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驱鬼迎新年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ee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藏历新年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2011年的藏历新年是公历的3月5日。山南地区农村的藏历新年,基本延续了古老的习俗。
  
  坚耶村:驱鬼、吃古吐,阖家沉醉
  
  加麻乡坚耶村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南部,是个山清水秀的古老村庄。我们来到这里时,村民旺堆老人已经在家中等我们很久了。旺堆老人的儿子在外地工作,这时也回到家中准备过年。二女儿卓嘎次仁和丈夫小谭也从山南地区首府泽当回到了父亲家里。女婿谭海燕是一位壮族同胞,被儿子戏称为“我们家里的男文成公主”。
  12月29日那天,传统上也叫驱鬼日,是藏历年前非常重要的一个日子。旺堆老人家和所有的家庭一样,对每间屋子进行了认真的清扫,也清除厨房里一年的烟垢。
  到了傍晚,要做一种特殊的“古吐”。“古吐”的意思是“用9种东西煮成的粥”,常以面团为主料,再放些肉丁、奶渣、人参果、熟豆以及萝卜等几种蔬菜。新年前的29日这一天所做的古吐与往常不同的是,家人要用面团做一些代表人们性格好坏或运气好坏的象征物,在火的余烬中轻轻烧一下,然后放到古吐里,谁吃到了什么就有了一定的意味在里面。另外,以糌粑或面做一个人体魔鬼模型,放到煮古吐用的沙锅旁的铁片上,其周围还放些茶渣、酒糟一类废弃的食物垃圾。天黑时,全家人按长幼次序坐在煮好的古吐周围。按传统的习惯,盛古吐的规矩非常严格:家中的母亲或其他掌勺的人要用白布遮盖双眼,右手拿着木勺,一个年轻人把家人的碗一个个递到她的左手。掌勺人每盛一碗时都要先摇搅三下。当全家人都盛上第一碗时,才解开掌勺人的眼盖,一起开始吃古吐。每个人从自己碗里捞到的象征物都呈放在长辈面前备置的碟子中。每次亮出具有象征意义的面疙瘩时,全家人都沉浸在笑声与互相议论的热闹之中。每个人至少要吃两碗古吐,最后一碗留少许,拿到驱鬼废台上先滴几滴,然后倒尽,并且将象征意义坏的东西也倒于其中,而将象征意义好的东西拿到屋顶,放在经幡台上。
  天完全黑时,家中两个年轻男人手里攥着麦草捆成的火把,慢慢跑遍每一间房屋,并将火把挥向每一个角落,高喊:“出来!”“魔鬼出来!”以图弄得“魔鬼”无处躲藏。接下来由家里女儿端着放鬼模型的台跑出家门,持火把的人紧跟着追上,家中长者双手使劲鼓掌。所有的驱鬼物集中扔在一个十字路口,之后大家一起往回跑,不能回头。家里人在门内摆放一堆燃着的荆棘,还准备一木勺糌粑和一瓢水,当外面的年青男女跑回家时,要一个接一个地跳过火堆,家里的人则从左右两边向他们抛洒糌粑并泼水,这也是为了防止“魔鬼”跟着人回来。
  接着全家人按次序就坐,姑娘们先给原先吃到好的象征物的人唱颂歌,接着给捞到坏象征物的人倒罚酒并让他们跳舞、演藏戏或唱歌,给大家献艺。如果其中有谁不能独立承担一个节目,则让他(她)模仿鸡叫或驴叫,还要加罚酒。这样一直闹到半夜,阖家沉醉在笑声、呼叫声和歌声之中,喜不自胜。不论繁简,每户都要搞这个仪式。这天,旺堆老人的二女婿谭海燕吃到了一块白石头,爸爸说这寓意着女婿心地善良、纯洁,不带一点瑕疵。乐得小谭合不拢嘴。
  藏历三十,对于这一家来说是忙碌的一天。门口崭新的香布,标志着新年的到来。用酥油和面粉做成的油炸果子,叫做卡塞,家庭主妇小心地把它们层叠放在佛堂里,还有青稞苗、吉祥羊头、酥油,一桌子丰盛的供品表达对佛祖的敬意。
  另外还要准备一种叫切玛的彩色五谷斗,装满糌粑、麦粒,插上青稞穗、酥油花,放在佛龛前面。所有这些都由家中的阿爸、阿妈亲手来摆,因为流传着供品放不好会不吉利的说法,所以需要有经验的老人来完成。
   三十这天还有许多清扫整理的事情,都需要全家动手。在客厅铺上新年才用的新卡垫,也需要整理一下藏历初一穿的新衣。还要洗头、洗衣,打理新年的新配饰,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
  大年初一这天,主妇们都起得比较最早,要准备煮带有麦片的面汤, 叫“卓恰”, 表示一帆风顺;还要用羊头肉煮糌粑面, 叫“砻突”, 表示长寿;第三种食物是用糌粑、红糖、奶渣和青棵酒煮粥,这种粥叫“羌枯”,表示生活甜甜蜜蜜。日出时,家庭主妇把这3种食物给每个人送上一碗。天亮了,全家穿上新衣服,洗漱完毕,晚辈就开始向长辈恭贺新年,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 然后开始早餐,互敬青棵酒。初一,一家人团聚,一般是不出门的。
  
  唐布其村:击牛角是男人的娱乐活动
  
  唐布其,意为大坝头烧制木炭之地。唐布其村们于琼结雪镇往泽当走的公路东侧,距前面讲的坚耶村有20多公里。村庄以建于公元11世纪的唐布其寺而闻名。唐布其村现有70户人家,400多人口。
  击牛角比赛是当地农村新年初二的一个重头戏。击牛角,当地话叫“多郭”,参加者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但一般多为青壮年。今年主持击牛角比赛两位“阿妈”,一个叫丹增达杰,是白衣队队长;一个叫米玛,是黑衣队队长。比赛由他们在20多个参赛者中通过抽签方式各带一个“家庭”来参加,赛场上“阿妈”与“阿妈”对阵,“儿子”与“儿子”比赛,再按小比分算团体成绩。
  村中的一个年轻人在村中央的广场吹响铜号,表示比赛马上开始。我们看到赛场上划出两条白线,相聚约十多米,在白线中间点上用铁锹挖土立一个牛角,牛角用湿泥粘上一块白石头为大靶子,两头轮换着比赛,每次比3轮。投手射中牛角视为打中小靶子,奖励3元,射中白色石头视为射中大靶子,奖励5元,投中牛角白点的可以得到重复投掷一次的机会,幸运者会跑到对面把自己刚刚击中白点的“子弹”捡回来再使用,并要手舞足蹈的大声喊出“啐啐啐!”以示震慑对手,鼓舞己方士气。投掷用的石弹从地上随意捡拾,力气大的可以选一块大石条,力气小的就会吃亏不少。比赛的意义也就在这里,比的就是男子汉的力气和技能。投掷方式不能像投手榴弹一样从肩后扔出,而要把石块托在手心从膝关节附近划出一个半圆圈,将石块上扬抛掷出去,村长说主要是为了考虑安全,营造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唐布其村现有4个村民小组。今年的比赛每个村民小组都有人参加。比赛选定两个“阿妈”,分别是一组的组长和三组的组长,他们平时在村民中很有威信,他们既是两个队的队长,也是比赛的仲裁和记分员,全队所得的奖励资金也是由他们按具体表现分配给每个队员。
  根据村长的介绍,比赛的活动经费从村财政中支出,今年村里出了400元比赛奖金。村民很乐于参加这种活动,一旦进入状态,可以玩到很晚很晚,尽兴为止。
  
  琼结雪村:插经幡的祭神祈福仪式
  
  琼结雪村就在琼结县所在地,古时为卫藏中部八大名镇之一,也吐蕃文明的发祥地,在西藏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今又以崭新的姿颜屹立在藏南新农村的土地上。
  初三的一大早,琼结雪村一位公推的长老到日沃德庆寺的喇嘛那里求卦,寺庙的住持一边熟练地翻阅历书,一边念念有词:“今天是藏历新年的初三吉日,按照天文历算,今天是插经幡的好日子,时间应该定在早上8点整为好。”
  作为福运升腾的象征,更换经幡是整个西藏农区人们每年藏历新年间的主要传统活动之一。在琼结雪村,这一天早上,村中的人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各家各户的楼顶上,举行一次隆重而欢乐的插经幡仪式,藏语称“托随”,意为在屋顶上进行的祭神祈福仪式。
  作为今年琼结雪村插经幡仪式中主要诵经祈愿的长者,70岁的扎西老人告诉我们:“首先我们要煨桑,抛洒糌粑,然后根据历书上指定的巧藏(吉利方位)换插经幡,这是习俗惯例,这样我们祝愿大家来年吉祥、扎西德勒!”
   雪村的人们很有集体观念,大家穿上新衣,早早的把青稞酒、“卡赛”(油炸果子)、“切玛”(五谷斗)等端到楼顶的平台上,再把煨桑用的柏树枝和崭新的经幡准备好, 邻居们隔着墙头互相拜年, 单等村长一声令下,大家一起把表示福运升腾的新经幡挂起来。
  8点整,寂静的村庄突然之间响起此起彼伏的欢呼祝福声,每座屋顶上青烟升腾,簇新的五色的经幡在朝阳的映射下使整个村庄都明丽起来,我们所在的楼顶上,年轻的村妇们唱起动人的祝酒歌:
  没有确实没有,
  贵人身上没病;
  有啊的确有啊,
  席上有茶有酒。
  “扎西德勒”的祝福声不绝于耳,很远很远都能听到。
其他文献
在拉萨的夏日,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拜访早已蜚声海内外的著名画家韩书力先生。他的家在拉萨市北京西路西藏文联大院内,是文联连排藏式小院中的一座。为我开门的就是韩书力。之前虽有几次电话联系,见了面还是感觉他是那么的谦和、儒雅、淡定。  “嫁给藏文化的人”,这是吴作人先生对于韩书力所做的形象性的概括。韩书力自1973年调入西藏工作至今,在雪域高原坚持求索已30余载,他对于藏文化的虔诚和膜拜已达到了圣徒般忘我
你不知道扎尕那,没关系,扎尕那迭部县益哇乡。你也不知道迭部在哪里,好吧,迭部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这个自治州位于甘肃南部,四川以北。现在,困惑的你开始用百度地图搜索扎尕那或者迭部,可能你需要不断地放大比例尺,才能在面积更加广大的地图上看到你熟悉的路线。西面100多公里之外,是从甘南州通向阿坝州若尔盖的草原公路,东部约200公里外就是从陇南通向广元的险恶山路,当年诸葛亮北伐的道路。  扎尕那不在
新加坡裕华小学作为新加坡的公立学校中的“名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理念先进,在校师生多达数千人。其在2010年由杭州市教育局牵线和我校结对为友好学校,两校每年都会互派师生进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其中笔者就曾有幸和我校30多位师生一起实地参观、访问了裕华小学,对新加坡小学的学校教育有了比较直观和全面的认识。而作为一个美术教师,笔者还特别考察了新加坡小学的美术教育现状。  一、多种民族的美术教
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和《中国西藏》杂志社主办的“见证西藏民主改革——蓝志贵西藏1950-1970摄影作品展”2009年3月21日至31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通过100幅图片全方位地展示了上个世纪西藏的社会、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真实地再现了西藏民族历史性的变迁。3月21日,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朱晓明、中国摄影家协会党组书记李前光、
美国古生物学家斯蒂芬·杰·古尔德说道:“科学并不是无情地探讨客观信息。科学是一种创造性的人类活动,天才的科学家更像艺术家,而不是信息的拥有者。”在青藏高原的纳木错流域,具有冰川、冻土、湖泊、高寒草甸(草原)、湿地等多种环境介质,这些谱写神话故事和诗歌的元素,是科学家进行科研的宝贵对象,是研究地表多圈层互相作用的天然实验室。  在纳木错,活跃着这样一群科研工作者,常年与山与湖为伴,和大地一起呼吸吐纳
错高,即湖头芝意。错高村便是紧临巴松错湖头而建的一座古朴、原始村庄。从地理方位上讲,位于巴松错的东北端,背倚雄奇陡峭的巴松错著名雪山——“燃烧的火焰”。她依山傍水,面朝温润如碧的巴松圣湖。从村头缓缓铺向巴松湖畔的,是一片时时徜徉着黑颈鹤和大队赤麻鸭的湿地。成千上万的雪鸽,会在村头的位置,以洁白高傲的雪山和苍劲挺拔的松林为背景,密密麻麻,招摇着迎风飞过。  这片湿地还是错高村中个头大小不一的藏香猪们
历算学家贡嘎仁增已经年近七旬,每天还步履蹒跚地到藏医院历算研究所上班。他现在的工作主要是指导历算所的历本编纂,还包括免费为来自农牧区的历法学徒讲课,对来自西藏各地的客户提供历算服务,他的办公桌上永远摆放着版本不同的多种历书以便于随时翻阅、查找。他也是这些西藏畅销书的主要作者之一。  新的藏文历书上市了。  2009年2月1日,街市上的行人多是“猫农闲”的乡下人。我在西藏的民营书店“古修那”看到20
选择是一种行为,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主观行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对自己自由选择的行为往往更为负责、更具有热情。而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愿意积极主动去做的事情,其过程常常显得轻松愉悦,结果也自然事半功倍,相信大家都能认同这一观点。  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恰恰使人的自由选择缺失了,教师成了实施教育计划、贯彻教材教法的工具,孩子则成了一个任人填塞的容器,情感体验多了“我应该”、“我必须”,而少了“我愿意”、
七月流火的季节,人的肝火就会跟午后两点钟的太阳一样旺盛,总需找一没有车水马龙与烈焰当头的清凉地儿才能把心安放,偶遇泽库——名不见经传的青海藏区草原。今晨,我已然自在漫步于这蓝雾涌动,清凉入心肺的高海拔草原之上。  泽库居青海省东南部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地处昆仑山系西倾山北麓,有大片水草丰茂的高原牧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纯牧业县。明代,这里还是同仁藏民的夏季牧场,仅做一时之旅;如今,这里
【教材分析】  《传统游戏我会玩》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的第二课。本课编排立足传统游戏,呈现了“传统游戏知多少”“看看他们怎么玩”两部分教学内容。“传统游戏知多少”分两个层次,一是了解祖辈玩过的游戏,以及传统游戏代代相传的原因。二是玩一玩传统游戏,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学会玩某些传统游戏并不难,但体验其中的乐趣、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容易。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