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教学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展,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教师的角度,从教学实践出发,分别从算理的理解、计算练习的开展、计算习惯的培养这三方面探索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开展,试图总结出具体可行、行之有效且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计算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计算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计算方法的技巧性、计算速度的快捷性三大方面。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因为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计算活动的参与和支持。基于此,笔者从计算教学活动出发,就教师的角度开展了以下教学探索。
一、让学生明白算理是开展计算教学的前提
(一)科学引导,领悟算理
小学阶段的计算主要面对整数、小数、分数,其算理涵括了这三类数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而每一类数的每一种运算都有自己特定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各类运算法则是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基础条件。算理并不是空洞、抽象的,不能靠机械的背诵去理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互相交流的方式更加容易理解。例如,在二年级下册的《除法》教学中,在《认识余数》环节,笔者为学生提供13根小棒,并提出问题“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这样,学生在反复的动手搭建中发现:每四根小棒可以搭一个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三个,还剩一根,就不能再继续搭下去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拓展体会,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把某些物品平均分配后还有剩余的情况,这就是除法计算里的“余数”,学生自然就能理解关于“余数”的算理了。
(二)应用算理,沟通算理与算法
算理是算法的基础,算法则是依据算理而提炼成的计算方法和规则。在学生理解算理之后,教師应该及时落实算法与算理的联系,这样既能让学生懂得怎样算,还能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算法的掌握,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的《乘、除、加、减的混合运算》教学中,笔者运用乘除、加减的计算方法巩固这些旧知识,通过类比说明,让学生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法则;接着,在课堂练习的环节,笔者通过PPT向学生出示课前准备的习题,让学生进行大量相关的计算练习,并对学生的计算进行评讲、指导,让他们熟练地掌握“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四则运算法则。
(三)及时纠错,强化理解
学生记错公式、混乱运算法则而在计算中出现差错是很常见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对算理的理解程度不够。所以,教师应该制作一本《计算常见错题本》,收集学生在各类计算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加以分类剖析,向学生分析每道题目做错的具体原因,让学生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例如,计算2300÷50×2时,很多学生都这样做:原式=2300÷100=23,显然学生是受“50×2”这个强干扰因素的影响,先入为主地运用了简算的运算法则,忽视了在乘除计算中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可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特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能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
二、让学生练习是开展计算教学的核心
(一)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计算训练时间
一方面,课堂教学中要留有充足的时间开展随堂练习。如果没有课堂练习,学生对计算公式的记忆、运算法则的理解肯定是一知半解的,甚至在下课后就忘记了,计算技能的形成更加无从说起。所以,哪怕教学环节的安排再紧凑,在每节计算教学课堂中笔者都会预留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并随时随地反馈练习中的问题,教师进行纠正。
另一方面,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布置适量的计算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时间。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了复习、运用、巩固的学习效果。课后时间相对课堂练习而言,较为宽裕、自由,学生可以尝试“算法多样化”的训练,在计算实践中,教师有必要引导他们进行优化,让他们摸索出一种最基本、最简单、最有效、最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组织多样化的计算练习形式
首先,在随堂练习中开展基本练习。在完成计算内容的讲解后,笔者会在课堂上开展课堂练习,这些题目的难度相对较小,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及时运用所学计算方法的平台,加深学生对计算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除法》的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出示了这道练习题:用小棒搭三角形,做一做,填一填。这样,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再列式计算结果,借助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熟悉除数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
其次,在课外作业中布置变式练习。这种练习在题型上相对丰富,包括横式计算、竖式计算、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难度稍高于基础练习题,不再是直观的计算,需要学生灵活、变通地运用算理和算法,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是以《除法》教学为例,笔者在学生的课后作业设计了这样一道计算题:
(
关键词:计算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计算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计算方法的技巧性、计算速度的快捷性三大方面。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因为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计算活动的参与和支持。基于此,笔者从计算教学活动出发,就教师的角度开展了以下教学探索。
一、让学生明白算理是开展计算教学的前提
(一)科学引导,领悟算理
小学阶段的计算主要面对整数、小数、分数,其算理涵括了这三类数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而每一类数的每一种运算都有自己特定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各类运算法则是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基础条件。算理并不是空洞、抽象的,不能靠机械的背诵去理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互相交流的方式更加容易理解。例如,在二年级下册的《除法》教学中,在《认识余数》环节,笔者为学生提供13根小棒,并提出问题“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这样,学生在反复的动手搭建中发现:每四根小棒可以搭一个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三个,还剩一根,就不能再继续搭下去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拓展体会,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把某些物品平均分配后还有剩余的情况,这就是除法计算里的“余数”,学生自然就能理解关于“余数”的算理了。
(二)应用算理,沟通算理与算法
算理是算法的基础,算法则是依据算理而提炼成的计算方法和规则。在学生理解算理之后,教師应该及时落实算法与算理的联系,这样既能让学生懂得怎样算,还能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算法的掌握,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的《乘、除、加、减的混合运算》教学中,笔者运用乘除、加减的计算方法巩固这些旧知识,通过类比说明,让学生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法则;接着,在课堂练习的环节,笔者通过PPT向学生出示课前准备的习题,让学生进行大量相关的计算练习,并对学生的计算进行评讲、指导,让他们熟练地掌握“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四则运算法则。
(三)及时纠错,强化理解
学生记错公式、混乱运算法则而在计算中出现差错是很常见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对算理的理解程度不够。所以,教师应该制作一本《计算常见错题本》,收集学生在各类计算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加以分类剖析,向学生分析每道题目做错的具体原因,让学生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例如,计算2300÷50×2时,很多学生都这样做:原式=2300÷100=23,显然学生是受“50×2”这个强干扰因素的影响,先入为主地运用了简算的运算法则,忽视了在乘除计算中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可见,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特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能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
二、让学生练习是开展计算教学的核心
(一)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计算训练时间
一方面,课堂教学中要留有充足的时间开展随堂练习。如果没有课堂练习,学生对计算公式的记忆、运算法则的理解肯定是一知半解的,甚至在下课后就忘记了,计算技能的形成更加无从说起。所以,哪怕教学环节的安排再紧凑,在每节计算教学课堂中笔者都会预留5~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并随时随地反馈练习中的问题,教师进行纠正。
另一方面,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布置适量的计算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时间。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了复习、运用、巩固的学习效果。课后时间相对课堂练习而言,较为宽裕、自由,学生可以尝试“算法多样化”的训练,在计算实践中,教师有必要引导他们进行优化,让他们摸索出一种最基本、最简单、最有效、最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组织多样化的计算练习形式
首先,在随堂练习中开展基本练习。在完成计算内容的讲解后,笔者会在课堂上开展课堂练习,这些题目的难度相对较小,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及时运用所学计算方法的平台,加深学生对计算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在《除法》的课堂教学中,笔者通过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出示了这道练习题:用小棒搭三角形,做一做,填一填。这样,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再列式计算结果,借助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熟悉除数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
其次,在课外作业中布置变式练习。这种练习在题型上相对丰富,包括横式计算、竖式计算、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难度稍高于基础练习题,不再是直观的计算,需要学生灵活、变通地运用算理和算法,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思维水平,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是以《除法》教学为例,笔者在学生的课后作业设计了这样一道计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