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正式安排略读课文,而且每篇略读课文前面都插入了“连接语”来引导学习。既提示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内容和表达方法上的联系,又提示了略读课文学习的要点和方法,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连接语的作用
教学中想要用好连接语,首先取决于教师对连接语的理解。只有了解了连接语的编写意图,才能为自己使用教材和达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在实践中,我发现“连接语”总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从总结精读课文的内容或学习方法入手,提出本课略读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它用叙述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是每课内容的高度提炼,同时又突出该课的重点和主题,揭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线索。可以说“连接语”就是编者告诉我们探寻文本内容和形式的一条重要线索。
1.提示在经典作品的来源处。例如:《景阳冈》的“连接语”中交代了“《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略有删改”。《猴王出世》则提醒“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读读《西游记》”。这样既交代了文章的出处,又把知识的触角往课外阅读方向引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提示在重点内容的理解处。例如:《永生的眼睛》前面的连接语中“从课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讨论讨论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类连接语能有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感悟文本。
3.提示在精彩语句的描述处。例如:《刷子李》前面的连接语:“‘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作家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这样的提示语能引导学生聚焦课文精彩语段,赏读表达方法,包括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
4.提示在学习方法的迁移处。例如:《金钱的魔力》课前连接语的第一句话“感受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这表明了前面的两篇课文是中国文学作品,而且这两课的重点就是品读人物形象,我们应该学会巩固迁移学法,把前面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迁移到品读“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物形象中去。
5.提示在写作方法的异同处。例如:《与象共舞》的连接语要求“联系上一篇课文,比较一下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这类连接语目的是引导学生读中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6.提示在学习方法的积累处。例如:《父亲的菜园》的连接语要求“把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抄下来”,这类提示语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二、连接语的运用
(一)运用连接语,做自主学习的“方向标”
新教材的实施更加注重教给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连接语”作为学生阅读的引领者,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对话者,是架设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桥梁,更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的良好示范。教师应该巧妙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它们,用它们指导自己的学习。例如:《金钱的魔力》中要求“认真读读课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点,课文的哪些描写突出了这样的特点”。学生明确了预习任务后再去自学就显得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这样课堂上就可以直接从检查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开始,从学生的真实起点迈出,课堂简单紧凑而又高效,能真正做到“长文短教”。
(二)运用连接语,做简约课堂的“主心骨”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紧紧抓住“连接语”就等于抓住了打开文本密码的钥匙,就能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就能收到片言居要、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提高学习实效,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大气、简约。下面就以五下《彩色的非洲》一课为例来谈谈“连接语”的具体运用。
本课的“连接语”:阅读课文,想一想,“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非洲的印象。
1.立足“连接语”,挖掘“切入点”
切入点是教学的突破口,它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由这一“点”展开教学,化繁为简,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线”和“面”的学习,对阅读教学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本课的教学就可以从略谈印象导入学习,也就是:
板块一:略谈印象导入学习。
(1)略谈非洲印象。
(2)出示课题,导入学习。
在初识过程中,通过预习检测,以学定教。
2.明确“连接语”,确定“重难点”
“连接语”中提出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可以说“连接语”中提出的任务就是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围绕上面的连接语,分解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板块二:抓连接语理主要内容。
(1)明确学习任务,点拨中心句。
(2)概括主要内容,点拨过渡句。
(3)概括方法总结。
在此过程中,把“连接语”的导学功能和梳理主要内容的功能发挥出来,一举双得。
3.紧扣“连接语”,选定“训练点”
围绕“连接语”中的任务,我们要挖掘课文中那些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语言因素,选定“训练点”展开教学,这样往往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板块三:品语言文字说印象。
(1)明确学习要求。
(2)品词析句中感受非洲印象。
①植物——朗读中感受印象。
②动物:点拨“一的一”结构。
③生活:衣一食(练习“一的一”)一住。
④艺术:点拨“排比句”并借助课件感受艺术的彩色。
围绕“连接语”中的“哪些方面”进行交流、品读、细化感受,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阅读、思考和交流的机会,适当予以学生精当的点拨,将对话引向深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实在、实际、实效。
一、连接语的作用
教学中想要用好连接语,首先取决于教师对连接语的理解。只有了解了连接语的编写意图,才能为自己使用教材和达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在实践中,我发现“连接语”总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从总结精读课文的内容或学习方法入手,提出本课略读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它用叙述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是每课内容的高度提炼,同时又突出该课的重点和主题,揭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线索。可以说“连接语”就是编者告诉我们探寻文本内容和形式的一条重要线索。
1.提示在经典作品的来源处。例如:《景阳冈》的“连接语”中交代了“《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略有删改”。《猴王出世》则提醒“如果有兴趣,还可以读读《西游记》”。这样既交代了文章的出处,又把知识的触角往课外阅读方向引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提示在重点内容的理解处。例如:《永生的眼睛》前面的连接语中“从课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讨论讨论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类连接语能有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感悟文本。
3.提示在精彩语句的描述处。例如:《刷子李》前面的连接语:“‘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作家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这样的提示语能引导学生聚焦课文精彩语段,赏读表达方法,包括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
4.提示在学习方法的迁移处。例如:《金钱的魔力》课前连接语的第一句话“感受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这表明了前面的两篇课文是中国文学作品,而且这两课的重点就是品读人物形象,我们应该学会巩固迁移学法,把前面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迁移到品读“托德”和“老板”这两个人物形象中去。
5.提示在写作方法的异同处。例如:《与象共舞》的连接语要求“联系上一篇课文,比较一下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异同”。这类连接语目的是引导学生读中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6.提示在学习方法的积累处。例如:《父亲的菜园》的连接语要求“把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抄下来”,这类提示语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二、连接语的运用
(一)运用连接语,做自主学习的“方向标”
新教材的实施更加注重教给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连接语”作为学生阅读的引领者,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平等交流的对话者,是架设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桥梁,更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的良好示范。教师应该巧妙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它们,用它们指导自己的学习。例如:《金钱的魔力》中要求“认真读读课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点,课文的哪些描写突出了这样的特点”。学生明确了预习任务后再去自学就显得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这样课堂上就可以直接从检查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开始,从学生的真实起点迈出,课堂简单紧凑而又高效,能真正做到“长文短教”。
(二)运用连接语,做简约课堂的“主心骨”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紧紧抓住“连接语”就等于抓住了打开文本密码的钥匙,就能启迪学生感悟知识的灵性,就能收到片言居要、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提高学习实效,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大气、简约。下面就以五下《彩色的非洲》一课为例来谈谈“连接语”的具体运用。
本课的“连接语”:阅读课文,想一想,“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课文和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非洲的印象。
1.立足“连接语”,挖掘“切入点”
切入点是教学的突破口,它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由这一“点”展开教学,化繁为简,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线”和“面”的学习,对阅读教学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本课的教学就可以从略谈印象导入学习,也就是:
板块一:略谈印象导入学习。
(1)略谈非洲印象。
(2)出示课题,导入学习。
在初识过程中,通过预习检测,以学定教。
2.明确“连接语”,确定“重难点”
“连接语”中提出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可以说“连接语”中提出的任务就是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我们可以围绕上面的连接语,分解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板块二:抓连接语理主要内容。
(1)明确学习任务,点拨中心句。
(2)概括主要内容,点拨过渡句。
(3)概括方法总结。
在此过程中,把“连接语”的导学功能和梳理主要内容的功能发挥出来,一举双得。
3.紧扣“连接语”,选定“训练点”
围绕“连接语”中的任务,我们要挖掘课文中那些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语言因素,选定“训练点”展开教学,这样往往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板块三:品语言文字说印象。
(1)明确学习要求。
(2)品词析句中感受非洲印象。
①植物——朗读中感受印象。
②动物:点拨“一的一”结构。
③生活:衣一食(练习“一的一”)一住。
④艺术:点拨“排比句”并借助课件感受艺术的彩色。
围绕“连接语”中的“哪些方面”进行交流、品读、细化感受,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阅读、思考和交流的机会,适当予以学生精当的点拨,将对话引向深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实在、实际、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