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主阵地。因此,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是贯彻党的教学方针,培养新时期合格人材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大面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结合自己工作实践谈一点看法,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中专体育;教学;有效性
中专学校的学生接受的是就业前的教育,专业知识技术性强,独立操作和动手能力要求高。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体育教学中,中专生接受的是学校体育的最后学段教育。由于中专生一般都在17-18岁之间,兴趣、爱好趋于稳定、集中,已不满足被动的形式,更热衷开放、活泼、主动参与的锻炼。然而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至今仍拘囿于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体育课是按“大纲”、“计划”授课的,具有严格的计划性和约束性,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锻炼的热情和兴趣,验证以体现学生的个性。同时体育教学与专业实践相脱离,这种做法严重地阻碍了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也影响了培养全面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职业学校应把体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开发相应体育课程,使体育融入职教实践课程体系。因此必须行之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使体育教学有效化。
首先,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的选择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竞技体育为中心,教学内容体系竞技化。教材强调权威性,指导性,忽视了差异性。在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计划、内容是否完成,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至于学生愿不愿学,是否开心快乐,更不为教师所关心,于是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体育新课程强调:“学校体育教学应面对全体学生,其主要目的和任务并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运动员,而是将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健康人才”。体育新课标的实施,使广大体育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突出以生为本,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逐渐被广大体育教师所认同,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都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我能够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情景创设”。我在教学中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抢座位”、“红绿灯”“抓尾巴”“捉虫子”“打雪仗”、“堆雪球”等教学游戏,都是学生喜欢的游戏。以此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第二,创设情景,探究与发现
体育情景的设置主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技能与心理水平,以故事情节、角色、游戏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与锻炼、探究与发现,体验成功,从而达成目标。教育学家认为:“学生的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可见,创设情境对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作用,也是课堂调控的手段之一。
在体育教学中,技能学习,身体素质练习是比较枯燥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不高,教师往往采取的是自愿加强迫,以致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不佳,这种情况在体育常规课中已是屡见不鲜。教学中我们也常发现,一个小小的游戏,一个情境的穿插,就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演作用非常重要,既要有充分准备,也要注意观察课堂情况,随机应变地创设情境,插入游戏,把学生的学習情感导向最佳状态,这些插入运用适时,能起到较好的调控作用。
第三,创新教学方法,寓乐于教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课堂失去了生机,缺乏活力。这就像我们所说的“注入式”、“填鸭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的采用,应注意是否沟通教与学共同活动;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积极性。要让课堂重新“活”起来,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至关重要,我认为课堂教学要体现“活”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师生角色要变换。教学过程应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使教师从“幕前”走向“幕后”由“主演”变为“导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为学生创造唱主角戏的课堂舞台。如:每节课的准备活动,可让学生轮流担当小老师的角色。复习课、练习课、游戏课放手让学生组织。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同时自锻能力、创新意识也随之增强。
2、“教”与“学”的转换。在教学中“学法”比“教法”更重要;学生“会学”比教师“会教”更重要。例如在新教材教学时,让学生先行主动尝试学习新教材,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师生共同探讨,教师在学生有所领会的基础上加于技术性指导点拨,最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加于巩固提高。如跨越式跳高教学,可先让学生试跳,并以游戏形式组织学生练习,让学生边“玩”边“学”,自主练习。此时教师应相机行事,灵活点拨,把学生中优缺点结合起来,组织探讨,取长补短,从而引导他们对正确动作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第四,运用电教媒体优化体育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如何提高我校体育教学质量,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己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学体育课程教材体系的重点。体育室内课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它又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逐步走上了素质教育的轨道,课堂教学的形式也趋于了多样化。利用多媒体教学上好《体育》室内课,提高课堂效率,是教育信息化成为的一种必然趋势,因为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建立体育锻炼与养护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生活习惯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岚清也说过:“教师要学会有效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而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电化教育正是利用了现代化的媒体,通过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的感官刺激,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想象的空间,有效地感知更多的知识信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事物只要有了兴趣,就会积极思考和探索,电化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将电化教育科学地运用于体育室内课教学,它真正的目的是要激起学生的兴趣爱好,更有利、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让学生仅仅感到新奇、好玩。这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所说的那样:“从忍受不顺心的事情中得到的训练,几乎远不如从兴致勃勃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得到的训练多。”
第五,注重学生体育能力培养,实现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改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即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我们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衍生出很多误解,认为学生既然是主体,他们要怎样就怎样,不能干预、不能规范,否则束缚了学生的自由,不利于学生发展,从而出现了一些任随自由、放任自流的新型“放羊”式课堂教学。由于没有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调控,所以有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去合作、去交流、去创编,试问像这样巡视指导的意义和作用何在?学生毕竟处于发展阶段,其辨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需要教师指导和调控,做到“放”、“收”有度。当然有效指导,还需要教师把握指导时机、方法等,在学生学习出现问题后,要不失时机、区别对待、热情耐心地给予引导和指导。
第六,建立合理、公平、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
体育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朝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但评价机制的滞后和操作性问题,使体育的评价对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大部分学生因为对评价机制的不满而对教师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考核评价应坚持多元标准,通过评价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评价中教师不能把评价看成是简单的分等排序,而应该在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强调个体学生的进步与现在作比较,我认为有时为了呵护童心,建立自信,降低标准,冲破限制有何不可?同时还可把同学与同学的相互评价纳入到评价中,虽然学生的相互评价不够准确,但也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也表现了他们的评价水平和他们之间的情感等诸多因素,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一种必要手段。多元、合理、公平、公开的评价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对学生的“优劣”的评价标准,对培养学生健康而向上的人格,体验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应根据中专生的身心、专业特点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以培养职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终身体育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通过在校三年的体育教育所获得体育意识、兴趣、能力及从事的体育锻炼活动能够适应将来的职业和生活,使其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各种不同情况下都能采用正确的方法手段保证自身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陈天石.体育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J].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2000 ,(4).
[2] 毛振明,赵立,潘绍伟.學校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游绍泳.对职业中专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体音美教学,2009,(8).
[4] 曹旭.新课改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7).
【关键词】中专体育;教学;有效性
中专学校的学生接受的是就业前的教育,专业知识技术性强,独立操作和动手能力要求高。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体育教学中,中专生接受的是学校体育的最后学段教育。由于中专生一般都在17-18岁之间,兴趣、爱好趋于稳定、集中,已不满足被动的形式,更热衷开放、活泼、主动参与的锻炼。然而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至今仍拘囿于普通中学的教学模式,体育课是按“大纲”、“计划”授课的,具有严格的计划性和约束性,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组织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锻炼的热情和兴趣,验证以体现学生的个性。同时体育教学与专业实践相脱离,这种做法严重地阻碍了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也影响了培养全面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职业学校应把体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开发相应体育课程,使体育融入职教实践课程体系。因此必须行之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使体育教学有效化。
首先,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的选择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竞技体育为中心,教学内容体系竞技化。教材强调权威性,指导性,忽视了差异性。在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计划、内容是否完成,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至于学生愿不愿学,是否开心快乐,更不为教师所关心,于是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体育新课程强调:“学校体育教学应面对全体学生,其主要目的和任务并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运动员,而是将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健康人才”。体育新课标的实施,使广大体育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突出以生为本,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逐渐被广大体育教师所认同,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都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我能够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情景创设”。我在教学中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抢座位”、“红绿灯”“抓尾巴”“捉虫子”“打雪仗”、“堆雪球”等教学游戏,都是学生喜欢的游戏。以此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
第二,创设情景,探究与发现
体育情景的设置主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技能与心理水平,以故事情节、角色、游戏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与锻炼、探究与发现,体验成功,从而达成目标。教育学家认为:“学生的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可见,创设情境对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作用,也是课堂调控的手段之一。
在体育教学中,技能学习,身体素质练习是比较枯燥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不高,教师往往采取的是自愿加强迫,以致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不佳,这种情况在体育常规课中已是屡见不鲜。教学中我们也常发现,一个小小的游戏,一个情境的穿插,就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导演作用非常重要,既要有充分准备,也要注意观察课堂情况,随机应变地创设情境,插入游戏,把学生的学習情感导向最佳状态,这些插入运用适时,能起到较好的调控作用。
第三,创新教学方法,寓乐于教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主要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课外生气勃勃的学生在课堂变得死气沉沉,课堂失去了生机,缺乏活力。这就像我们所说的“注入式”、“填鸭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的采用,应注意是否沟通教与学共同活动;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积极性。要让课堂重新“活”起来,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至关重要,我认为课堂教学要体现“活”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师生角色要变换。教学过程应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使教师从“幕前”走向“幕后”由“主演”变为“导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为学生创造唱主角戏的课堂舞台。如:每节课的准备活动,可让学生轮流担当小老师的角色。复习课、练习课、游戏课放手让学生组织。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同时自锻能力、创新意识也随之增强。
2、“教”与“学”的转换。在教学中“学法”比“教法”更重要;学生“会学”比教师“会教”更重要。例如在新教材教学时,让学生先行主动尝试学习新教材,然后让学生谈体会,师生共同探讨,教师在学生有所领会的基础上加于技术性指导点拨,最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加于巩固提高。如跨越式跳高教学,可先让学生试跳,并以游戏形式组织学生练习,让学生边“玩”边“学”,自主练习。此时教师应相机行事,灵活点拨,把学生中优缺点结合起来,组织探讨,取长补短,从而引导他们对正确动作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第四,运用电教媒体优化体育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如何提高我校体育教学质量,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己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学体育课程教材体系的重点。体育室内课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它又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逐步走上了素质教育的轨道,课堂教学的形式也趋于了多样化。利用多媒体教学上好《体育》室内课,提高课堂效率,是教育信息化成为的一种必然趋势,因为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没有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建立体育锻炼与养护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生活习惯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岚清也说过:“教师要学会有效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而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电化教育正是利用了现代化的媒体,通过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的感官刺激,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想象的空间,有效地感知更多的知识信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事物只要有了兴趣,就会积极思考和探索,电化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将电化教育科学地运用于体育室内课教学,它真正的目的是要激起学生的兴趣爱好,更有利、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让学生仅仅感到新奇、好玩。这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所说的那样:“从忍受不顺心的事情中得到的训练,几乎远不如从兴致勃勃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得到的训练多。”
第五,注重学生体育能力培养,实现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改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即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我们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衍生出很多误解,认为学生既然是主体,他们要怎样就怎样,不能干预、不能规范,否则束缚了学生的自由,不利于学生发展,从而出现了一些任随自由、放任自流的新型“放羊”式课堂教学。由于没有及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调控,所以有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去合作、去交流、去创编,试问像这样巡视指导的意义和作用何在?学生毕竟处于发展阶段,其辨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需要教师指导和调控,做到“放”、“收”有度。当然有效指导,还需要教师把握指导时机、方法等,在学生学习出现问题后,要不失时机、区别对待、热情耐心地给予引导和指导。
第六,建立合理、公平、有利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
体育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朝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但评价机制的滞后和操作性问题,使体育的评价对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大部分学生因为对评价机制的不满而对教师产生误解,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考核评价应坚持多元标准,通过评价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评价中教师不能把评价看成是简单的分等排序,而应该在评价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把评价的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强调个体学生的进步与现在作比较,我认为有时为了呵护童心,建立自信,降低标准,冲破限制有何不可?同时还可把同学与同学的相互评价纳入到评价中,虽然学生的相互评价不够准确,但也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也表现了他们的评价水平和他们之间的情感等诸多因素,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一种必要手段。多元、合理、公平、公开的评价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变对学生的“优劣”的评价标准,对培养学生健康而向上的人格,体验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应根据中专生的身心、专业特点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以培养职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终身体育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通过在校三年的体育教育所获得体育意识、兴趣、能力及从事的体育锻炼活动能够适应将来的职业和生活,使其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各种不同情况下都能采用正确的方法手段保证自身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陈天石.体育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J].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2000 ,(4).
[2] 毛振明,赵立,潘绍伟.學校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游绍泳.对职业中专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体音美教学,2009,(8).
[4] 曹旭.新课改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