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帮助高中学生学好化学,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大纲,切实把握新大纲所确定的教学要求,把握教学内容和深度,不断钻研教材,全面把握初、高中教材的知识体系,加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使知识体系化、网络化。
[关键词]初高中 化学教学 衔接
经过这几年的高一教学,我发现新课改后的初中化学教材在知识内容和教学要求上都与现行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教材有着较为严重的脱节。起始阶段如果没有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接轨的教学,就会导致学生许多思维习惯不适应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而过早出现学习分化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那么如何搞好初高中这两个阶段化学教学的“衔接”?我觉得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法上,教师应留旧创新,巧妙过渡
所谓“留旧”就是保留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些基本方式,教学上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应了解和研究初中化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般情况,以免在高中教学中出现急转弯,而使学生不适应教师的教法。因此,“留旧”是使学生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必要的心理过渡,但“留旧”并非“守旧”,而是为了“创新”。例如:在讲授氧化一还原反应时,可以从初中学到CuO与H2反应的“得氧、失氧”这一狭义的概念作引入,然后要求学生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接着教师指出,氧化一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再举例说明,使学生认识以前所学的概念的极限性。进而引导学生从电子的得失和共用电子对的偏离(或偏向)来认识氧化一还原的本质。这样在使知识结构衔接的同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延伸,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无本之木”。
2.新课程需要老师真正把握“怎样讲”
首先我们要将功夫放在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上,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真正把握“要不要讲”、“讲什么”和“怎么讲”这三个问题。教材无非是提供思维,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的精要去“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3.变固定课堂为流动课堂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性、自主性,学校抓住同龄人比较容易交流沟通的特点,成立了以学生宿舍为单位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建立小组公约,组内同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在班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让大课堂变为小课堂,进一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可在每一章或一单元之前或之后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完成一个研究性课题、写一篇小论文或了解一位科学家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如学完物质的分类之后,让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氯的“家族”》,学第1单元第3节之前让学生查阅阿伏伽德罗的有关资料等。
4.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
化学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高中知识的过渡教学中,演示实验效果要明显,要从如何观察、如何操作上予以示范。要尽可能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对于课本上的学生实验要做到每个实验都能独立完成,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掌握操作要领,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对实验结果要认真地处理和分析,并且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性实验。注重实验,是学习化学成功的基本途径。
为了帮助高中学生学好化学,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大纲,切实把握新大纲所确定的教学要求,把握教学内容和深度。不断钻研教材,全面把握初、高中教材的知识体系,加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使知识体系化、网络化。在教学中重点抓基础、抓基本训练,控制难度较大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内容知识,在教学中要逐渐加深,分步强化,体现“螺旋式上升”的认知规律和基本思想。不可“深挖洞”,补充引申很多难点知识。新教材对有关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知识的编排,也充分体现了由感知到理解、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由于学生不太适应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学习,我们还应加强与学生感情上的沟通,通过经常找学生谈心,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习性及特点、爱好,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给予学生以精神上的激励。重视加强学法指导,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拔优补差,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鼓励表扬,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情感)得到同步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习效果。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重视实验教学,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应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之中。从素质教育出发,扎实打好基础,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高规格、高质量的创造型人才。
总而言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是多方面的,但重点是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思维能力培养的衔接,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好这两个阶段的衔接工作,使学生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投入到高中新课程的学习中去!
[关键词]初高中 化学教学 衔接
经过这几年的高一教学,我发现新课改后的初中化学教材在知识内容和教学要求上都与现行高中化学教学大纲、教材有着较为严重的脱节。起始阶段如果没有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接轨的教学,就会导致学生许多思维习惯不适应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而过早出现学习分化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那么如何搞好初高中这两个阶段化学教学的“衔接”?我觉得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法上,教师应留旧创新,巧妙过渡
所谓“留旧”就是保留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些基本方式,教学上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应了解和研究初中化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般情况,以免在高中教学中出现急转弯,而使学生不适应教师的教法。因此,“留旧”是使学生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必要的心理过渡,但“留旧”并非“守旧”,而是为了“创新”。例如:在讲授氧化一还原反应时,可以从初中学到CuO与H2反应的“得氧、失氧”这一狭义的概念作引入,然后要求学生标出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接着教师指出,氧化一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再举例说明,使学生认识以前所学的概念的极限性。进而引导学生从电子的得失和共用电子对的偏离(或偏向)来认识氧化一还原的本质。这样在使知识结构衔接的同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延伸,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无本之木”。
2.新课程需要老师真正把握“怎样讲”
首先我们要将功夫放在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上,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真正把握“要不要讲”、“讲什么”和“怎么讲”这三个问题。教材无非是提供思维,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的精要去“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3.变固定课堂为流动课堂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性、自主性,学校抓住同龄人比较容易交流沟通的特点,成立了以学生宿舍为单位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建立小组公约,组内同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在班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让大课堂变为小课堂,进一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可在每一章或一单元之前或之后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完成一个研究性课题、写一篇小论文或了解一位科学家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如学完物质的分类之后,让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氯的“家族”》,学第1单元第3节之前让学生查阅阿伏伽德罗的有关资料等。
4.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
化学实验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形成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高中知识的过渡教学中,演示实验效果要明显,要从如何观察、如何操作上予以示范。要尽可能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对于课本上的学生实验要做到每个实验都能独立完成,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掌握操作要领,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对实验结果要认真地处理和分析,并且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性实验。注重实验,是学习化学成功的基本途径。
为了帮助高中学生学好化学,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大纲,切实把握新大纲所确定的教学要求,把握教学内容和深度。不断钻研教材,全面把握初、高中教材的知识体系,加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使知识体系化、网络化。在教学中重点抓基础、抓基本训练,控制难度较大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内容知识,在教学中要逐渐加深,分步强化,体现“螺旋式上升”的认知规律和基本思想。不可“深挖洞”,补充引申很多难点知识。新教材对有关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知识的编排,也充分体现了由感知到理解、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由于学生不太适应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学习,我们还应加强与学生感情上的沟通,通过经常找学生谈心,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习性及特点、爱好,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给予学生以精神上的激励。重视加强学法指导,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拔优补差,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及时鼓励表扬,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情感)得到同步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习效果。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重视实验教学,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应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之中。从素质教育出发,扎实打好基础,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高规格、高质量的创造型人才。
总而言之,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是多方面的,但重点是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思维能力培养的衔接,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好这两个阶段的衔接工作,使学生能够更快速、更有效地投入到高中新课程的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