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教育是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学前教学工作者要坚持新课改理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与学校、家长、社会等联合起来,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游戏内容、游戏活动形式、活动环境等方面论述了游戏对学前教育理論创新的体现。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天性中便对各种游戏有强烈的兴趣。幼儿能够在游戏中认识世界,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还能增强和同伴间的交流,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因此,学前教育者要坚持科学合理的游戏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幼儿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详细探讨了学前教育者在实际教学中的创新和实践。
一、创新游戏内容
1.游戏内容要有时代性
当前幼儿生活的世界瞬息万变,学前教育者要抓住时代的信息特点,设置和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相适宜的游戏,引导幼儿关注社会生活。例如,教师可以设置科技宇航员遨游太空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阔幼儿的视野,让幼儿对航天科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游戏内容生活性要强
幼儿的记忆源于生活,教师可以让幼儿在体验生活中掌握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带领幼儿观看房屋建筑,增强幼儿关于房屋的记忆力。
二、要延长游戏教学链条
传统的游戏活动往往仅限于校园内,幼儿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较为严重。游戏链条短促,使得儿童在游戏中娱乐成分较多,知识性与技能性收益成分较少。因此,要使儿童在任务驱动的模式下,不断拓展游戏的横向、纵向空间,才能使游戏更加丰富,更有利于提高游戏的效果。例如:可为幼儿设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的游戏课题,让幼儿自行收集家里的照片、声音等资源,在班级进行展览,让幼儿讲一讲我和爸爸妈妈的故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收集得最全、故事讲得最好,随后可以在学校开展亲子活动。最终通过一系列活动,扩充了游戏的空间和时间容量,增强了儿童的情感体验,从而更有效地达到游戏的活动目标。
三、游戏组织与活动形式的创新
要创新幼儿的游戏组织与活动形式,更大程度地推动游戏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开展。一方面,要突出游戏活动的自主性。可把游戏的设置权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儿童,让儿童自行进行游戏的设计,增强幼儿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游戏中,由儿童自主确定“谁当妈妈”“怎么找妈妈”等内容,充分体现儿童的组织能力。
另一方面,要突出游戏活动的合作性。蒙氏教育认为,应大力探索混龄教学,使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能够相互学习和模仿。例如:可把小班、中班、大班的儿童组织集体的“好朋友”游戏,要求每个儿童找的朋友中必须包括大、中、小班的幼儿,找到好朋友后,与好朋友进行一次交流与沟通。同时,可对传统的游戏进行“托罗普斯式”改编,在游戏中体现团结协作,使每个儿童都能参与其中。例如:在传统的《老鹰捉小鸡游戏》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小鸡”的数量很多,“老鹰”的奔跑范围大,“老鹰”抓住“小鸡”有难度,导致“老鹰”始终是“老鹰”,“小鸡”一直是“小鸡”,角色变换慢,造成“母鸡”和“老鹰”运动量很大,普通小鸡由于角色转换慢,缺乏游戏兴趣。对此教师可指导幼儿减少“母鸡”身后“小鸡”的数量,让排头的幼儿当“老鹰”,“老鹰”后边是“母鸡”,“母鸡”身后是3—4只“小鸡”,“老鹰”只能捉最后一只“小鸡”,捉住“小鸡”后,变身为“母鸡”,被捉住的“小鸡”变为“老鹰”,如此循环,加快角色转变的频率,使每个“小鸡”都在短时间内都能成为“老鹰”和“母鸡”,体现游戏的公平与合作,促进幼儿协作能力的发展。
第三方面,突出游戏活动的探究性。传统的幼儿游戏忽略启发性,新时期幼儿游戏应在游戏的探索与玩耍中,掌握技能,开拓创新思维。例如:在大班游戏《斜坡开汽车》中,可把幼儿分成若干合作小组,自行进行材料的收集。在实验中,幼儿反复比较使用不同坡度及光滑度的材料时汽车行进的距离,讨论坡度及光滑度对汽车距离的影响,互相交流、互动体验游戏的内涵。随后,可在小组间进行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汽车跑得最远。这个游戏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培养了他们研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游戏环境与材料的创新
一方面,要对现有游戏环境进行拓展。大力探索室外游戏环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室内、室外环境。体育类游戏应安排在室外,小型的创造性游戏应安排在室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大力进行户外活动,使学生更加亲近自然。例如: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每月都组织幼儿与家长在公园进行户外亲子活动,在公园里组织形式各样的游戏,使幼儿在感受自然中增强生活体验。同时,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提供不同层次的游戏环境。例如:针对小班儿童的游戏,一般以与“家”有关的形式进行,对此蒙氏教育理论提出了“它必须像个家”的要求,即幼儿园应为学生提供类似于“家”的环境,使教学能够在游戏中,找到“家”的感觉。
另一方面,要对游戏的材料进行创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幼儿对游戏材料的自行搜集和制作。要重视一些废旧物品的利用,如:旧报纸、纸箱、饮料瓶等。可为幼儿提供废纸箱,让儿童利用纸箱做成汽车或飞船的模型。材料要选择和生活相关的,体现儿童的天性。如:沙石泥土、花鸟草虫等。利用沙子,在沙子上创作造型,指导儿童制作简单的沙盘。
总之,我们幼儿教师必须从游戏中体现学前教育理论、游戏内容、游戏组织与活动形式、游戏环境与材料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着手,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方法,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灌云县伊山中心小学幼儿园 江苏】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天性中便对各种游戏有强烈的兴趣。幼儿能够在游戏中认识世界,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还能增强和同伴间的交流,培养自己良好的品质。因此,学前教育者要坚持科学合理的游戏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幼儿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详细探讨了学前教育者在实际教学中的创新和实践。
一、创新游戏内容
1.游戏内容要有时代性
当前幼儿生活的世界瞬息万变,学前教育者要抓住时代的信息特点,设置和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相适宜的游戏,引导幼儿关注社会生活。例如,教师可以设置科技宇航员遨游太空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阔幼儿的视野,让幼儿对航天科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游戏内容生活性要强
幼儿的记忆源于生活,教师可以让幼儿在体验生活中掌握相关知识。例如,教师带领幼儿观看房屋建筑,增强幼儿关于房屋的记忆力。
二、要延长游戏教学链条
传统的游戏活动往往仅限于校园内,幼儿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较为严重。游戏链条短促,使得儿童在游戏中娱乐成分较多,知识性与技能性收益成分较少。因此,要使儿童在任务驱动的模式下,不断拓展游戏的横向、纵向空间,才能使游戏更加丰富,更有利于提高游戏的效果。例如:可为幼儿设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的游戏课题,让幼儿自行收集家里的照片、声音等资源,在班级进行展览,让幼儿讲一讲我和爸爸妈妈的故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收集得最全、故事讲得最好,随后可以在学校开展亲子活动。最终通过一系列活动,扩充了游戏的空间和时间容量,增强了儿童的情感体验,从而更有效地达到游戏的活动目标。
三、游戏组织与活动形式的创新
要创新幼儿的游戏组织与活动形式,更大程度地推动游戏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开展。一方面,要突出游戏活动的自主性。可把游戏的设置权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儿童,让儿童自行进行游戏的设计,增强幼儿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游戏中,由儿童自主确定“谁当妈妈”“怎么找妈妈”等内容,充分体现儿童的组织能力。
另一方面,要突出游戏活动的合作性。蒙氏教育认为,应大力探索混龄教学,使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能够相互学习和模仿。例如:可把小班、中班、大班的儿童组织集体的“好朋友”游戏,要求每个儿童找的朋友中必须包括大、中、小班的幼儿,找到好朋友后,与好朋友进行一次交流与沟通。同时,可对传统的游戏进行“托罗普斯式”改编,在游戏中体现团结协作,使每个儿童都能参与其中。例如:在传统的《老鹰捉小鸡游戏》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小鸡”的数量很多,“老鹰”的奔跑范围大,“老鹰”抓住“小鸡”有难度,导致“老鹰”始终是“老鹰”,“小鸡”一直是“小鸡”,角色变换慢,造成“母鸡”和“老鹰”运动量很大,普通小鸡由于角色转换慢,缺乏游戏兴趣。对此教师可指导幼儿减少“母鸡”身后“小鸡”的数量,让排头的幼儿当“老鹰”,“老鹰”后边是“母鸡”,“母鸡”身后是3—4只“小鸡”,“老鹰”只能捉最后一只“小鸡”,捉住“小鸡”后,变身为“母鸡”,被捉住的“小鸡”变为“老鹰”,如此循环,加快角色转变的频率,使每个“小鸡”都在短时间内都能成为“老鹰”和“母鸡”,体现游戏的公平与合作,促进幼儿协作能力的发展。
第三方面,突出游戏活动的探究性。传统的幼儿游戏忽略启发性,新时期幼儿游戏应在游戏的探索与玩耍中,掌握技能,开拓创新思维。例如:在大班游戏《斜坡开汽车》中,可把幼儿分成若干合作小组,自行进行材料的收集。在实验中,幼儿反复比较使用不同坡度及光滑度的材料时汽车行进的距离,讨论坡度及光滑度对汽车距离的影响,互相交流、互动体验游戏的内涵。随后,可在小组间进行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汽车跑得最远。这个游戏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培养了他们研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游戏环境与材料的创新
一方面,要对现有游戏环境进行拓展。大力探索室外游戏环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室内、室外环境。体育类游戏应安排在室外,小型的创造性游戏应安排在室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在教师的带领下大力进行户外活动,使学生更加亲近自然。例如: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每月都组织幼儿与家长在公园进行户外亲子活动,在公园里组织形式各样的游戏,使幼儿在感受自然中增强生活体验。同时,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提供不同层次的游戏环境。例如:针对小班儿童的游戏,一般以与“家”有关的形式进行,对此蒙氏教育理论提出了“它必须像个家”的要求,即幼儿园应为学生提供类似于“家”的环境,使教学能够在游戏中,找到“家”的感觉。
另一方面,要对游戏的材料进行创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幼儿对游戏材料的自行搜集和制作。要重视一些废旧物品的利用,如:旧报纸、纸箱、饮料瓶等。可为幼儿提供废纸箱,让儿童利用纸箱做成汽车或飞船的模型。材料要选择和生活相关的,体现儿童的天性。如:沙石泥土、花鸟草虫等。利用沙子,在沙子上创作造型,指导儿童制作简单的沙盘。
总之,我们幼儿教师必须从游戏中体现学前教育理论、游戏内容、游戏组织与活动形式、游戏环境与材料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着手,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方法,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灌云县伊山中心小学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