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本总务省劳动力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4月就职者共有6342万人,其中非正式员工有1939万人,兼职打工人员在劳动市场中的力量不可忽视,其中包括高中生。本文以日本高中生打工为例,分析日本高中教育改革方向和现代日本高中的教育理念,找到我国高中教育改革可鉴之处,取长补短。
关键词:高中生;打工;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035-02
一、日本高中生打工实况
1960年之前,根据劳动省妇女少年局和《每日新闻》的数据显示,高中生打工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市中心,大约占所有打工求职人员总数的不到10%。1970年前后,根据劳动省妇女少年局“中学生高中生的打工实态调查”显示,上升至10%-20%左右。1980年前后,学生救助会编著的《打工白皮书》显示,上升到40%-50%左右。1990年之后,全国高等学校PTA联合会“高中生打工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上升到60%-70%左右。(由于日本高中生打工的相关调查资料有限,所以上述数据是根据报纸及各种统计调查推测后得出的大概数据)综上所述,高中生打工的量从日本经济高度成长期初期开始,一直呈现递增的趋势。
据日本青少年研究所2012年《日美高中生比较调查》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间有过打工经验的日本高中生有39%左右,而且比较历年数据,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从性别来看,日本女高中生要比男高中生打工多10%左右。这些学生也认为打工经验对自己未来就职有帮助,雇佣者也肯定了高中生打工,特别对女高中生的满意程度较高。从打工理由来看,主要是为了增加零花钱,其次是获得工作经验。关于未来职业的憧憬,公务员教师或一般事务性工作的人占多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高中生在选择工作时,比较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和环境,收入紧随其后。
二、高中教育理念
上述现状可以看出,日本高中生打工率持续走高,这和日本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那么每个时代日本社会的背景和高中教育理念又是什么呢?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分以下四个时期详述。
1.1960年前:日本近代学校于1872年8月《学制》的制定为起点,此时的学校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在欧美启蒙思想的基础上,以英国著名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的“教育论”为依据,重视个人主义,实学主义。实际上就是模仿英国的绅士教育模式进行,只有一小部分有资格的人可以上学。之后据此推出了《教育令》,《改正教育令》《中学校教则大纲》,《中学校通则》《中学校令》《高等学校令》等等相关教育规定。1917年颁布《临时教育会议官制》,发展出内阁直属的咨询机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实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比较注意道德教育。太平洋战争中,虽然没有改变之前中等教育的内容,但是却将皇国民的构成也加进了中等教育的一环。战后教育以“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为重要指标,以美国哲学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为基本,强调人格的完成,同时在民主主义的社会,提倡参加经济政治活动,掌握知识提高教养。这不仅是国民共识,更是学校要达到的目标。新制高等教育模式改为6-3-3制。1945年文部省公布了《新日本建设的基本方针》作为战后教育的基本方针。1947年公布《学习指导要领》,使战前的国家中心为主题的教育体制向国民主权为中心的教育体制转化。总之这个时期的教育还处在实践摸索的阶段。
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提出“合作社教育”,并在27个技术型学生和几个大企业间做了实验,,之后1953年到1954年间全美国大概有两万左右的技术型学生在学校和企业间穿梭,成为学生员工,而且好评如潮,学生员工的群体不断在扩大。由于和美国关系的缓和,在教育方面日本效仿美国,截止到1928年日本有七八个都市5682名学生接受了合作社教育的培养。之后数量依旧呈递增趋势,根据联邦教育局的调查,1959年接受了合作社教育体系培养的学生,从事销售培训的有36000人,工业相关培训的有41000人,职业培训的有133000人,护士27000人,共计237000人。日本借鉴美国“合作社教育”,发展本国的“合作教育”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尝试。
2.1970年前后:这个时期是日本高中教育的发展阶段,即伴随着经济产业的发展,社会科学的进步等的经验主义、系统主义的教育在中等教育中展开。1960年日本高度经济成长期之后,日本就开始出现高学历的社会现象。普通教育也随着高学历社会而发展,专门教育也是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教育政策的推进下逐渐繁盛。但是从整体中等教育来看,虽然我们也承认其量的发展,但是质的侧面也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所以从1970年开始,国家根据多样化的政策,开始重视普通学科的类型,专门学科的学科再编,或者说开始逐渐重视基础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了。如果说60年前是对教育模式的探索,那么这个时期就是对教育内容的扩充:开始重视教学外的活动,重视适应职场的培养,专业分科也更加细致了。
3.1980年前后,日本社会在教育方面由以往对教师的培养转向学生,重视基础教育。1980年初,东京大学教授松原治郎在《打工白皮书》中写道:“日本的打工无论是对产业社会还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亦或是对高中生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来看,都是如影随行的。”那么此时高中生打工的种类是什么呢?根据劳动省妇女少年局的调查的数据显示,发报纸39%,销售24%,服务员12%,寒暑假的时候,销售增长到28%,制造业17%,事务性工作15%。而高中生阶层的劳动力占了日本所有劳动力的7.5%。单从发报纸这一项工作来看,中学生占有14%,高中生有28%,地位举足轻重。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高中生打工率也增涨到了50%左右。而这个时期学生打工主要是由于贫困,为了完成学业或增加零用钱。
4.1990年开始,日本的高中教育主要侧重于学习指导要领的发行和改定等方面,侧重综合教育。根据1996年学生援助会在首都高中生大学生中做的实态调查数据显示:超市收银员最多占12.9%,从贫苦学生打工时代变到了产业时代,即高中生打工不仅仅为了攒零花钱,而是为了买奢侈品或旅游经费而打工。教育委员会中的大多数成员对高中生打工持暧昧态度,认为学生需要得到校方的许可后方可打工,而校方的态度也模棱两可。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这是一种默许呢。而且上文已经提到,便利店快餐店等第三产业离不开打工的学生,如果社会负面舆论过大的话,这样的三产早就应该倒闭了,但社会普遍认为便利店快餐店等服务行业的存在确实方便。所以高中生打工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对中国的建议
1.高中生打工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笔者认为日本高中生在心智上普遍比中国的高中生成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也比中国学生强。这与高中生提前进入职场有直接关系,更早的适应工作环境,锻炼了与人沟通的能力,逐渐培养起责任感。所以无论是校方还是家长,是不是应该考虑给孩子们提供这样的条件。
2.高中生打工的确会占用一部分学习的时间,但是笔者认为合理分配工作与学习的时间,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生活的能力,为进入大学做准备,更能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中国近些年一直在做改革,中等教育方面一直也在做“减负”的宣传管理,但“高考是人生的重大转折”这一思想依旧根深蒂固。所以校方和家长都在学习成绩上严格要求,却忽略了高中生此时成长所需要的条件。高中三年一直学习,过多的作业和一成不变的生活环境势必导致学生倦怠,所以合理的打工不仅不会耽误学生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放松,反倒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打工学习并进,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兼顾,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途径。中国的高中一直提倡素质教育,所以体育课一直在高中课表中存在,一周一节或者两节的程度。但是实际的执行和收效影响并不大。特别是高中三年级的时候,由于面对高考,体育课基本上就是自由活动或者取消。而学生一直处在高压状态,身体状况就会下降。所以家长和校方与其强调给孩子们增加营养,不如从根本切入,给孩子们提供锻炼身体的机会。所以说适当的打工也是一种运动,可以增强学生体力。
4.由于现在中国并没有相对成熟的法律法规专门针对高中生打工的方面,所以家长能做到的就是及时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打工的环境和需求以及中间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为孩子提供帮助与指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以便达到打工的目的。当然,国家政府机构也应该加强相关的立法与监督工作。
5.社会应该为学生打工创造更好的条件。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说到底是人才,既然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那么培养学生成才不仅仅是家长校方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所以企业方面应该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环境与机会供其锻炼,并在实际工作中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帮助,促进他们成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才。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责任作者:段克勤
参考文献:
[1]風間効「高校教育はどう変わるべきか」pp80-113
[2]宮地誠哉「中等教育と職業生活」pp119-122
[3]千石保「日本の高校生」pp157-159
关键词:高中生;打工;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6-0035-02
一、日本高中生打工实况
1960年之前,根据劳动省妇女少年局和《每日新闻》的数据显示,高中生打工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市中心,大约占所有打工求职人员总数的不到10%。1970年前后,根据劳动省妇女少年局“中学生高中生的打工实态调查”显示,上升至10%-20%左右。1980年前后,学生救助会编著的《打工白皮书》显示,上升到40%-50%左右。1990年之后,全国高等学校PTA联合会“高中生打工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上升到60%-70%左右。(由于日本高中生打工的相关调查资料有限,所以上述数据是根据报纸及各种统计调查推测后得出的大概数据)综上所述,高中生打工的量从日本经济高度成长期初期开始,一直呈现递增的趋势。
据日本青少年研究所2012年《日美高中生比较调查》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间有过打工经验的日本高中生有39%左右,而且比较历年数据,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从性别来看,日本女高中生要比男高中生打工多10%左右。这些学生也认为打工经验对自己未来就职有帮助,雇佣者也肯定了高中生打工,特别对女高中生的满意程度较高。从打工理由来看,主要是为了增加零花钱,其次是获得工作经验。关于未来职业的憧憬,公务员教师或一般事务性工作的人占多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高中生在选择工作时,比较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和环境,收入紧随其后。
二、高中教育理念
上述现状可以看出,日本高中生打工率持续走高,这和日本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那么每个时代日本社会的背景和高中教育理念又是什么呢?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分以下四个时期详述。
1.1960年前:日本近代学校于1872年8月《学制》的制定为起点,此时的学校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在欧美启蒙思想的基础上,以英国著名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提出的“教育论”为依据,重视个人主义,实学主义。实际上就是模仿英国的绅士教育模式进行,只有一小部分有资格的人可以上学。之后据此推出了《教育令》,《改正教育令》《中学校教则大纲》,《中学校通则》《中学校令》《高等学校令》等等相关教育规定。1917年颁布《临时教育会议官制》,发展出内阁直属的咨询机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实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比较注意道德教育。太平洋战争中,虽然没有改变之前中等教育的内容,但是却将皇国民的构成也加进了中等教育的一环。战后教育以“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为重要指标,以美国哲学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为基本,强调人格的完成,同时在民主主义的社会,提倡参加经济政治活动,掌握知识提高教养。这不仅是国民共识,更是学校要达到的目标。新制高等教育模式改为6-3-3制。1945年文部省公布了《新日本建设的基本方针》作为战后教育的基本方针。1947年公布《学习指导要领》,使战前的国家中心为主题的教育体制向国民主权为中心的教育体制转化。总之这个时期的教育还处在实践摸索的阶段。
1906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提出“合作社教育”,并在27个技术型学生和几个大企业间做了实验,,之后1953年到1954年间全美国大概有两万左右的技术型学生在学校和企业间穿梭,成为学生员工,而且好评如潮,学生员工的群体不断在扩大。由于和美国关系的缓和,在教育方面日本效仿美国,截止到1928年日本有七八个都市5682名学生接受了合作社教育的培养。之后数量依旧呈递增趋势,根据联邦教育局的调查,1959年接受了合作社教育体系培养的学生,从事销售培训的有36000人,工业相关培训的有41000人,职业培训的有133000人,护士27000人,共计237000人。日本借鉴美国“合作社教育”,发展本国的“合作教育”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尝试。
2.1970年前后:这个时期是日本高中教育的发展阶段,即伴随着经济产业的发展,社会科学的进步等的经验主义、系统主义的教育在中等教育中展开。1960年日本高度经济成长期之后,日本就开始出现高学历的社会现象。普通教育也随着高学历社会而发展,专门教育也是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教育政策的推进下逐渐繁盛。但是从整体中等教育来看,虽然我们也承认其量的发展,但是质的侧面也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所以从1970年开始,国家根据多样化的政策,开始重视普通学科的类型,专门学科的学科再编,或者说开始逐渐重视基础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了。如果说60年前是对教育模式的探索,那么这个时期就是对教育内容的扩充:开始重视教学外的活动,重视适应职场的培养,专业分科也更加细致了。
3.1980年前后,日本社会在教育方面由以往对教师的培养转向学生,重视基础教育。1980年初,东京大学教授松原治郎在《打工白皮书》中写道:“日本的打工无论是对产业社会还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亦或是对高中生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来看,都是如影随行的。”那么此时高中生打工的种类是什么呢?根据劳动省妇女少年局的调查的数据显示,发报纸39%,销售24%,服务员12%,寒暑假的时候,销售增长到28%,制造业17%,事务性工作15%。而高中生阶层的劳动力占了日本所有劳动力的7.5%。单从发报纸这一项工作来看,中学生占有14%,高中生有28%,地位举足轻重。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高中生打工率也增涨到了50%左右。而这个时期学生打工主要是由于贫困,为了完成学业或增加零用钱。
4.1990年开始,日本的高中教育主要侧重于学习指导要领的发行和改定等方面,侧重综合教育。根据1996年学生援助会在首都高中生大学生中做的实态调查数据显示:超市收银员最多占12.9%,从贫苦学生打工时代变到了产业时代,即高中生打工不仅仅为了攒零花钱,而是为了买奢侈品或旅游经费而打工。教育委员会中的大多数成员对高中生打工持暧昧态度,认为学生需要得到校方的许可后方可打工,而校方的态度也模棱两可。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这是一种默许呢。而且上文已经提到,便利店快餐店等第三产业离不开打工的学生,如果社会负面舆论过大的话,这样的三产早就应该倒闭了,但社会普遍认为便利店快餐店等服务行业的存在确实方便。所以高中生打工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对中国的建议
1.高中生打工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笔者认为日本高中生在心智上普遍比中国的高中生成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也比中国学生强。这与高中生提前进入职场有直接关系,更早的适应工作环境,锻炼了与人沟通的能力,逐渐培养起责任感。所以无论是校方还是家长,是不是应该考虑给孩子们提供这样的条件。
2.高中生打工的确会占用一部分学习的时间,但是笔者认为合理分配工作与学习的时间,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生活的能力,为进入大学做准备,更能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中国近些年一直在做改革,中等教育方面一直也在做“减负”的宣传管理,但“高考是人生的重大转折”这一思想依旧根深蒂固。所以校方和家长都在学习成绩上严格要求,却忽略了高中生此时成长所需要的条件。高中三年一直学习,过多的作业和一成不变的生活环境势必导致学生倦怠,所以合理的打工不仅不会耽误学生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放松,反倒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打工学习并进,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兼顾,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途径。中国的高中一直提倡素质教育,所以体育课一直在高中课表中存在,一周一节或者两节的程度。但是实际的执行和收效影响并不大。特别是高中三年级的时候,由于面对高考,体育课基本上就是自由活动或者取消。而学生一直处在高压状态,身体状况就会下降。所以家长和校方与其强调给孩子们增加营养,不如从根本切入,给孩子们提供锻炼身体的机会。所以说适当的打工也是一种运动,可以增强学生体力。
4.由于现在中国并没有相对成熟的法律法规专门针对高中生打工的方面,所以家长能做到的就是及时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打工的环境和需求以及中间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为孩子提供帮助与指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以便达到打工的目的。当然,国家政府机构也应该加强相关的立法与监督工作。
5.社会应该为学生打工创造更好的条件。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说到底是人才,既然学生是国家的未来,那么培养学生成才不仅仅是家长校方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所以企业方面应该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环境与机会供其锻炼,并在实际工作中提供相应的指导与帮助,促进他们成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才。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责任作者:段克勤
参考文献:
[1]風間効「高校教育はどう変わるべきか」pp80-113
[2]宮地誠哉「中等教育と職業生活」pp119-122
[3]千石保「日本の高校生」pp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