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诗歌鉴赏是语文高考的重要内容,在古代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是读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读标题、读注释、读关键词、读意象及色彩、分析句子结构等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以求先读懂,再鉴赏。
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能力提出了要求。自2016年开始,福建省高考又转为使用全国卷,诗歌鉴赏的分值由6分提高到11分,诗歌鉴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考诗歌复习中,我们常常遇到学生这样的疑问:“老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在诗歌鉴赏题上拿高分?”“老师,诗歌题得分太考验运气了,运气好的时候分数就高,运气不好的时候甚至只得一二分。怎么做才能保持高分?”“老师,我明明熟练掌握了诗歌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为什么分数还是不高?”细究原因,很多学生并没有读懂诗歌,或者说没有完全读懂,只能凭借注释的提示或是诗歌中看懂的一些词句断章取义地来揣摩诗歌的情感内涵,于是就出现不完整甚至与诗歌的本意完全相反的答案。
一、古代诗歌鉴赏中存在的问题
在一次高考模拟考试中考查了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
新秋夜寄诸弟
韦应物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83年。这一年初夏韦应物外调为滁州刺史,因秋来思念诸弟,感秋有此作。②人瘼:人民的疾苦。③无将:不要。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对诸弟的思念之情。②对百姓疾苦的忧虑之情。③对自己的劝勉之情:珍惜时光,勤政爱民,有所作为。
阅卷后分析学生的解答,发现存在的问题很多:
其一,没有读懂诗歌。读懂是鉴赏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基础。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往往忽视了这个基础,而一味追求方法、手法等,在没有理解诗歌的情况下就匆忙做题,其结果可想而知。在《新秋夜寄诸弟》试题解答中,很多学生都只答出了第一点,忽略了后两点,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看懂全诗,尤其是没看懂诗歌的后两联。
其二,断章取义。很多考生没有抓住诗歌的整体,只看到了诗歌中的只言片语,只了解了部分意思或者表面意思,没有考虑其深层次含义。很多学生只从《新秋夜寄诸弟》题目中看到了“诸弟”,或者有的学生看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但忽视了诗人对自己的劝勉这层理解。
其三,没有把握情感内涵。情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灵魂。古代诗歌都是诗人在心灵自由、思维活跃、情感奔放时创作的,集中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心态。没有把握作者的情感内涵,就不能真正把握整首诗歌,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离不开对景物的分析。《新秋夜寄诸弟》中,“秋夕”“星河”“高桐”“空斋”都渲染上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二、读懂古代诗歌的思路与方法
学生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提醒了我们,在教学中我们或许过于注重诗歌答题的形式和技巧,忽略了更为本质的内涵。如果一首诗,学生根本没看懂,哪里能够准确地答对题目呢?可见,读懂诗歌才是解答各种题型的关键和基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读懂诗歌呢?
1.读标题
阅读题目对于帮助我们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标题是诗歌内容的重要提示。有的标题直接概括了诗歌的内容,揭示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主旨等,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含山店梦觉作》即点明了时间——夜里、地点——含山店,和诗人的精神状态。有的标题则揭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如陆游的《书愤》诗题点出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愤”。还有的标题则点出了诗歌的题材,如2013年高考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送”字说明了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歌的题目使我们首先对诗歌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带着这样的认识来阅读诗歌,作答题目,避免了一无所知的茫然。《新秋夜寄诸弟》这个标题点出了时间——秋夜,点出了人物——兄弟,还点出了事件——在秋天的晚上写诗给兄弟。
2.读注释
诗歌的注释无外乎有以下几类。
一是作者介绍,包括作者的籍贯、成就、流派、经历等。学生最“喜欢”这一类,尤其是遇上作者有贬官的经历时,答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总是能捞上几分。韦应物《新秋夜寄诸弟》的注①就属于这种。
二是时代背景。如一道关于曾几《发宜兴》的鉴赏题,注:“①曾几:南宋爱国诗人,曾因触忤秦桧去职。作此诗时,岳飞被秦桧谋害,抗金形势急转直下。②阳羡:宜兴。③张公、善权:分别指张公洞、善卷洞,都是宜兴境内的游览胜迹。”
第一和第二点就是我们平时在诗歌教学中尤其强调的知人论世。了解诗歌的作者经历和创作年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三是影响诗歌理解的字词的解释。如韦应物《新秋夜寄诸弟》的注②和注③。
四是典故的运用。如李商隐的《菊》中“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注释是《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学生多数会知道“陶令”是指陶渊明,但如果不看注释,“罗含”估计学生就基本不会知道。
3.读关键词
在通读诗歌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寻找一些关键字词。何谓关键字词?在这里指的是诗歌中直接抒情的词,如喜、怒、哀、乐、愁、愤、忧等;以及能表现喜怒哀乐的原因的词,如“飘零”“烽火”等,我们可以称这些词为气氛词。如韦应物的诗《新秋夜寄诸弟》中“忧”就是直接抒情的词,“归思多”“人瘼”和“蹉跎”就是提示情感的气氛词。
4.读意象和意象的修饰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句话是说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听到的就是“寒蝉凄切”。可见诗人描写的外部环境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诗歌中描绘的景物以及景物的修饰词来理解诗人的情感。
如韦应物《新秋夜寄诸弟》诗中:“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高梧是指高高的梧桐,是眼前景物的描写。在古代诗歌中,梧桐很多时候还是离情别恨的象征,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就是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离别之后的情景。诗人在此特别选取“梧桐”作为情感的载体,与下一句 “归思”形成呼应。
5.注意诗句的结构
诗歌的语言非常简短,诗歌的魅力就在于蕴藉,“文已尽而意有余”。这就要求我们在读诗的时候要充分展开想象,找到诗句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诗人的情感。如何找到诗句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从诗歌的结构入手。
格律诗一般遵循“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所谓“起”是说从题目写起,大部分的格律诗首句都照应标题。如韦诗中首句“秋夕”照应标题“秋夜”,“相望”与“诸弟”相关,首联从题目秋夜对诸位兄弟的寄语写起,点明诗人与诸位兄弟分隔两地,思念对方。“承”是承接,是对首句诗意的展开,颔联承接首联,因为心中的思念,诗人看到的情景是高高梧桐树上飘下的落叶,还有空空荡荡的房间,于是空斋和思念形成了强烈对比。“转”指的是转折,与上联思念的意境不同,诗歌的颈联“忧人瘼”点明了诗人的第二种情感忧国忧民之情,以及自己身染微恙。“合”指的是卒章显志。对于这首诗,很多学生都反应诗歌的尾联“无将别来近”没有看明白,这就说明他们没有明白句和句之间的关系。诗歌的尾联应该是承接颈联而来,颈联由思念之情转为忧民之情,而尾联的后半句“蹉跎”指的是时光白白过去而无所作为。联系诗人“外调为滁州刺史”,以及上联忧民的情感来看,“无将别来近”的意思就应该是不要因为短暂的分别,沉溺于思念,而应该将心思放在为民办事上。所以,尾联要表达的是对自己的劝勉之意。
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读懂是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一步。整体看来,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基本是对诗歌内容的考查,直接考查对诗歌语言理解的题目不多,但却是解答各类鉴赏题目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我们在备考中教会学生读懂诗歌,他们才能不论试题如何改变,都能以不变应万变,更好地完成诗歌鉴赏类题目。
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能力提出了要求。自2016年开始,福建省高考又转为使用全国卷,诗歌鉴赏的分值由6分提高到11分,诗歌鉴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考诗歌复习中,我们常常遇到学生这样的疑问:“老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在诗歌鉴赏题上拿高分?”“老师,诗歌题得分太考验运气了,运气好的时候分数就高,运气不好的时候甚至只得一二分。怎么做才能保持高分?”“老师,我明明熟练掌握了诗歌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为什么分数还是不高?”细究原因,很多学生并没有读懂诗歌,或者说没有完全读懂,只能凭借注释的提示或是诗歌中看懂的一些词句断章取义地来揣摩诗歌的情感内涵,于是就出现不完整甚至与诗歌的本意完全相反的答案。
一、古代诗歌鉴赏中存在的问题
在一次高考模拟考试中考查了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诗。
新秋夜寄诸弟
韦应物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83年。这一年初夏韦应物外调为滁州刺史,因秋来思念诸弟,感秋有此作。②人瘼:人民的疾苦。③无将:不要。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对诸弟的思念之情。②对百姓疾苦的忧虑之情。③对自己的劝勉之情:珍惜时光,勤政爱民,有所作为。
阅卷后分析学生的解答,发现存在的问题很多:
其一,没有读懂诗歌。读懂是鉴赏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基础。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往往忽视了这个基础,而一味追求方法、手法等,在没有理解诗歌的情况下就匆忙做题,其结果可想而知。在《新秋夜寄诸弟》试题解答中,很多学生都只答出了第一点,忽略了后两点,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看懂全诗,尤其是没看懂诗歌的后两联。
其二,断章取义。很多考生没有抓住诗歌的整体,只看到了诗歌中的只言片语,只了解了部分意思或者表面意思,没有考虑其深层次含义。很多学生只从《新秋夜寄诸弟》题目中看到了“诸弟”,或者有的学生看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但忽视了诗人对自己的劝勉这层理解。
其三,没有把握情感内涵。情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灵魂。古代诗歌都是诗人在心灵自由、思维活跃、情感奔放时创作的,集中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心态。没有把握作者的情感内涵,就不能真正把握整首诗歌,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离不开对景物的分析。《新秋夜寄诸弟》中,“秋夕”“星河”“高桐”“空斋”都渲染上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二、读懂古代诗歌的思路与方法
学生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提醒了我们,在教学中我们或许过于注重诗歌答题的形式和技巧,忽略了更为本质的内涵。如果一首诗,学生根本没看懂,哪里能够准确地答对题目呢?可见,读懂诗歌才是解答各种题型的关键和基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读懂诗歌呢?
1.读标题
阅读题目对于帮助我们了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标题是诗歌内容的重要提示。有的标题直接概括了诗歌的内容,揭示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主旨等,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含山店梦觉作》即点明了时间——夜里、地点——含山店,和诗人的精神状态。有的标题则揭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如陆游的《书愤》诗题点出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愤”。还有的标题则点出了诗歌的题材,如2013年高考福建卷《送何遁山人归蜀》,“送”字说明了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歌的题目使我们首先对诗歌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带着这样的认识来阅读诗歌,作答题目,避免了一无所知的茫然。《新秋夜寄诸弟》这个标题点出了时间——秋夜,点出了人物——兄弟,还点出了事件——在秋天的晚上写诗给兄弟。
2.读注释
诗歌的注释无外乎有以下几类。
一是作者介绍,包括作者的籍贯、成就、流派、经历等。学生最“喜欢”这一类,尤其是遇上作者有贬官的经历时,答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总是能捞上几分。韦应物《新秋夜寄诸弟》的注①就属于这种。
二是时代背景。如一道关于曾几《发宜兴》的鉴赏题,注:“①曾几:南宋爱国诗人,曾因触忤秦桧去职。作此诗时,岳飞被秦桧谋害,抗金形势急转直下。②阳羡:宜兴。③张公、善权:分别指张公洞、善卷洞,都是宜兴境内的游览胜迹。”
第一和第二点就是我们平时在诗歌教学中尤其强调的知人论世。了解诗歌的作者经历和创作年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三是影响诗歌理解的字词的解释。如韦应物《新秋夜寄诸弟》的注②和注③。
四是典故的运用。如李商隐的《菊》中“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注释是《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学生多数会知道“陶令”是指陶渊明,但如果不看注释,“罗含”估计学生就基本不会知道。
3.读关键词
在通读诗歌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寻找一些关键字词。何谓关键字词?在这里指的是诗歌中直接抒情的词,如喜、怒、哀、乐、愁、愤、忧等;以及能表现喜怒哀乐的原因的词,如“飘零”“烽火”等,我们可以称这些词为气氛词。如韦应物的诗《新秋夜寄诸弟》中“忧”就是直接抒情的词,“归思多”“人瘼”和“蹉跎”就是提示情感的气氛词。
4.读意象和意象的修饰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句话是说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看到的就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听到的就是“寒蝉凄切”。可见诗人描写的外部环境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诗歌中描绘的景物以及景物的修饰词来理解诗人的情感。
如韦应物《新秋夜寄诸弟》诗中:“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高梧是指高高的梧桐,是眼前景物的描写。在古代诗歌中,梧桐很多时候还是离情别恨的象征,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就是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离别之后的情景。诗人在此特别选取“梧桐”作为情感的载体,与下一句 “归思”形成呼应。
5.注意诗句的结构
诗歌的语言非常简短,诗歌的魅力就在于蕴藉,“文已尽而意有余”。这就要求我们在读诗的时候要充分展开想象,找到诗句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诗人的情感。如何找到诗句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从诗歌的结构入手。
格律诗一般遵循“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所谓“起”是说从题目写起,大部分的格律诗首句都照应标题。如韦诗中首句“秋夕”照应标题“秋夜”,“相望”与“诸弟”相关,首联从题目秋夜对诸位兄弟的寄语写起,点明诗人与诸位兄弟分隔两地,思念对方。“承”是承接,是对首句诗意的展开,颔联承接首联,因为心中的思念,诗人看到的情景是高高梧桐树上飘下的落叶,还有空空荡荡的房间,于是空斋和思念形成了强烈对比。“转”指的是转折,与上联思念的意境不同,诗歌的颈联“忧人瘼”点明了诗人的第二种情感忧国忧民之情,以及自己身染微恙。“合”指的是卒章显志。对于这首诗,很多学生都反应诗歌的尾联“无将别来近”没有看明白,这就说明他们没有明白句和句之间的关系。诗歌的尾联应该是承接颈联而来,颈联由思念之情转为忧民之情,而尾联的后半句“蹉跎”指的是时光白白过去而无所作为。联系诗人“外调为滁州刺史”,以及上联忧民的情感来看,“无将别来近”的意思就应该是不要因为短暂的分别,沉溺于思念,而应该将心思放在为民办事上。所以,尾联要表达的是对自己的劝勉之意。
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读懂是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一步。整体看来,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基本是对诗歌内容的考查,直接考查对诗歌语言理解的题目不多,但却是解答各类鉴赏题目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我们在备考中教会学生读懂诗歌,他们才能不论试题如何改变,都能以不变应万变,更好地完成诗歌鉴赏类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