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片以主人公陈桂林离婚事件为开端,引出夫妻二人争夺女儿抚养权的问题。女儿喜欢钢琴,于是争夺的焦点落实到了“谁能给女儿提供钢琴,女儿就跟谁”的现实尴尬上,对于一个小县城里没有正式工作的陈桂林来说,要想买架钢琴谈何容易。如何留住女儿,如何得到一架钢琴,以这样的故事线索为依托,整部影片开始陆陆续续的展现了各种人物情怀和时代印记。
关键词:时代印记;情怀;黑色幽默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69-01
如何得到一架钢琴,这一过程也是影片展现每一个情怀和讲故事的机会,从女儿在学校的琴房偷练琴被发现,到陈桂林用纸板做模型钢琴,再到四处借钱买琴行不通后的偷琴行为,每一段经历编导都不忘穿插进自己的思考,充分运用后现代的幽默性台词和若干音乐抒发情绪,旨在引发观众的关注和共鸣。而一系列的“寻琴”失败也逐渐引出编导最终的指向——造琴,用刚造的琴——钢的琴。
整部影片可以定义为一个“寻”的过程,在寻找一个具体物件——钢琴的同时,渗透进了对时代命运的寻找、兄弟情义的寻找、人性情感的寻找以及美好爱情的寻找。这样的一种叙事模式应该是很新颖的,主人公最终获得了新的伴侣,女儿跟随有钱的妈妈,兄弟们虽总在同一个地方但各有各家各有各妈,一起毫无顾忌的做件“大事”的时光不会常在了,这种美好时光不常在的尴尬与时代变迁大势不可挽回的悲伤如出一辙。由此张猛想要表达的思考与难题也凸显了出来。
一、幽默、新奇的台词运用在本片中的意图
台词的风格或者人物语言的风格往往也决定了一部影片的类型走向,该片中幽默台词的运用,可分两方面理解:商业考虑与体现主题深度的要求。
在以冯小刚引导的商业电影语言时尚化的潮流中,越来越多的影片倾向于采用新奇、戏仿、调侃、颠覆的语言风格讲述故事,京式的语言腔调和各类地方方言都被广泛的运用到各类影片中,而由此产生的商业回报或商业认可是可以估量的。据2009年7月的一项调查显示,观众对不同方言的认可度是有差异的,具体来说,58.2%的人首选东北话,四川话以44.8%的支持率排名第二,23%的人选择粤语。此外,陕西话、河南话、山东话、天津话等排名也比较靠前。[1]也许正是出于这种商业现象的考量,《钢的琴》中的人物语言是具有调侃、随意、直接性的东北话。
除此之外片中还大量运用了引发笑点的幽默台词,以及配合台词表现的形体动作。如影片开篇处,郊外办理丧事的家属要求陈桂林的小乐队为过世的老人奏点欢快的曲子,好让老人走的轻松一点,这时引发的对话就具有明显的商业诉求。淑娴:叫老人加快步伐吧!陈桂林:走那么快去哪儿啊?淑娴:你管他去哪呢!这些具有调侃、新奇味道的幽默对话都具有迎合观众寻乐要求的性质。
另一方面,台词的运用在体现主题方面的考虑。时代的变迁带给人们的变化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提高或更低的改变,还有人们的精神生活。这就解释了陈桂林和妻子小菊的离异事件,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家庭变故?时代在变化,经商潮流也逐渐普及到偏远小县,不甘过平淡生活的小菊扔下孩子和一个卖假药的商人跑了,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可这种现象的背后所隐藏的精神生活的缺乏,道德观念的变异,家庭责任的淡漠正是时代变迁中无法避免的现实。正如陈桂林所说:小菊回来了,过的不错,她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日子。
二、影片中声画对位的运用及其意图
除了运用人物语言的幽默、调侃、讽刺来加强故事的戏剧性和主题效果的表达外,画面处心积虑的设置也为影片的主体表达提供了机会,且增加了不少笑点。利用声画对位的方式营造喜剧气氛,这种手法在喜剧类型中并不罕见。片中,张猛虽不算别出心裁,却也自成一派。此技巧的运用与台词的选用在意图和效果上是类似的,即同样包括商业需求和主题表现的需要。
首先,在商业诉求上,主人公陈桂林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纠集一群朋友打算去学校偷琴,一群人坐在拉猪肉的小货车内,忽然饶有兴致的唱起蔡琴的《心恋》,此时的音乐与画面气氛是完全不搭调甚至是相悖的,对着被开膛破肚的猪肉唱有关暗恋的歌曲。这种极不协调的场面调度所引发的笑点可想而知。如此,画面的严肃性与音乐的戏剧性互相解构,或有意为之的画面严肃性与事件本身的非重大性互相颠覆。最终引发了观众诙谐的笑声。这样的戏剧性处理如果说完全是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走向,调动观众的笑点,吸引受众的关注,一点也不过分。
其次,在表现主题上,影片开始处,丧礼的悲伤气氛和欢快的音乐节奏形成一幅极不搭调的场面,而随着画面被逐渐推远,冒着浓烟的两杆大烟囱如同焚烧的两柱香火分别矗立在丧棚的后面两侧。这种画面的刻意构建无疑体现了编导深层的思考,影片一直力图表现对时代变迁的惋惜和往事不可追的叹息,而时代的变迁无疑也是双刃剑,有利有弊,丧礼是对往事的追忆和不舍,而欢快的音乐节奏似乎又是在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欢送旧时代的过去,人们无法评判时代变迁本身的对错,如果导演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而做出声画对位的开场处理,本文相信,这是聪明且高明的处理方式。
三、电影接受者的制约性决定了该片的票房
《钢的琴》虽然在艺术表现上独树一帜,博得了电影节、影评人的一致好评。然而在票房上却不如人意,甚至是惨败而归。其实,论及票房失败的原因,影片自身和市场运作两者都脱不了干系。《钢的琴》在2011年7月份正式上映,7月份的观影市场是以广大学生为基础的档期,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影片要想获得好的票房成绩必须迎合这样一部分观众。值得指出的是电影受众的接受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包括,接受者自身的条件,如政治态度、文化观念、时代特征、年龄及个人修养等。还包括作品在社会中得到的价值评定,如获奖,情况相当复杂,影响也可好可坏。
而7月暑期里以学生为主体的观众群的年龄跨度不超过80年,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以80、90为主体的观影人群,编导何以奢求这样一部分人去关注五六十年代的钢铁情结,或者要求他们去认同七八十年代人物的时代命运,一部目标观众不是青少年的电影,何以非得挤在暑期档上映?若非对《钢的琴》故事别有感情的观众或是资深文艺青年,在影院随机选择消费的过程中,《钢的琴》必然是较后的选择。
所以《钢的琴》的票房失利也从某种意义上印证了“电影接受的制约性”这一理论的重要性。[2]也给予影视营销者一个重要提示,即承认并看清电影接受对影片创作和商业回报的重要指向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引自,百度网络有关影视剧中方言引用情况的数字调查。
[2]引自,王志敏《电影美学形态研究》接受指向之电影接受的制约性,第50页。
关键词:时代印记;情怀;黑色幽默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69-01
如何得到一架钢琴,这一过程也是影片展现每一个情怀和讲故事的机会,从女儿在学校的琴房偷练琴被发现,到陈桂林用纸板做模型钢琴,再到四处借钱买琴行不通后的偷琴行为,每一段经历编导都不忘穿插进自己的思考,充分运用后现代的幽默性台词和若干音乐抒发情绪,旨在引发观众的关注和共鸣。而一系列的“寻琴”失败也逐渐引出编导最终的指向——造琴,用刚造的琴——钢的琴。
整部影片可以定义为一个“寻”的过程,在寻找一个具体物件——钢琴的同时,渗透进了对时代命运的寻找、兄弟情义的寻找、人性情感的寻找以及美好爱情的寻找。这样的一种叙事模式应该是很新颖的,主人公最终获得了新的伴侣,女儿跟随有钱的妈妈,兄弟们虽总在同一个地方但各有各家各有各妈,一起毫无顾忌的做件“大事”的时光不会常在了,这种美好时光不常在的尴尬与时代变迁大势不可挽回的悲伤如出一辙。由此张猛想要表达的思考与难题也凸显了出来。
一、幽默、新奇的台词运用在本片中的意图
台词的风格或者人物语言的风格往往也决定了一部影片的类型走向,该片中幽默台词的运用,可分两方面理解:商业考虑与体现主题深度的要求。
在以冯小刚引导的商业电影语言时尚化的潮流中,越来越多的影片倾向于采用新奇、戏仿、调侃、颠覆的语言风格讲述故事,京式的语言腔调和各类地方方言都被广泛的运用到各类影片中,而由此产生的商业回报或商业认可是可以估量的。据2009年7月的一项调查显示,观众对不同方言的认可度是有差异的,具体来说,58.2%的人首选东北话,四川话以44.8%的支持率排名第二,23%的人选择粤语。此外,陕西话、河南话、山东话、天津话等排名也比较靠前。[1]也许正是出于这种商业现象的考量,《钢的琴》中的人物语言是具有调侃、随意、直接性的东北话。
除此之外片中还大量运用了引发笑点的幽默台词,以及配合台词表现的形体动作。如影片开篇处,郊外办理丧事的家属要求陈桂林的小乐队为过世的老人奏点欢快的曲子,好让老人走的轻松一点,这时引发的对话就具有明显的商业诉求。淑娴:叫老人加快步伐吧!陈桂林:走那么快去哪儿啊?淑娴:你管他去哪呢!这些具有调侃、新奇味道的幽默对话都具有迎合观众寻乐要求的性质。
另一方面,台词的运用在体现主题方面的考虑。时代的变迁带给人们的变化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提高或更低的改变,还有人们的精神生活。这就解释了陈桂林和妻子小菊的离异事件,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家庭变故?时代在变化,经商潮流也逐渐普及到偏远小县,不甘过平淡生活的小菊扔下孩子和一个卖假药的商人跑了,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可这种现象的背后所隐藏的精神生活的缺乏,道德观念的变异,家庭责任的淡漠正是时代变迁中无法避免的现实。正如陈桂林所说:小菊回来了,过的不错,她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不劳而获的日子。
二、影片中声画对位的运用及其意图
除了运用人物语言的幽默、调侃、讽刺来加强故事的戏剧性和主题效果的表达外,画面处心积虑的设置也为影片的主体表达提供了机会,且增加了不少笑点。利用声画对位的方式营造喜剧气氛,这种手法在喜剧类型中并不罕见。片中,张猛虽不算别出心裁,却也自成一派。此技巧的运用与台词的选用在意图和效果上是类似的,即同样包括商业需求和主题表现的需要。
首先,在商业诉求上,主人公陈桂林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纠集一群朋友打算去学校偷琴,一群人坐在拉猪肉的小货车内,忽然饶有兴致的唱起蔡琴的《心恋》,此时的音乐与画面气氛是完全不搭调甚至是相悖的,对着被开膛破肚的猪肉唱有关暗恋的歌曲。这种极不协调的场面调度所引发的笑点可想而知。如此,画面的严肃性与音乐的戏剧性互相解构,或有意为之的画面严肃性与事件本身的非重大性互相颠覆。最终引发了观众诙谐的笑声。这样的戏剧性处理如果说完全是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走向,调动观众的笑点,吸引受众的关注,一点也不过分。
其次,在表现主题上,影片开始处,丧礼的悲伤气氛和欢快的音乐节奏形成一幅极不搭调的场面,而随着画面被逐渐推远,冒着浓烟的两杆大烟囱如同焚烧的两柱香火分别矗立在丧棚的后面两侧。这种画面的刻意构建无疑体现了编导深层的思考,影片一直力图表现对时代变迁的惋惜和往事不可追的叹息,而时代的变迁无疑也是双刃剑,有利有弊,丧礼是对往事的追忆和不舍,而欢快的音乐节奏似乎又是在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欢送旧时代的过去,人们无法评判时代变迁本身的对错,如果导演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而做出声画对位的开场处理,本文相信,这是聪明且高明的处理方式。
三、电影接受者的制约性决定了该片的票房
《钢的琴》虽然在艺术表现上独树一帜,博得了电影节、影评人的一致好评。然而在票房上却不如人意,甚至是惨败而归。其实,论及票房失败的原因,影片自身和市场运作两者都脱不了干系。《钢的琴》在2011年7月份正式上映,7月份的观影市场是以广大学生为基础的档期,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影片要想获得好的票房成绩必须迎合这样一部分观众。值得指出的是电影受众的接受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包括,接受者自身的条件,如政治态度、文化观念、时代特征、年龄及个人修养等。还包括作品在社会中得到的价值评定,如获奖,情况相当复杂,影响也可好可坏。
而7月暑期里以学生为主体的观众群的年龄跨度不超过80年,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以80、90为主体的观影人群,编导何以奢求这样一部分人去关注五六十年代的钢铁情结,或者要求他们去认同七八十年代人物的时代命运,一部目标观众不是青少年的电影,何以非得挤在暑期档上映?若非对《钢的琴》故事别有感情的观众或是资深文艺青年,在影院随机选择消费的过程中,《钢的琴》必然是较后的选择。
所以《钢的琴》的票房失利也从某种意义上印证了“电影接受的制约性”这一理论的重要性。[2]也给予影视营销者一个重要提示,即承认并看清电影接受对影片创作和商业回报的重要指向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引自,百度网络有关影视剧中方言引用情况的数字调查。
[2]引自,王志敏《电影美学形态研究》接受指向之电影接受的制约性,第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