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捧我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学者袁振国先生写的《教育新理论》一书,让我有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翻开每页细细读来,这本书没有空洞的教育口号、大话,而是从现实问题出发,将现代教育实践中暴漏的突出问题一一进行剖析,从课堂教学、学科教育、教学方式、素质教育、理想教育、学校教育、教育家等七个方面有理有据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怪不得人们称赞它是“融理论与实践与一体,用生动的故事讲深刻的道理”的可亲可爱之作,深受教育启迪的我更是把它看作是学校教育改革路上的一盏明灯。
一、这盏明灯为我打开了学科教育的新视野
以数学教育为例,袁振国先生举了这样一个案例:在上海市某区有一年初中升高中的数学题中,有一道题这样问学生怎样将一张被告知长和宽的硬板纸做成一只体积最大的纸盒,结果70%的人答不出来。其实这道题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小学数学就够用了,可为什么超过一半的学生答不出来呢?原因就在于长期的标准程序、标准答案教育,把学生训练成了解题的工具,稍一变样,他们答不出来了,最终形成的是封闭的思维方式。所以在数学这一学科中,袁振国先生建议构建开放的、多样性的数学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其它学科也是一样,作为学校和教师首先要弄明白这一学科的社会价值所在,该向学生教什么,什么不教,然后带着这种观念去实施教学。这种学科教育的新视野让我找到了柳暗花明的感觉,因为20多年的数学教学,我曾努力地改革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大胆再大胆,袁振国先生的新视野给了我前行的力量,使我的课堂找到了方向。
二、这盏明灯为我指明了课堂教学的新方向
袁振国先生说:“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作为学校的业务校长,我也深知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对这一章节看的格外用心仔细,体会也颇深。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是这一章节的两个关键词,因为它关乎着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更关乎一个国家人才的质量。在这一章中,袁振国先生引用了多个国外生动的教育案例,通过对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的弊端,首先一点是问题意识薄弱或者说是错误也不为过,因为我们的课堂的确存在着“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的现象,教师自己觉得学生一个问题也没有了,这就是最满意的课堂,其实这种“去问题教育”在外国的教育家看来是最失败的教育了,他们追求的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种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形成学生自身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的教育,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这不正好验证了著名教育家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这句话吗?其次是从幼儿园到大学,为什么举手的越来越少了?一半的原因就在于标准答案的存在,它让好多学生产生了竞猜老师心中的答案的现象,时间一长,学生失去了动脑的意识,猜来猜去也懒得猜了,最后就等老师公布答案了,所以最后的结果就会出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生学得很累。
目前這些可怕的课堂教学现象还存在,它已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记得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说过:任何改正,都是进步。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进行课堂教学革命,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进行研究性教学,重视学生的过程学习多于结果,勇敢地追逐知识前沿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胜任课堂教学这一重任。
三、这盏明灯为我开启了教育理想的新追求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总带有一些传统、守旧的思维方式,会感到许多困惑与矛盾。主要原因一个是受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阐明了儒家对教育的理解,也规定了教育的任务,克制自己、遵循正确的道路就是教。另外一个是受新旧教育理念交锋时的不适感影响,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影子还在。但读了袁振国先生的《教育新理念》,我感觉到了教师必须建立自己的教育新理想,正如一句话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不想当教育家的老师也不会是好老师,要想成为教育家首先应有自己的教育理想。
第一,担当起多种角色。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应担当起多种角色,教育教学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行为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能够走出学校的社区型开放的教师。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拥有着探究者、合作者、自省者、学习者等多种身份的人,全面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发展。
第二,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天生具有创造能力,问题意识是每一位学生与生俱来的本能,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三,承担起教学改革的重任。教学改革的重任必然落在一线教师的肩上,一个拥有教育理想的教师要勇于承担。教育观念需要转变,能处处为学生的真正发展着想;教学方式需要变革,能积极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能把学习知识变成探索问题,能推行T型学习方式,能将学习知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当然,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教育理想也应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时调整,相信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更好的教育,教育需要我们用心去做,用热情和生命去拥抱。
袁振国先生的《教育新理念》一书的确是值得我一边喝茶一边品读的一本好书,读来真如一滴滴甘露滋润着我的心田,又像一股股清泉细流沁人心脾。它为我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开出了一剂良方,为我个人发展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仿佛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般。相信对我是这样,对所有拥有教育理想的教师一样,《教育新理念》是“及时雨”,是“定心丸”,又是“清醒剂”,它更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盏明灯!
怪不得人们称赞它是“融理论与实践与一体,用生动的故事讲深刻的道理”的可亲可爱之作,深受教育启迪的我更是把它看作是学校教育改革路上的一盏明灯。
一、这盏明灯为我打开了学科教育的新视野
以数学教育为例,袁振国先生举了这样一个案例:在上海市某区有一年初中升高中的数学题中,有一道题这样问学生怎样将一张被告知长和宽的硬板纸做成一只体积最大的纸盒,结果70%的人答不出来。其实这道题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小学数学就够用了,可为什么超过一半的学生答不出来呢?原因就在于长期的标准程序、标准答案教育,把学生训练成了解题的工具,稍一变样,他们答不出来了,最终形成的是封闭的思维方式。所以在数学这一学科中,袁振国先生建议构建开放的、多样性的数学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其它学科也是一样,作为学校和教师首先要弄明白这一学科的社会价值所在,该向学生教什么,什么不教,然后带着这种观念去实施教学。这种学科教育的新视野让我找到了柳暗花明的感觉,因为20多年的数学教学,我曾努力地改革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多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大胆再大胆,袁振国先生的新视野给了我前行的力量,使我的课堂找到了方向。
二、这盏明灯为我指明了课堂教学的新方向
袁振国先生说:“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作为学校的业务校长,我也深知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对这一章节看的格外用心仔细,体会也颇深。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是这一章节的两个关键词,因为它关乎着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更关乎一个国家人才的质量。在这一章中,袁振国先生引用了多个国外生动的教育案例,通过对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的弊端,首先一点是问题意识薄弱或者说是错误也不为过,因为我们的课堂的确存在着“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的现象,教师自己觉得学生一个问题也没有了,这就是最满意的课堂,其实这种“去问题教育”在外国的教育家看来是最失败的教育了,他们追求的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种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形成学生自身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的教育,才是真正的课堂教学,这不正好验证了著名教育家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这句话吗?其次是从幼儿园到大学,为什么举手的越来越少了?一半的原因就在于标准答案的存在,它让好多学生产生了竞猜老师心中的答案的现象,时间一长,学生失去了动脑的意识,猜来猜去也懒得猜了,最后就等老师公布答案了,所以最后的结果就会出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生学得很累。
目前這些可怕的课堂教学现象还存在,它已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记得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说过:任何改正,都是进步。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进行课堂教学革命,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进行研究性教学,重视学生的过程学习多于结果,勇敢地追逐知识前沿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胜任课堂教学这一重任。
三、这盏明灯为我开启了教育理想的新追求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总带有一些传统、守旧的思维方式,会感到许多困惑与矛盾。主要原因一个是受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的影响,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阐明了儒家对教育的理解,也规定了教育的任务,克制自己、遵循正确的道路就是教。另外一个是受新旧教育理念交锋时的不适感影响,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影子还在。但读了袁振国先生的《教育新理念》,我感觉到了教师必须建立自己的教育新理想,正如一句话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不想当教育家的老师也不会是好老师,要想成为教育家首先应有自己的教育理想。
第一,担当起多种角色。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应担当起多种角色,教育教学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行为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能够走出学校的社区型开放的教师。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拥有着探究者、合作者、自省者、学习者等多种身份的人,全面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发展。
第二,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天生具有创造能力,问题意识是每一位学生与生俱来的本能,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三,承担起教学改革的重任。教学改革的重任必然落在一线教师的肩上,一个拥有教育理想的教师要勇于承担。教育观念需要转变,能处处为学生的真正发展着想;教学方式需要变革,能积极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结构,能把学习知识变成探索问题,能推行T型学习方式,能将学习知识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当然,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教育理想也应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时调整,相信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更好的教育,教育需要我们用心去做,用热情和生命去拥抱。
袁振国先生的《教育新理念》一书的确是值得我一边喝茶一边品读的一本好书,读来真如一滴滴甘露滋润着我的心田,又像一股股清泉细流沁人心脾。它为我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开出了一剂良方,为我个人发展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仿佛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般。相信对我是这样,对所有拥有教育理想的教师一样,《教育新理念》是“及时雨”,是“定心丸”,又是“清醒剂”,它更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