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37-01
所谓 “三磨”包括“磨题、磨人、磨课”。“磨题”是指每一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做一套高考试题,以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解析题目的能力,并熟练地解答各种相关本学科习题并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能。“磨人”是指针对一些学生的薄弱科目,由科任老师挂钩不同层次的少数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过程,找出这些学生学习物理的困惑、盲点问题。“磨课”是在“同题异构”基础上开展两个或多个教师同一课题的公开课,在课前梳理教材,设计方案,课后共同探讨,反复推敲,最终生成好课的过程。
一、“磨题”能磨出教师的“品味”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要培养学生“一杯水”的解题能力,教师就必须要具备“一桶水”的解题能力。这个能力的形成、巩固和提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保证“解题能力之树”常青。“磨题”可以使教师“宝刀不老”,并且能在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上有所突破,解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磨题”是教师有意识地对题目及其解答过程进行锤炼、琢磨,从题目中悟出“味道”来,生成解题技能和教学策略的过程。
(一)“磨题”能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
俗话说“思维是可以训练的”,教师在平时的“磨题”过程中,通过物理过程分析,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的建立;通过各种题型解题方法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的琢磨。从而提高教师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教师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在课堂上和课外才能有的放矢。
(二)“磨题”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教师的必修课,物理教师在“磨题”的过程中要深刻领会题目的内涵和考查的意图,尝试多种解题方法并弄清各种解题方法的关联性,寻找规律、本质的东西,思考适合学生实际的解题方法,从而达到“多题一解”的指导策略。
(三)“磨题”能增强教师的人文关怀。
王连笑说:“量不在多,典型就行;题不在难,有思想就灵。”在教学实践中,时常会发现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不少教师都没有经过自身的“磨题”训练,乱布置作业,特别是难的物理题,有的同学一节课做不完几题,教师只有在“磨题”的过程中才会体会到做题的心酸,加深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从而真情地去关心和爱护学生。所以,好“师”要多“磨题”,才能磨出教师的“品味”。
二、“磨人”能磨出物理教学的“异味”
在“三磨”教学里,“磨人”,这个人不只是老师,更主要是学生。在操作程序上由科任老师选择一些有物理缺腿现象的学生为对象,在选择之前,首先要对所有的学生状况进行摸底排查,这些学生出现的情况应该是所有学生普遍性出现的问题,通过对这几个学生的咨询,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交流,教师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思维动态,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教学方式,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磨人”的过程中,教法和学法同时碰撞,两种思想汇合,师生融合,在教学中更容易产生思想的“异味”。
(一)“磨人”要磨出师生的“真情”。
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反映了课程的核心,即课程功能的转化。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其它心理活动,如感知、记忆、思维、能力都会变得软弱无力。情感是一个人从事工作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师在课外跟学生交流、探讨时,只有以真情、强烈的情感走入学生的心灵,以情动情,“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会敞开胸怀跟教师交流,教师才能真正发现教与学之间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二)“磨人”要磨出师生的“问题”。
“一切为了学生”,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学生物理学不好,不少教师都认为这是学生的问题,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学生物理成绩不好,是师生的共同“问题”。通过个别物理学困生的交流,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所在和教师教学方法的缺陷,共同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大胆调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
(三)“磨人”要磨出教师的“反思”。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磨人”的最终目的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是否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平时的不断积累、反思,磨出一套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三、“磨课”能磨出物理课堂的“韵味”
“磨课”是“三磨”教学的核心内容,它是理论教育上的实践。“磨课”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激活物理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使物理课堂更有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磨”是“切磋,研究”,“磨课”是指把自己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集中备课组智慧的课,“磨课”的形式:“同一课题”、“不同班级”、“不同教师”、“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教学实践”,它可以是由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教学实践,也可以是由不同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各进行的一次教学实践。
(一)“磨课”要磨出物理课堂的“亮点”。
一堂物理课,都有亮点的地方,听课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教学的“亮点”,要使这个“亮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起到借鉴的作用,使整个物理教研组的教师学有所得,以达到整体提升教学策略为目的。要制造课堂亮点,教师就要敢于“秀”,学生更要敢于大胆地“唱”和勇敢地“写”。
(二)“磨课”要磨出物理课堂的“盲点”。
俗话说:“课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一堂没缺陷的课是不完美的课。”一节观摩课,也有“盲点”的地方,听课教师要善于捕捉“盲点”信息,针对这个信息,通过集体的智慧,探讨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最佳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模式。
(三)“磨课”要磨出学生在课堂中的“疑点”。
于漪老师在一本书中提到我们老师一定要“目中有人”,要磨出学生的疑点,必须要让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果不打破“教师一讲到底,学生静静听”的局面,学生的“疑点”是没办法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尤其物理逻辑思维要求高的科目更是这样,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迷惑点,在以后地教学中才能“水到渠成”。
实践证明,凡是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在“磨题、磨人、磨课”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宝剑锋从磨砺出,课花香自“三磨”来!
所谓 “三磨”包括“磨题、磨人、磨课”。“磨题”是指每一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做一套高考试题,以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解析题目的能力,并熟练地解答各种相关本学科习题并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能。“磨人”是指针对一些学生的薄弱科目,由科任老师挂钩不同层次的少数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过程,找出这些学生学习物理的困惑、盲点问题。“磨课”是在“同题异构”基础上开展两个或多个教师同一课题的公开课,在课前梳理教材,设计方案,课后共同探讨,反复推敲,最终生成好课的过程。
一、“磨题”能磨出教师的“品味”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要培养学生“一杯水”的解题能力,教师就必须要具备“一桶水”的解题能力。这个能力的形成、巩固和提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保证“解题能力之树”常青。“磨题”可以使教师“宝刀不老”,并且能在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上有所突破,解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磨题”是教师有意识地对题目及其解答过程进行锤炼、琢磨,从题目中悟出“味道”来,生成解题技能和教学策略的过程。
(一)“磨题”能提高教师的思维能力。
俗话说“思维是可以训练的”,教师在平时的“磨题”过程中,通过物理过程分析,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的建立;通过各种题型解题方法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的琢磨。从而提高教师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教师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在课堂上和课外才能有的放矢。
(二)“磨题”能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教师的必修课,物理教师在“磨题”的过程中要深刻领会题目的内涵和考查的意图,尝试多种解题方法并弄清各种解题方法的关联性,寻找规律、本质的东西,思考适合学生实际的解题方法,从而达到“多题一解”的指导策略。
(三)“磨题”能增强教师的人文关怀。
王连笑说:“量不在多,典型就行;题不在难,有思想就灵。”在教学实践中,时常会发现学生的课业负担太重,不少教师都没有经过自身的“磨题”训练,乱布置作业,特别是难的物理题,有的同学一节课做不完几题,教师只有在“磨题”的过程中才会体会到做题的心酸,加深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从而真情地去关心和爱护学生。所以,好“师”要多“磨题”,才能磨出教师的“品味”。
二、“磨人”能磨出物理教学的“异味”
在“三磨”教学里,“磨人”,这个人不只是老师,更主要是学生。在操作程序上由科任老师选择一些有物理缺腿现象的学生为对象,在选择之前,首先要对所有的学生状况进行摸底排查,这些学生出现的情况应该是所有学生普遍性出现的问题,通过对这几个学生的咨询,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交流,教师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和思维动态,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教学方式,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磨人”的过程中,教法和学法同时碰撞,两种思想汇合,师生融合,在教学中更容易产生思想的“异味”。
(一)“磨人”要磨出师生的“真情”。
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反映了课程的核心,即课程功能的转化。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其它心理活动,如感知、记忆、思维、能力都会变得软弱无力。情感是一个人从事工作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师在课外跟学生交流、探讨时,只有以真情、强烈的情感走入学生的心灵,以情动情,“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会敞开胸怀跟教师交流,教师才能真正发现教与学之间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二)“磨人”要磨出师生的“问题”。
“一切为了学生”,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学生物理学不好,不少教师都认为这是学生的问题,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学生物理成绩不好,是师生的共同“问题”。通过个别物理学困生的交流,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所在和教师教学方法的缺陷,共同探讨学习物理的方法,大胆调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
(三)“磨人”要磨出教师的“反思”。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磨人”的最终目的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是否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平时的不断积累、反思,磨出一套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三、“磨课”能磨出物理课堂的“韵味”
“磨课”是“三磨”教学的核心内容,它是理论教育上的实践。“磨课”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激活物理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使物理课堂更有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磨”是“切磋,研究”,“磨课”是指把自己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集中备课组智慧的课,“磨课”的形式:“同一课题”、“不同班级”、“不同教师”、“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教学实践”,它可以是由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教学实践,也可以是由不同教师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课题各进行的一次教学实践。
(一)“磨课”要磨出物理课堂的“亮点”。
一堂物理课,都有亮点的地方,听课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教学的“亮点”,要使这个“亮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起到借鉴的作用,使整个物理教研组的教师学有所得,以达到整体提升教学策略为目的。要制造课堂亮点,教师就要敢于“秀”,学生更要敢于大胆地“唱”和勇敢地“写”。
(二)“磨课”要磨出物理课堂的“盲点”。
俗话说:“课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一堂没缺陷的课是不完美的课。”一节观摩课,也有“盲点”的地方,听课教师要善于捕捉“盲点”信息,针对这个信息,通过集体的智慧,探讨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最佳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模式。
(三)“磨课”要磨出学生在课堂中的“疑点”。
于漪老师在一本书中提到我们老师一定要“目中有人”,要磨出学生的疑点,必须要让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果不打破“教师一讲到底,学生静静听”的局面,学生的“疑点”是没办法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尤其物理逻辑思维要求高的科目更是这样,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迷惑点,在以后地教学中才能“水到渠成”。
实践证明,凡是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在“磨题、磨人、磨课”中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宝剑锋从磨砺出,课花香自“三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