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

来源 :现代食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enhuaji1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食品安全检测作为研究对象,探析关于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微生物检测技术,旨在通过食品安全检测来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行业的规范化发展。通过几种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可发现每种检测技术的优势和适用条件。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有效运用,不仅可提升检测效率和结果准确度,更能带动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
其他文献
童年饮食印象往往影响着人们对食物的喜好,为了更好地了解童年饮食印象对热干面感官接受度的影响,现对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不同人群童年饮食印象与热干面感官接受度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童年蔬菜喜好、肉类喜好、膨化食品喜好、糖果巧克力喜好、甜度喜好、咸度喜好、鲜度喜好、炒菜喜好以及童年饮食的满意度对热干面感官接受度有显著性影响。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检测市售水及海南大学管道水中重金属镉的含量,结果发现,市售8种瓶装水和3种桶装水镉的浓度均在国家标准之内;海南大学学生宿舍区、学生餐厅区、教职工区及实验楼区用水镉含量均未超出国家标准。
本文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肉制品中的正磷酸盐、焦磷酸盐、三聚磷酸盐和三偏磷酸盐成分,最终测定市场上采购的肉制品样品。结果表明,除烟熏肉以外,其余肉制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成分超标,证实了离子色谱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准确、检测时间短的优势。
以马来西亚燕窝为主要原料,研究即食燕窝加工工艺,通过设计试验探讨即食燕窝泡发水质、泡发时间、炖煮温度和炖煮时间对即食燕窝的持水性、感官评价、固形物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来水泡发4 h为燕窝最佳泡发条件,纯化水为燕窝最佳炖煮介质。不同炖煮温度均存在最佳炖煮时间,100℃炖煮25 min、115℃炖煮15 min、121℃炖煮10 min、105℃炖煮25 min的产品效果较好,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自身生产条件以及其他衡量指标辅助进行工艺选择。
随着网络餐饮服务业的蓬勃发展,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当前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阐述了网络餐饮食品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就提升网络餐饮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给出了对策,对促使网络餐饮提供者增强食品安全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强化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担当提供参考建议。
目的:建立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乳粉中叶酸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样品中叶酸的含量与一定条件下鼠李糖乳杆菌数量呈正比的关系,将鼠李糖乳杆菌菌悬液接种至含有叶酸的试样液中,通过对菌悬液的接种量、培养时间、灭菌时间等关键过程的细节优化,测定其吸光度值,再通过叶酸标准曲线来计算样品中叶酸的最终含量,并通过分析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重复性实验和回收率实验来验证此方法的可靠性。结果: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7 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0%,平均回收率为95.9%。结论:此优化方法操作简
本研究通过对4种不同研磨方式所制全麦粉的常规理化指标、麸皮粒径分布、流变学特性及所制全麦面制品品质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磨粉方式对全麦粉面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辊磨与微粉机处理的全麦粉,麸皮相对细腻均匀,粉质指数、延伸度及拉伸阻力相对较小,崩解值相对较低,适合用作面条用全麦粉;碟巢磨1、碟巢磨2处理的全麦粉,麸皮相对较粗,粉质指数、延伸度及拉伸阻力相对较高,峰值粘度相对较高,适合用作面包用全麦粉。
目的:系统评价补充白藜芦醇对动物运动后抗氧化能力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查找相关随机对照实验,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由两名研究者分别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提取数据时进行交叉核对,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量资料以合并值均数差(MD)及95%置信区间(CI)表示,干预效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结果:共纳入7个研究,455个样本量。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表明,补充白藜芦醇可提高动物运动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
淋醋是将醋醅中的醋酸及有效成分通过水浸取出来的过程。淋醋工艺自动化是食醋生产工艺实现自动化的关键。本文开发出一种新型淋醋设备以实现淋醋工艺自动化,并从料液比、搅拌方式、初始浸渍温度、浸渍时间和醋醅层厚度等方面对新型淋醋工艺进行优化。初步确定淋醋工艺的料液比100∶200∶2(醋醅∶水∶食盐),不搅拌,初始浸渍温度为室温,浸渍4 h,并进行淋醋工艺验证。在新型淋醋设备上使用优化后的淋醋工艺,淋出醋的酸度为(4.93±0.01)g/100 mL,盐度为(1.96±0.03)g/100 mL,最终醋糟酸度为(0
以黑龙江省鸡西市“酸汤子”食物中毒事件为例,从病原菌椰毒假单胞菌米面亚种的基本特征出发,本文着重分析了米酵菌酸和毒黄素的致病机制,即椰毒假单胞菌引发食物中毒的成因。并基于易引发椰毒假单胞菌食物中毒的食物和地区,提出几点防治措施,希望为杜绝此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一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