主旨,需要教师的解释和还原
诗词是由多个意象组合成的,单个意象有些苍白无力,古诗词的创作往往是带有一定的情感,而意象则是承载感情和景物最为合适的事物。在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江南春》中,早莺,水村,山郭,酒旗和寺庙这些常见的却互相毫无关联的意象被诗人灵活的运用。整个诗篇完全是意象的堆砌和罗列,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正是这简单的意象罗列让这首诗千百年来赞誉不觉,诗人运用简单的笔画,就描绘出了江南的丰富多彩的春景,通过红绿色彩的对比点名了其景色的深邃宽广和迷人。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这首诗时要注意,意象的用法和代表的意义。作者没有采用多么复杂繁琐的表达手法和表达技巧,更没有故弄玄机,就是简单的将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意象展示给读者,全诗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教授学生一些描写,渲染,表达情感的技巧,但是更要告诫学生,写作与阅读往往都要返璞归真,那些沉迷于华丽辞藻的诗人,那些故弄玄虚,篇篇炫耀写作技巧的诗人早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教师最应该交给学生的人生哲理。
参 考 文 献
[1]谭甲文,娄春.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1(03):125-129.
[2]吕林.关注意境,引领课堂——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8(20):74-75.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实践感悟 策略
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更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国人愈发重视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新版语文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古诗词课程内容,为小學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重视古诗词教学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一、古诗词是一段故事,背景和画面是主体
古诗词教学不同于语文其他项目的教学,其不像写作教学要求学生观察生活,模仿名作;更不像识字教学,需要学生了解每一个笔画的勾勒痕迹。高度凝练的诗句,概括性极强,含蓄又朦胧的情感让人琢磨不透,往往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可以将风景如画的山水一笔勾勒出来。仔细分析数次品味,每一首诗词都讲述了一个段动人心弦的故事,或催人泪下,或让人感到绵绵无绝期的悔恨和懊恼。
读懂诗词背后的故事是理解诗词的基础,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赏析古诗词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理解作者想要通过诗词传递的情感。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情感的前提是读懂作者所讲述的故事,而诗词本身所处的年代背景,诗人的遭遇都是能够帮助学生读懂故事的线索。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诗词之前先让给学生介绍诗词的创作背景,讲述作者所处年代做过的大致事迹。学生对于诗词的故事感到迷惑不解,朦胧和神秘的气息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讲解诗词背景时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大脑思维也更为活跃一些。
在讲解诗词背景时,教师可以有目的性的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例如教学在讲解《浪淘沙》这首由唐朝诗词刘禹锡所作的诗时,不仅可以介绍我国唐朝时期的风土人情,还可以向学生灌输一些唐朝时期的礼仪文化等等。而《浪淘沙》这首诗以牛郎织女的深化传说故事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
二、古诗词代表着一份情感,需要学生用心去体验和感受
在文人墨客的眼里,一花,一草,一木皆有灵性。他们可以用任何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悲喜,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我们可以从“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中体会到母亲对于孩子的关怀与不舍,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中感受到弹奏者高超的技艺以及悦耳动听的曲调,他们写景也好,状物也罢,无论经历,无论时间,在诗词的背后总能感受到一种情愫,悲伤和喜悦,忧愁与思念。字里行间流露着细腻的情感。
诗词鉴赏,最重要的欣赏感悟诗词所传递的情感,这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的努力,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真切耐心体验感悟。在《浪淘沙》中,诗人刘禹锡尽管二度被贬,仕途失意后被启用后因为不畏权贵又再次被贬,其在“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句中仍然表达了自己渴望田园生活的浪漫憧憬,教师在讲解该诗句时,不仅要向学生介绍作者的仕途经历,更要将其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淘金生涯(追求富贵)的厌恶。小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尚未成熟,可能对诗句中的某些关键词汇不太敏感,教师要加以适当的引导,例如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随机抽取学生代替教师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学生的课堂的主体,教师在确保课堂整体节奏和方向没问题的同时应该把展示自己的机会留给学生,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和感悟诗人表达的情感,更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意象是古诗词的主旨,需要教师的解释和还原
诗词是由多个意象组合成的,单个意象有些苍白无力,古诗词的创作往往是带有一定的情感,而意象则是承载感情和景物最为合适的事物。在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江南春》中,早莺,水村,山郭,酒旗和寺庙这些常见的却互相毫无关联的意象被诗人灵活的运用。整个诗篇完全是意象的堆砌和罗列,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正是这简单的意象罗列让这首诗千百年来赞誉不觉,诗人运用简单的笔画,就描绘出了江南的丰富多彩的春景,通过红绿色彩的对比点名了其景色的深邃宽广和迷人。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这首诗时要注意,意象的用法和代表的意义。作者没有采用多么复杂繁琐的表达手法和表达技巧,更没有故弄玄机,就是简单的将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意象展示给读者,全诗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教授学生一些描写,渲染,表达情感的技巧,但是更要告诫学生,写作与阅读往往都要返璞归真,那些沉迷于华丽辞藻的诗人,那些故弄玄虚,篇篇炫耀写作技巧的诗人早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教师最应该交给学生的人生哲理。
参 考 文 献
[1]谭甲文,娄春.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1(03):125-129.
[2]吕林.关注意境,引领课堂——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8(2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