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数学教学中的每个学生的个性,同时有增进了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学生参与程度。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多优越性,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和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如何更有实效性,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与提高。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常见问题:①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学生不知道怎样有效的互动;有的小组是临时凑合而成,缺乏训练,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不能正确地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及时解决问题。②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说明,给出一个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和布置任务,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学生不知道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学生无法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③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好像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才是一节好课,造成没有根据教学目标而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同时方式方法单一。有些没有思维容量,不如直接讲述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低下。④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时间一长往往对学习失去积极性。⑤小组合作的时间不足,教师呈现问题后缺少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几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研究怎样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去克服這些障碍,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合理分工,明确任务。教师在出示学习目标之后,合作小组组长分配给每一个成员一定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尽力完成,要合理分工,明确任务,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分组时,争取小组减小差距,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让各小组成员取长补短,尽量做到最佳组合。
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首先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其次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再次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最后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尊重他人,建立平等、民主的意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选择适合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要根据教材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就开,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灵感,轻松解决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记忆牢固。但有的学习内容直接讲解更比合作学习更好,就不要盲目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积极参与,切实进行课堂合作学习的调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学生一起交流,同学生一起讨论,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榜样效应。如,教学“等腰三角形”时,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想一想,让学生合作讨论说出图形的特点。教师也参与其中,该引导的就引导,该纠正的及时说明,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才得到了保证。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总结,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课堂变得更有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政杰、林佩璇著《小组合作学习》(湖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第1版)
[2]朱建英《分组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学数学教育》,2002年第7-8期)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1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多优越性,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和研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如何更有实效性,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与提高。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常见问题:①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学生不知道怎样有效的互动;有的小组是临时凑合而成,缺乏训练,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不能正确地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及时解决问题。②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说明,给出一个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和布置任务,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学生不知道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学生无法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③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好像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才是一节好课,造成没有根据教学目标而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同时方式方法单一。有些没有思维容量,不如直接讲述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低下。④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时间一长往往对学习失去积极性。⑤小组合作的时间不足,教师呈现问题后缺少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几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研究怎样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去克服這些障碍,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合理分工,明确任务。教师在出示学习目标之后,合作小组组长分配给每一个成员一定的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尽力完成,要合理分工,明确任务,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分组时,争取小组减小差距,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让各小组成员取长补短,尽量做到最佳组合。
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首先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其次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再次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最后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尊重他人,建立平等、民主的意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选择适合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要根据教材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就开,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灵感,轻松解决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记忆牢固。但有的学习内容直接讲解更比合作学习更好,就不要盲目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积极参与,切实进行课堂合作学习的调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学生一起交流,同学生一起讨论,为学生的合作学习起到榜样效应。如,教学“等腰三角形”时,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想一想,让学生合作讨论说出图形的特点。教师也参与其中,该引导的就引导,该纠正的及时说明,这样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才得到了保证。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总结,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课堂变得更有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政杰、林佩璇著《小组合作学习》(湖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第1版)
[2]朱建英《分组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学数学教育》,2002年第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