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第三方卫生检测行业已成为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的就业主渠道。在原有CST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学院、疾控、企业三方合作,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整合课程内容,构建突出五大职业能力的教学平台,开创了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增强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力与可迁移性,实现了学校与岗位零对接,提高了就业率,为践行专业思政提供了可参考的形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卫生检疫与检疫技术;职业能力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R-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8-3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0-0090-02
校企合作育人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陆续出台后,各高等职业院校采用不同形式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包括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設都进行进一步深入与全面的合作。2008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卫院”)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省疾控”)合作办学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已毕业学生人数超过300人。2019年,该专业在原有办学基础上推动江苏省内卫生检测企业参与教学改革,纵向贯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建设了专业能力教学平台,并在疫情期间投入使用,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思考。
一、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背景
(1)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背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是苏卫院与省疾控的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采用CST模式,C代表Cooperation,是指“合作”办学。S代表Step by step(递进性教学模式),即“1.5 0.5 1”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是学生前“1.5”年在学院上公共课、专业基础课,“0.5”年在疾控学习专业知识,最后“1”年在省疾控进行毕业实习。T代表Technician,即通过递进性教学发展卫生检验职业能力。CST模式的优势在于结合学院教学能力和省疾控优秀实训条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不足之处在于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连贯性不强。
(2)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就业背景。由于江苏省、市、县(区)级疾控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等事业单位对入职者的学历要求严格,专科毕业生普遍被拦在学历门槛外。同时,高职院校实行转专业机制后优秀生源流失。省疾控实习、企业就业培养模式,造成在校生学习无动力、专业认识单一,毕业生职业竞争意识薄弱、就业不稳定。
2017年4月1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剥离事业单位行政和经营职能。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以“大健康”理念为指导思想,催生了卫检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空间。至2018年,国有、民营、外资第三方检测机构占比分别为53.21%、37.23%和9.56%,民营检验检测机构较2017年同比增长15.43%,江苏省第三方检测机构占全国总量的5.63%。第三方检测机构已成为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
二、职业能力教学平台构建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内容
(1)职业能力教学平台构建的基本原则。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上的基本定位是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掌握岗位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应包含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前者指专业技术能力,包含完成卫生检验与检疫任务的核心能力;后者涵盖了态度、方法、沟通、协作等社会性职业能力。因此,职业能力教学平台构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能力本位原则;二是强调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强化专业技术实践,注重学科内部和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性;三是遵循教与学的基本规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四是保证教学平台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培养与发展学生可迁移职业能力;五是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基础,辐射周边地区。
(2)职业能力教学平台构建的基本方法。根据专业特点,可以使用“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定义职业能力。通过文献查询、课程研讨等,从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两个维度,使专业对接职业岗位、职业岗位细化为工作项目、工作项目细化为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细化为职业能力,再从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技能、工具、方法、要求、知识五方面分解分析职业能力。在此过程中,疾控专家、企业技术员对“五解”做细分界定,学院专任教师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对职业能力“五解”做量化描述,同时,将企业文化、企业奋斗历史的案例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专业思政。
(3)职业能力教学平台构建的基本内容。职业能力教学平台的构建归根结底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对应岗位群为卫生检验人员、医学检验人员、医学实验技术人员。根据职业能力量化分析,可获得五大职业能力模块,分别是“理化检验能力”“卫生微生物检验能力”“免疫检验能力”“生物化学检验能力”“临床检验能力”。在职业能力教学模块实施过程中应增强校企合作黏性,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先进技术同步,加强教学内容对就业能力提高的指向性。
三、校企合作下职业能力教学平台的实施
(1)成立三方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院专任教师、疾控专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成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职业能力教学平台。学院负责组织开展委员会会议,安排教学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平台实施与运作。省疾控做好第二阶段的教学安排、实验实训带教指导,并收集教学过程资料,配合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企业做好第三阶段的实习工作,指派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并提供实习设备、场地,指导学生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评价和考核。
(2)突出职业能力,设计职业能力教学平台。职业能力教学平台以职业能力分析为纲,主动对接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在课程体系设计与调整中,应使职业工作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一体化,以完整的职业工作过程为培养的内在逻辑,突出职业氛围,促进教育、人才、产业、创新等多链有机衔接成为一个整体链条,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模块化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要求无缝对接,增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3)以互聯网为媒介构建职业能力教学平台。开发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配合班级QQ、微信等互联网工具实施教学。学院专任教师、疾控专家、企业带教老师能够在同一平台上,把通知、群聊、直播、视频、签到等功能灵活运用到教学准备、实施、考核、反馈等教学活动全过程的各环节中,不仅将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而且将先行课程、平行课程、后继课程、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联系起来,真正实现三方合力、齐抓共管。在教学过程中,邀请企业带教老师在企业工作现场开启远程教学模式,实现云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全程化教学管理。多层次、多角度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可视化,学院、疾控、企业三方共建共管。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互动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企业、教师与企业、教师与教师,互动方式是课堂互动与课外拓展互动。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创造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未知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教学主体、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四位一体”多元化管理。
(5)制度化教学反馈。利用平台的网络教学评价功能,学院、疾控、企业带教老师可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引导学生间互评,推动评价激励制度建设。同时,学生可以随时反映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构建教学评价反馈机制,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相互激励,提高学习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深化教学质量评价,实现 “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良性循环。
四、实施效果与反思
在原有CST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的职业能力教学平台,实施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学平台的构建是学院、疾控、企业三方合作的第一个实践性项目。项目以就业能力为导向,融合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相关知识,以提高学生的个人责任意识、企业文化认同为目标,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合作平台,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第二,纵向贯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强化了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夯实了与职业相关的社会能力培养,注重职业素养培养,增强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力与可迁移性。第三,以工作任务为课程基础,以工作场景为背景,配合企业完整的工作过程,准确把握模块化教学准备、实施、考核、实践、反馈的全过程,实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实现了学校与岗位的“零对接”。截至2020年6月,初步就业率统计数据显示该专业2020届毕业生已全部对口就业,同时刷新了对口就业率和完成就业目标的时间。第四,将行业信誉度良好、专业技术过硬的优秀企业文化元素作为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重要素材,将工匠精神培养、勇气锻炼融入学生专业学习与实习实训的各个层面和环节,践行了专业思政。
职业能力教学平台已初步建成,在疫情期间投入使用,实现了云教学,打破了教学的空间限制。接下来,将继续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进行后续课程的调整。三方合作,将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学生个人职业能力,落实校企合作新模式,加强卫生检验技术人才培养,为江苏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邹 嫄.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46):48-50,99.
[2]刘 畅.产学合作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35(4):126-128.
[3]穆守荪,刘永军.我国第三方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J].质量探索,2019,16(3):82-86.
[4]魏开伟.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创建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9,26(3):90-92.
[5]杜怡萍.“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5(9):8-14.
关键词:校企合作;卫生检疫与检疫技术;职业能力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R-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8-31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0-0090-02
校企合作育人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陆续出台后,各高等职业院校采用不同形式实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包括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設都进行进一步深入与全面的合作。2008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卫院”)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省疾控”)合作办学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已毕业学生人数超过300人。2019年,该专业在原有办学基础上推动江苏省内卫生检测企业参与教学改革,纵向贯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建设了专业能力教学平台,并在疫情期间投入使用,获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思考。
一、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背景
(1)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背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是苏卫院与省疾控的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采用CST模式,C代表Cooperation,是指“合作”办学。S代表Step by step(递进性教学模式),即“1.5 0.5 1”的教学模式,具体而言,是学生前“1.5”年在学院上公共课、专业基础课,“0.5”年在疾控学习专业知识,最后“1”年在省疾控进行毕业实习。T代表Technician,即通过递进性教学发展卫生检验职业能力。CST模式的优势在于结合学院教学能力和省疾控优秀实训条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不足之处在于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连贯性不强。
(2)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就业背景。由于江苏省、市、县(区)级疾控中心,出入境检验检疫等事业单位对入职者的学历要求严格,专科毕业生普遍被拦在学历门槛外。同时,高职院校实行转专业机制后优秀生源流失。省疾控实习、企业就业培养模式,造成在校生学习无动力、专业认识单一,毕业生职业竞争意识薄弱、就业不稳定。
2017年4月1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剥离事业单位行政和经营职能。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以“大健康”理念为指导思想,催生了卫检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空间。至2018年,国有、民营、外资第三方检测机构占比分别为53.21%、37.23%和9.56%,民营检验检测机构较2017年同比增长15.43%,江苏省第三方检测机构占全国总量的5.63%。第三方检测机构已成为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
二、职业能力教学平台构建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内容
(1)职业能力教学平台构建的基本原则。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上的基本定位是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掌握岗位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应包含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前者指专业技术能力,包含完成卫生检验与检疫任务的核心能力;后者涵盖了态度、方法、沟通、协作等社会性职业能力。因此,职业能力教学平台构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能力本位原则;二是强调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强化专业技术实践,注重学科内部和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迁移性;三是遵循教与学的基本规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四是保证教学平台的开放性与兼容性,培养与发展学生可迁移职业能力;五是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基础,辐射周边地区。
(2)职业能力教学平台构建的基本方法。根据专业特点,可以使用“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定义职业能力。通过文献查询、课程研讨等,从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两个维度,使专业对接职业岗位、职业岗位细化为工作项目、工作项目细化为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细化为职业能力,再从完成工作任务应具备的技能、工具、方法、要求、知识五方面分解分析职业能力。在此过程中,疾控专家、企业技术员对“五解”做细分界定,学院专任教师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对职业能力“五解”做量化描述,同时,将企业文化、企业奋斗历史的案例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专业思政。
(3)职业能力教学平台构建的基本内容。职业能力教学平台的构建归根结底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对应岗位群为卫生检验人员、医学检验人员、医学实验技术人员。根据职业能力量化分析,可获得五大职业能力模块,分别是“理化检验能力”“卫生微生物检验能力”“免疫检验能力”“生物化学检验能力”“临床检验能力”。在职业能力教学模块实施过程中应增强校企合作黏性,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先进技术同步,加强教学内容对就业能力提高的指向性。
三、校企合作下职业能力教学平台的实施
(1)成立三方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学院专任教师、疾控专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成职业能力分析,构建职业能力教学平台。学院负责组织开展委员会会议,安排教学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平台实施与运作。省疾控做好第二阶段的教学安排、实验实训带教指导,并收集教学过程资料,配合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企业做好第三阶段的实习工作,指派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并提供实习设备、场地,指导学生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评价和考核。
(2)突出职业能力,设计职业能力教学平台。职业能力教学平台以职业能力分析为纲,主动对接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在课程体系设计与调整中,应使职业工作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一体化,以完整的职业工作过程为培养的内在逻辑,突出职业氛围,促进教育、人才、产业、创新等多链有机衔接成为一个整体链条,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模块化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要求无缝对接,增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3)以互聯网为媒介构建职业能力教学平台。开发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配合班级QQ、微信等互联网工具实施教学。学院专任教师、疾控专家、企业带教老师能够在同一平台上,把通知、群聊、直播、视频、签到等功能灵活运用到教学准备、实施、考核、反馈等教学活动全过程的各环节中,不仅将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而且将先行课程、平行课程、后继课程、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联系起来,真正实现三方合力、齐抓共管。在教学过程中,邀请企业带教老师在企业工作现场开启远程教学模式,实现云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全程化教学管理。多层次、多角度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可视化,学院、疾控、企业三方共建共管。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互动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企业、教师与企业、教师与教师,互动方式是课堂互动与课外拓展互动。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创造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未知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教学主体、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四位一体”多元化管理。
(5)制度化教学反馈。利用平台的网络教学评价功能,学院、疾控、企业带教老师可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引导学生间互评,推动评价激励制度建设。同时,学生可以随时反映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构建教学评价反馈机制,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相互激励,提高学习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深化教学质量评价,实现 “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良性循环。
四、实施效果与反思
在原有CST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构建的职业能力教学平台,实施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学平台的构建是学院、疾控、企业三方合作的第一个实践性项目。项目以就业能力为导向,融合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相关知识,以提高学生的个人责任意识、企业文化认同为目标,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合作平台,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第二,纵向贯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强化了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夯实了与职业相关的社会能力培养,注重职业素养培养,增强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力与可迁移性。第三,以工作任务为课程基础,以工作场景为背景,配合企业完整的工作过程,准确把握模块化教学准备、实施、考核、实践、反馈的全过程,实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实现了学校与岗位的“零对接”。截至2020年6月,初步就业率统计数据显示该专业2020届毕业生已全部对口就业,同时刷新了对口就业率和完成就业目标的时间。第四,将行业信誉度良好、专业技术过硬的优秀企业文化元素作为学生职业道德培育的重要素材,将工匠精神培养、勇气锻炼融入学生专业学习与实习实训的各个层面和环节,践行了专业思政。
职业能力教学平台已初步建成,在疫情期间投入使用,实现了云教学,打破了教学的空间限制。接下来,将继续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进行后续课程的调整。三方合作,将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学生个人职业能力,落实校企合作新模式,加强卫生检验技术人才培养,为江苏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邹 嫄.校企合作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46):48-50,99.
[2]刘 畅.产学合作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35(4):126-128.
[3]穆守荪,刘永军.我国第三方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J].质量探索,2019,16(3):82-86.
[4]魏开伟.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创建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9,26(3):90-92.
[5]杜怡萍.“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5(9):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