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无论年级的高低,阅读教学是最为常用,也最传统的一种教学形式。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要从低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其口头表达能力更为重要。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从关注口头表达为切入点,从识字和朗读,加之学生主体间的合作交流,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提高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一、寓口头表达于识字教学
对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教师要将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交于学生,关注学生说完整规范的话,表达自己的识字方法对于孩子们言语水平及思维能力都是提升。而孩子们也常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朋”字,一小朋友说,“我记住‘朋’,两个月字肩并肩,成了好朋友。”“娃”与“蛙”,孩子会说,“娃娃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女生,‘娃’有个女子旁,青蛙喜欢吃害虫,‘蛙’有个虫子旁。”“钟”字,孩子又说“钟是形声字,钟里有金属,所以左边是金字旁,右边的‘中’表示读音。”等等方法的交流,无形中充斥着孩子们高昂的兴致和表达的发展。但教师要引导适当,切记走入“形式主义”怪圈。
二、寓口头表达于朗读教学及说话练习
朗读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极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朗读本身就是对学生说话能力的提升,从读正确通顺——读熟练流利——读出感情——声情并茂读的同时配以动作,这几个递进的朗读层次中学生的言语能力得以发展。此外,在朗读教学中,说话训练则是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更加有效的途径。进行说话练习的常见情景归纳为在概况性的环节、文字留白、典型句式三种情况。
1.抓住概况性的环节。进行概括性的说话练习是既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能发展他们语言组织能力。如上一年级上册《蝉》一课,可以用两次概括性的说话练习。第一次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想要教蝉学本领。”这可以让学生在概括训练中掌握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黄莺想教蝉_______,画眉想教蝉_______,云雀想教蝉_______。”这样两个概括行的说话练习后,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对于课文的内容已非常清晰。这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句式变换能力,也在无形中发展了学生口语表达。
2.抓住文字留白。像绘画中有“留白”一样,在文字中常常也存在文字“留白”。借助这些文字“留白”进行说话练习,既可以发展低年级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可以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如,上《荷叶圆圆》时可以安排一个这样的说话练习:小青蛙蹲着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好像在说:“ ”。学生在此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意外的是课堂上学生说着说着兴致变得高涨起来,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乐在其中,让课堂有了一个小高潮,教学效果颇好。
3.抓住典型句式。句子是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典型的句式往往是一篇课文的一个特征。而在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这点尤为突出。以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为例,在行文的形式上大多格式相似,对话为主。如《风姑娘送信》《脚印》《小猪问路》等。这些课文本身就是具体语言环境中人物的对话交流,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些说话练习。《风姑娘送信》和《脚印》的教材本身就提供了这些材料。借助《风姑娘送信》课后的三幅图,可以給孩子们这样的句式:_______送一片落叶给_______。_______一看说:“_______。”《脚印》后的图,可以给孩子们提供这样的句式:_______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_______的脚印。_______对_______说:“_______”。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增加材料,让孩子充分发挥。
在一年级上学期,这样的说话练习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的,但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不再需要教师所提供的固定格式。也能很流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养成。
三、寓口头表达于学生的合作学习
虽然倾听别人的发言,对于自己的语言表达也是一直提高,但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孩子都拥有发言的机会。孩子是互相熟悉的伙伴,因此,他们不受拘束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最难的是开始,在这学期伊始,本人就对孩子进行分组,每4人一个学习小组,慢慢地交给他们如何讨论,给他们固定的句式让他们学着表达自己的意见。一学期下来,悄然无声中,孩子学会了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抒发己见,渐渐地,作为老师,本人发现他们从开始的从无说起,结结巴巴,到如今已能正确熟练表达自己的看法,进步非常明显。
综合笔者上述所谈策略,如能将其融合在整个阅读教学中,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关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那么学生与教师都将受益匪浅。
张淑平,上海市金山区枫泾小学教师。
一、寓口头表达于识字教学
对于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教师要将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交于学生,关注学生说完整规范的话,表达自己的识字方法对于孩子们言语水平及思维能力都是提升。而孩子们也常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朋”字,一小朋友说,“我记住‘朋’,两个月字肩并肩,成了好朋友。”“娃”与“蛙”,孩子会说,“娃娃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女生,‘娃’有个女子旁,青蛙喜欢吃害虫,‘蛙’有个虫子旁。”“钟”字,孩子又说“钟是形声字,钟里有金属,所以左边是金字旁,右边的‘中’表示读音。”等等方法的交流,无形中充斥着孩子们高昂的兴致和表达的发展。但教师要引导适当,切记走入“形式主义”怪圈。
二、寓口头表达于朗读教学及说话练习
朗读一直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极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朗读本身就是对学生说话能力的提升,从读正确通顺——读熟练流利——读出感情——声情并茂读的同时配以动作,这几个递进的朗读层次中学生的言语能力得以发展。此外,在朗读教学中,说话训练则是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更加有效的途径。进行说话练习的常见情景归纳为在概况性的环节、文字留白、典型句式三种情况。
1.抓住概况性的环节。进行概括性的说话练习是既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能发展他们语言组织能力。如上一年级上册《蝉》一课,可以用两次概括性的说话练习。第一次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想要教蝉学本领。”这可以让学生在概括训练中掌握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黄莺想教蝉_______,画眉想教蝉_______,云雀想教蝉_______。”这样两个概括行的说话练习后,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对于课文的内容已非常清晰。这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句式变换能力,也在无形中发展了学生口语表达。
2.抓住文字留白。像绘画中有“留白”一样,在文字中常常也存在文字“留白”。借助这些文字“留白”进行说话练习,既可以发展低年级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可以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如,上《荷叶圆圆》时可以安排一个这样的说话练习:小青蛙蹲着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好像在说:“ ”。学生在此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意外的是课堂上学生说着说着兴致变得高涨起来,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乐在其中,让课堂有了一个小高潮,教学效果颇好。
3.抓住典型句式。句子是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典型的句式往往是一篇课文的一个特征。而在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中,这点尤为突出。以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为例,在行文的形式上大多格式相似,对话为主。如《风姑娘送信》《脚印》《小猪问路》等。这些课文本身就是具体语言环境中人物的对话交流,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加些说话练习。《风姑娘送信》和《脚印》的教材本身就提供了这些材料。借助《风姑娘送信》课后的三幅图,可以給孩子们这样的句式:_______送一片落叶给_______。_______一看说:“_______。”《脚印》后的图,可以给孩子们提供这样的句式:_______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_______的脚印。_______对_______说:“_______”。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增加材料,让孩子充分发挥。
在一年级上学期,这样的说话练习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的,但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不再需要教师所提供的固定格式。也能很流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养成。
三、寓口头表达于学生的合作学习
虽然倾听别人的发言,对于自己的语言表达也是一直提高,但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孩子都拥有发言的机会。孩子是互相熟悉的伙伴,因此,他们不受拘束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最难的是开始,在这学期伊始,本人就对孩子进行分组,每4人一个学习小组,慢慢地交给他们如何讨论,给他们固定的句式让他们学着表达自己的意见。一学期下来,悄然无声中,孩子学会了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抒发己见,渐渐地,作为老师,本人发现他们从开始的从无说起,结结巴巴,到如今已能正确熟练表达自己的看法,进步非常明显。
综合笔者上述所谈策略,如能将其融合在整个阅读教学中,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关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那么学生与教师都将受益匪浅。
张淑平,上海市金山区枫泾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