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如何品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e_px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换词品析、省词品析、添词品析和换位品析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能使学生学会从细微处去感悟文本,培养出良好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 语言文字训练 换词品析 省词品析 添词品析 换位品析
  
  何谓“语文”?1964年2月1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答复一位同志的来信时,对确定“语文”这一称谓作了说明:“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则读写之成效将减损。”[1]新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基本理念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2]这表明在教学“语文”这门功课时要向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文字训练。那我们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时要注意什么呢?即三品,品词、品句、品读,通过品析、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学习准确生动的用词方法。而品词则贯穿于品句品读之中,用比较的方式对一定语言环境中的某个重要的词语品词义、品词性、品词类、品词法、品词序和品词的感情色彩,等等。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如下几种形式。
  一、换词品析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对新词、难懂之词或某个重要的词语进行释义,学生常用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借助工具书理解,老师直接解释等。这都是运用阐释性的语言直接解释词语的意思。如何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突破常规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感悟词义呢?可用换词比较的方法,把句中需要理解的词语换成学生已知的和它意思基本一样的词语,然后品一品,加以比较理解,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如《精彩的马戏》开头语:“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精彩”这个关键词什么意思?教学时我不直接解释“精彩就是指表演、言语、文章等优美、好看、出色”,而是先提出要求:“哪位同学能把精彩这个词语换成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使句子意思基本不变。”学生马上就在脑海里快速搜索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的学生换词成“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好看的马戏”,有的学生换词成“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很好的马戏”,等等。我在肯定他们换词正确的同时,继续追问:“这些同学把‘精彩’这个词语换成了好看、优美、很好等很多词语,那‘精彩’是什么意思?”由此学生就理解“精彩”的意思是好看、优美等。然后,让学生读读、比比、议议,哪个词用得好?通过比较,学生懂得了好看到极点、什么也比不上才算精彩,它的程度比其他词重些,突出了马戏表演的出色和马戏团叔叔阿姨非凡的技艺。这是近义词的换词比较品词义。也可进行反义词换词品析。如《认真学习的卓娅》一文中的一句:“敷衍了事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好。”我先把“敷衍了事”这个学生难以理解的词换成与之意思相反的词“认认真真”,句子就变成了“认认真真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好”。学生读后马上意识到这个句子的不合事理,让他们修改这个不合事理的句子,有改成“不认真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好”的,有改成“马马虎虎的人什么事也做不好”的,由此学生理解了“敷衍了事”的意思是不认真、马虎。再让学生比较“敷衍了事”与“不认真”、“马虎”的用法,从而感悟到卓娅的认真学习与“敷衍了事”形成强烈的反差,凸显了人物的特性。我们还可以进行拟人句的换词比较。拟人句是把物态生动地描述成具有生命张力的人的动态,把事物人格化。如“麦苗醒来了”换词成“麦苗绿了”“麦苗长高了”……把拟人化的词语“醒来”换成学生通俗易懂的词语“绿、长”,通过换词比较,让学生品味“醒来”一词体现出春天万物如人一般生机勃发的强盛的生命力。换词品词义的方法也可用于比喻句的品析。通过换词比较,更可体现出比喻句的逼真、形象、生动。如《猫》文中的一句:“……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学生都知道这个句子中的“小梅花”实则是猫的爪子印,换词成“……在稿纸上踩几个爪子印。”老舍先生为什么不通俗易懂地直接说是猫的爪子印?学生把“小梅花”和“爪子印”两词作比较分析,就感悟到了用“小梅花”这词更能体现出猫在作者心目中的美丽可爱可亲。这种同近义词、反义词、拟人句、比喻句的换词比较方式,既能让学生理解词义,感悟用词的精妙,培养学生在说话写话时注意用词的准确生动优美,又能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免去教师填鸭式的一言堂的繁琐之苦。
  二、省词品析
  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经典篇目,文质兼美,用词丰富生动,语言优美。在教学这些篇目时,如果教师忽略学生的感受,一味地讲解好词佳句的优美,学生的思维就会永远地被禁锢在教师的个人偏见之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想象力,边读书边在脑海中想象,把无声的语言文字想象成有形有声有色的画面,而省词品词的方法就会让语言文字变得形象生动丰满。把句子中某些特定的起修饰作用的词语省略掉后,再与原句比较有无该词语的差异,被省略掉的词语所描写的性、情、态就会深刻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如《春天来了》文中的一句“柔软的枝条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省略掉修饰性的词语“柔软的”、“轻轻地”,则成:“枝条随着微风摆动。”学生读读比比后,理解到省词后的句子描写的事物(柳条、微风)毫无特点,不具体生动,更不能表现出春天里的事物所应具有的特色:刚发芽的枝条是多么的柔软,春风是多么的柔和。这样他们再读原句读到“柔软的”“轻轻地”这些修饰性的词语时,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柳条、微风柔美的形态和杨柳依依、春风轻拂的画面,变文字为形态,变话语为画面,想象力得到无限发挥。再比如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个句子说明性的词语“同时”省略掉后,句子是“两个铁球着地”。学生读后,定会产生疑问:两个铁球是怎样着地的?说明不清,就不知道该信奉亚里斯多德还是该肯定伽利略。而原句把两个铁球着地的时间说明清楚是“同时”,“同时”一词不正体现了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吗?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注意运用这种省词比较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说明、描写事物时懂得运用修饰性的词语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清楚、明确、生动的叙述。
  三、添词品析
  有的学生在说话写话时可谓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要注意具体表达的同时,更要注意其简洁明了,不重复累赘。比如,有的词本身已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或它的说明程度已轻重分明,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做补充说明。如:“我们的交通员发现敌人已经进了院子,他一边镇静地扫桌子,一边向屋里发信号。”这个句子中的褒义词“镇静”赞扬了交通员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如果在“镇静”前添加一词“故作”则是“故作镇静”,学生把添词后的句子与原句比较:“我们的交通员发现敌人已经进了院子,他一边故作镇静地扫桌子,一边向屋里发信号。”就体会出句意的不同、褒贬的差异:这位交通员可不太称职,不可信。再如《精彩的马戏》写猴子的表演时观众的反应是“它那顽皮的样子逗得大家直笑”。“笑”的意思学生都懂,在“笑”前有个程度副词“直”,“直笑”怎么理解呢?我们给该词语添词成“一直笑”,学生马上领会了“直笑”的意思。这是“直”与“一直”的意思完全相同,都是“一个劲儿地、不停地、不间断地”的意思。再把原句与添词后的句子作比较:“它那顽皮的样子逗得大家一直笑。”就觉得添词的句子在语气上读起来不比原句流畅简练,无法表现出观众与表演者轻松自如的心态。可见任何一句简洁流畅的语言让人读起来都能感受到语音和节奏上的美感。
  四、换位品析
  在现代汉语中,常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按一般次序排成的句子,次序一般是:定-主-状-谓-补-定-宾-补。变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打破一般次序,排列次序较特殊的句子。[3]小学语文常见的有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交换句子中词语的顺序,比较句意,可以培养学生用词造句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严密清晰的思路。换位后有的句意改变了,如:“他完全不懂得该怎么办?”把句子中的“完全”和“不”换位:“他不完全懂得该怎么办?”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变换词序,把主语倒装在谓语之后的,这种变换原来词语的位置的变式句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教学中碰到这种主谓倒装句时,我们就运用换位比较的方法来品析。如《再见了,亲人》的结尾一段:“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按常式句的正常语序应把主语“亲人”和“亲爱的土地”放在谓语“再见了”之前:“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再见了!”让学生把这两句念念、议议、比比,足见主谓倒装句感情更真挚强烈,“再见”一词放在句前突出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意味深长,篇末点题。定语后置的句子,教学时,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换位品析。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有一个破碗,空的……”这是定语后置,按一般次序表达应为“内有一个空的破碗”,换位后再读再比,我们就知道该句把定语“空的”后置,起到突出、强调作用,突出表现了人物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的悲惨遭遇。可见,教学时,把变式句和常式句某个起突出强调作用的词换位比较,对培养学生写作时注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确是很有帮助的。
  五、结语
  上述所简单阐述的只是“品词”在语言文字训练中的几种比较方式。但不论采取什么品析方法都要注意:比较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在文中起主导作用的词语;比较要找出差异,在换词、省词、添词、换位的比较中找出不同点,比较运用得好坏,好在哪里,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比较要注意联系,即联系句意、文意帮助理解。只要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认真细致地研读文本,准确把握教学的切入点,授予学生赏析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EB/OL].(2009-03-23)[2011-05-10].http://www.qxedu.com.cn/w/article/kebiao/737.html.
  [3]建南星空.现代汉语中的变式句[EB/OL].(2009-11-24)[2011-05-11].http://jiannanxiaoxue.blog.163.com/blog/static/106970030200910241043177/.
其他文献
光复之初,台湾同胞沉浸于重回祖国怀抱的喜悦之中,然而迎来的却是陈仪政府在台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国民党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表现,以及百姓危急的生活状况,因而台湾民众原来美
目前关于二战中希特勒命令坦克军团暂缓攻击敦刻尔克的原因,中外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媾和说  这种观点比较普遍,主要的依据是希特勒自己在事后的声明和他不时透露出的对英国的一种好感。希特勒在视察被打得斑斑驳驳,到处是被丢弃的书籍、照片、破鞋、枪枝、自行车及其他物品的敦刻尔克海滩时,曾对副官说:“让英国败兵回家,给家里人看看他们挨了多重的一顿打,这历来都是不错的。”他还曾经对别人说,他是故意
前几天,我因出去参加一次会议需要两三天时间,学校因课务紧张未能安排其他教师去代课,所以我只有大胆地尝试着要求我班语文课代表××同学担任此项任务。回来后,听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反映,××的《梦圆飞天》一课上得是有声有色,同学们听得也认认真真。我抽空检查了一下,效果确实令人满意。由此想到,我平时对学生进行的素质教育所起的潜移默化影响,今天或多或少得到了检验。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呢?我做了如下尝
摘 要: 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循序渐进的、系统性的整体工程。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中,要认真把握其整体性的特点,并结合三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和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鉴赏美、理解美、创造美、表现美。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整体性策略 阶段性任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
近年来,轰轰烈烈的普高语文教改,确实给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影响了职高语文教学。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职高语文的课堂教学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无论是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还是教学关系的形成方面,都出现了一些误区,急需施教者的关注。  职高语文教学相较于普高有着相通之处,也有着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职高生的语文基础差、水平低、能力弱,加之学生和家长重专业轻
摘 要: 古典诗歌鉴赏是不少学生困惑的一个领域,在教学过程中,作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归纳总结出四种方法:诵读法、扩改法、意象解读法、题材解读法。  关键词: 古典诗歌鉴赏 入境 感悟 审读 赏析    在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中,古典诗词如同一座屹立的高峰,挺拔俊秀,直插云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诗歌流派并肩媲美,《诗经》和《离骚》交相映辉,杜甫的沉郁顿挫和李白的豪放飘逸竞相风流。这里是诗歌的国
面对希望与挑战共存的崭新世界,面对“知识爆炸”的21世纪,面对知识经济与高科技时代的迅猛到来,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呢?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是教学谈论的焦点.因此,教师
回归消息的主体地位迎接新一轮报业竞争彭朝丞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报业正在经历“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如果说,从前几年的“扩版大战”
摘 要:门罗主义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一条重要准则,它的运用、发展和演变直接影响美国外交政策达一百多年之久。尽管百年来门罗主义的内涵不断在发生变化,但其中的霸权主义倾向却一直不变。本文拟从门罗主义作为美国外交政策基石的角度,论述其霸权主义萌芽对日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 门罗主义 霸权主义萌芽 美国外交政策    一、门罗主义的提出和霸权主义思想的萌芽  (一)从《门罗宣言》内容看霸权主义萌
摘 要: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由于其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都有着重要意义。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古诗词并且得其精髓成了必备技能。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情感的熏陶,重视学生对于古诗词传达出的意境的体会,不但要教会学生欣赏美,而且要使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新课标要求的是对学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