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Fillmore所提出的框架语义视角是基于格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框架语义的视角认为必须置于一定的框架之中去理解语言中的词汇意义,所有的词汇意义都不是孤立的,要激活相应框架中的其他概念来理解语言中或话语中的词汇意义。翻译就可以遵照框架语义的原则,必须有相应框架中其他概念的激活、有了对整个框架的理解为前提,才可以理解词汇意义,实现文字的转换。本文基于《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两个汉译本的对比,运用框架语义理论通过分析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借助框架語义的指导紧紧把握语言、框架和意义的相互关联,成功再现原语文本框架。
[关键词]框架语义 框架 翻译 《苔丝》 汉译 对比
一、框架语义理论
“框架”(frame)一词有很多定义,比如认知语言学家Ungerer&Schmid在著作《认知语言学》中这样认为:“A frame as a type of cognitive model which reresents the knowledge and belies pertaining to specific and frequently situations”1,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框架是一种认知模型,是与具体的反复出现的场景相关是知识和信念。不论“框架”(frame)一词有多少个定义,它的核心思想总是离不开具体的反复出现的场景相关是知识和信念,也就是存在于人脑中的已有的概念结构。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又名场景-框架语义学(scenes-and-frame semantics),是Charles Fillmore于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并发展起来的的。框架语义学建立在格语法理论的基础上,它从人们理解语言的角度出发来阐释词语意义的理解。Fillmore认为“意义的确定必须参照一定的背景知识体系,该体系反映理解者的经历、信念和实践2”。Fillmore把意义的参照体系称为“场景”(scene),后来又将其改为“框架”(frame)2。框架语义学认为语言中的词语意义之间并非毫无联系的,它们存在于一个概念结构之中,也就是存在于一个框架之中,框架也就是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概念结构。人们若要理解语言中词汇的意义,首先必须理解整个框架,凡是涉及整个框架之中的任何概念都会激活词汇所对应的相应框架中的概念,这样便可以理解词语的意义。Fillmore在他的《框架语义学》一文中这样写道:“框架语义学提供了观察词语意义的一个特别的方式,同时也试图刻画一种语言产生新词和新短语,以及向已有的词语里增加新的意义,或将一段文章中各个成分的意义组装到一起,从而形成整篇文章的全部意义等所需要遵循的原则。通过框架这个术语,我在脑海中建立起了全部的概念系统。理解一个概念系统的任何一个概念,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前提。”3由此可见,Fillmore的框架语义理论是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在语言学的语境概念、认知心理学的原型概念和人工智能研究的基础上并综合考虑了个体的感知和经历,为人们提供了理解词语意义的一个全面、整体的视角,通过这个视角,人们可以理解语言中词语的意义。
二、框架语义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框架语义理论为我们理解翻译、指导翻译过程提供了一个微观视角,在这个视角的指导下,我们在翻译过程中究竟如何操作便有了一个具体可循的模式。翻译既然是两种符号、文字、语言或方言通过一定的介质进行转换的思维活动,那么译者必须首先理解原语文本,在理解了原语文本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文字的转换。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以框架语义理论为指导,将原语文本中的语言词汇意义置于译者脑中已存的整个框架之中,凡是涉及整个框架之中的任何概念都会激活词汇所对应的相应框架中的概念,在重建了译语的语义框架之后,译者可以将词语意义在译文本中得到重现,重新构思、组建词语意义在译文本中如何表达,在不违反原语文本意义的基础上做到忠实通顺,这样便顺利重现了原语文本词语的意义。
下面本文以《苔丝》的两个汉译本为例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如何运用框架语义理论做到语言、框架和意义的相互关联,成功再现原语文本框架。
三、框架语义理论与《苔丝》汉译对比
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杰出代表作《苔丝》描述了女主人公纯洁美丽又非常勤劳、向往幸福的农村姑娘——苔丝反抗丑恶势力的无情打击但最终被丑恶的社会多去了年轻的生命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这部小说通过描写农民的悲惨命运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伪善,给读者的内心以强烈的震撼。要将一部作品翻译地忠实通顺,必须以充分了解原语文本为前提,必须掌握原语文本作者的写作风格。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深信宿命论,因此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悲剧哀伤的色彩。他的作品比较善于把人物性格、悲剧命运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内心世界,极大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苔丝》的吴迪译本和张谷若译本(以下简称吴译和张译),在众多译本中比较受读者喜爱,读者最最为熟悉的也是这两个译本,因此本文选取这两个译本,以第十三章的翻译为例,从框架语义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1)In place of the excitement of her return, and the interest it had inspired, she saw before her a long and stony way highway which she had to tread, without aid, and with little sympathy.
张译:她回到家来那股新鲜劲儿和新鲜而引起的意趣,全都不见了,她只见到,她前面是一条崎岖的绵绵远道,得自己单人独行,颠踬跋涉,没人同情,更没人帮助。
吴译:她返回家园的兴奋,以及她回家所引起的兴趣,全都荡然无存了,她所看到的,是一条她必须跋涉的漫长而坎坷的道路,没人帮助,绝少同情。 在原语文本中故事是这样的:贫穷的父母让17岁的大女儿苔丝去找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目的是去那里认亲,去认“本家”,幻想攀上富贵人家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到了德伯老太家后,苔丝被老太的儿子亚雷盯上了,亚雷觊觎她的美貌,早就想把苔丝弄到手。三个月后,亚雷如愿以偿。他设下圈套使苔丝失身。然而他极为卑鄙地利用《圣经》的典故把苔丝失身的责任全都怪到不谙世事的她一个人身上。译者需要将原语文本语言中的词语意义置于译者的脑中所存在的框架中去,去激活这些词语所对应的语义框架。根据人们的认知框架,“a long and stony way highway”是一条崎岖蜿蜒的痛苦之路,它是在描写苔丝心中无穷无尽又充满重压的痛苦感觉,茫茫黑夜永远不见天日那般压抑和彷徨。译者脑中存在这样一个框架,就会发现张译 “一条崎岖的绵绵远道”意味深长的描绘了苔丝心中的痛苦和无助,比较符合托拉斯·哈代的行文风格和原语文本的意境。吴译把“a long and stony way highway” 译作“一条她必须跋涉的漫长而坎坷的道路”对原语文本也属于忠实重现,但传递原语文本的意境方面稍有不足。一部好的译作,不仅在词语的意义上要符合原语文本的概念框架,而且在原语文本的意境再现方面也要符合原语文本的概念框架。
2)That innate love of melody, which she had inherited from her balladsinging mother, gave the simplest music a power over her which could well-high drag her heart out of her bosom at times.
张译:她母亲既是爱唱民歌,她也由她母亲那儿继承了生来就爱好歌曲的天性,所以有的时候,最简单的音乐,对她都有一种力量,有时几乎把她那颗心,从她的腔子里揪出来。
吴译:这种对乐曲的天生的爱好,是她从爱唱民歌的母亲那儿继承的,就连最简单的音乐,有时能对她产生一种回肠荡气、沁人肺腑的力量。
原语文本描写了音乐和歌声对苔丝内心的慰藉,那么音乐的作用对于苔丝而言非同一般。它可以缓解内心的伤痛,让痛苦暂时远去,让内心暂得一片安宁的乐土。有了这个认知框架,译者在翻譯时就要根据原语文本提供的信息,注意描写音乐在苔丝苦闷的内心所产生的神奇力量,在大脑中找到与“drag her heart out of her bosom”对应的语义框架,然后确定它的准确含义。张译把“drag her heart out of her bosom”理解为为“把她那颗心,从她的腔子里揪出来”,过于直译,原语文本的美感和意境全无。吴译是“对她产生一种回肠荡气、沁人肺腑的力量”,比较符合哈代注重意境的表现手法,吴译显然是准确找到了“drag her heart out of her bosom”所对应的语义框架,既准确再现了原语文本的含义,又真切传递了原语文本的意境,一举两得。
3)She knew how to hit to a hair’s-breath that moment of evening when the light and the darkness are so evenly balanced that the constraint of day and the suspense o night neutralize each other,leaving absolutely mental liberty.
张译:原来黄昏时候,有那么一刻的功夫,亮光和黑暗,强弱均匀,恰恰平衡,把昼间的跔天蹐地和夜间的意牵心悬,互相抵消,给人在心灵上留下了绝对的自由。
吴译:傍晚时分,光明和黑暗恰好是分布均匀,白昼的压抑和黑夜的不安相互抵消,只剩下了一种绝对的心灵的自由。
在原语文本中,苔丝的遭遇已经成为她所在的小村庄街头巷尾的热议,人们对于别人的遭遇是再津津乐道不过了,把别人的遭遇添油加醋的窃窃私语议论一番,仿佛借唾弃别人就给自己戴上了道德圣人的花环。在这种氛围下,可怜的苔丝不仅内心毫无出路,不敢出来见人,尤其是熟人。身为农民的她,即使是反抗传统道德又不可能完全脱离当时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对她的束缚。译者可以结合已有的框架知识,在脑中重建与原语文本相契合的语义框架,然后在译语的语义框架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汇表达。张译比较符合原语文本的语义框架,也与原作者的风格相匹配,突出意境,通过写景状物烘托人的内心。吴译非常简洁,对原语文本做到了忠实,只是在意境的传达上还不够,有些直白。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仅是要做到忠实,还要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在意境上符合原语文本的语义框架,这样在进行文字转换的时候,在译入语中也能找到相应的语义框架,才能淋漓尽致的再现原语文本所呈现的信息。
4)On these lonely hills and dales her quiescent glide was of a piece with the element she moved in. Her flexuous and stealthy figure beca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cene.
张译:在这些旷山之上和空谷之中,她那悄悄冥冥的凌虚细步,和她所活动于其中的大气,成为一片。她那袅袅婷婷、潜潜等等的娇软腰肢,也和那景片景物融为一体。
吴译:在这写寂静的山林和溪谷中,她那轻轻的脚步与她周围的环境极其融洽。她那晃来晃去、飘忽不定的身姿,也构成了景物的一部分。
要想正确传递意义,就必须正确理解原语文本。根据框架语义理论的观点,若要理解语言中的词语意义,就要从大脑已经存在的语义框架中调出相关的知识框架,也就是相关的记忆,重新构建相关的知识框架,这样在理解词语意义的时候,我们就能选取恰当的知识框架,在涉及一个词语意义的理解时,我们的注意力便指向重新构建好了的知识框架,在恰当的知识框架里选取恰当的意义。原语文本的这句描述,张译多选用四字表达,比较流畅均衡。“her quiescent glide”译为“她那悄悄冥冥的凌虚细步”,来形容苔丝举止的轻巧,悄无声息、谨小慎微。她为什么不在无人的时候放纵自己,弄出很大声响?原因还是因为她内心并没有真正安宁,唯恐被人发现她这最后的乐土,所以她的举止是静悄悄的。“Her flexuous and stealthy figure”这一句的翻译,张译用了“袅袅婷婷、潜潜等等的娇软腰肢”充分描写了苔丝的美:正值青春芳龄,体态轻盈,内心纯洁,却遭受了难以无法承受之痛,而且这伤痛对她而言是无穷无尽,终生都要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在现实的生活里举步维艰。张译就比较符合框架语义理论的原理,向重新构建好了的知识框架里选取恰当的意义来展现原语文本的信息,不仅如此,张译还重视原语文本意境的传递。吴译“轻轻的脚步与她周围的环境极其融洽”,读来非常平淡无奇,倒是忠实传递了原语文本的信息,但意境之美尽失。“Her flexuous and stealthy figure”在吴译中为“晃来晃去、飘忽不定的身姿”,读来不禁令人审视“晃来晃去”这几个字,它写出了苔丝的美吗?恐怕读者是持否定意见的。“飘忽不定”用在这里怎讲?有点匪夷所思。还有在传递原语文本的意境方面,吴译也稍逊一筹。
四、结语
本文运用框架语义理论来对比分析了《苔丝》的两个汉译本,旨在说明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遵循框架语义理论的原理,正确理解词汇意义的前提是必须有相应框架中其他概念的激活、有了对整个框架的理解为前提,才可以理解词汇意义,实现文字的转换。框架语义理论对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项目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Ungerer&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p.211
[2]Fillmore& Arkins. Toward a Frame-based Lexicon: The Semantics of Risk and Its Neighbors.[A].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2: p.75-103
[3]Fillmore, Charles J. Frame Semantics [A]. 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2:p. 111-138
[4]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p.21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人文社科系 宁夏银川)
[关键词]框架语义 框架 翻译 《苔丝》 汉译 对比
一、框架语义理论
“框架”(frame)一词有很多定义,比如认知语言学家Ungerer&Schmid在著作《认知语言学》中这样认为:“A frame as a type of cognitive model which reresents the knowledge and belies pertaining to specific and frequently situations”1,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框架是一种认知模型,是与具体的反复出现的场景相关是知识和信念。不论“框架”(frame)一词有多少个定义,它的核心思想总是离不开具体的反复出现的场景相关是知识和信念,也就是存在于人脑中的已有的概念结构。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又名场景-框架语义学(scenes-and-frame semantics),是Charles Fillmore于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并发展起来的的。框架语义学建立在格语法理论的基础上,它从人们理解语言的角度出发来阐释词语意义的理解。Fillmore认为“意义的确定必须参照一定的背景知识体系,该体系反映理解者的经历、信念和实践2”。Fillmore把意义的参照体系称为“场景”(scene),后来又将其改为“框架”(frame)2。框架语义学认为语言中的词语意义之间并非毫无联系的,它们存在于一个概念结构之中,也就是存在于一个框架之中,框架也就是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概念结构。人们若要理解语言中词汇的意义,首先必须理解整个框架,凡是涉及整个框架之中的任何概念都会激活词汇所对应的相应框架中的概念,这样便可以理解词语的意义。Fillmore在他的《框架语义学》一文中这样写道:“框架语义学提供了观察词语意义的一个特别的方式,同时也试图刻画一种语言产生新词和新短语,以及向已有的词语里增加新的意义,或将一段文章中各个成分的意义组装到一起,从而形成整篇文章的全部意义等所需要遵循的原则。通过框架这个术语,我在脑海中建立起了全部的概念系统。理解一个概念系统的任何一个概念,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前提。”3由此可见,Fillmore的框架语义理论是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在语言学的语境概念、认知心理学的原型概念和人工智能研究的基础上并综合考虑了个体的感知和经历,为人们提供了理解词语意义的一个全面、整体的视角,通过这个视角,人们可以理解语言中词语的意义。
二、框架语义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
框架语义理论为我们理解翻译、指导翻译过程提供了一个微观视角,在这个视角的指导下,我们在翻译过程中究竟如何操作便有了一个具体可循的模式。翻译既然是两种符号、文字、语言或方言通过一定的介质进行转换的思维活动,那么译者必须首先理解原语文本,在理解了原语文本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文字的转换。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以框架语义理论为指导,将原语文本中的语言词汇意义置于译者脑中已存的整个框架之中,凡是涉及整个框架之中的任何概念都会激活词汇所对应的相应框架中的概念,在重建了译语的语义框架之后,译者可以将词语意义在译文本中得到重现,重新构思、组建词语意义在译文本中如何表达,在不违反原语文本意义的基础上做到忠实通顺,这样便顺利重现了原语文本词语的意义。
下面本文以《苔丝》的两个汉译本为例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如何运用框架语义理论做到语言、框架和意义的相互关联,成功再现原语文本框架。
三、框架语义理论与《苔丝》汉译对比
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杰出代表作《苔丝》描述了女主人公纯洁美丽又非常勤劳、向往幸福的农村姑娘——苔丝反抗丑恶势力的无情打击但最终被丑恶的社会多去了年轻的生命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这部小说通过描写农民的悲惨命运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伪善,给读者的内心以强烈的震撼。要将一部作品翻译地忠实通顺,必须以充分了解原语文本为前提,必须掌握原语文本作者的写作风格。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深信宿命论,因此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悲剧哀伤的色彩。他的作品比较善于把人物性格、悲剧命运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内心世界,极大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苔丝》的吴迪译本和张谷若译本(以下简称吴译和张译),在众多译本中比较受读者喜爱,读者最最为熟悉的也是这两个译本,因此本文选取这两个译本,以第十三章的翻译为例,从框架语义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1)In place of the excitement of her return, and the interest it had inspired, she saw before her a long and stony way highway which she had to tread, without aid, and with little sympathy.
张译:她回到家来那股新鲜劲儿和新鲜而引起的意趣,全都不见了,她只见到,她前面是一条崎岖的绵绵远道,得自己单人独行,颠踬跋涉,没人同情,更没人帮助。
吴译:她返回家园的兴奋,以及她回家所引起的兴趣,全都荡然无存了,她所看到的,是一条她必须跋涉的漫长而坎坷的道路,没人帮助,绝少同情。 在原语文本中故事是这样的:贫穷的父母让17岁的大女儿苔丝去找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目的是去那里认亲,去认“本家”,幻想攀上富贵人家摆脱经济上的困境。到了德伯老太家后,苔丝被老太的儿子亚雷盯上了,亚雷觊觎她的美貌,早就想把苔丝弄到手。三个月后,亚雷如愿以偿。他设下圈套使苔丝失身。然而他极为卑鄙地利用《圣经》的典故把苔丝失身的责任全都怪到不谙世事的她一个人身上。译者需要将原语文本语言中的词语意义置于译者的脑中所存在的框架中去,去激活这些词语所对应的语义框架。根据人们的认知框架,“a long and stony way highway”是一条崎岖蜿蜒的痛苦之路,它是在描写苔丝心中无穷无尽又充满重压的痛苦感觉,茫茫黑夜永远不见天日那般压抑和彷徨。译者脑中存在这样一个框架,就会发现张译 “一条崎岖的绵绵远道”意味深长的描绘了苔丝心中的痛苦和无助,比较符合托拉斯·哈代的行文风格和原语文本的意境。吴译把“a long and stony way highway” 译作“一条她必须跋涉的漫长而坎坷的道路”对原语文本也属于忠实重现,但传递原语文本的意境方面稍有不足。一部好的译作,不仅在词语的意义上要符合原语文本的概念框架,而且在原语文本的意境再现方面也要符合原语文本的概念框架。
2)That innate love of melody, which she had inherited from her balladsinging mother, gave the simplest music a power over her which could well-high drag her heart out of her bosom at times.
张译:她母亲既是爱唱民歌,她也由她母亲那儿继承了生来就爱好歌曲的天性,所以有的时候,最简单的音乐,对她都有一种力量,有时几乎把她那颗心,从她的腔子里揪出来。
吴译:这种对乐曲的天生的爱好,是她从爱唱民歌的母亲那儿继承的,就连最简单的音乐,有时能对她产生一种回肠荡气、沁人肺腑的力量。
原语文本描写了音乐和歌声对苔丝内心的慰藉,那么音乐的作用对于苔丝而言非同一般。它可以缓解内心的伤痛,让痛苦暂时远去,让内心暂得一片安宁的乐土。有了这个认知框架,译者在翻譯时就要根据原语文本提供的信息,注意描写音乐在苔丝苦闷的内心所产生的神奇力量,在大脑中找到与“drag her heart out of her bosom”对应的语义框架,然后确定它的准确含义。张译把“drag her heart out of her bosom”理解为为“把她那颗心,从她的腔子里揪出来”,过于直译,原语文本的美感和意境全无。吴译是“对她产生一种回肠荡气、沁人肺腑的力量”,比较符合哈代注重意境的表现手法,吴译显然是准确找到了“drag her heart out of her bosom”所对应的语义框架,既准确再现了原语文本的含义,又真切传递了原语文本的意境,一举两得。
3)She knew how to hit to a hair’s-breath that moment of evening when the light and the darkness are so evenly balanced that the constraint of day and the suspense o night neutralize each other,leaving absolutely mental liberty.
张译:原来黄昏时候,有那么一刻的功夫,亮光和黑暗,强弱均匀,恰恰平衡,把昼间的跔天蹐地和夜间的意牵心悬,互相抵消,给人在心灵上留下了绝对的自由。
吴译:傍晚时分,光明和黑暗恰好是分布均匀,白昼的压抑和黑夜的不安相互抵消,只剩下了一种绝对的心灵的自由。
在原语文本中,苔丝的遭遇已经成为她所在的小村庄街头巷尾的热议,人们对于别人的遭遇是再津津乐道不过了,把别人的遭遇添油加醋的窃窃私语议论一番,仿佛借唾弃别人就给自己戴上了道德圣人的花环。在这种氛围下,可怜的苔丝不仅内心毫无出路,不敢出来见人,尤其是熟人。身为农民的她,即使是反抗传统道德又不可能完全脱离当时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对她的束缚。译者可以结合已有的框架知识,在脑中重建与原语文本相契合的语义框架,然后在译语的语义框架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汇表达。张译比较符合原语文本的语义框架,也与原作者的风格相匹配,突出意境,通过写景状物烘托人的内心。吴译非常简洁,对原语文本做到了忠实,只是在意境的传达上还不够,有些直白。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仅是要做到忠实,还要在头脑中构建一个在意境上符合原语文本的语义框架,这样在进行文字转换的时候,在译入语中也能找到相应的语义框架,才能淋漓尽致的再现原语文本所呈现的信息。
4)On these lonely hills and dales her quiescent glide was of a piece with the element she moved in. Her flexuous and stealthy figure beca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cene.
张译:在这些旷山之上和空谷之中,她那悄悄冥冥的凌虚细步,和她所活动于其中的大气,成为一片。她那袅袅婷婷、潜潜等等的娇软腰肢,也和那景片景物融为一体。
吴译:在这写寂静的山林和溪谷中,她那轻轻的脚步与她周围的环境极其融洽。她那晃来晃去、飘忽不定的身姿,也构成了景物的一部分。
要想正确传递意义,就必须正确理解原语文本。根据框架语义理论的观点,若要理解语言中的词语意义,就要从大脑已经存在的语义框架中调出相关的知识框架,也就是相关的记忆,重新构建相关的知识框架,这样在理解词语意义的时候,我们就能选取恰当的知识框架,在涉及一个词语意义的理解时,我们的注意力便指向重新构建好了的知识框架,在恰当的知识框架里选取恰当的意义。原语文本的这句描述,张译多选用四字表达,比较流畅均衡。“her quiescent glide”译为“她那悄悄冥冥的凌虚细步”,来形容苔丝举止的轻巧,悄无声息、谨小慎微。她为什么不在无人的时候放纵自己,弄出很大声响?原因还是因为她内心并没有真正安宁,唯恐被人发现她这最后的乐土,所以她的举止是静悄悄的。“Her flexuous and stealthy figure”这一句的翻译,张译用了“袅袅婷婷、潜潜等等的娇软腰肢”充分描写了苔丝的美:正值青春芳龄,体态轻盈,内心纯洁,却遭受了难以无法承受之痛,而且这伤痛对她而言是无穷无尽,终生都要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在现实的生活里举步维艰。张译就比较符合框架语义理论的原理,向重新构建好了的知识框架里选取恰当的意义来展现原语文本的信息,不仅如此,张译还重视原语文本意境的传递。吴译“轻轻的脚步与她周围的环境极其融洽”,读来非常平淡无奇,倒是忠实传递了原语文本的信息,但意境之美尽失。“Her flexuous and stealthy figure”在吴译中为“晃来晃去、飘忽不定的身姿”,读来不禁令人审视“晃来晃去”这几个字,它写出了苔丝的美吗?恐怕读者是持否定意见的。“飘忽不定”用在这里怎讲?有点匪夷所思。还有在传递原语文本的意境方面,吴译也稍逊一筹。
四、结语
本文运用框架语义理论来对比分析了《苔丝》的两个汉译本,旨在说明翻译过程中译者要遵循框架语义理论的原理,正确理解词汇意义的前提是必须有相应框架中其他概念的激活、有了对整个框架的理解为前提,才可以理解词汇意义,实现文字的转换。框架语义理论对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项目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Ungerer&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p.211
[2]Fillmore& Arkins. Toward a Frame-based Lexicon: The Semantics of Risk and Its Neighbors.[A].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2: p.75-103
[3]Fillmore, Charles J. Frame Semantics [A]. 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2:p. 111-138
[4]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p.21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人文社科系 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