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阶梯式阅读训练,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329060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阶梯式阅读训练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其阅读能力。读书就像爬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积累才能有所收获。注重短期效果的教学方式不可取。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善于运用阶梯式阅读训练模式开展阅读教学。阶梯式阅读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是新课改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以下就针对阶梯式阅读训练在处于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以更好地发挥阶梯式阅读训练模式的教学作用,逐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感知性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文本语言感知阅读是阅读阶梯式阅读训练的第一阶段,通过培养学生识别感知文本语言的能力,就能够对文本运形成初步感知。文本是由语言构成,其中包含了语音、字形、语义、语法等知识。因此,文本语言感知阅读训练的内容也应该包括语音、字形、语义和语法等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组织学生开展文本感知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例如,学生在阅读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这个诗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与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进行对比,分析其文本写作风格,从而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再如,指导学生阅读李白的《送友人》时,学生一旦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时,很容易想到此类诗作中常用的借送别之景,表达依依不舍的忧愁心情或劝慰朋友的乐观情感,然后再阅读诗句加以验证,以提高阅读效率。学生之所以会想到这些,都是因为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感知文体写作风格,准确把握各种写作风格的特点,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本写作风格感知能力。
  二、鉴赏性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善于运用阶梯式阅读训练模式开展阅读教学,在感知文本语言的前提下,学生往往希望进一步理解文本,鉴赏文本,领会文本含义。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文本鉴赏阅读能力,引导他们仔细品味文本语言的含义和作用,把握文本内涵,产生自己的理解。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鉴赏文本语言。这篇文章记录了鲁迅先生的童年趣事,用简约而不失华丽的文字描写出丰富有趣的童年生活,通过与沉闷乏味的三味书屋进行对比,表面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章主旨。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对比文中“百草园”“三味书屋”的语言描写,从中领悟文本内涵,即童年的乐趣来自于生活体验,而非被迫学习。这样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作者的其他文章,如《呐喊》等带有强烈批判性的文章,如此便可通过阶梯式阅读教学,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与鉴赏文本的能力,为今后的写作练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评价性阅读
  初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质疑精神。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性阅读。质疑精神是填补文本空白,进行二次创作的必备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质疑精神,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没有疑问-产生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是学生进行评价性阅读的过程。通过对文本、对作者、对其他读者的评价获得对文本的新的理解。例如,在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一文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推《归园田居》组诗,然后对其中的诗句进行评价,如“但使愿无违”中“愿”字如何理解?又如,动静结合是《春》这篇文章的一大写作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这一写作特点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评价性阅读,因此教师可以将这篇课文作为范文,就文章想要表達的情感展开评价性阅读。有学生认为,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是想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也有的学生认为,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是为了借景抒发自己的人生追求。这两站说法都对,但都不全面,完整的答案应该是两者都有。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的评价性阅读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全面的阅读理解,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评价性阅读习惯。在以后的阅读中,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去理解文本,批判其中的错误观点,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评价性阅读,实现读活书,活读书。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化,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意识到阶梯式阅读训练方法的重要作用。而运用阶梯式阅读训练方法的关键在于巧妙地串联学生思维和阅读内容,让学生层层深入地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从而更好地把握文本内涵。只要初中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培养学生的感知性阅读能力、鉴赏性阅读能力、评价性阅读能力,就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发展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阅读奠定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写作是小学阶段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技能,是文字运用的表现,也是知识水平和创新精神的体现,更是小学生语文课程中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但是,如今一部分小學生的写作水平不能很好地发挥,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小学生存在着各种写作心理障碍。本文通过着重探究小学生在作文写作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小学生消除作文写作的种种心理障碍,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写
读完《游戏改变教育——数字游戏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变聪明》,感触颇多。其中的一些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书P115页):“最好的游戏是那些灵活多变的、富于弹性的,这样老师们可以把它们改头换面,运用在任何课程的教学中。”取材广泛的游戏材料是游戏灵活多变、富于弹性的重中之重,只有取材广泛的游戏材料才能通过孩子们的想象创造出灵活多变的、富于弹性的游戏,老师可以将类似的材料赋予各种不同的生
【摘 要】  借助绘本故事,让幼儿学会礼貌倾听;挖掘幼儿的优势,创设氛围;携手家长,深入了解幼儿,有针对性地建立活动秩序,从而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活动各环节的规则,最后从内心自觉遵守班级常规。  【关键词】  中班 班级常规 管理  幼儿园班级常规是指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幼儿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教师为了管理好一个班级而制定的需要幼儿遵守的一些规则。所以,常规的好与坏直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教学开展的重中之重,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不同种类的文章,通过阅读教学的开
近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明确要求,第四学段(即初中阶段)文言文在教材中的比重明显增大,可现实的文言文教学的效果却不太尽如人意。曾有人戏言:中学生的“三怕”:即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可见不少学生对文言文畏之如虎,原本文化传承文明精粹的文言文却落到如此尴尬的境地。同时一些教师固有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和观念,及考试功利的紧逼,到教师担心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不理解,就越俎代庖面面
【摘 要】  阅读对小学生来说是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这几年,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实施,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外阅读越来越重视,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课外阅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小学语文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篇文章主要对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课外阅读 小学语
语言在社会交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重要性在现在、将来都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学习语言要从孩子抓起,这也是人们早已达成的共识。面对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我基于孩子们的年龄、心理、学习特点等,用素质教育观指导语言教学,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循循善诱,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与兴趣。通常孩子们对自己学得好的学科有着强烈的兴趣,但是要想使兴趣成为开发智力、提
【摘 要】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汉语语言与文字的优势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本文围绕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想象力 思维 教学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的作用,他说过想象力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源头,它概括了世界的万物,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在
【摘 要】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行教育改革,而教育成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小学语文学科,作为整体教育过程中的思想基础,为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其所要传递的内容,应在教学上持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接受教育,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通过此种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理解能力,更深层次地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改变以往传统的说教模式,使学生
幸福是什么?它是学有所获的快乐,是天伦之乐的温馨,是济人之困的愉悦,是为国争光的荣耀……但是,西方哲人说过:人生最大的不幸是没有不幸.在我眼里,痛苦也是一种幸福.