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型灾害,在中国发生的频率与分布,可以简略见诸我们在报告中提供的数据列表上。一句话来形容,数量多,被关注少,两下的反差惊人。就此检讨一下我们的灾害观念,一般只有大型灾害才能进入人们的视野,而要触动公益参与行动,则非超大型灾害不可。
中小型灾害具有更多的在地特征,一般都会淹没在全国性的媒体上,即使在地方媒体上,也难以见到恰当的重视—这里所说的恰当重视,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对灾害中人的关注,而不是将救灾搞成新闻;二是利于形成特定的救灾模式,不仅仅是政府救灾。
从传播角度看,中小型灾害不被重视,是因为它们在与其他议题竞争的时候,处于下风。媒体的势利传播行为,会挑选那些容易轰动的事情,娱乐化,在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受众们并没有突破这个限制。
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针对中小型灾害的公益救援行动,仅仅依赖现有的媒体传播,是一定难以实现如期计划的,会带来多重失落。从另一方面来看,基于媒体塑造的灾害想象,已经不能满足救灾建设的需求。在媒体之外,针对中小型灾害,基金会要确立独立的图景。
中小型灾害的救援主体是政府力量,因为这类灾害来去迅速,导致基金会救援难以“立足”,只能是短期内、快速供应资源,成为政府“有益的补充”。在这种情况下,公益救援的网络化与专业化建设就是至关重要的。基金会中小型灾害的想象,也立足于这两条。
一个理想的救灾网络就像是以基金会为上下游的树状结构,基金会居中协调,将各种资源借助联合救灾网络输入所需之处—这些救灾网络由一个个专业NGO组成,立足各自的专项能力,形成整体上的合力。联合救灾网络可以整体运行,也可以只动用一部分。
在大型灾害中,基金会已经认识到联合救灾的重要性,也进行了必要的整合尝试。在平时,这种尝试只能专注于能力建设,但对实际的运行少有机会实践。另外,在中小型灾害应对上,基金会上缺乏完整的筹措,网络化建设刚刚起步,要处理好的关系各异。
中小型灾害的救助,究竟是适合一个整体网络的按需覆盖?还是适合一种平时沉睡、随时唤醒的应急模式?对基金会来说,前一种方案有可行性,可以在平时建立巩固;后一种需要“维护”,考验基金会长线的运作惯性,有难度,但有利于救灾的本土化。
基金会对中小型灾害的救援,与政府资源往往处于弱联系上,这是救灾的弱点所在。可以尝试的,是按照片区划分,与当地的传播网络、公益组织相结合,做一种可以是弱联系、但不间断的伙伴关系。一旦需要,即可转入行动,作为中小型救灾的导入渠道。
这对基金会来说,可能意味着要将救灾项目,延伸出另一条线索,亦即:在备灾、救灾之外,做好救灾网络在地化、区域传播与行动力的培养上。从根本上看,这也是培养以基金会为中心的救灾生态。它有别于灾时救援与灾后重建,但与救援重建形成突发与平时的功能协调。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基金会对救灾能力的养成,从单纯地重视灾区,拓展为灾区与社区并重。这也会让基金会越过固定项目,做项目拓展。从长远看,这是解决救援力量重在长距离投放、轻视社区辅导问题的办法,都说基金会对公益生态的责任,也许这就是了。
中小型灾害具有更多的在地特征,一般都会淹没在全国性的媒体上,即使在地方媒体上,也难以见到恰当的重视—这里所说的恰当重视,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对灾害中人的关注,而不是将救灾搞成新闻;二是利于形成特定的救灾模式,不仅仅是政府救灾。
从传播角度看,中小型灾害不被重视,是因为它们在与其他议题竞争的时候,处于下风。媒体的势利传播行为,会挑选那些容易轰动的事情,娱乐化,在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受众们并没有突破这个限制。
从某种程度上讲,如果针对中小型灾害的公益救援行动,仅仅依赖现有的媒体传播,是一定难以实现如期计划的,会带来多重失落。从另一方面来看,基于媒体塑造的灾害想象,已经不能满足救灾建设的需求。在媒体之外,针对中小型灾害,基金会要确立独立的图景。
中小型灾害的救援主体是政府力量,因为这类灾害来去迅速,导致基金会救援难以“立足”,只能是短期内、快速供应资源,成为政府“有益的补充”。在这种情况下,公益救援的网络化与专业化建设就是至关重要的。基金会中小型灾害的想象,也立足于这两条。
一个理想的救灾网络就像是以基金会为上下游的树状结构,基金会居中协调,将各种资源借助联合救灾网络输入所需之处—这些救灾网络由一个个专业NGO组成,立足各自的专项能力,形成整体上的合力。联合救灾网络可以整体运行,也可以只动用一部分。
在大型灾害中,基金会已经认识到联合救灾的重要性,也进行了必要的整合尝试。在平时,这种尝试只能专注于能力建设,但对实际的运行少有机会实践。另外,在中小型灾害应对上,基金会上缺乏完整的筹措,网络化建设刚刚起步,要处理好的关系各异。
中小型灾害的救助,究竟是适合一个整体网络的按需覆盖?还是适合一种平时沉睡、随时唤醒的应急模式?对基金会来说,前一种方案有可行性,可以在平时建立巩固;后一种需要“维护”,考验基金会长线的运作惯性,有难度,但有利于救灾的本土化。
基金会对中小型灾害的救援,与政府资源往往处于弱联系上,这是救灾的弱点所在。可以尝试的,是按照片区划分,与当地的传播网络、公益组织相结合,做一种可以是弱联系、但不间断的伙伴关系。一旦需要,即可转入行动,作为中小型救灾的导入渠道。
这对基金会来说,可能意味着要将救灾项目,延伸出另一条线索,亦即:在备灾、救灾之外,做好救灾网络在地化、区域传播与行动力的培养上。从根本上看,这也是培养以基金会为中心的救灾生态。它有别于灾时救援与灾后重建,但与救援重建形成突发与平时的功能协调。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基金会对救灾能力的养成,从单纯地重视灾区,拓展为灾区与社区并重。这也会让基金会越过固定项目,做项目拓展。从长远看,这是解决救援力量重在长距离投放、轻视社区辅导问题的办法,都说基金会对公益生态的责任,也许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