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身处于教育的第一线,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是否关注过他们那颗幼小而敏感的心灵?这些孩子就像刚破土的嫩芽,需要阳光、雨露的呵护,只有小心呵护,用心培植,才能使小苗健康成长。本案例中的小柯﹙化名﹚就是风雨中艰辛成长的弱苗,需要我们的帮助与引导。
关键词:暖心灵 树信心 助成长
一、基本情况
辅导对象:小柯(化名)
性别:男
年龄:11岁
年级:五年级
家庭情况:父亲年龄不大,在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母亲离家几年,杳无音信;爷奶年迈,无力辅导孩子,且常含抱怨。
二、主要问题
自卑、孤僻、对人充满敌意、自暴自弃。
三、成长经历
小柯的爸爸是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他的母亲眼看生活没有希望,生下了小柯,不久一走了之。爸爸继续外出胡混,于是,小柯就在爷奶的埋怨声中孤独地长大。我想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家庭,才造就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形成了他的极其特殊的性格。
在学校里,他从来不与同学说话,不正眼看同学,也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上课心不在焉,课后作业乱画,和同学打架,顶撞老师……从一年级到现在,成了老师头疼的“问题生”。
四、诊断分析
从该生的情况看,孤独与自卑渐渐成为他的朋友。我初步判断他是因缺失爱导致了性格内向与孤僻。他渴望得到别人的好感与关爱,可又常对别人的好意充满狐疑。
学业失败使他对学习失去信心,家长和老师的评价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不能学习”的概念,经过反复强化、以及考试的多次验证,使他选择放弃学习,自暴自弃。
五、辅导对策
根据他的心理问题,我重点培养他的自信心,让他学会与他人交往,帮他树立学习的动力,逐渐养成健康的个性。
(1)倾注关爱,温暖心灵
因为特殊的家庭缘故,心灵上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多给他一些爱护,让他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情上有了一定的寄托,对学校、老师、同学有了感情,不至于发生自暴自弃现象。一方面我注意观察,寻找机会亲近他,关心他,信任他,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如我发现他最近情绪不好时,就主动找他谈心。另一方面借助班集体的力量帮助他,让他感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让他的邻居阿宝﹙化名﹚这个活泼开朗的男孩做他的同桌,帮助他,感染他。发动班级干部多关注他,多与他交流,辅导他的功课。
(2)消除自卑,树立自信
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孩子更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有缺陷的家庭环境使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些甚至到了过于敏感的程度。在学校,他们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已的态度,只要稍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就会变得自暴自弃或嫉妒忿恨。在社会上,他们也很在意他人的态度。小柯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其症结就在于自卑。要纠正他的这种不良行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保护好他的自尊心,帮助他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
(3)联系家长,共同努力
经常性与其家人交谈,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情况,并希望家人改变教育的方法,多加引导,耐心说服。在孩子的教育特别是问题孩子的教育上,尤其要注意方式方法。对他已形成的心理弱点和不良倾向,不迁就容忍,但也不动辄训斥,态度粗暴。而是采用耐心说服和暗示提醒的方法。而且批评也注意做到不超过限度,从而使他不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4)讲究辅导的方式
平时多发现他的闪光点,发现后及时表扬。以平等、商讨式的方式与其交流,培养他在校有事常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好习惯。课堂上,多加鼓励和启发,引导他慢慢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树立信心。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希望老师的赞扬,十分厌恶那些疏远、冷落责备、申斥和叱骂他们的人,因为这些人不仅伤害了他的自尊心,降低了他的声誉,而且这些人的行为还意味着自已被抛弃,不受宠爱和在社会上处于半隔离状态。用引导代替讥讽,用表扬代替批评可以使他们看到希望,增强自信。在教育过程中我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如发现他喜欢下棋,就鼓励他参加校象棋比赛。取得成功后,又鼓励他参加镇级象棋比赛。让他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注和期待,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增强信心。
(5)我帮助他制定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如有进步,马上鼓励,推动他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不断改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
六、反思
学生心理异常的类型有很多种,关键是我们老师一定要对症下药。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人们也受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现实的严重性,我们不能等闲视之。我们要以对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来重视其心理教育,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明确自己是学生的心理顾问及心理保健医生这一特殊角色,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利用班集体的优势和特点,向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满足其心理需求,使他们的生活、学习有目标,充满希望,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各种心理危机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迎接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4ISBN978-7-5062-6673-4
(2)《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4ISBN978-7-5062-6673-4
关键词:暖心灵 树信心 助成长
一、基本情况
辅导对象:小柯(化名)
性别:男
年龄:11岁
年级:五年级
家庭情况:父亲年龄不大,在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母亲离家几年,杳无音信;爷奶年迈,无力辅导孩子,且常含抱怨。
二、主要问题
自卑、孤僻、对人充满敌意、自暴自弃。
三、成长经历
小柯的爸爸是个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他的母亲眼看生活没有希望,生下了小柯,不久一走了之。爸爸继续外出胡混,于是,小柯就在爷奶的埋怨声中孤独地长大。我想大概就是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家庭,才造就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形成了他的极其特殊的性格。
在学校里,他从来不与同学说话,不正眼看同学,也不把老师放在眼里。上课心不在焉,课后作业乱画,和同学打架,顶撞老师……从一年级到现在,成了老师头疼的“问题生”。
四、诊断分析
从该生的情况看,孤独与自卑渐渐成为他的朋友。我初步判断他是因缺失爱导致了性格内向与孤僻。他渴望得到别人的好感与关爱,可又常对别人的好意充满狐疑。
学业失败使他对学习失去信心,家长和老师的评价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不能学习”的概念,经过反复强化、以及考试的多次验证,使他选择放弃学习,自暴自弃。
五、辅导对策
根据他的心理问题,我重点培养他的自信心,让他学会与他人交往,帮他树立学习的动力,逐渐养成健康的个性。
(1)倾注关爱,温暖心灵
因为特殊的家庭缘故,心灵上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多给他一些爱护,让他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情上有了一定的寄托,对学校、老师、同学有了感情,不至于发生自暴自弃现象。一方面我注意观察,寻找机会亲近他,关心他,信任他,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如我发现他最近情绪不好时,就主动找他谈心。另一方面借助班集体的力量帮助他,让他感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让他的邻居阿宝﹙化名﹚这个活泼开朗的男孩做他的同桌,帮助他,感染他。发动班级干部多关注他,多与他交流,辅导他的功课。
(2)消除自卑,树立自信
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孩子更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有缺陷的家庭环境使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强烈,有些甚至到了过于敏感的程度。在学校,他们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已的态度,只要稍稍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就会变得自暴自弃或嫉妒忿恨。在社会上,他们也很在意他人的态度。小柯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其症结就在于自卑。要纠正他的这种不良行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做到保护好他的自尊心,帮助他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
(3)联系家长,共同努力
经常性与其家人交谈,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情况,并希望家人改变教育的方法,多加引导,耐心说服。在孩子的教育特别是问题孩子的教育上,尤其要注意方式方法。对他已形成的心理弱点和不良倾向,不迁就容忍,但也不动辄训斥,态度粗暴。而是采用耐心说服和暗示提醒的方法。而且批评也注意做到不超过限度,从而使他不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4)讲究辅导的方式
平时多发现他的闪光点,发现后及时表扬。以平等、商讨式的方式与其交流,培养他在校有事常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好习惯。课堂上,多加鼓励和启发,引导他慢慢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树立信心。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希望老师的赞扬,十分厌恶那些疏远、冷落责备、申斥和叱骂他们的人,因为这些人不仅伤害了他的自尊心,降低了他的声誉,而且这些人的行为还意味着自已被抛弃,不受宠爱和在社会上处于半隔离状态。用引导代替讥讽,用表扬代替批评可以使他们看到希望,增强自信。在教育过程中我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如发现他喜欢下棋,就鼓励他参加校象棋比赛。取得成功后,又鼓励他参加镇级象棋比赛。让他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注和期待,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增强信心。
(5)我帮助他制定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如有进步,马上鼓励,推动他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不断改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
六、反思
学生心理异常的类型有很多种,关键是我们老师一定要对症下药。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人们也受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现实的严重性,我们不能等闲视之。我们要以对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来重视其心理教育,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明确自己是学生的心理顾问及心理保健医生这一特殊角色,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利用班集体的优势和特点,向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满足其心理需求,使他们的生活、学习有目标,充满希望,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各种心理危机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迎接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4ISBN978-7-5062-6673-4
(2)《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4ISBN978-7-5062-66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