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个有机的动态活动过程,也是人们能动的反映过程,必须依靠一定的动力来支持和推动。为了形成实现高校学风建设目标的宏观运行合力,必须构建有效的高校学风建设动力机制。所谓动力机制,是指高校学风建设体系内部和外部各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动力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联系通过一定的互动、互补和互济作用形成系统的整合功能和综合效率。高校学风建设动力机制,是由多个动力要素构成的动态的有机系统结构,它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到高校学风建设系统内部诸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系统外部要素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高校学风建设动力机制矢量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因而就有强弱、大小之分,从而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效果。高校学风建设动力要素分为两大类——高校外部动力要素和高校内部动力要素。高校内部动力要素主要包括高校学风建设主体的综合素质和高校内部管理激励机制;高校外部动力要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大环境、社会发展对学风建设的需求状况和政府支持。
一、强化高校内部动力要素建设,增强学风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高校内部动力要素主要包括高校学风建设主体的综合素质和高校内部管理激励机制。
(一)提升高校学风建设主体的综合素质,增加学风建设的内在的动力储备
高校学风建设主体是学风建设活动的参与者和推动学风建设工作的根本性力量,在学风建设动力机制中是不可或缺的动力主体。高校学风建设主体包括学风建设的领导者、教师和学生。这三类活动主体的综合素质对动力机制的启动和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领导者是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动力机制的决定性因素,在动力机制中是最为能动的主体。领导者群体内在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学风建设机制动力的大小和方向。为了发挥动力机制的整体效应和强大动力作用,领导者必须通过不断地理论学习和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具有批判性思维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变化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战略管理眼光,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善于把握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善于“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多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方式,多开展富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活动,引导和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要创造更多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新载体,最大限度地吸引群众参与,使人们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教师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实施者,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力量。他们内在素质的高低表现为外在的学风建设能力和影响力的大小,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动力要素,为了增强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动力,广大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逐渐形成一种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养、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的内在要求,并把这种要求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动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可以从两个方面推动学风建设工作,一是增强学风建设能力,积极推进学风建设,加速学风建设步伐,增强学风建设效果;二是增强教师对学生学风建设的影响力。“师者,学生的典范也”,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学问上的导师,更应该是学生道德人格上的楷模。“教师和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师生间学术薪火的传承,并不仅仅在知识的层面,更要强调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求真、求知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的传承,这种传承,正是学风形成并且世代相传的一个基础。”所以,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认认真真教书,扎扎实实治学,带头营造良好学术风气,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修身正己,自我约束,勇于承担学术责任和学术义务,努力做学术道德和良好学风的维护者、践行者和弘扬者,将职业信条与加强教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忠于真理、探求真知的学习氛围。
学生既是学风的主要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学风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学生作为学风建设的根本性力量,他们内在的综合素养是学风建设的内在动力储备,其中,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责任意识等思想道德修养是学风建设的内在精神动力,从根本上决定着其学习目的与态度、自律能力与努力程度。“良好的学风应该是大学生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指导下,通过长期实践磨砺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学习心理倾向、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高校学风建设要通过教书、管理、服务全方位育人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明确学习成才目标,引导他们认清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价值观念和学习品格,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学风建设问题的思想基础,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提供内在精神动力支持。
(二)完善高校内部管理激励机制,增强学风建设的直接驱动力
高校学风建设主体是学风建设的动力主体,动力主体学风建设能力的增长只是学风建设的动力贮存体,并不能直接产生强大的学风建设动力。按照心理学理论,人类活动的动力总是和主体的动机相联系的,所谓动机,是指引起、推动并维持人的行动,是人的行为发动的直接起因。动机产生于人的需要,需要是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的反映,是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匮乏状态,是驱动个体采取行动的一种内在力量,也是推动活动发展的持续动力。按照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会以意识和思想动机的形式指导人的活动,成为其行为的欲求动因,人的需要是人们进行历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基始推动力。为此,高校要根据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建立一系列能够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风建设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首先,建立鲜明的政策导向机制,有效引导师生员工的多样性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师生员工的需求是丰富多样的,学校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应对人们的合理正当的需要加以肯定、鼓励,从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以利于学风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对不正当不合理的需要要加以引导,使之符合社会的要求。其次,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激发学生丰富多样的学习需求。探索完善双学位、双专业制度,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探索宽松的选课制度,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能动的环境和条件,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给学生更大的对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时间的选择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发奋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激励和引导学生勤奋刻苦学习。以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建立健全以激励导向为主的学生管理制度,从制度建设层面对学生学习风气加以激励和引导。所谓激励,是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来激发鼓励,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尊重、理解和认可,获得自主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从而焕发出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在物质奖励方面,要不断改革各类奖学金的评定、发放和表彰方式,大力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加大评优的宣传力度,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在精神激励方 面,建立并完善学生评先、评优、推优入党、担任学生干部、推荐就业等方面的制度,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学习,以全面素质的拓展来展现学风建设的成果。为了充分发挥物质和精神的激发鼓励作用,要继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采取一系列奖励措施,如拓展奖励项目、加强对优秀学生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开展优良学风班级评选、编辑优秀学生励志事迹、组织优秀学生报告会、开展学术竞赛、科研项目申报等一系列激励手段,满足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成才需求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社会贡献等高层次需要,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内在动机,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正面激励和导向作用,使“要学生学习”向“学生要学习”转变,形成学风建设内在动力机制。
二、优化高校外部动力要素,增强学风建设的外部助推力
高校学风建设动力机制的构成要素是多元化的,各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发生作用的。高校外部动力要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大环境、社会发展对学风建设需求状况和政府支持,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外部助推力。根据系统论原理,各个因素只有协同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整体效应最大化。所以,构建有效的高校学风建设动力机制,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和社会互为一体的整体效应,各动力要素要积极合作、紧密配合、步调一致,最大限度地优化、整合各种信息和资源,形成强大的学风建设合力,从而,大幅提升和强化学风建设效果;反之,将弱化和减损其作用,阻碍学风建设的拓展和延伸。社会是高校学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学风建设必须争得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调整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重教育、重知识、重人才的良好舆论氛围和完备的法律政策环境。为此,要对社会成员的学习责任和使命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并努力提高全体国民对学习的认识水平;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政府推进全民学习的责任,政府要加强对社会成员学习的关注、支持和服务,促进现有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建设促进全民学习所必须的基础设施,保障全民参与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从制度上保证学习能够得到全社会和各部门的支持,同时消除影响学习型社会形成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机制,建立劳动就业的准入、检查、监督、考核制度,通过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源的素质门槛,以此促使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学习,为高校学风建设奠定社会基础。
建构高校学风建设动力机制,要始终协调好高校内部诸动力要素和高校外部诸动力要素的关系,使各动力要素目标一致、时空衔接、功能互补,形成整体优化的强大的方向一致的建设合力,从而推动高校学风建设高效有序的健康发展,取得最佳建设效果。
一、强化高校内部动力要素建设,增强学风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高校内部动力要素主要包括高校学风建设主体的综合素质和高校内部管理激励机制。
(一)提升高校学风建设主体的综合素质,增加学风建设的内在的动力储备
高校学风建设主体是学风建设活动的参与者和推动学风建设工作的根本性力量,在学风建设动力机制中是不可或缺的动力主体。高校学风建设主体包括学风建设的领导者、教师和学生。这三类活动主体的综合素质对动力机制的启动和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领导者是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动力机制的决定性因素,在动力机制中是最为能动的主体。领导者群体内在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学风建设机制动力的大小和方向。为了发挥动力机制的整体效应和强大动力作用,领导者必须通过不断地理论学习和自我修养,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具有批判性思维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有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变化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战略管理眼光,能够站得高、看得远,善于把握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善于“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多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方式,多开展富有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的活动,引导和激励青少年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要创造更多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新载体,最大限度地吸引群众参与,使人们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教师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实施者,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力量。他们内在素质的高低表现为外在的学风建设能力和影响力的大小,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动力要素,为了增强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动力,广大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逐渐形成一种努力提高自身思想素养、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的内在要求,并把这种要求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动力。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可以从两个方面推动学风建设工作,一是增强学风建设能力,积极推进学风建设,加速学风建设步伐,增强学风建设效果;二是增强教师对学生学风建设的影响力。“师者,学生的典范也”,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学问上的导师,更应该是学生道德人格上的楷模。“教师和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师生间学术薪火的传承,并不仅仅在知识的层面,更要强调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求真、求知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的传承,这种传承,正是学风形成并且世代相传的一个基础。”所以,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认认真真教书,扎扎实实治学,带头营造良好学术风气,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修身正己,自我约束,勇于承担学术责任和学术义务,努力做学术道德和良好学风的维护者、践行者和弘扬者,将职业信条与加强教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忠于真理、探求真知的学习氛围。
学生既是学风的主要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学风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学生作为学风建设的根本性力量,他们内在的综合素养是学风建设的内在动力储备,其中,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责任意识等思想道德修养是学风建设的内在精神动力,从根本上决定着其学习目的与态度、自律能力与努力程度。“良好的学风应该是大学生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指导下,通过长期实践磨砺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学习心理倾向、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高校学风建设要通过教书、管理、服务全方位育人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明确学习成才目标,引导他们认清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价值观念和学习品格,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学风建设问题的思想基础,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提供内在精神动力支持。
(二)完善高校内部管理激励机制,增强学风建设的直接驱动力
高校学风建设主体是学风建设的动力主体,动力主体学风建设能力的增长只是学风建设的动力贮存体,并不能直接产生强大的学风建设动力。按照心理学理论,人类活动的动力总是和主体的动机相联系的,所谓动机,是指引起、推动并维持人的行动,是人的行为发动的直接起因。动机产生于人的需要,需要是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的反映,是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匮乏状态,是驱动个体采取行动的一种内在力量,也是推动活动发展的持续动力。按照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会以意识和思想动机的形式指导人的活动,成为其行为的欲求动因,人的需要是人们进行历史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基始推动力。为此,高校要根据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建立一系列能够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风建设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首先,建立鲜明的政策导向机制,有效引导师生员工的多样性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师生员工的需求是丰富多样的,学校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应对人们的合理正当的需要加以肯定、鼓励,从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以利于学风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对不正当不合理的需要要加以引导,使之符合社会的要求。其次,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激发学生丰富多样的学习需求。探索完善双学位、双专业制度,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探索宽松的选课制度,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能动的环境和条件,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给学生更大的对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时间的选择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发奋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完善学生管理制度,激励和引导学生勤奋刻苦学习。以大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建立健全以激励导向为主的学生管理制度,从制度建设层面对学生学习风气加以激励和引导。所谓激励,是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来激发鼓励,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尊重、理解和认可,获得自主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从而焕发出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在物质奖励方面,要不断改革各类奖学金的评定、发放和表彰方式,大力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加大评优的宣传力度,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在精神激励方 面,建立并完善学生评先、评优、推优入党、担任学生干部、推荐就业等方面的制度,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学习,以全面素质的拓展来展现学风建设的成果。为了充分发挥物质和精神的激发鼓励作用,要继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采取一系列奖励措施,如拓展奖励项目、加强对优秀学生典型的宣传表彰力度、开展优良学风班级评选、编辑优秀学生励志事迹、组织优秀学生报告会、开展学术竞赛、科研项目申报等一系列激励手段,满足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成才需求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社会贡献等高层次需要,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内在动机,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正面激励和导向作用,使“要学生学习”向“学生要学习”转变,形成学风建设内在动力机制。
二、优化高校外部动力要素,增强学风建设的外部助推力
高校学风建设动力机制的构成要素是多元化的,各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发生作用的。高校外部动力要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大环境、社会发展对学风建设需求状况和政府支持,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外部助推力。根据系统论原理,各个因素只有协同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整体效应最大化。所以,构建有效的高校学风建设动力机制,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和社会互为一体的整体效应,各动力要素要积极合作、紧密配合、步调一致,最大限度地优化、整合各种信息和资源,形成强大的学风建设合力,从而,大幅提升和强化学风建设效果;反之,将弱化和减损其作用,阻碍学风建设的拓展和延伸。社会是高校学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学风建设必须争得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调整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重教育、重知识、重人才的良好舆论氛围和完备的法律政策环境。为此,要对社会成员的学习责任和使命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规定,并努力提高全体国民对学习的认识水平;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政府推进全民学习的责任,政府要加强对社会成员学习的关注、支持和服务,促进现有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建设促进全民学习所必须的基础设施,保障全民参与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从制度上保证学习能够得到全社会和各部门的支持,同时消除影响学习型社会形成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制度和社会用人机制,建立劳动就业的准入、检查、监督、考核制度,通过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源的素质门槛,以此促使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学习,为高校学风建设奠定社会基础。
建构高校学风建设动力机制,要始终协调好高校内部诸动力要素和高校外部诸动力要素的关系,使各动力要素目标一致、时空衔接、功能互补,形成整体优化的强大的方向一致的建设合力,从而推动高校学风建设高效有序的健康发展,取得最佳建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