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杭州市某职业高级中学为例

来源 :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电子课程是一门理论丰富、实践性强的能力学科,其理论和实践内容需要统一,才能发挥更大的教学价值.针对中职电子课程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重视不够、优质师资缺乏、教学设备不足、学生学习能力低等问题,提出了因材施教、信息化教学、改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主体、优化评价方案等对策.
其他文献
2020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职业技术教育》共全文转载145篇文章,研究热点集中于德国“双元制”启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现代学徒制与1+X证书制度的质量和标准、类型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系、高职院校“双高计划”与专业群建设、高职教育扩招等7个方面.“四元育人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平台、产教融合共同体、现代职业类型教育体系、“双高计划”建设路径和专业群建设是未来职业教育研究的方向.
罗伯特·马扎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教育目标分类进行研究,提出21世纪新教育目标分类学.其中,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和认知系统是其研究的核心部分,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更科学的研究视角.但在当前职业教育领域,这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还不够深入.以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切入点,深入地分析这一理论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启示,为高职学生满足自身需要和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提供新的思路.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内的研究重点,其对促进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学者们对1+X证书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意义、实施任务、国际经验、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并呈现出内涵界定日益明晰、紧密联系试点专业、聚焦人才培养过程的特点.未来期望在研究视角上由职业院校转向“学校十企业十培训”,在比较研究上由经验介绍转向“本土化”改造,在研究方法上由单一性转向多元性.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和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文章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了智能装备制造专业群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并从师资队伍、社会服务、创新创业、国际交流等重点领域阐述了专业群建设的基本思路.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对全面建设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意义非凡,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方法.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主要面临着缺乏国家宏观统筹布局和调控、学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微观框架建构不足、社会对本科职业教育缺乏认可等问题,为了完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要加强宏观统筹布局和调控、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微观框架、大力弘扬正确的人才观.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全国首批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宁波在职业教育领域先行开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从剖析现状入手,政策引导,以“一带一路”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发展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宁波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探索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宁波路径”.
信息时代背景下,不少中职学生,缺乏相应的信息素养.针对这一现状,分析出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源于教师不注重将前沿技术和新思潮融入课堂;其二,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三,源于学生信息素养自我效能感较低.以“我为\'图文编辑\'软件代言”这堂课为例,结合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编辑活页式教材,探究“三环四法五元”的混合学习模式,聚焦思政意识和素养意识培养,逐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自我效能感.
文章针对C语言课程教学现状,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C语言程序设计融合课程的校本实践.校本实践“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融合课程项目为载体”,将散乱的专业知识按需组合,巧妙融入工程项目应用.项目承载知识,项目贯穿始终,探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旨在提升学生对知识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人机交互的计算思维能力.
分析与研判“十三五”时期我国新闻出版企业并购特征及其潜在风险,能对“十四五”时期新闻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启示作用.以2016—2020年新闻出版上市公司作为主并方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时期新闻出版上市公司并购呈现出强资产收购和现金支付、弱相关多元化的特点,由此可能引致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增高和企业收益效应减小等风险.为此,“十四五”时期新闻出版企业在并购中应着重做强出版主业、深化数字融合,坚持质量第一、打造品牌效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并购成效.
以电机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设计为例,探索了一套“学、教、做、练”四位一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行为导向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将专业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融入工匠精神和劳动教育,使思政教育贯穿始终,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