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发展,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核心教育理念,道德与法治课堂则成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形式。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增强整体教育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了道德与法治教师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从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重点研究,在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的角度上深化学生认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培养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切实提升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251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教材理论知识内容,还要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改善自身的思想认知,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为了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重视师生之间的有效溝通和交流,这样的教学氛围更加浓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都能够得到全面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获得相应提升与发展。
一、开展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情感体验
与小学和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相比较而言,初中教育是教育教学的过度阶段。初中生自身的情感意识较为丰富,情感的影响力更加明显,感染力也逐渐增强。基于上述内容,学生能够对教材知识内容具有更加全面的 分析和理解,并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情感体验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课本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平衡理论知识板块和情境探究板块内容,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教师还要设置科学的教学方 案,打造学习情境,引起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体验,促 使学生践行思想道德观念,遵守法律。
二、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为薄弱。在初中阶段的课程知识学习中,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难以凸显。为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效性,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课程教学中增设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利用信息技术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亲情之爱》这一内容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图片或是视频短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教学情境中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学生在对亲情内容有更加深刻的情感体会后,与家人的关系也就更加亲近,体现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的价值和教育效果。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辅助效果十分明显,但是教学方式的创新却不局限于此。保证教学的方式和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三、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基本上都是教师处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上,将课程的内容直接讲解给学生,学生不需要进行思考和探索,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依赖的心理,形式思维惰性,导致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在课堂上学生就不会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一味的等着教师将答案讲解出来,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很低的,为了使课程的教学具有实效性,需要教师将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有时间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自主的探索。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并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发表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比如说:在教学《遵守公共规则》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将学生分为了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所知道的公共规则讲述出来进行总结,然后找一个代表将小组讨论的成果发表出来,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并展开教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不是短时间就能够起到效果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道德与法治内容贯穿着学生的整个教育生涯,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应当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的个人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远生.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 科教文汇, 2014(7):169-169.
[2]汪令云.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 中小学校长, 2010(12).
[3]高洁.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 长江丛刊, 2017, 000(008):245-245.
[4]王小梅.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 新课程, 2017(18):236-236.
[5]白向阳.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 读书文摘, 2017, 000(007):391.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251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教材理论知识内容,还要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改善自身的思想认知,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为了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重视师生之间的有效溝通和交流,这样的教学氛围更加浓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都能够得到全面体现,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获得相应提升与发展。
一、开展情境教学,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情感体验
与小学和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相比较而言,初中教育是教育教学的过度阶段。初中生自身的情感意识较为丰富,情感的影响力更加明显,感染力也逐渐增强。基于上述内容,学生能够对教材知识内容具有更加全面的 分析和理解,并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在情感体验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对课本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平衡理论知识板块和情境探究板块内容,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教师还要设置科学的教学方 案,打造学习情境,引起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体验,促 使学生践行思想道德观念,遵守法律。
二、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为薄弱。在初中阶段的课程知识学习中,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难以凸显。为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效性,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课程教学中增设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利用信息技术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亲情之爱》这一内容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图片或是视频短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教学情境中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学生在对亲情内容有更加深刻的情感体会后,与家人的关系也就更加亲近,体现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的价值和教育效果。信息技术手段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辅助效果十分明显,但是教学方式的创新却不局限于此。保证教学的方式和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三、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基本上都是教师处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上,将课程的内容直接讲解给学生,学生不需要进行思考和探索,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依赖的心理,形式思维惰性,导致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在课堂上学生就不会主动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一味的等着教师将答案讲解出来,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很低的,为了使课程的教学具有实效性,需要教师将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有时间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自主的探索。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并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发表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比如说:在教学《遵守公共规则》这一单元的时候,教师将学生分为了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所知道的公共规则讲述出来进行总结,然后找一个代表将小组讨论的成果发表出来,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并展开教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不是短时间就能够起到效果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道德与法治内容贯穿着学生的整个教育生涯,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应当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的个人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远生.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 科教文汇, 2014(7):169-169.
[2]汪令云.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 中小学校长, 2010(12).
[3]高洁.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 长江丛刊, 2017, 000(008):245-245.
[4]王小梅.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 新课程, 2017(18):236-236.
[5]白向阳.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的有效策略[J]. 读书文摘, 2017, 000(007):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