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高考方案下,大部分学生只舍得把课堂外时间花在“语数英”三门学科上。二是由于学科特点和课时不足等原因,很多物理学困生更难以甚至不能参与课堂练习,进入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双下降的恶性循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照顾了学困生,会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和其他学生的学习进程呢?这个现实问题,确实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让学困生的转化在物理课堂内真正发生呢?下面具体谈谈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课堂练习要体现层次性和可控性
课堂练习要基于全体学生、兼顾学困生立场。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跨度很大,很多学生一进入高中便成为物理学困生。高一物理每周只有三课时,如何控制课堂教学中兼顾学困生、又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呢?
教育应当是在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前堤下,一方面把对学生的控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另一方面又为学生的发展给予最积极的影响。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对于相同的练习都能承受,因此练习设计须尊重差异,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位学生去努力。有了层次的台阶,即使是学困生也乐意去“跳一跳”,想摘到他们心中“果子”,获得成功的快乐、愉快的体验。这样,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是自由和活跃的,活动是自主的。也许学困生的跟进速度较慢,感觉有点吃力,但他们也乐意参与,能量力而行,也能尝到参与其中的欢乐。
二、课堂多一些感性化材料和体验性设计
相对一般学生而言,学困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对于比较感性的认知,学困生才愿意并能参与,会去思考和努力,只有丰富多彩的课堂才能吸引他们。教师可以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搜集各种感性材料,尝试着进行思维加工形成物理问题。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尽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给学生创设各种动眼、动口、动手、动脑的条件和机会,也会取得或多或少的成功。
我听了浙江义乌中学杨旭峰老师的一节课《力的分解》,该课是这样引入的:先介绍《史记》记载的“泗水扛鼎”故事,然后让两位学生演示拔鼎实验。这样一下子调动了全班学生的气氛。整节课紧紧围绕“什么是力的分解?为什么要进行力的分解?怎样进行力的分解?”的线索,充满了感性体验:一是充分利用好课本上的“做一做”、“说一说”、“思考与讨论”、“科学与漫步”,二是充分利用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三是老师开发了简易教具并增补了一些演示实验,四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为背景,如电子秤上斜提物称重、倾斜电子秤称物重、手臂斜伸拎物杆顶腰、斧头力学、四两拔千斤法拉车原理分析,等等。
建议: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中,不要回避让学困生配合教师操作完成,以督促他们的参与程度。
三、课堂练习要体现探究性与实践性
探究性练习能激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探索心,令课堂教学气氛更加生动活泼,为此要倡导数学课堂中设计一些探究性的练习题。探究强调的是一种精神,重在过程,只要乐于参与,不同学生将有不同的收获。兼顾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给学生创设情景,有指向性地引导、帮助他们去探究。
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的课堂设计片段:第一步,让两个小球同时分别从两个不同倾角的斜面下滑,让学生直观感到物体有速度、速度在变化、速度改变有快有慢。第二步,利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测定一处挡光到另一处挡光的时间段,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了。第三步,学生分组讨论,用文字语言描述或数学语言描述加速度的概念。实现从猜想与假设——物理模型——设置实验——实验测量——分析数据——加速度的概念与理解的探究。
实践性是基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感受乐趣、探求知识、激发求知欲,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的能力。例如讲日光灯原理时,我在教室的照明电路中设计了一个简单明了的演示实验,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光的台灯,在日光灯启动時台灯灯泡亮一下,即使班上的学困生也跃跃欲试。
四、课堂练习要体现整合性与开放性
高考要求的五种能力是: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物理科的学困生,一般同时也是数学科的学困生,他们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课堂练习的设计若能与数学整合,既能提高学生思想上对物理的重视程度(在江苏高考方案下,学生特别重视数学),他们会懂得学好物理有助于学好数学,激发其兴趣和动力,又能提高他们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例如:矢量及其运算可与向量运算整合;对于平行四边形定则与三角形定则的教学,为帮助学困生理解接受,要与三角函数知识整合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与三个力对应。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实验:测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伏安法建立U-I图象,伏阻法建立1/U-1/R图象,安阻法建立1/I-R图象。对于学困生要与一次函数表达(斜截式)、自变量、应变量、斜率、截距等知识整合,讲练结合。
开放性练习的特点是没有唯一的或标准的答案,这能兼顾到学困生的自尊心,他们就有勇气参与。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教学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学困生大多逐渐由勉强参与发展到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练习,增强了参与意识,逐渐具备了一定的参与能力。可见,课堂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效果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会参与否和参与多少来决定的。长远地看,这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湖滨高级中学)
一、课堂练习要体现层次性和可控性
课堂练习要基于全体学生、兼顾学困生立场。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跨度很大,很多学生一进入高中便成为物理学困生。高一物理每周只有三课时,如何控制课堂教学中兼顾学困生、又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呢?
教育应当是在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前堤下,一方面把对学生的控制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另一方面又为学生的发展给予最积极的影响。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对于相同的练习都能承受,因此练习设计须尊重差异,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位学生去努力。有了层次的台阶,即使是学困生也乐意去“跳一跳”,想摘到他们心中“果子”,获得成功的快乐、愉快的体验。这样,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是自由和活跃的,活动是自主的。也许学困生的跟进速度较慢,感觉有点吃力,但他们也乐意参与,能量力而行,也能尝到参与其中的欢乐。
二、课堂多一些感性化材料和体验性设计
相对一般学生而言,学困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对于比较感性的认知,学困生才愿意并能参与,会去思考和努力,只有丰富多彩的课堂才能吸引他们。教师可以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搜集各种感性材料,尝试着进行思维加工形成物理问题。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尽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给学生创设各种动眼、动口、动手、动脑的条件和机会,也会取得或多或少的成功。
我听了浙江义乌中学杨旭峰老师的一节课《力的分解》,该课是这样引入的:先介绍《史记》记载的“泗水扛鼎”故事,然后让两位学生演示拔鼎实验。这样一下子调动了全班学生的气氛。整节课紧紧围绕“什么是力的分解?为什么要进行力的分解?怎样进行力的分解?”的线索,充满了感性体验:一是充分利用好课本上的“做一做”、“说一说”、“思考与讨论”、“科学与漫步”,二是充分利用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三是老师开发了简易教具并增补了一些演示实验,四是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为背景,如电子秤上斜提物称重、倾斜电子秤称物重、手臂斜伸拎物杆顶腰、斧头力学、四两拔千斤法拉车原理分析,等等。
建议: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中,不要回避让学困生配合教师操作完成,以督促他们的参与程度。
三、课堂练习要体现探究性与实践性
探究性练习能激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探索心,令课堂教学气氛更加生动活泼,为此要倡导数学课堂中设计一些探究性的练习题。探究强调的是一种精神,重在过程,只要乐于参与,不同学生将有不同的收获。兼顾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给学生创设情景,有指向性地引导、帮助他们去探究。
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的课堂设计片段:第一步,让两个小球同时分别从两个不同倾角的斜面下滑,让学生直观感到物体有速度、速度在变化、速度改变有快有慢。第二步,利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测定一处挡光到另一处挡光的时间段,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了。第三步,学生分组讨论,用文字语言描述或数学语言描述加速度的概念。实现从猜想与假设——物理模型——设置实验——实验测量——分析数据——加速度的概念与理解的探究。
实践性是基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感受乐趣、探求知识、激发求知欲,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的能力。例如讲日光灯原理时,我在教室的照明电路中设计了一个简单明了的演示实验,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光的台灯,在日光灯启动時台灯灯泡亮一下,即使班上的学困生也跃跃欲试。
四、课堂练习要体现整合性与开放性
高考要求的五种能力是: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物理科的学困生,一般同时也是数学科的学困生,他们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比较差。
课堂练习的设计若能与数学整合,既能提高学生思想上对物理的重视程度(在江苏高考方案下,学生特别重视数学),他们会懂得学好物理有助于学好数学,激发其兴趣和动力,又能提高他们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例如:矢量及其运算可与向量运算整合;对于平行四边形定则与三角形定则的教学,为帮助学困生理解接受,要与三角函数知识整合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与三个力对应。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实验:测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伏安法建立U-I图象,伏阻法建立1/U-1/R图象,安阻法建立1/I-R图象。对于学困生要与一次函数表达(斜截式)、自变量、应变量、斜率、截距等知识整合,讲练结合。
开放性练习的特点是没有唯一的或标准的答案,这能兼顾到学困生的自尊心,他们就有勇气参与。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教学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学困生大多逐渐由勉强参与发展到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练习,增强了参与意识,逐渐具备了一定的参与能力。可见,课堂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效果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会参与否和参与多少来决定的。长远地看,这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湖滨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