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本源于生活,不论什么教学内容,无论哪个年级,不管什么样的课型,都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数学学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如何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呢?
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
现行教材中,有不少应用题常常是人为地编造情境,有的题材老化,数据过时,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既无相关的生活经验模型可供参照,更无法透彻把握这类问题的结构,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提炼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以学生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问题为题材,把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切实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我在教工程应用题时,把苏教版第十册84页的例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作,多少天完成?”替换为:“我们班教室的卫生如果由张强同学打扫要20分钟,由黄娟打扫要30分钟,如果两人同时打扫,需要多少分钟?”这样的教学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真实意义。
二、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
学生已有的知识、直接经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依托这个资源学生可以从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此开展的探究活动将是学生的自觉需要,这样的自觉需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究,也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教师利用已有的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作为知识的生长点,从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文具入手,出示以下一组信息:然后让学生动手求出总价。再出示对应的表格。师:生活中人民币都是用无做单位的,你能把单价改写成元做单位求出总价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填写出单价,分别是05元、1.28元、37元、10.6元,再让学生求出总价,很自然地过渡到小数乘法的计算。
这样的情境创设,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求知欲望,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水到渠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从高科技的信息入手,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当常规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所熟悉,当解决的问题永远是学生熟悉的形式,就会减弱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教学中,应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吸收并引进数学信息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尖端的科技中也有自己能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我创设这样的情境: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州六号”飞上太空,绕地球飞行,起初运行轨道是椭圆形,距地球最近距离是200千米,最远距离是347千米,后来调整为半径是343km的圆形轨道。你知道它这时飞行一周是多少千米么?
师: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学会计算圆的周长,你想学吗?
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自主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获得一个最佳的思维状态,这要比旧题材更能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总而言之,在创设数学情境的时候既要讲究艺术又要讲究科学,要让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情景的有效性。
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
现行教材中,有不少应用题常常是人为地编造情境,有的题材老化,数据过时,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既无相关的生活经验模型可供参照,更无法透彻把握这类问题的结构,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提炼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以学生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问题为题材,把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切实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例如,我在教工程应用题时,把苏教版第十册84页的例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作,多少天完成?”替换为:“我们班教室的卫生如果由张强同学打扫要20分钟,由黄娟打扫要30分钟,如果两人同时打扫,需要多少分钟?”这样的教学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真实意义。
二、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境
学生已有的知识、直接经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依托这个资源学生可以从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由此开展的探究活动将是学生的自觉需要,这样的自觉需要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究,也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教师利用已有的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作为知识的生长点,从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文具入手,出示以下一组信息:然后让学生动手求出总价。再出示对应的表格。师:生活中人民币都是用无做单位的,你能把单价改写成元做单位求出总价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填写出单价,分别是05元、1.28元、37元、10.6元,再让学生求出总价,很自然地过渡到小数乘法的计算。
这样的情境创设,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求知欲望,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水到渠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从高科技的信息入手,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当常规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所熟悉,当解决的问题永远是学生熟悉的形式,就会减弱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教学中,应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吸收并引进数学信息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尖端的科技中也有自己能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我创设这样的情境: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州六号”飞上太空,绕地球飞行,起初运行轨道是椭圆形,距地球最近距离是200千米,最远距离是347千米,后来调整为半径是343km的圆形轨道。你知道它这时飞行一周是多少千米么?
师: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学会计算圆的周长,你想学吗?
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自主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获得一个最佳的思维状态,这要比旧题材更能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总而言之,在创设数学情境的时候既要讲究艺术又要讲究科学,要让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情景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