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倡导并使用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方式的运用符合课堂上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要以合理的分工作为基础,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是核心,教师的引导者角色是关键,科学、准确的小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小组合作;合理分工;评价机制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指出,学会合作是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单一、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倡导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也必然成为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给传统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合作精神,成为了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的关键。
一、合理的分工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不合理的小组分工会出现以下情况:小组成员接到教师布置的合作学习任务后即不商量也不讨论,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合作中来,使合作流于形式;组内合作学习不深入,小组成员对于所讨论的话题了解不深,导致了在讨论时无话可说;合作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平衡,小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发言的机会多,而另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很少发表个人见解,最终导致这样的学生越来越不愿参与。这时教师就需要考虑改进组织策略。
(1)在教学中,应从班级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从以下方面进行:①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②应使班级各组人平均分大致相同;③应注意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合理搭配;④在前三条的基础上先选出小组长,然后让小组长根据自己了解的学生特点选出组员,可以锻炼小组长的能力,也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在实践一段時间后,结合小组合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组。
(2)精心培养小组长,实行定期培训、随机培训与个别帮扶相结合,培养组长的组织能力、帮扶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技巧,发挥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坚信“一个优秀组长就是一个优秀小组”。组长负责小组的一切日常事务,包括座位的安排和调动、工作汇报,组长有权对组员进行奖惩记分,推荐班级或本小组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学和检举违反纪律的同学。
二、教师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评价者,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形成共识。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老师要加以调控,不能让合作过程失去正确的方向和必要的秩序,使合作环节形同虚设。同时,还需要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和宽容,以关爱、平等、民主的态度维护他们的自尊,激励他们的自信,帮助他们学会自控。
三、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必然会有所发现,有所质疑,这是思维活动的一次飞跃。朱熹说:“读书无意者,需教有疑;有疑者,需教无疑,到这方是长进。”可见,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发现是创造之源。因此,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应提倡、鼓励、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1. 在合作中学会倾听
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眼睛看着对方,要听完整,认真思辨,不插嘴;二是要听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善于倾听同学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提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以达到相互启迪的目的。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专心聆听的习惯,又能培养学生懂得相互尊重和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品质。
2. 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思想品德学科,不能乱用、滥用词语,要让大家能够互相了解彼此的观点。教师要对不会表达的学生有意识进行示范指导,而全班汇报展示成果时,要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别人听懂你的见解,不仅是优生要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整体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一些基础较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敢说、会说,使学生逐渐学会用语言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 在合作中学会讨论
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意见不统一、理解不一致时,这就需要通过讨论、争辩,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教师指导时,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逐步学会讨论、交流问题的技能。合作中,须让学生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的时事特点,就问题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问题讨论后,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
4. 在合作中学会组织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组织技能就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技能。组织技能是听、说技能和独立思考的前提。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如此一来就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5. 在合作中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既要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也要对每个同学的情感表现进行评价。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提高评价的水平。通过正确的评价,让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得到保护。
四、科学的小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成功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当根据自己对合作学习的观察情况和合作学习小组的总结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评价。
除了课堂上的及时评价,还要有阶段性的评价。把各个项目的积分和等级累计起来,即本阶段的该小组的总成绩。按总成绩把所有小组分成A级、B级、C级三个等级。A级占百分之三十,B级占百分之六十,C级占百分之十。对优胜小组进行表扬和鼓励,将他们的成绩记入综合评价中。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记入综合素质积分档案,为各类优秀学生的评选提供信息资料。这种做法强化了学生合作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每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一些新的启示,为个人的进步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
[3]李明霞,李建国.学生为本与高效课堂[M].广州:中国轻工出版社,2015.
[4]闫庚义.高效课堂纵深50问[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6.
【关键词】小组合作;合理分工;评价机制
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指出,学会合作是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往单一、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倡导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也必然成为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给传统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合作精神,成为了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的关键。
一、合理的分工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不合理的小组分工会出现以下情况:小组成员接到教师布置的合作学习任务后即不商量也不讨论,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合作中来,使合作流于形式;组内合作学习不深入,小组成员对于所讨论的话题了解不深,导致了在讨论时无话可说;合作中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平衡,小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发言的机会多,而另一些学生却习惯于当听众,很少发表个人见解,最终导致这样的学生越来越不愿参与。这时教师就需要考虑改进组织策略。
(1)在教学中,应从班级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从以下方面进行:①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②应使班级各组人平均分大致相同;③应注意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合理搭配;④在前三条的基础上先选出小组长,然后让小组长根据自己了解的学生特点选出组员,可以锻炼小组长的能力,也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在实践一段時间后,结合小组合作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组。
(2)精心培养小组长,实行定期培训、随机培训与个别帮扶相结合,培养组长的组织能力、帮扶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技巧,发挥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坚信“一个优秀组长就是一个优秀小组”。组长负责小组的一切日常事务,包括座位的安排和调动、工作汇报,组长有权对组员进行奖惩记分,推荐班级或本小组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学和检举违反纪律的同学。
二、教师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者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评价者,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形成共识。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老师要加以调控,不能让合作过程失去正确的方向和必要的秩序,使合作环节形同虚设。同时,还需要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和宽容,以关爱、平等、民主的态度维护他们的自尊,激励他们的自信,帮助他们学会自控。
三、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必然会有所发现,有所质疑,这是思维活动的一次飞跃。朱熹说:“读书无意者,需教有疑;有疑者,需教无疑,到这方是长进。”可见,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发现是创造之源。因此,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应提倡、鼓励、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1. 在合作中学会倾听
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眼睛看着对方,要听完整,认真思辨,不插嘴;二是要听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善于倾听同学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提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以达到相互启迪的目的。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专心聆听的习惯,又能培养学生懂得相互尊重和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品质。
2. 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特别是思想品德学科,不能乱用、滥用词语,要让大家能够互相了解彼此的观点。教师要对不会表达的学生有意识进行示范指导,而全班汇报展示成果时,要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别人听懂你的见解,不仅是优生要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整体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一些基础较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敢说、会说,使学生逐渐学会用语言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 在合作中学会讨论
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意见不统一、理解不一致时,这就需要通过讨论、争辩,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教师指导时,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逐步学会讨论、交流问题的技能。合作中,须让学生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的时事特点,就问题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问题讨论后,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
4. 在合作中学会组织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组织技能就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技能。组织技能是听、说技能和独立思考的前提。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如此一来就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5. 在合作中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既要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也要对每个同学的情感表现进行评价。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提高评价的水平。通过正确的评价,让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得到保护。
四、科学的小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成功的保障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当根据自己对合作学习的观察情况和合作学习小组的总结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评价。
除了课堂上的及时评价,还要有阶段性的评价。把各个项目的积分和等级累计起来,即本阶段的该小组的总成绩。按总成绩把所有小组分成A级、B级、C级三个等级。A级占百分之三十,B级占百分之六十,C级占百分之十。对优胜小组进行表扬和鼓励,将他们的成绩记入综合评价中。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记入综合素质积分档案,为各类优秀学生的评选提供信息资料。这种做法强化了学生合作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每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一些新的启示,为个人的进步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
[3]李明霞,李建国.学生为本与高效课堂[M].广州:中国轻工出版社,2015.
[4]闫庚义.高效课堂纵深50问[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