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农场主,养了一头驴为自己磨面粉。每天只要把驴牵到石磨面前,成袋的面粉就出来了。上帝觉得这头驴太辛苦了,于是教会它如何说人话,让他去和农场主理论。这天,驴终于鼓足勇气对主人说:“我不干了,你没有理由让我做这么辛苦的事。”农场主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驴在为自己争取自由。狡黠地说:“对不起,我的朋友,这些年我对你是有些过份,作为补偿,今天我要请你大吃一顿。”说着就从外面抱回一大捆草,并把他系在驴子面前的石磨上:“请吃吧!”驴非常的高兴,想去吃面前的草,可是只要他一动,磨也跟着动,草也一起动,驴吃不到草急了,越跑越快,磨也越转越快,和小麦被磨碎的声音夹杂在一起,似乎宣判了驴的无期徒刑。
也许把学生比喻成那头驴不太适合,可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时不就像那位农场主吗?给学生自由了吗?总是或明或暗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得到真正的发展,而不是演绎一场被禁锢的精彩。
一、多让学生自由地读,少一些包办代替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由读书,自己领悟。”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去读书思考,并适时点拨、引导,努力让学生通过读来感悟文章的语言,把握文章的神情理趣,提高自读自悟的能力。如《看菊花》一文中用这样一段话写菊花的外表美“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教学中,我抓住“好看”一词设计读书训练,引导学生感悟菊花的美。你从哪里读出菊花好看?学生自由读后找出表示颜色的词,他们的小脑瓜中闪现出那种种鲜艳的色彩。进而教师引导:你还能说出几种菊花的颜色吗?当学生通过读感悟到菊花的颜色美时,我放手让学生用表演读来体会菊花的形态,分别请上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小朋友演菊花。单人便为“一朵朵”,几个人一起便为“一丛丛”,全班小朋友便是“一片片”七彩的菊花。以上过程中,学生在自由读、表演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菊花的外表美,同时也获得了自读自悟的乐趣。可见,只要教师肯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少一些包办代替,舍得放开双手让学生自己去领悟,通过长期训练,定能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沃土上,培植出创新意识的萌芽,孕育着创新意识的花。
二、多让学生好奇地问,少一些挖苦抨击
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疑能诱发探索,探索则发现真理。青少年正处于好奇好问的年龄,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要满腔激情地支持学生,实事求是地对待学生的正确意见,对不够正确的意见也要表扬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而不是挖苦、抨击。应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如《升国旗》一课,我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高高升起”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小朋友们,这么漂亮鲜艳的五星红旗慢慢升起,飘扬在蔚蓝的天空,多美呀!你觉得用怎样的语气读呢?”顿时小手如林,大多说要读出高兴、自豪的语气。其中有一位小男生好奇地问:“老师,为什么不用伤心的语气读呢?”顿时,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面对这一局面,我没有训斥学生搅局,而是示意其余学生勿笑话同学,引导小男生说说理由。原来,他从电视里看到奥运冠军领奖时总是热泪盈眶地看着国旗升起,所以认为该用伤心地语气读。接着,我告诉他运动员流的是激动的泪水,其实在他们心里仍然是很高兴,很激动的。从那堂课起,这位小男生总是敢在课堂上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好奇之处。试想,如果当时的我给他的是当头训斥,咬着牙说声“胡说八道”,我想,以后的他可能再也不想说自己的意见和疑问了。那又何来创新呢?因此,课堂上应让学生好奇地问,大胆地说。这样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有利于把以讲解、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发智力、发展创新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把传统的“你讲我听”的填鸭式教学改为富有活力、主动探索的教学。
三、多让学生大胆地想,少一些循规蹈矩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大胆地进行创新想象,应设计一些富有发散性、趣味性、创造性的问题,让学会自由地去想。孩子们的思想一旦被解放,就有无穷的想象力。他们所迸发出来的创造力,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意料。如学习《庐山的云雾》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画面演示庐山云雾缭绕的美景,伴着轻柔的音乐,学生完全陶醉了。我引导学生:庐山的云雾是瞬息万变的,作者没有把变化的云雾一一写出,用上了省略号。你能发挥想象,说一说山间还可能出现怎样的云雾吗?学生是敏感的,他们对此很感兴趣,个个跃跃欲试。不一会儿工夫,他们就构思出了许多充满童趣的句子。有的学生这样描述: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猪八戒吃西瓜”,转眼间就变成一只翱翔在蓝天的雄鹰;两三秒钟前还是一棵苹果树,一眨眼就结出果子来了;明明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在吃萝卜,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就变成了依偎在嫦娥怀中的月兔……可见,只要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善于捕捉学生想象的契机和灵感,学生定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作者单位:溧阳市后周小学)
编辑/张俊英
也许把学生比喻成那头驴不太适合,可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时不就像那位农场主吗?给学生自由了吗?总是或明或暗地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得到真正的发展,而不是演绎一场被禁锢的精彩。
一、多让学生自由地读,少一些包办代替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由读书,自己领悟。”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去读书思考,并适时点拨、引导,努力让学生通过读来感悟文章的语言,把握文章的神情理趣,提高自读自悟的能力。如《看菊花》一文中用这样一段话写菊花的外表美“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教学中,我抓住“好看”一词设计读书训练,引导学生感悟菊花的美。你从哪里读出菊花好看?学生自由读后找出表示颜色的词,他们的小脑瓜中闪现出那种种鲜艳的色彩。进而教师引导:你还能说出几种菊花的颜色吗?当学生通过读感悟到菊花的颜色美时,我放手让学生用表演读来体会菊花的形态,分别请上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小朋友演菊花。单人便为“一朵朵”,几个人一起便为“一丛丛”,全班小朋友便是“一片片”七彩的菊花。以上过程中,学生在自由读、表演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菊花的外表美,同时也获得了自读自悟的乐趣。可见,只要教师肯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少一些包办代替,舍得放开双手让学生自己去领悟,通过长期训练,定能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沃土上,培植出创新意识的萌芽,孕育着创新意识的花。
二、多让学生好奇地问,少一些挖苦抨击
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疑能诱发探索,探索则发现真理。青少年正处于好奇好问的年龄,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要满腔激情地支持学生,实事求是地对待学生的正确意见,对不够正确的意见也要表扬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而不是挖苦、抨击。应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养成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如《升国旗》一课,我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高高升起”时,遇到了这样一件事。“小朋友们,这么漂亮鲜艳的五星红旗慢慢升起,飘扬在蔚蓝的天空,多美呀!你觉得用怎样的语气读呢?”顿时小手如林,大多说要读出高兴、自豪的语气。其中有一位小男生好奇地问:“老师,为什么不用伤心的语气读呢?”顿时,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面对这一局面,我没有训斥学生搅局,而是示意其余学生勿笑话同学,引导小男生说说理由。原来,他从电视里看到奥运冠军领奖时总是热泪盈眶地看着国旗升起,所以认为该用伤心地语气读。接着,我告诉他运动员流的是激动的泪水,其实在他们心里仍然是很高兴,很激动的。从那堂课起,这位小男生总是敢在课堂上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好奇之处。试想,如果当时的我给他的是当头训斥,咬着牙说声“胡说八道”,我想,以后的他可能再也不想说自己的意见和疑问了。那又何来创新呢?因此,课堂上应让学生好奇地问,大胆地说。这样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有利于把以讲解、传授知识为主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发智力、发展创新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把传统的“你讲我听”的填鸭式教学改为富有活力、主动探索的教学。
三、多让学生大胆地想,少一些循规蹈矩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大胆地进行创新想象,应设计一些富有发散性、趣味性、创造性的问题,让学会自由地去想。孩子们的思想一旦被解放,就有无穷的想象力。他们所迸发出来的创造力,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意料。如学习《庐山的云雾》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画面演示庐山云雾缭绕的美景,伴着轻柔的音乐,学生完全陶醉了。我引导学生:庐山的云雾是瞬息万变的,作者没有把变化的云雾一一写出,用上了省略号。你能发挥想象,说一说山间还可能出现怎样的云雾吗?学生是敏感的,他们对此很感兴趣,个个跃跃欲试。不一会儿工夫,他们就构思出了许多充满童趣的句子。有的学生这样描述: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猪八戒吃西瓜”,转眼间就变成一只翱翔在蓝天的雄鹰;两三秒钟前还是一棵苹果树,一眨眼就结出果子来了;明明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在吃萝卜,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就变成了依偎在嫦娥怀中的月兔……可见,只要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善于捕捉学生想象的契机和灵感,学生定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作者单位:溧阳市后周小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