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合二而一”思想指导初中语文教学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这一门学科所囊括的文学作品涉及古今中外,但是从现阶段初中语文教材来看,教材中每一个单元之间的联系相对都比较薄弱,由此可见,在编排初中语文教材的时候主要是以内容为主,将相同内容的课文放在同一个单元内。“合二为一”这一哲学思想在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上有所体现,面对单元之间联系并不紧密的语文教材,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以“合二為一”作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之间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一、“合二为一”思想概述
  矛盾双方既相互依赖又彼此争斗的思想就是“合二为一”思想所要表达的,其指的就是对立面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合二为一”这一哲学用语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方以智所提出的。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一场关于“合二为一”与“一分为二”的哲学辩论在我国哲学界掀起,在“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中,对立都可以用“二”来表示,而统一都可以用“一”来表示,这两者其实都通俗地表述了统一与对立之间的规律。中国古代的太极图实际上表达的就是古代思想家对对立统一的看法,不论说太极图是“合二为一”还是“一分为二”都是可以的,也是合理的。
  现在“合二为一”思想在大学、中学、小学的语文教材中都有所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其不仅仅是作者、教材与学生思路之间的契合,也是学生与教师思路之间的统一。“合二为一”思想出现在作者与读者的思想情感中,这实际上就是文学作品中所强调的情感共鸣。
  二、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的“合二为一”思想
  语文知识要求学习者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海纳百川,因此学生要在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融进所有的课外知识和课内知识。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将学习方法教授给学生,这样让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能够抓住主题。但是这样的学习方法对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对于语文知识一定要贯通。初中语文教材解读的好帮手实际上就是“合二为一”思想,因为课本上很多语文知识都能够被这四个字串联起来。
  “天人合一”是在初中语文教材思想内容上“合二为一”思想的体现。“天人合一”这一哲学理论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也是我国古典哲学的精华所在,自然与人类之间和谐共处是这一古老哲学命题的重要思想内涵。在语文教学内容中,能够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实际上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终还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初中语文教材中节选《论语》中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其中的问与学,实际上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表达,与“合二为一”、融会贯通等思想相通。初中语文教材中还会有一些必学的古诗词,其实际上也蕴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比如“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一句诗的形式和内容上实际上已经做到了“天人合一”,诗人在创作的时候托物言志,借景纾情。对于这些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都可以从“合二为一”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
  三、利用“合二为一”思想设计初中语文教学
  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合二为一”理念解读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时,要从文章中的内容和词句入手,凭空分析文章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实际的。为了让学生与作者之间通过文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达到“合二为一”的思想境界,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运用“合二为一”思想解读文本,通过对文章精彩形式、内容的解读,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文字内容上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肯定要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注意问题的设置,教师创设的问题要能够切实地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情感。通常情况下,一篇精彩的文学作品,不仅仅具有浓厚的思想情感,还有着较强的音律节奏,有鲜明的^物形象等等。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切入点的时候可以从这些精彩的内容人手,也可以从情感的内容入手。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比较典型的一篇美文《小石潭记》,这一篇文章中优美的事物和词句非常多,作者在文章中所营造的意境简直让读者身临其境。教师在设计问题切入点的时候可以从这篇文章的词句入手,让学生讨论词句如何优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让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合二为一”——和谐的美感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当然教师也可以从情感这一点来切入主问题,教师对文章部分段落、词句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文章中所体现的“合二为一”——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样作者的思想情感就能很好地实现与读者的共鸣。
其他文献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新课改以后,古诗文占据的比例增大,这对古诗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语文老师也应更加重视古诗文教学。中学语文老师应该有更大压力,应正视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題,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应积极改革传统古诗文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文,领略古诗文的美丽和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结合平时的古诗文教学现状,笔者提出以下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在创作和赏析中的主导地位是文学界的共识。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忽视了这一点,教学实践中经常是:侧重人物、主旨的分析探讨,忽视语言赏析;即使赏析语言,也侧重赏析语言的表达效果,把语言看做通向内容的工具,而忽视了语言本身的魅力。正因为此,揭示优秀文学文本语言富有魅力的原因,并将之转化到学生的创作中去,这是文学教学中一个值得探索的命题。笔者通过《斑纹》一文的教学,进行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而且对课外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对孩子的学习在许多方面认识有失偏颇,许多家长认为课外阅读没用,缺少家庭读书氛围。农村孩子的阅读情况堪忧,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近几年来我一直教小学语文,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张潮《幽梦影》“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此生耳。”是倾听自然、享受生活的情趣,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天籁之声,触发了多少文人的华彩心灵,又有了多少传世之作的诞生。  《触动心灵的声音》这一作文题,规定了要求学生能选择自然生活中的某一声音进行描摹,并将由之触发的心灵感受作必要的描述。  一、通过写作训练,明确学生写作存在不足  
唐诗中的月亮意象是古代诗词中最具魅力的形象之一,它给情思一个载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具有极为丰富复杂的审美意蕴,是中国文化最富有典型意义的象征物。  阅读《全唐诗》,一大批诗歌的题目沐浴在月光的滤洗和浸润中:《春江花月夜》《月夜》《望月怀远》《月下独酌》《把酒问月》《月夜忆舍弟》《江楼月》……真是月意缕缕,月光无限。  月亮,本无生命情感,是唐代的诗人们,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月光里,注
小学中高年段正是学生初窥写作门径的“启蒙时刻”,引导孩子们进行“真实写作”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从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源头活水,于生活中获真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的真实性,首先就要教会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真情实感、积累真情实感。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生活是一切文学作品的源头,一切优秀作品都是从生活中总结抽象而来,纵观古今中外文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列为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中亦提出“提升思维品质”。在新一轮以课标为中心的课改中,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备受关注。本课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粗略地分析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女性形象,宗旨是提供视角与引领,让学生通过视角转换提升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  一、确立视角,分析实例  女性主义是本课的立足点,有必要花些时间理解基本概念和体会这种批评
《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誉为“千古绝唱”,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苏轼诸多豪放词中当之无愧的杰出代表,是千百年来一直被文人学者吟赏颂赞、考证探讨的对象。对于本词,有人誉之,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其“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有人讽之,如俞文豹《吹剑续录》所云: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
基于物我关系的古诗的意象也好,意境也好,说到底都是虚实互立互藏的产物。虚实结合是古诗的惯常手法: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对比映衬以丰富意象,或渲染烘托以开拓意境。古诗之妙既在其实,亦在其虚,二者结合,方得意境之高远。下面从三个角度谈谈古诗虚与实的问题。  一、有与无  有字处为实,无字处为虚。李渔在《中国画论·神韵说》中说:“诗在有字句处,诗之妙在无字句处”,此语道出诗中三昧。只有能引领读者由实入虚
文言文教学要关涉到“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一体四面”,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顾此失彼,注重疏通字词往往淡化了文章的魅力,赏析文章常常忽视了文言知识的落实。本文就以《项脊轩志》为例,尝试把字词的理解与文章的体会水乳交融,让文言文教学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缘词入“章”——由“室”与“轩”感知“悲”与“喜”  找到进入文章的入口,常常会带来柳暗花明的惊喜。《桃花源记》有对这种探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