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体”十年伴成长?十年“学体”意绵长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转眼间,“学体部落”已经成立10年了!10载如白驹过隙,对于“学体部落”和围绕在“学体部落”周围一起成长起来的体育教师来说,这10年是感动的10年、成长的10年、收获的10年、幸福的10年……回味3000多个日夜里,恍然若昨;感动在心中不断泛起涟漪,历久弥新。
  一、“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
  2008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以下简称“学体”杂志社)根据网络教研发展新趋势,审时度势成立“中国学校体育读者群”。花香蝶自来,读者群吸引了全国各地体育教师慕名而至。新型的网络教研形式开拓了体育教师的教研思路,激发了体育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热情。与此同时,“学体”杂志社又根据网络教研发展的需要,成立了“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成员达到2000多人。在撰写博客的过程中,参与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每天精华博客的推荐,让作者欢欣鼓舞,让博友为作者的灵感和写作能力感叹。不会忘记那无数的日夜,一群人每天坐在电脑前,十指翻飞,用博客记录着各自工作中的得失,在阅读中领略着各自的感悟与收获,在留言中书写着彼此的支持和鼓励;不会忘记,有一群人以“学体博客圈”为家,每天习惯性地在博客圈里走一走,关注博友的信息;不会忘记,自己的博文第1次被学体“精彩博文”采用,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目录中发现自己名字时的那一瞬间的惊喜。
  那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学体”岁月,“学体部落”的出现,激发了一线体育教师极大的教研热情,更培养出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教研成果丰硕的体育名师,为“学体”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和学术基础。
  二、“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自加入“学体部落”以来,笔者在网络教研中越发感受到“学体部落”的专业性、开放性、包容性和人文性。自2008年10月在《中国学校体育》发表第1篇论文后,笔者的学术热情高涨,陆续发表论文多篇。回首自己的发展成长历程,是“学体部落”促进了自己的嬗变,推动了自身的专业发展,改变了自身的人生轨迹,由此也开始了一段围绕在“学体”服务一线教师的难忘岁月。
  2009年下半年,笔者加入《中国学校体育》《一线话题》栏目社外编辑团队。每月中下旬,团队都会收到杂志社转交的稿件,团队成员对每篇稿件认真审理,通过语音聊天交换初审意见;后期对杂志社终审通过的稿件进行文字编辑,笔者深刻感受到编辑们审核的严格和敬业,每篇文章的出炉都凝聚着编辑们的心血与艰辛。
  2010年11月,笔者参加《中国学校体育》特约通讯员团队建设工作,负责栏目前期筹划和通讯员团队后期的业务开展和管理。通讯员团队建设方案历经3个月数次征求意见和修改,好在功成愿遂。通讯员团队成立后,近百人的通讯员队伍活跃在全国各地学校体育工作一线,一篇篇新闻报道呈现在全国读者面前,特别是在2012年郑州、2015年武汉、2017年鄂尔多斯的全国中小学体育优质课活动报道中,通讯员团队为全国体育教师第一时间呈现精彩报道,获得读者的赞誉。
  2012年4月,在通讯员团队基本成熟的基础上,笔者加入《教学实践》栏目社外团队。如何让一线教师有话能说、有话可说,如何写出让读者可学习、可借鉴的文章是社外团队思考的主要问题。为此,在策划每季度的栏目话题设计时,社外团队从一线教師教学实际出发,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提纲及内容;为提高作者的写作积极性,在初审过程中,充分挖掘文章中的亮点,尊重作者的劳动果实;对返修文章指出亮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建议;对录用的文章进行润色,增强文章阅读性,提升文章品位。
  笔者在承担“学体部落”社外工作的5年时间里,无论是作为团队成员,还是作为团队负责人,都深刻感受到“学体”大家庭的温暖和正能量,更激励着自身对体育教育事业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008年-2014年是“学体部落”快速发展的6年,以学体博客圈和学体读者群为代表的网络教研平台为“学体部落”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教研力量和人才力量。
  在2014年8月新浪网关闭博客圈后,“学体部落”的网络教研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2015年5月,“学体”杂志社转型升级筹建网站,以壮士断腕的意志高标准打造了集体育教育和体育赛事于一身的“菁体育”网,彰显了“学体”杂志社在网络教研方面的矢志,为“学体部落”后期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学体部落》依托《草根争鸣》《案例研析》《群英荟萃》3个网络教研活动组成的“网研集锦”版块,结合“学体”杂志纸质媒体,形成“网络平台月月有活动,学体杂志期期有专栏”的良好发展格局,吸引了全国各地体育名师工作室、教研室的热情参与,“学体部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学体”10年陪伴,感恩“学体”永远。因为有你,我会更加笃信;因为有你,我会更加执着。此刻说声谢谢,谢谢“学体”多年的指导和帮助;此刻道声祝福,祝福“学体”事业更加美好,谱写新的辉煌。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上海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教育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围绕全市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在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中进行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实践突破和改革成效。  “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
体育教学设计是指在一节课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策略、场地器材布置,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等一系列元素进行研究,梳理形成一个系统的方案,力求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1]。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体现教师的基本学科素养,它是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过程中各要素进行最佳优化组合的能力[2]。然而,部分新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常常会遇到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1]中所指的课程结构是由相互关联的要素和部分组成的框架,主要由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与评价方式(情境创设与方法应用、学业质量、学习评价)等组成,体现出明确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即由传统的偏重知识和技能的课程结构向重视学科育人的课程结构转变,具体体现在学科育人的课程结构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
一、案例背景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2016年新成立的学校,学校比较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努力探究“现代课堂”的有效模式。为了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举行了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要求每名参赛教师都必须使用“教学助手”,探究借助“教学助手”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助手是一款专为教师开发的教学软件,拥有各种学习资源,以生动有趣作为形象,来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
一、2018年第5期征稿主题  (收稿截止时间:2018年3月23日)  1.为师之道:一节伤心的课。不知道曾否悄悄地落泪,只因为一节令人心痛伤心的体育课;之所以会痛,是因为在乎;之所以会在乎,是因为有感觉;之所以有感觉,是因为挚爱着体育课堂及学生。  2.教学有招:因为天气和场地等多种因素,学校越来越重视室内体育课教学,各地区一批优秀小学中年级室内体育课单元计划、教学内容(含体育与健康常识、室内
“ECP”是指以严格而有规律的身体训练为培训手段(Exercise),循环而有节奏的专项课程为组织形式(Cycle),竞争而有合作的教学竞赛为绩效评价(PK)。组织者根据本区域内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情况,建立在体育教师运动专项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为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育人”技能、课堂“上课”技巧、身体“模范”素养而自创的一种新型培训方式(图1)。  一、培训前期的准备  1.现状调查,培之有“的”
一、背景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与移动学习逐渐走入教育领域,而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同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变革。体育理论教学是体育教学内容之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应“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虽然教室的空间和器材有限,但是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室外所没有的硬件设备,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知识技能更好地传输给学生,再与身体活动相结合,
“室内体育课实践性研究”是当前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人均活动面积严重不足、极端天气多发的情况下,如何开发和利用室内课教学资源,并形成地方和校本特色的教材内容体系,如何利用多媒体设备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如何在教室有限的空间使用桌椅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与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研究课题。  早在2014年,在新疆
一、案例背景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建立和同一性建构的关键时期,以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为前提条件,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容易导致各种行为问题的发生。作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和了解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建立相应的应对策略,才能有效化解矛盾冲突。  二、案例描述  在八(7)班体育课的结束部分,学生们将编扎好的跳绳放回器材箱后,开始各自整理书包和服装准备放学,但唯独体育委员还在不停地检查器材箱。于是有了下面的对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探讨的问题之一。部分家长和教师对什么是正确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观念未达成共识。在此,笔者就自己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认识阐述一些拙见。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是指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